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二两娘子> 二两娘子 第862节

二两娘子 第862节

  那八皇子的成长就要很辛苦了。沈寄着实同情这又胖又萌的娃。
  小亲王道:“要不然我当年怎么一心就想到魏家生活呢?魏家的家庭气氛真的很吸引人,尤其是我们这种在皇家长大的小孩。小八和小世子也是因此都很喜欢来魏家,只是小世子能出宫的机会更少。”
  沈寄看他两眼,“我让你去试着影响八皇子,你倒是有事没事给我洗起脑来了。”
  小亲王嘿嘿笑了两声。
  “清明初三回来的路上差点又出事,你那位堂兄也太猖狂了吧。”
  小亲王喊冤,“魏夫人,您直接说靠山王世子就好了。我跟他一点都不亲近。宗室子弟多得很,跟我都沾亲带故呢。总不能他们谁干了坏事,你就说你的谁谁谁又如何了吧?”
  沈寄笑笑,“是,说起来你和清明的关系还要近一点。”
  “就是说嘛。”
  小亲王顿了一下又道:“那家人如今看我也是很不顺眼的。靠山王世子已经知道我在内惩院动的手脚了。”
  “你别再跟他们对上了。你手头没有实权,那一家子又都不是什么好的。”
  小亲王道:“没事儿,我可是先皇的遗腹子,太后和皇兄也喜欢我。除了靠山王本人能用辈分压我,其他人哪怕是世子也不敢对我怎样的。最多见面不太客气。他又不是长辈,他不客气、我也不客气就是了。”
  想想小亲王的身份,的确足以保护他自己,沈寄也就不多说了。
  倒是傅清明,如果出个门都这么危险,还真是成问题呢。
  晚间她说给魏楹听,想问问他的态度。
  魏楹道:“没事儿,我今日和靠山王遇到说了几句。他今后会好好约束世子,清明应该不会有危险了。不过还是不得不防。那孩子长得实在是太好了。”
  这种事儿是不好上门讨公道的。
  因为首先毁的就是傅清明的名声,就只能防着了。
  “长得好还成罪过了不成?明明是靠山王世子太可恶。对了,今天下午靠山王妃的小妹妹东宁侯夫人的帖子也递了来。我正纳闷呢。看来是因为靠山王和你达成和解的缘故了。”
  靠山王妃年事已高,而且她毕竟是堂堂的亲王妃。
  怎么都没有上门来探望沈寄的道理。
  世子妃又没有来京城,所以出马的是她的小妹子。
  这个小妹子是她爹的继室所出,比她小了足足二十多岁。
  倒是只比沈寄大个几岁的样子。
  “那你就好好的招待一下她吧。”
  “嗯。真是来了不少帖子,还得把她们安排好。不然,一天之内来两个不对付的也挺麻烦。”
  内宅的事儿魏楹从来不管,不过内宅和外院也不能截然分开。
  譬如说靠山王和他和解了,他的小姨子就给沈寄递了上门探望的帖子。
  所以两人有时候也会交流一下,以免有情况不知道。
  “小亲王很想撮合八皇子和小豆沙呢。”
  今天说那些明显就是想她对八皇子心生怜意嘛。
  魏楹听到有人打他闺女的主意,心头就怫然不悦。
  “八皇子不是很快就要去读书了么,你到时候留意一下吧。”
  魏楹作为丞相,偶尔也会去给众皇子讲学的。
  “嗯。”
  “小包子这一两个月一直在奔波,他考试不会有问题吧?别回头弟弟考上了,他落榜了。”
  “这个也不是多大的打击,再说他在外游历两年这是谁都知道的。入学早一年、晚一年又没什么大不了的?”
  沈寄想想也是,小包子想当‘北大校长’,这条路也不是坦途呢。
  就算受点磨折也不是坏事儿了。
  “对了,持己,小馒头去看望裴先生、裴师母。听他们说起,裴师弟的妻儿要回京了。裴师弟调动不了么?”
