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你表嫂抽你抽的好。”
他呵呵一笑,“朕也想抽你。”
隆科多:“……”
他讪讪一笑,默默闭嘴。
玄烨睨他一眼,正要赶他出去、收拾收拾去寻知韫,却听外头喧闹起来。
“八百里加急!”
李德全神色严肃地带着传信之人进来,那人扑通跪倒。
“万岁爷,太子殿下……谋逆了!”
第171章 宫锁心玉(79)
“你,说什么?”
原本还心情颇好的玄烨笑意僵在唇角,目光沉沉地看着传信的使者。
风雨欲来。
在这个关头,哪怕是隆科多,都默默地往角落里缩了缩,在感慨太子和索额图胆大包天的同时,也生怕让自己成了他表哥的出气筒。
“回万岁爷,太子谋逆。”
那人将头低的不能再低,“自皇后娘娘出了京城后,索额图大人便常入毓庆宫,未有几日,太子殿下便声称……声称万岁爷驾崩,意欲在京城登基,眼下,已经被凯音布大人和费扬古大人暂且禁在毓庆宫。”
这结果倒也并不出奇。
玄烨自打起了易储的心思之后,便更加严格控制毓庆宫的势力,早年被他亲自拉拔到太子身边的那些人,如今也都被一一剔除。
真要说起来,太子身边,除了赋闲在家的索额图,竟无一人可用。
谋逆,也是需要资本的。
如此情形,如何谋逆?
太子和索额图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可自家高地的水晶都快被拆了,自然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不过是一场豪赌,赢家通吃,败者归于尘土。
若是玄烨当真驾崩,那么太子作为储君,登基乃是名正言顺之事,哪怕遭人非议几句,也动摇不了大局。
至于为什么不安安稳稳的等着,而是选择“赌”一把,则是因为忌惮知韫。
他们既害怕知韫凭借着皇后的身份和手中的权柄、甚至是玄烨给她留下的遗旨,另外挑选一个年幼的、好掌握的皇子登基,也害怕她虽扶了太子登基,却借着孝道与大义揽着权柄不放、叫他做个仰人鼻息的傀儡。
若先一步登基、掌握了主动权,等到他们收拢了京中留守的满洲勋贵,便有了同前线的重臣勋贵谈判的资本。
——大家都是满洲人,还是很有利益交换的机会的。
这一回的行事,倒是有几分想要效仿皇太极逼死阿巴亥的意思。
只可惜,他们败了。
——留在京城的,不是玄烨的心腹,就是知韫的铁杆,全然没有被太子与索额图拉拢的机会,自然是一露头就拿下。
“逆子!”
玄烨的脸色阴沉至极。
他登基多年,走过的桥比太子走过的路还长,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识过?就这点小心思,哪里能瞒得住他?
可正因为猜到了,他才恼怒。
他知道,知韫和太子的关系平平,但他前脚走、后脚这逆子就想送她来陪他,这样的结果,玄烨还是不曾想过的。
毕竟,在他眼里,知韫从来没有说过太子的坏话,所有的想要易储的心思,都是他自己产生的,跟知韫有什么关系?
太子竟然连一个从未为难过他的、无子的嫡母都容忍不下!
——这简直是把玄烨的心肝脾肺都挨个地戳了一遍!
亏他之前还琢磨着怎么让知韫在他驾崩之后安稳度日,现在你告诉他想了也是白想?夫妻共死才是结局?
玄烨表示呵呵。
幸好他还没死,还能收拾这个敢动他心肝的逆子。
“不忠不孝的东西!”
玄烨站起身,面色沉沉,寒声道,“传旨,起驾回京。”
第172章 宫锁心玉(80)
八百里加急的马蹄声带来了惊动整个行宫的消息,玄烨一声令下,各处都开始动起来。
知韫得到消息的时候,尚在草原上骑马,远远见一波人匆忙过来,还以为是玄烨耐不住了派人来寻她。
“奴才叩见皇后娘娘!”
这是裕亲王派来的人。
——裕亲王一听到消息就暗道不好,生怕自个儿扛不住这弟弟的脾气,连忙拉个救兵过来救场子。
“太子谋逆,万岁爷大怒,王爷叫奴才请您回去看着点。”
知韫:“……啊?”
太子谋逆?
