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作为皇帝的始皇陛下会得到最大的憎恨,在这个时间点一统天下的大秦也必将在天下黎庶的怒火与怨恨中灭亡。
  始皇忽然有点明悟。
  大秦在短短三年中暴卒,固然有胡亥暴虐无道的缘故,但祸根早已埋下——
  他在执政的后期,一定进行了大规模的徭役、迁徙、谪戍,一是疏散密集的人口,二是将那些分不到地的人集中起来,或是疏散到边境苦寒之地,或是进行基建工程。
  但这在某种意义上,是苛政,是在间接地、缓慢地消耗人口。
  然而,治标不治本。
  只要没有彻底解决人地矛盾,除非直接举起屠刀进行屠杀,要不然也只能往后拖延时间。
  始皇陛下忽然就平静了。
  踩着独木桥平衡天下,他尚且举步维艰,胡亥确实驾驭不了。
  ——当然,不妨碍他该死。
  *
  #春枝暮 关于大秦的人地矛盾,只是我一家之言哦,但话又说回来,近些年的秦简出土,再加上汉律承秦律,个人觉得政哥执政后期的人地矛盾其实才是最尖锐的矛盾,等到秦末乱世狠狠消耗一波,承秦制的大汉就延续下去了。
  第963章 番外 太平令(63)
  天下哗然。
  黎庶们虽然基本上没怎么接受过教育,但不代表他们的智商有问题,天幕上叽里咕噜一长串,总结下来就一句话——
  这片土地养不活这么多人。
  道理很好懂,他家现在种地的收成勉强能养活现有人口,可若添了娃娃呢?在收成固定的前提下,多一张嘴吃饭,就得缩减原家庭成员的口粮,直到缩不可缩——饿死。
  “四千多万?”
  有黎庶掰着手指头却不知道该怎么数,目光直愣愣的,呢喃道,“天底下竟然有这样多的人吗?养得活吗?”
  乖乖,这个数字太吓人了。
  而在大多数的黎庶尚且沉浸在震撼之中时,也有些聪明人察觉不妙——
  这么多人,大秦还授得出田地吗?当授田制崩溃、军功爵制崩溃……一系列连锁反应下,谁要付出最大的代价?或者说,谁要成为代价?
  是亡了江山的嬴秦。
  更是“户口三去其二”的天下黎庶。
  (害怕.jpg)
  [其实政哥和姮姐那时候压力应该很大吧?前一秒还沉浸在一统天下的意气风发,后一秒开始踩着钢丝走悬崖。]
  [对啊,当时人地矛盾最尖锐的是关东大平原,也就是说,政哥和姮姐本来豪情壮志地建功立业,结果打完天下才发现到手的不是优质资产而是债务危机,一个不当心就要暴雷。]
  [换句话说,政哥和姮姐替六国王室扛起大锅(擦汗.jpg]
  始皇陛下:“……”
  他突然想起胡亥把大秦弄得二世而亡时,那些造反派各个都打着六国的旗号,也就是说,他和他的大秦直接替六国拉爆了天下人的仇恨。
  (心情复杂.jpg)
  嬴政和知韫倒是还算淡定。
  毕竟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已经到他们手上了,这个棘手的问题也已经发现了,虽然暂时有点麻爪,但不要紧,未来的他们可以解决的。
  相信未来的自己的智慧。
  ——天幕都说他们解决了,那还怕什么,大胆往前走就是。
  (淡定.jpg)
  [其实大秦真的挺幸运的,一代目政哥、二代目姮姐,都是千古一帝级别的,三代目执妹、四代目照姐,也都是保十争五级别的,明君扎堆出才硬生生让大秦撑下来。]
  [很多专家不是都分析吗,大秦其实是一个早熟式的政权。]
  [说的是分封和郡县吧?其实以当时的生产力来说,确实还不足以支撑郡县制的贯彻,姮姐也说分封更符合实情。]
  [?姮姐不是这个意思吧?]
