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但这显然不行。
  天时、地利、人和,必须抓住时机,绝不能给六国喘息的时间。
  尤其是赵国。
  去年,赵国北部的代地发生大地震,自乐徐以西,北至平阴,台屋墙垣太半坏、地坼东西百三十步。本就发生在代地的人口聚集区,又正逢秋收季节,一时间,代地的兵员短缺,大量流民南下涌入邯郸,直接导致了赵国的大饥荒。
  当然,也有涌入秦国的。
  好在她们秦国虽然前年也发生了地动,但好在没发生在人口聚集区,前两年又是丰收,倒也承纳得住流民。
  这是天赐的灭赵良机。
  “杀,是自然要杀的,关键在于,怎么杀,什么时候杀。”
  知韫垂下眼眸,指尖拨弄把玩着一颗用野草编织成的小星星。
  “六国存续数百年,盘踞在地方上的宗室旁支、贵族公卿、乡绅豪强盘根错节、不知凡几,若一律诛杀,在各地黎庶未归心的情况下,必然会有漏网之鱼。”
  天底下贵族豪强这么多,总有一些人是对黎庶还算不错的,若要杀他们,当地的黎庶必然会帮助隐藏逃脱。
  “黎庶震恐,不是我想要的。”
  她的神色平淡至极,仿佛所谈论的,不是数以万计的性命。
  “所以,才立了学宫。”
  几人默然。
  她们亲眼见了太子在咸阳学宫上付出了多少心血,可如今想来,学宫的学子,不过只是她的“退而求其次”。
  因为杀之不尽,所以退而求其次,从中遴选可为她所用的。
  “他们忠于王上与殿下。”
  楼梧迟疑道,“应当可用。”
  “自然可用。”
  知韫莞尔轻笑,“他们拜入学宫,是秦王门生,又与秦太子师出同门,来日在秦国入仕,还有学宫的同窗相互扶持,可以说是顺风顺水,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要为故国殉死?”
  谈对故国的忠肝义胆?
  若果真对故国忠心耿耿,他们从一开始就不会选择入咸阳学宫。
  除了那些被六国派遣过来作探子的之外,他们既然愿意来秦国,就说明只要给了上升渠道,就愿意为秦效力。
  这也是她能收拢人心的原因。
  ——心照不宣的互惠互利。
  “难不成,你们还真以为他们忠于我,是因为什么人格魅力?”
  她嗤笑,“不给好处,就算再有人格魅力,那也只能是敌人。”
  难道她爹不够有人格魅力?
  无利可图,都是屁话!
  几人:“……”
  突然之间把话说得这么直白犀利,有些汗流浃背了啊殿下!
  一直默默旁听、没有插嘴的辛宓反射性地环视四周,然后松了口气——
  还好,这里没外人。
  庄灼了然,“殿下要去韩地?”
  “嗯。”
  知韫应了一声。
  “欲治韩地,首先就要理清谁是可以拉拢的,谁是需要打击的。”
  她慢悠悠道,“比之韩地的贵族豪强,自然是韩地的黎庶是咱们可以且必须要团结的,但贵族豪强中,也能再继续分而化之,拉一批、打一批,方为良策。”
  “可殿下也不必亲自去。”
  楼梧皱眉,“以殿下的身份,若亲往韩地,怕是少不得要遇上韩室死忠余孽的刺杀。”
  “我最合适。”
  她屈起一条腿,漫不经心道,“有些事,轻不得、重不得,只能阿父和我来做,来回请示,实在耗费时间。”
  在咸阳远程指挥,哪有亲自坐镇来得稳妥且方便?具体是什么情况、又该怎么做,只有亲自去过才能做抉择。
  秦王镇咸阳,太子抚关外。
  对于亡了故国的黎庶而言,秦太子亲至,能让惶恐不安的他们更容易安心,当然,仇恨大概也会更加浓烈。
  但她难道要遇难而退?
  然后等到一统天下后,让她爹继续十年东巡五次、最后死在路上?
  “如此,也罢。”
  庄灼本想继续劝她,只是见她已经下定了决心,便道,“我等随殿下一起去。”
  “当然要带着你们。”
  知韫扬了扬眉,笑道,“你们可是我的左膀右臂,等以后啊,你们各自领守一郡、坐镇地方,那就算我常年在咸阳不出,也不必为各郡县有余孽作乱而忧心了。”
  “那是自然!”
  辛宓拍着胸脯保证,“必将属地治理妥当,绝不给殿下添乱!”