好小众的词语。
虽然史书上确实也记载了一些干过这事儿的猛人太子,但那些都离她太远,真真正正见识,这还是头一回。
毕竟整个清朝,她也没听过太子谋逆。
虽然整个清朝,其实也就只有一位太子,还是个二废二立的倒霉蛋。
——啧,倒霉蛋出息了!
虽然被这消息给弄得一懵,但知韫也没耽搁,马鞭一扬就往回走,路上,又遇上了恭亲王派来的、佟国维佟国纲派来的、明珠派来的一波又一波的人。
被这么一搞,知韫神色一肃,还以为那人是被刺激到了、在前头无差别攻击,结果没走几步,就发现他自己亲自过来了。
知韫:“……???”
不是,你们在搞什么啊?
“你可还好?”
她仔细打量他,问道,“我听了消息了,你没被气着吧?”
换作是她,刚从鬼门关出来,就被儿子这么一刺,也得气死了。
“无事。”
玄烨摇了摇头,显然已经冷静了下来,轻声道,“虽不曾预料到,但仔细想想,倒也不算无迹可寻。”
他们满人立国才多久?
实话实说,从皇太极起,几代的权位交替,就没有一个是平平稳稳的,他虽然八岁登基、还要面临四大辅臣,但已经这里头是最按部就班的那一个了。
归根到底,满人骨子里还没习惯汉人那一套,更喜欢按拳头说话。
而这一回,真正让他恼怒的,其实也不是太子想要在他“驾崩”之后迅速登基,而是……他容不下知韫。
——当真是逆子!
“那就好。”
知韫仔细看了看他的神色,才道,“方才裕亲王他们一连派了几波人来寻我,我还以为你气成什么样了呢!”
他身体刚刚好一点,那经得起这么气?
“你别担心。”
察觉到她语气里的关心,玄烨眸底染上柔和,轻轻笑了笑,“我很好。”
——他确实很好。
初初听闻之事确实觉得恼怒,可冷静下来之后,他反而觉得,太子这回的谋逆……当真是好极了!
他早有易储之心,只是储君之位关乎国本,无论如何,都得有一个名正言顺的、足以叫天下人信服的缘由。
若是仅仅因为他私心更希望他和珠珠儿的孩子继承大统而废弃太子,到底于她声名有碍。投鼠忌器,他不得不等待时机。
原本还以为得等到他和珠珠儿的孩子出世,然后以幼子更具贤能的理由易储,眼下却是好了——
他等待的时机被送到了他的眼前。
第173章 宫锁心玉(81)
康熙二十九年十月十九,御驾返京。
次日,玄烨祭告天地、太庙,称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无义无孝、寡廉鲜耻,秉性暴戾、骄纵不羁”,着废其皇太子之位,圈禁宗人府。
除此之外,毓庆宫上上下下被清洗,废太子的叔公索额图及其二子格尔芬、阿尔吉善等参与此次谋逆之人被诛杀,就连赫舍里氏在仁孝皇后薨逝后送进宫的平嫔也因母家之罪而自裁。
太皇太后生前定给废太子的未婚妻瓜尔佳氏一族跪于宫门前请罪,而后玄烨下旨,废除婚约、准其自行婚嫁,瓜尔佳氏石文炳一支仍归于汉军旗。
短短时日,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菜市口血流成河,甚至事态已经从诛杀附逆发展到了清洗朝堂的地步,京中风声鹤唳,一众贵勋臣属无不闭紧门户。
被圈禁在宗人府的废太子亦有懊悔,但更多的却是认命。
几年来,他战战兢兢,如今终于尘埃落定,哪怕他或许要在宗人府度过余生,但也好过在毓庆宫日日担忧到睡不着觉。
只是,到底连累了叔公一家。
不论旁人怎么看,索额图终归是一心为了他考虑筹谋的。
……
废太子被圈禁宗人府,但外头的风浪却还未停止。
按理来说,废太子的势力在这里面被一削再削,这一回的谋逆又是刚露头就被秒了,哪怕把上上下下的人都从严从重处理,杀了这许多人,也该够了。
但事实是,菜市口的血仍未流尽。
废太子哪里来的这样多的党羽呢?
明珠等老谋之人虽初时未想明,但此时此刻,却已看得分明——
从前那些在立后之事上站在玄烨对立面的、当时只贬了官或是让回家吃自己的,如今竟都一个带一个地被牵连了进来。
明珠悚然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