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他人品好,捧低踩高是吧?
奉常欲言又止,“王上,臣在疏中所言,已然十分含蓄。”
再多的,他目前不敢说。
嬴政:“……”
“寡人今日见了长公主。”
他别开脸,不理会奉常的怨念眸光,悠悠道,“长公主天资粹美,有如璞玉,不待雕琢而光华自现。”
——确实聪明的不像凡人。
奉常了然。
难怪,眼见为实嘛,秦王这是被长女的聪慧给惊艳到了。
不过话说,能把迷信她生而不祥的秦王给惊艳到推翻自己的认定,这位年幼的小公主得聪慧到什么地步?
比之甘罗,孰胜?
奉常正顶着严肃的脸在心里好奇,就听秦王道,“长公主尚未取名,寡人欲为之名‘姮’,奉常以为如何?”
“善。”
奉常思索几息,拱手一礼,“臣择吉日为公主姮上嬴氏宗谱。”
嬴政颔首,等奉常退下,又命蒙毅研墨,提笔写下一封诏书。
“送去云台殿。”
他心情颇好地轻哼,“告诉长公主,这是寡人予她的生辰贺礼。”
蒙毅应道,“唯。”
*
#春枝暮 查了下,关于应声词,好像是秦嗨汉喏,一直以为是唯来着,不过用嗨太奇怪了,还是用唯吧
第792章 大秦(6)
“夫人。”
傍晚时分,芈夫人用过哺食,正捧着一卷《商君书》念给长公子扶苏听,见她从楚国带来的陪嫁侍女入殿,微微抬手,等到乳母将扶苏抱走之后,才转头问她。
“何事?”
那侍女垂眉敛目,轻声道,“王上方才下了诏书,为长公主赐名姮,加号栎阳,又晋其生母郑长使为良人。”
如今,该称栎阳公主了。
“栎阳?”
芈夫人微微一愣,而后缓缓点头,“看来王上很喜欢她。”
栎阳之地,乃是秦国旧都、孝公与商君变法所在之处,于秦国意义非凡,如今,竟赐给了刚满周岁的长公主。
更要紧的是,长公主素来为秦王不喜,今日才第一次见他。
所以,发生了什么?
芈夫人若有所思几许,温声吩咐侍女,“替我再备一份礼送去云台殿,贺栎阳公主与郑良人今日双喜。”
“唯。”
待到侍女应声退至殿外,芈夫人又询问一侧的乳母,“我记得,这位郑良人似乎是个温柔娴静的性子?”
“大体如此。”
乳母也跟着拧眉想了想,迟疑道,“隐约记得郑良人是个安静的性子,一惯独来独往,鲜少与夫人们来往。”
主要也是来往不起来。
秦国王宫,王后之下,分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七等。
如芈夫人、赵美人等都是各国的公主王女,昔年入秦时,都是奔着王后之位来的,虽然因为华阳太后、夏太后、赵太后等几位明争暗斗而导致王后之议暂且搁置,但她们依旧位居高位,是后位的有力竞争。
小小长使,并不被放在眼中。
芈夫人轻轻一笑,“母以女贵,郑良人也是苦尽甘来了。”
说是一步登天也不为过。
“乳母觉得,过几日我带扶苏去见见栎阳公主,如何?”
她将手中的竹简卷拢,妥善置于案上,“至亲兄妹,不该疏离。扶苏也渐渐大了,两个孩子若能玩到一起,也是好事。”
从前是从前,现在是现在。
栎阳公主得秦王喜爱,扶苏是秦王长公子,彼此之间和睦来往,本就是互惠互利之事。
思及此,芈夫人道,“有劳乳母,亲自替我走一趟吧。”
“唯。”
——知韫表示丑拒。
自打秦王贵足踏入云台殿,云台殿就成了众人眼中的热灶,来往者甚众,等秦王诏书下,来往的人更多了。
新鲜出炉的知·栎阳公主·嬴姮·韫:“……”
虽然但是,算了。
至少她们还带了精心挑选的礼物,没有臭不要脸地空手上门。
“好了,莫要不高兴了。”
刚刚升职成良人的郑菁笑着抱着哼哼唧唧地赖在她怀里的女儿,轻抚她背,“无论如何,都是好事,不是吗?”
她柔声道,“姮字寓意美好,栎阳亦是旧都,可见王上是用了心的。”
“那是应该的!”