  “好。”
  知韫失笑,伸手揉揉她的头发,正要说什么,却听不远处传来惊呼声,一惊一乍的。
  “王小明,你作甚呢?”
  她转头看向那群去抓鱼的少年,远远地喊,“你们几个,抓鱼还抓出兴味来了不成?”
  “殿下,好多鱼!”
  王离正带着李承、杨峥几个扯着渔网在岸边,一网撒下去就是一网的鱼,少年们脸上都是惊奇与兴奋之色。
  “河里的鱼都冒出头来,恨不得往岸上跳呢,抓都抓不完!”
  “你们撒了多少饵料?”
  楼梧挑了挑眉,扬声笑道,“河水才化冻没多久呢,鱼儿都饿坏了,饵料撒下去,可不得跃出水面来吃么?”
  “没撒饵料呢!”
  凑过去跟他们一起抓鱼的桓锦兴奋道,“都不必撒饵料,它们都跃出水面来了,殿下,这里的鱼好多啊!”
  “真的假的?”
  楼梧几人好奇地起身过去。
  “哇塞,真的诶!”
  “这么多鱼啊,看样子,咱们今儿吃鱼能吃个够了。”
  “哪够啊?这么多人呢,也亏得方才咱们陆陆续续地猎了不少猎物,不然还得结队入山林去围猎呢。”
  知韫托着下巴笑吟吟看着。
  “你们……”
  “这水怎么了?”
  “好浑浊啊,还冒泡泡呢!”
  冯纾疑惑的声音传来,“难道是因为咱们捕鱼太过的缘故?”
  “怎么可能!”
  桓锦立马反驳,“我们刚来就这样,大概是因为鱼太多了,蹦来跳去的,把水给搅浑了。”
  她话说得倒是笃定,其实心里也不太确定,于是远远地转过头问知韫。
  “殿下,是这样吗?”
  知韫:“……”
  鱼大规模跳出水面,水变浑浊还冒泡泡……
  她反射性地转头去看不远处的马,虽然被栓在树上,但却不停地踢踏着马蹄,羽林卫倒是想给它们喂草料,只是马儿们却仰着头躲避,并扯着绑在树上的缰绳。
  ——这是焦躁的表现。
  “秦王政十七年,地动。”
  脑海中猛然闪过这一行字,红到发黑,伴随着“咚咚咚”的声音,一跳一跳地变大变粗。
  “都回来!”
  知韫眼前有一瞬的发黑,又迅速稳下心神,镇定地发号施令,“有可能是要地动了,现在,立刻出发邽县!”
  提着渔网抓鱼的章邯:“……”
  兴奋大叫的少年们:“……”
  欢笑声被按下了暂停键,所有人傻愣愣地站在原地,一脸茫然。
  殿下说什么来着?
  地动?
  怎么就要地动了?前年不是才地动过么?怎么现在又来?他们大秦是惹了地龙不成?
  “都愣着干什么?”
  知韫率先起身,三步跨作两步地走过去,翻身上马。
  “上马,去最近的邽县。”
  说罢,她调拨马头,策马而出,正在喂马的羽林卫反应迅速,毫不犹豫地紧随其后。
  时间紧迫,必须要赶在地动发生之前,将人群疏散到空阔之处,黎庶财物不多,能抢救出来的也要尽力抢救。
  章邯:“……”
  他的脸色刷得一下变得苍白,几乎是声嘶力竭地叫喊,“殿下,危险,不能去啊!”
  人已经一溜烟地没影儿了,章邯慌里慌张地丢下渔网,连忙跑过去骑马,在上马时甚至踉跄了一下,而后用力挥舞马鞭就追赶上去。
  “殿下,臣去传讯即可啊!”
  少年们:“……”
  “快,跟上殿下!”
  天际有鸟雀成群结队地飞来,千余骑顺着它们来的方向一路狂奔,扬起大片尘土,令呼喊声也变得模糊起来。
  章邯绝望不已。
  王上啊,早知道陇西会有地动,还不如让殿下去河东算了啊!
  *
  #春枝暮 《史记》上没记载地震的具体位置,但天水市档案局2008年7月在天水在线上发布的《天水历史上的地震灾害资料汇编》中有一条是,秦王政十七年春,乙亥,清水地震,波及张家川地区。
  #春枝暮 清水、张家川一带,差不多就是秦陇西郡的邽县一带
  第867章 大秦(81)
  明知道前方将会发生地震,是该退至安全的地方,还是继续前行?
  理智告诉她,是前者。
  人在天灾面前是极其无力的。
  她不知道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也不知道地震的强度烈度,贸然进入,或许救不了人,还会将自己也陷进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