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尚未。”
  嬴政简短地吐出两字,随手将另一叠奏折往女儿跟前挪了挪。
  “你自己看吧。”
  自己看就自己看。
  知韫当即将那一叠奏折拿来阅看,但翻了几本,见都是嬴氏宗亲子弟上的请求逐客的奏疏,就没了兴趣。
  “说说你的想法?”
  见她大致了解,嬴政便问道。
  “阿父还没钓完鱼吗?”
  栎阳公主仰头,忧心忡忡,“既然李师上了谏言,可见咸阳多风言风语,如此,怕是引六国客居之人人心惶惶。”
  算算时间,荀子应快到了。
  这位虽是儒家,却是和孟子齐名的喷子,脾性可绝不会好。
  “钓鱼?”
  嬴政微一思索,就知晓这个词的意思,心下满意,却不由笑着问她,“你怎知我在钓鱼?”
  “这还用说么?”
  知韫翻了个白眼,“正如李师谏书中所言,远至由余、百里奚,近至商君、张仪、范雎,虽为六国客,却为强我大秦基业立下大功,这个道理,连我都晓得,阿父如何能不明白?”
  那也太小看秦始皇!
  “就他们肚子里那点子花花肠子,当咱们眼瞎,看不出来呢!”
  知韫哼了哼,“从前倒是没见着他们,如今嫪毐叛乱而死,吕师亦辞去相国之位,倒是一窝蜂地冒出头来。”
  吕不韦已经辞去相国之位。
  前段时间嬴政抽空带着她去拜访了蔡泽,如今他和吕不韦都已经走马上任栎阳公主傅一职。
  显而易见。
  面对权臣的缺位,有些嬴氏宗亲忍不住想摘嬴政的桃子了。
  想得还怪美的。
  *
  #春枝暮 史记里说《谏逐客书》是因为郑国的间客身份暴露,但我觉得,以政哥的行事风格,不可能看不出来重用六国才智的好处,他也不太像是会因噎废食、因小失大的人。
  第822章 大秦(36)
  “是么?”
  嬴政神色愉悦,俨然对自家女儿的敏锐十分满意。
  “其实他们所言,未必不对。”
  他指尖轻点漆案,缓缓道,“水工郑国,乃是韩国所遣之间客,入秦只为施以疲秦之计,此事证据确凿。”
  忽略李斯略沉重的神色,嬴政笑吟吟看向女儿,“郑国辜负寡人与先王信任之事暂且不提,人心难辨,入秦的六国之人甚多,或许其中不少是领命而来的间客,与其耗费心力一一分辨,不如驱逐算了。”
  “阿父,不要吓唬人嘛。”
  知韫慢吞吞道,“这种损己利人、资敌益仇之事,以阿父的英明,是绝对不可能做的啦。”
  秦国真这样做,六国得笑死。
  “那不英明,就可以做了。”
  嬴政点点头,带着几分玩笑意味地看向李斯,“寡人英明否?”
  李斯:“……”
  这让他怎么回答呢?
  说王上不英明,这绝对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说王上英明……
  他着急慌忙写啥谏书?
  “王上雄才大略、任贤使能,乃天纵之英明主,是臣妄议。”
  咳,有点不稳重了。
  “哎呀,不至于不至于。”
  知韫笑呵呵打圆场,“这如何能算妄议呢?就事论事嘛。咱们大秦最是包容,可从来不讲究什么拒谏饰非。”
  也能理解李斯。
  好不容易得了秦王重用,正要施展抱负,却遇上这事儿,见识过隔壁六国的物种多样性的李斯不免心忧。
  而且吧……
  就她爹手下的这群臣子,外斗很内行,内斗么……是能被赵高跟胡亥这二位卧龙凤雏一波送走的程度。
  只能说还得多练。
  “别的不说,李师的这篇谏书就写得很好嘛,字字珠玑。”
  知韫笑夸,“日后定有不少学子颂此雄文,既赞李师才华洋溢,亦羡李师有阿父这般主君,明君贤臣、相得益彰,勠力同心、共襄大秦。”
  毕竟,隔壁六国的类人生物们大概率是听不进去谏言的。
  蒙毅默默给栎阳公主点赞。
  瞧瞧人家这语言艺术,一夸就是夸两位,听着多悦耳啊?