知韫鼓了鼓脸颊,气哼哼道,“阿母都不知道,他今日可坏了,害得儿说了好多好多话,腮帮子都酸了。”
为了不说着话就流着口水地丢了脸面,知韫真的是很拼了。
“指定有点毛病。”
她嘀嘀咕咕,“二十岁的成年人,拉着周岁的女儿辩论,人干事?”
未行冠礼,真当自己小孩啊!
郑菁:“……”
她眉目舒缓,柔柔一笑,并未应声,只是给女儿掖了掖被子。
这对父女之间该如何相处,还是让她们自己决定吧,她就不多掺和了。虽说女儿的性子很有锋芒,但……
秦王不是挺喜欢的吗?
郑菁觉得,只看她们母女得的封号,就知道秦王喜欢被怼。
哦,这不叫怼,叫辩论。
第793章 大秦(7)
栎阳公主近来是咸阳的热点人物,颇受王宫内外的贵勋们关注。
知韫倒是没受什么影响。
郑菁虽性子温柔,却不是个软弱的,除了宫中辈分最高、最尊贵的华阳太后实在无法推拒外,无论来者是谁,都以女儿年幼为由,温声细语地推拒了。
礼来者不拒,人一个不见。
左右以秦王的性子,无论他自己对长女是否喜爱、眷顾,都不会容忍旁人欺凌她。
从前是,现在更是。
众夫人:“……”
说好的温柔恬静的性子呢?怎么跟她们想象的不太一样?
嬴政倒是很满意。
秦人尚武,刚烈桀骜,自然更欣赏不卑不亢、内有傲骨之人。
尤其是……
他的长女,岂容旁人想看就看,莫不是将她当成了豢养的鸟兽?郑氏既为人母,若面对此等境遇都选择忍气吞声、委曲求全,真是白费了他那一封诏书。
对此,知韫表示:“……”
首先,我阿母很好,其次,我阿母很好,最后,我阿母很好。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良人。”
午后时分,知韫午睡醒来,正高高兴兴地给郑菁当模特画画,一个略有点眼熟的寺人被引了进来。
“王上召见公主,还请良人为公主收拾妥当。”
知韫:“……”
他这几天不是经常来打卡吗?昨儿才见过,又找她干嘛?
郑菁一愣,“召见公主?”
秦王素来是个工作狂,从前有召公子、公主入宣徽殿相见吗?
反正她女儿是第一次。
至于公子扶苏有没有,她从前没怎么关注过,还真不太清楚。
“唯。”
虽然诧异,但她也很快就让宫人们将女儿要用到的东西都收拾一份,虽说很快就回来,但幼儿轻慢不得。
趁着收拾的空隙,她又问,“除了公主,王上可还召见了长公子?”
见寺人点头,她心下了然。
郑菁抱着闷闷不乐的女儿哄了会儿,才让乳母抱着她离开。
“公主年幼,劳寺人看顾。”
那寺人连道不敢,又恭敬行了一礼,方才退出云台殿。
云台殿距离宣徽殿有些远,等知韫到时,瑶泉殿已经先一步将扶苏送到了,不过很遗憾,秦王不见人影。
被放在偏殿和扶苏大眼瞪小眼的知韫:“……”
搞什么?
大老远地把她叫过来,结果自己却连面也不露的吗?
她鼓了鼓脸颊,眸光在偏殿中巡视一圈,当即迈着缓慢的脚步,爬过了三阶台阶,稳稳地走到殿中央坐好。
居高临下。
就是这两头身不够气势。
“阿父呢?”
她慢吞吞道,“为何不见人?”
愣愣地看着她一连串的无比顺畅且自然的动作的寺人:“……”
宫中是有传闻栎阳公主聪慧,可是,聪慧成这样,正常吗?
他不动声色地看了眼坐在漆案后头、被挡的只能看见她严肃的小脸的栎阳公主,又看了看乖乖坐在下方的软垫上、昂着小脸看他妹妹的长公子,总觉得不太对。
好在能在秦王身边当差的,都是机灵警醒的人,他很快回神。
“回公主,王上正在议事。”
秦王前脚才刚派人去把长子和长女带来,后脚就有重臣求见,如此,自然是以国事为重。
“哦。”
知韫点了点头,然后就无聊地往后一仰,直接倒头就睡。
扶苏小公子惊呆了。
他坐在软垫上呆呆地往上看,白嫩的小脸皱成一团,似乎思考犹豫了很久,他抬头在殿中四处看了看,竟慢慢地爬起来,然后一步一步地往知韫所在的方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