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崔寻木轻声说:“你知道,这是一个很艰难的选择。”
“我知道,我不想让你为难。但如果我不问你,而是独自做了这个判断,再告诉你我的决定,我认为这也是一种为难,你一样不会好过。”
“我要多么自私才能让你跟我走,又要多无私才愿意放你走。”崔寻木深深地看着陆金英,像是要把她吸进眼底,就不用做这个困难的抉择了。
崔家还风光的时候,陆金英为了守住自己的骄傲,毅然决然地跟崔寻木分开了,如今崔家倒了,陆金英又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崔寻木身边,赠予他一个决定自己命运的机会。陆金英就是这样的人,敢爱敢恨,从不相较得失,不妥协也不畏惧,在危难时刻,对在乎的人毫无保留。
“你跟在我身边,会有危险……会很危险。你还不会武功,只会更危险。”
“我如何不知?但你跟我强调一万遍,我也不会改变心意。”
“现在的我,给不了你多少东西了。”
“你明明知道那些东西我本来就不在乎。你是想用这样的话让我生气,逼我走吗?”
“我其实很懦弱,没有你想得那么好。”
“崔寻木,够了。”陆金英眼里的光芒依旧,“我了解你,我知道你是个怎样的人,也知道你到了怎样的境地。我更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追求的东西是什么。所以,不要再试探我的心了,你只需要问问自己,到底想不想我跟你走。”
脑内“轰”的一声,有些灼热的东西在崔寻木的眼底涌动着,锁在了最后的关卡,没有流下来。
他开口,声音有些颤:“金英,我只是怕你后悔。”
陆金英说:“我不能确定我以后会不会后悔,我只知道世事无常,有些时候,有些人一旦分开就不会再见了,此时此刻,我愿意跟你走。”
崔寻木伸出手,握住了陆金英的手。他抓得那样轻,给了陆金英轻松挣脱的机会,陆金英用力握住了他的手,力道之大让两人都有些疼……崔寻木眼眶又热了一下,是真的。
陆行舟将自己身上所有的银两都给了陆金英,陆金英没有推脱,全都收下了。陆行舟原本想送陆金英一程,顺便跟崔寻木等人道别,让他好好照顾自己的姐姐,但陆金英觉得这样做不妥,她自愿卷入崔家之祸,但她不愿让小舟承担同样的风险。
陆行舟拗不过陆金英,只能作罢。
这日在青玉寺,陆金英说:“小舟,他们已做好准备,我要走了。”她没有说接下来,他们要先去什么地方。
“姐姐,你要保重,要好好照顾自己,遇到危险的时候就躲起来……”陆行舟絮絮叨叨说了一堆话,他知道自己话多,但不知道自己还能这般啰嗦。
陆金英笑了笑:“你也是。”
“姐姐……”陆行舟欲言又止。
“怎么了?”
“你会跟寻木兄成亲吗?”
陆行舟怕陆金英吃亏了,虽然他不是封建的古人,虽然他信得过崔寻木的人品,但他还是觉得这对陆金英并不公平。
陆金英摇头:“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怎么能成亲呢?小舟,你不用担心有的没的,不是因为他,是因为我。你知道我是怎样的人,我真正在乎的东西是什么。”
“我知道……”因为在某些角度看,陆行舟也是同样的人。
“你啊,别想那么多,就好好吃饭,好好练武,对了,你年纪也不小了,还没有心仪的姑娘吗?”陆金英将话题扯到陆行舟身上。
陆行舟连忙说:“没有没有,我一心向武,满脑子只有武功。”
“真的吗?”
“真的真的。”
陆金英本就没想跟他深入探讨这个话题,说这事只是为了分散陆行舟的注意力,眼下目的达成,她便笑了:“我真的要走了,你就留在这里,别送了。”
“好,等你们安定下来了……”陆行舟顿住声音,他原本想说等安定下来了就给他写信,但再一想,等陆金英安定下来,自己也不知道跑哪去了,写信又要寄到什么地方呢?
罢了。反正他们有个不变的落脚点,是家人,总会再见的。
陆金英听出了陆行舟的未尽之意,她伸出双臂,抱了抱陆行舟:“小舟,你相信我吗?”