  [最后一次、也是最大规模的一次分封和郡县之争是在秦历六年,廷议之上,姮姐是坚决支持郡县的,但在廷议结束后的闭门会议上,她说过分封更适合当时的大秦。]
  [一来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交通运输等基础条件确实不足以支撑,然后就是人地矛盾。]
  [根据史料来看,人地矛盾主要集中在关东大平原,至少在秦地本土核心区域是不严重的,也就是说,如果秦廷狠心一点,就可以选择保留秦地核心本土,然后将人地矛盾最激烈的地方分封给诸公子公主。]
  [众所周知,比起远在咸阳的、隔了一层的皇帝和朝廷,受封于某地的诸侯才是第一责任人,那些困囿于人地矛盾的活不下去的黎庶憎恨的也只会是诸侯无能。]
  诸公子公主:“……”
  好了,不用再说了,他们已经明白这背后的逻辑和意图了——
  推他们去背锅顶雷。
  若能解决问题,自然最好,秦廷可以直接抄作业,等到问题解决了,就可以着手削藩来将他们这些分封的诸侯解决掉、继续推行郡县制。
  若不能解决问题……
  那就直接逼反关东,然后发兵平叛,用大秦最擅长的战争的方式将他们这些诸侯和多余的人口一起消耗掉,顺便向天下人证明分封不行,然后继续推行郡县制。
  请注意,同样是用战争解决,但皇帝苛政、君逼民反,和诸侯野心勃勃、皇帝平叛,是两个全然不同的概念。
  ——黎庶还得谢谢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大义灭亲、为民做主,发兵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黎庶从他们这些虐民的畜生诸侯手里解救出来!
  诸公子公主:“……”
  分封有什么好的?一点都不好!他们就喜欢在父皇和阿姊的庇护下过平淡的日子,这辈子都不可能支持分封!
  (声嘶力竭.jpg)
  ——尔等真是想多了。
  知韫神色平静。
  明白有这种法子是一回事,但选不选择执行又是另一回事。
  她不会,嬴政也不会。
  如果是要用这种方式强行将人口消耗下去,那又与胡亥何异?
  至于相信他们能解决……
  她相信她爹的智慧,相信她自己的智慧,勉强相信她未来的女儿、孙女的智慧,但不相信她兄弟姐妹的智慧。
  哦,是兄弟妹,没有姐。
  (微笑.jpg)
  [可是弃郡县而用分封本就不符合政哥和姮姐的政治理念,更别说牵涉到人地矛盾之后,他俩就更要死磕郡县了。]
  [重启分封,就意味着或早或晚要再次使用战争手段要消耗人口,就像周武王之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平定东夷,通过二次血洗关东的方式名正言顺地把人口降下来。]
  [然而在始皇和大帝之前,周武王和周公的名声不是一般的好。]
  [成功了是这样的,周得天下八百年,自然有的是人辩经。]
  儒家:“……”
  虽然但是,这是在说他们吧?毕竟诸子百家中,一天到晚喊着要恢复周礼的就是他们了。
  墨家和法家要好些。
  毕竟墨翟曾提出过供求矛盾,大同小异,韩非也提出过人口和土地的矛盾,虽然也没个具体的解决方案就是了。
  [但是,如果政哥和姮姐肯这样做,那么在大秦灭六国的时候,就不会尽最大努力将战争的代价压制到最小。]
  [“止戈息兵,一统六合”、“以武止戈,为万世开太平”,这才是始皇和大帝的夙愿。]
  [两个铁头娃(苦笑.jpg]
  [但这才是始皇和大帝啊,遇难而退就不是政哥和姮姐了。]
  [所以说,大秦对外政策的出台既是政哥和姮姐的个人意志,也是当时时势下的必然结果。]
  [华夏子民都想保全,但短时间又解决不了这个即将爆炸的雷,怎么办——抽干异族的血,将其作为耗材,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水利、交通、开荒等大基建工程,为生产力革命、变法以及爬科技树争取时间。]
  [像长江中下游以南、珠江三角洲等尚未深度开发的平原地带,基本上都是异族填出来的。]
  [秦人的太平盛世和岁月静好,是建立在异族的负重前行上的。]
  诸秦君默然不语。
  诸子百家亦默然不语。
  如果只说要欺凌压榨奴役异族,自然有点残忍,但若是将华夏子民和非我族类放在天平的两端进行二选一,那么所有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虎狼就虎狼点吧。
  比起大秦轰然倒塌之后的天下户口三去其二,他们自然选择将所有的代价转移到蛮夷上。
  至于天下黎庶……
  碰上两位拿着大秦江山跟他们一起豪赌的君主就偷着乐吧,死道友不死贫道,他们脑子进水了才会同情异族。
  (陛下和殿下爱我.jpg)
  [不过话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笑:-d]
  [?楼上请分享(星星眼.jpg]
  [是关于王小明啦!]
  姓王字明的王离:“……”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背后发凉,隐隐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