  明显黄氏是回来照顾公婆的。看情形裴钰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呢。
  不过他们的儿女也是该回京受教育或者是挑选婚配对象了。
  在裴钰任职的穷州府怕是要受限制。
  “再过些日子,等他这一任期满吧。”
  来探望沈寄的人很多,王氏带着娴姐儿和芳姐儿按亲疏远近筛了筛。
  一些就由王氏和娴姐儿出面接待了,极少部分才直接请进去正房。
  沈寄衡量了一番,还是没让芳姐儿跟着接触来客。
  却也有人主动提起想见她,还送上了见面礼。
  芳姐儿事后都拿给沈寄过目。
  沈寄要是去别人家看到初次见面的小姑娘,也是要给见面礼的。
  这样看过以后,也好还礼。
  可以说芳姐儿母女之前打的主意实在是不错,如今正是小芝麻出嫁、小豆沙又还没有长成的空档。
  年岁合适的琳姐儿又是庶出。
  她这么一个嫡出的侄女留在相府,还是有些打眼的。
  之前众人是想等着她按部就班的出现在各家的宴席上的。
  谁想到她在慈心会露脸之后,只到了靠山王府一次就告病不出了。
  自然有人打听到她留下来本就是为了养病,后来又称病不出。
  不由得就有些犯思量。
  沈寄知道这事儿之后,让下人散布了一些消息出去。
  说芳姐儿第一次生病是染了风寒,第二次是花粉过敏,都是事出有因。
  同时也将她三月间喝了小权儿喜酒,就打算离开的消息散布出去了。
  她虽然不喜欢芳姐儿,而且也不希望她嫁在京城。
  但也不想真让她得了个多病的名声,这是要影响将来嫁人的。
  谁家愿意娶个药罐子回去?
  以芳姐儿的家世,那是绝不会做妾的。做正室能否生养就很被看重。
  后来芳姐儿正月间又在亲戚家露过几回脸。
  去做客的夫人也有仔细打量她,发现她虽然身形比较苗条,却是气色红润,谈吐不俗。
  想和丞相攀上关系的人家,也很乐意同她结亲。
  毕竟她在人前的表现还是相当良好的。
  当然,和她结亲的就不可能是家里当家人的儿子了,都是旁支的嫡子。
  但其中不乏公侯府邸或是需要走科举一途的人家。
  沈寄私下问娴姐儿,“别人问起的时候,芳姐儿说她就要回老家了么?”
  娴姐儿想了想,“她说是住在伯父家,父母三月间会来喝我哥喜酒。”
  也就是说没有明说,含糊其辞。
  沈寄心道:合着之前的打击就完全过去了,看到里头有不错的人家就又动心了?
  “你去把你六嫂叫进来。”
  “好的。”
  王氏很快进来,“大嫂,您找我?”
  “你之前不是托我给琳姐儿物色一下,有没有好的对象么?你叫她过来相府。”
  与其推野心勃勃的芳姐儿出去联姻。不如推乖巧懂事、不会给相府找麻烦的琳姐儿。
  怎么说琳姐儿是她看着从那么小一点点长大的,感情上可亲近多了。
  对她的品行也了解。
  其实王氏倒没指望沈寄会出面张罗,只是想借一借相府的势。
  这样琳姐儿找到了好的人家。
  说出去她面上也有个宽待庶女的名声。
  她就要娶媳妇了,可不想在外头名声不大好。
  当下便喜出望外的答应了。
  “大嫂,听说您给小豆沙找了师傅要学功夫,还有各门课程。我想让曦姐儿过来附学。”
  对王氏来说,束脩什么的她不是想省,就是附学她也会另准备一份。
  但是大嫂给小豆沙请的师傅肯定都是一流的,他们府上请不到。
  能够学到一些东西,对曦姐儿将来很有好处。
  大嫂是个大方人,这些年自己每次在相府帮忙,也都是尽心尽力的,想来不会拒绝。
  果然,沈寄点了点头,“说什么附学,姐俩有个照应也好。”
  像王氏这样把话说到明处,沈寄并不排斥帮上一把。
  “那我替两个闺女谢谢大嫂了。”
  于是,再有能直接跟沈寄见面的人来,琳姐儿便在旁边端茶倒水的伺候。
  沈寄言谈中也对她多有褒奖。
  大家便明白了,丞相夫人看重的是这个侄女,而不是淮阳来的那位。
  虽然那位是嫡出,这个只是庶出。但搁不住丞相夫人喜欢啊。
  再结合传出来的芳姐儿三月要回老家的消息,便有人想着兴许是在老家有安排了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