陆行舟闷闷地“嗯”了声,等着陆金英接下来的话。
过了会儿,陆金英拍着他的后背说:“我不想保证什么,但我们彼此相信,这就够了。小舟,保重。”
第127章 百口莫辩-1
【第二十一层:百口莫辩】
【任务类型:助人】
【任务进度:完成苗连秋的心愿0/1】
苗连秋长了一张平淡的脸,他的轮廓像是用毛笔沾了稀释后的墨水后轻描的结果,在白纸般的脸上漫无目的地洇开来。
也许只有很亲密的人,才能深深记住苗连秋的相貌。
他约莫四十岁,面无表情,陆行舟望进他的眼睛,猜不出他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陆行舟咀嚼着苗连秋的名字,觉得这层大概不是简单的任务,因为在这个游戏里,炮灰通常是没有名字的。而且这都已经二十一层了,是时候上点难度了,陆行舟做好了迎难而上的心理准备。
但苗连秋迟迟没说话,也没有任何的举动,他只是站在那里,他好像看不见陆行舟,还是等待被某道声音唤醒。
陆行舟只好先出声,言语直白:“你好,请问你的心愿是什么?”
苗连秋张嘴了:“我想改变一个开始。我想知道,如果我改变了那个开始,我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子,我想知道另一种结局。”
陆行舟一头雾水:“什么开始?”
“你看。”苗连秋指了个方向,陆行舟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又一次开了“天眼”——
年轻时的苗连秋的面容也是平淡的,老天抹去了他在外貌上的记忆点,许多陌生人的目光掠过他,都是那么的平静无痕。
但苗连秋的武学天赋很高,他在月虚派习武,从十六岁开始,在每年的派内比武中,苗连秋都能夺得前三的位置,在二十岁的这年,他甚至拔得头筹,成为了月虚派年轻一辈中当之无愧的第一。
对此,苗连秋并没有觉得特别高兴。他的性格跟他的脸一样平淡,他很少会为什么事情心潮涌动,拿第一名和最后一名都不会让他泛起什么波澜,反正两者的结果都是继续练武,没什么区别。
自然,他也不在意旁人的赞美,很多人用或敬佩或钦羡的目光看着他,他浑然不觉,只专注在自己的事情当中。有人嫉妒他,散步谣言,说苗连秋之所以能得到第一,是因为他在别的弟子的饮食中下毒了,所以别的弟子都发挥不出真正的实力,这才让苗连秋打败了他们。
事情传到苗连秋耳中的时候,苗连秋只淡淡一笑。
将流言告诉苗连秋的人是他师弟,陈博武说:“师兄,你怎么一点也不着急啊。”
“我着急什么?”苗连秋的语气淡得像一抹炊烟,“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没做过就是没做过,何必在意流言蜚语。”
陈博武愤愤不平,舞着拳头说:“他们都觉得你配不上第一,你就应该用实力打服他们,堵住他们的嘴。”
“清者自清,他们若是不服,也是他们来找我,我为何要找上他们?”苗连秋不理解陈博武的做法,他人怎么想,跟他有什么关系。既不影响他吃饭,又不影响他睡觉,苗连秋甚至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
之所以会有人嫉妒苗连秋,是因为苗连秋的家境十分贫寒,他出生在那样的家庭里,本应该是一个很普通的人。老天为什么要给这样的人至高的武学天赋?这是不对的,一定是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问题就在苗连秋身上,他看起来那么清高,那么“与世无争”,但他总是很勤奋,一个那么努力的人怎么可以假装清高,他一定是很渴望权势和威严的,他只是假装自己不在乎,但他们看穿了他的在乎。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嫉妒苗连秋,他们从苗连秋的身上找原因,生拉硬扯牵强附会怎样都好,反正苗连秋必然有错。
可是不管他们怎么给苗连秋施加压力,苗连秋都不为所动,他们甚至设置了很多陷阱,等着苗连秋来踩,结果苗连秋来都不来,更别说掉进陷阱中了。他们没法把苗连秋拉下来,在武功上又没法打败他,只能暗里怨恨。
苗连秋根本不知道“他们”是谁。
陈博武是最亲近苗连秋的人,他真心实意仰慕苗连秋。陈博武武功平平,在月虚派的年轻一辈中排倒数的位置,他的天赋不行,努力也一般,得到这样的成绩是理所当然。
他跟苗连秋熟悉起来,就是因为他想知道苗连秋有什么练武技巧,他向苗连秋请教,苗连秋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有什么技巧,他说“就那样练”,陈博物觉得苗连秋是不屑于撒谎的人,选择相信他。但从那之后,陈博武就总是跟在苗连秋的身边,他的道理很简单,他自知无法在武学上取得多大的成就,不如跟在一个有武学天赋的人身边,成为苗连秋的朋友,沾沾苗连秋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