  蒙中郎觉得,有栎阳公主在,绝对不必担心有郭开后胜之流在秦王跟前得用、祸乱秦国之朝纲,毕竟……
  他们的套路都out了。
  在秦国想混出头的难度越发大了,不如去隔壁六国好就业。
  李斯听得红光满面,看向上首的一大一小二位主君的眼神都泛着光芒,行稽首礼,感怀道,“臣李斯,愿为牛马走,辅佐王上,创千古未有之功业。”
  看,这个都激动得昏头了。
  ——蒙中郎如是想道。
  李斯并不知道蒙毅在腹诽,知道了也会觉得他是在嫉妒。
  谁有他命好啊?
  主君经天纬地,少主天资粹美,不仅能让他一展抱负,还不必担忧下场,这样的命,商君张仪得馋哭喽。
  什么?
  你说栎阳公主还不是少主?
  呵呵。
  秦王是明主,你们懂个屁!
  嬴政似笑非笑地瞥了眼女儿,却见她无辜地眨眨眼,没说什么,与激动的李斯君臣相得几句,才转回正题。
  “郑国此人……”
  他心中其实早有决定,却没有明说,只是目视女儿。
  “用,得重用。”
  知韫果断道,“他是不是间客,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于水利一道确有大才,于修渠之事确有大功。”
  她托着下巴,眉眼带笑。
  “真希望赵魏楚燕齐这五国也能效仿韩国,送一个郑国这般的人才到秦国做间客,那真是做梦都要笑醒。”
  是。
  郑国是来施疲秦之计的。
  但这道疲秦之计想要奏效,就不能把秦国的君臣都当傻子,至少,这个方案一定是可行且于秦国有益的。
  要不然谁搭理你啊?
  “殿下此言甚是,只是,如此大才,怕是六国也不多见。”
  没了心事、只觉前途一片光明的李斯笑呵呵道,“六国君王庸碌,身侧的贤臣良才,可是越发不多见了。”
  再者,他们秦国的间客也不是吃素的,金钱开道,无往不利。
  “我晓得。”
  知韫一拍手掌,“赵国的郭开、齐国的后胜嘛,在尉缭和姚贾二位叔父游说之下,可是咱们的得力帮手。”
  郭开的实力,无需质疑。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他一人干掉俩,如此辉煌战绩,是赵国的极限,不是郭开的极限。
  后胜么……
  秦国目前正从他这儿使劲儿,想要让齐王建入秦会盟。
  后胜已经答应了,齐王建么,有楚怀王这个被外甥给骗到秦国扣到死的先例在,他敢答应也是需要点勇气的。
  比秦国还信任秦国的节操。
  “亲小人,远贤臣,无怪气数将尽。”
  知韫轻蔑地哼了声,随即看向嬴政,眸光满是仰慕。
  “不像阿父,亲贤臣、远小人,纵然是郭开后胜之流,在阿父手中,亦能从赵齐之奸佞小人,摇身一变为我秦国之忠臣、贤臣。”
  栎阳公主杏眸弯弯,甜甜道,“他们连阿父的头发丝儿都比不上,能有幸与阿父相较,全凭祖上余荫罢了。”
  “甜言蜜语。”
  嬴政扬了扬唇角,打趣道,“如此乖嘴蜜舌,是要学做佞臣?”
  知韫:“……”
  “若阿父愿意,也未必不行呀!”
  她皱了皱鼻子,复又歪在嬴政身边,抱着他的手臂,笑盈盈道,“不过,我才看不上呢,要做就做宠臣,让阿父只宠爱信重我一人,跟前全然没有旁人站的地儿!”
  “尽会浑说。”
  嬴政不轻不重地斥了一声。
  “大忠似奸,大奸似忠,于他们,也不是这么好分辨的。”
  毕竟水平就摆在那里。
  “贤愚忠奸都能伪装,唯有利益是实实在在的,不会骗人。”
  知韫漫不经心道,“与其费心思去分辨他们的品行,不如细想是谁得利。是君,是国,还是他们自个儿。”
  她轻哼,“若是连自个儿吃亏都看不出来,不如早些去死,说不准,还能给自家聪明的后辈腾个地儿。”
  嬴政:“……”
  当了昏君就得麻溜地去死,给未来的明君腾位置?
  好生犀利,好生无情。
  李斯和蒙毅:“……”
  殿下此言一针见血,不过,早些去死有些没必要,秦国可巴不得这些庸碌之辈长长久久地坐在王位上。
  晋级赛,很不必增加难度。
  *
  #春枝暮 补4.19更新
  第823章 大秦(37)
  君王无能,不如去死。
  栎阳公主这等言论相当刺激,起码李斯和蒙毅不吱声了。
  嬴政身为君王,虽然本能的不太喜欢这样的言论,但女儿口中的无能之辈又不是他,自然不觉得被扫射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