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这是属于她和萧明章的又一年,时日过的如此之快,眨眼间,她和萧明章便已经同床共枕三年之久了!
  “嗯。”萧明章道。
  云珠回头深切地看着萧明章,虽然他们相处已经三年了,但其实,她真不觉得,自己有多了解萧明章。
  许多时候,对他的那点自信,全都源于她自己的猜测。
  今年,她和萧明章似乎有了一些进展,新的一年,她想和萧明章有许多更多的进展,孩子也好,别的什么也好……
  于是云珠问道:“萧明章,若是新年你能许一个心愿,你会想要做什么?”
  “我?”萧明章神色端正,不带任何犹豫,道,“许愿海晏河清,天下百姓幸福安定吧。”
  “……”
  云珠原还想和萧明章说些自己的小心思,不想萧明章一来就许这般大的心愿。
  那她再讲些自己女儿家的心思,似乎便显得有些狭隘了。
  她只能点点头,也跟着道:“是,如今百姓实在算不得安定,那今年的心愿,我便也先许愿天下百姓阖家幸福,海晏河清!”
  萧明章欣慰地同云珠相视一笑,搁下书本,终于又握紧了她的手。
  —
  云珠和萧明章是年的心愿,皆是天下百姓能够幸福,海晏河清。
  然而,事与愿违,是年四月,刚从蝗灾中解脱不过数月的青州,又陷入了干旱。
  都说春雨贵如油,春日是万物播种与生长的好时节,然而,青州自从冬日过后,进入春天,便再也没有下过一滴雨。
  自去年便被蝗灾影响而无法耕种的土地,百姓们以为到了新年便会有新的成长,结果谁都没有想到,新的一年,等待着他们的是干涸的水源,还有无比吝啬的老天爷。
  青州百姓又一次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不少人又纷纷出走,开始投奔济州抑或是洛州,云州。
  若是在去年,这几个地方接收些来自青州的灾民,自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是今年,越来越多的灾民叫这些地方的压力也变得不可同日而语。
  因为他们也没有多少的水源了。
  尤其是济州,与青州离得近,开春后,统共竟也就下了两场雨。
  虽说是比青州好一些,但也实在没有好到哪里去,植被不生,青草枯黄,田地里的庄稼更是惨不忍睹。
  传说中的干旱,似乎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到来了。
  云珠感觉到措不及防,即便是早早地看过了史书,早早地对一切都有了预判,等到灾难当真降临的那一日,她还是感觉到无法言说的仓皇与无所适从。
  青州的土地当真干裂了?百姓当真有家也回不去了?
  那她能做什么呢?她能做些什么呢?
  萧明章已经又连着两日没有回家了,听闻近来云州涌入的灾民比从前一年的都多,云珠也知晓他的压力与困难。
  她想帮帮萧明章,却全然不知自己能做些什么。
  “公主,庆元县主派人来传话了,问你今日还去不去施粥?”正想着,阿雁便来打断了云珠的思绪。
  云珠回神,立马道:“去!”
  自从涌入云州的灾民开始变多,府衙施粥也变得越发地频繁起来,云珠身为王府的世子妃,已经连着三日和应氏还有萧明安一道出门去施粥。
  王府的王妃带着世子妃还有县主一道施粥,递到百姓们手中的粥碗,并不会不一样,却可以大大地安抚民心,叫大家知晓,无论如何,都有桓王府在大家的身后,云州城,也永远是一座安定又可靠的城池。
  可是真的安定吗?
  云珠这日施粥完,便听有属下过来同应氏道,府衙的粮仓已经快见底了。
  原来,自从去岁秋日里,云州陆陆续续开始接收青州的一些百姓,施粥从那时起便几乎不曾断过,饶是云州府衙里有再多的粮食,经过了这么大半年的折腾,也要消耗得差不多了。
  遑论如今每日灾民都在增多。
  应氏面色微怔,但到底还是桓王府能够主持大局的王妃,微微点头过后,便喊人先去仔细清点剩余粮食的数量,至于新的粮食的事,她来想办法。
  云珠不知她能有什么办法,去和城里的私人粮商买粮?还是去同别的王府州郡借粮或者买粮?
  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是缺不了钱吧?
  她于是回到王府后,也没有过多的犹豫,直接喊阿雁陪自己去了小库房,取了一只箱子出来。
  云珠好歹也是位公主,出嫁时,父王和母后为她准备了相当丰厚的嫁妆,可以保证她将来几辈子不愁吃穿,骄奢无度,顺遂无虞。
  她随便取了一只,送到应氏的面前,满溢的珠宝金光便闪了应氏的眼。
  应氏错愕问:“你这是做什么?”
  “不是说府衙缺少粮食了?”云珠道,“这是我的一点嫁妆,应当能买不少的粮食,母妃便拿去吧,当我也为百姓们做些事情。”
  “你……?”
  应氏迟疑地看着云珠,似乎是在疑惑她的真心。但实则,她是从未见过有如此单纯的人。
  她难不成是在觉得,桓王府是会缺钱买粮食的?还是觉得,那点粮食之事,对于王府而言,当真棘手?
  那根本算不得什么。先不说钱财方面桓王府从来没有缺过,皇帝膝下那么多儿子,桓王府已是最为富有的,她当时震惊,也不过是惊讶于粮食的消耗速度,新的粮食,实则萧明章早已经安排好,叫人从陈王处借来了,再有一日便能到。
  “母妃?”
  应氏迟迟不答话,云珠便有些疑虑,不知她是否不愿意接收自己的东西。
  自从去岁的一些事情过后,云珠和桓王应氏便一直这般不冷不热的,父王和母妃是照样喊的,平日里的规矩也是照样做的,但要她再多听话,再与他们有多顺从,那便实在是没有了。
  应氏终于从恍惚之间回神。
  她又仔细看了看云珠端上来的这一箱玲琅满目的珠宝,从黄金首饰,到珍珠链子,真是什么都有,而且这盖子只差一点便盖不上了,若不是她的父王母后实在疼她,便是她又自己偷偷往其间添了一点。
  虽单纯,但实在也是用心了。
  这般的用心,应氏实在不好拒绝,便道:“行,东西我先收下了,但粮食的事你也别太担心,陈王已经答应给我们借粮,新的粮食已在来的路上。”
  “真的?”云珠一听,立即喜形于色,仿佛相比起这些粮食,她的那箱珠宝根本不算什么。
  “嗯。”应氏本不想就粮食的事与云珠多说,但她既用心至此,她再刻意地避着她,似乎便有些说不过去了。
  她便和云珠简单说了些如今粮食的来源,陈王、豫王,有几家同桓王府关系不错的,都答应借粮给云州,只是陈王离得最近,便先朝他借了点。
  云珠点点头,能有粮食的来源便好,若是云州自己也断了粮,那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你想什么呢?”应氏嗤笑她天真的想法,“就算是全天下的人都饿绝了,咱们桓王府也定是会熬到最后的,想叫桓王府断粮?那只怕是痴人说梦!”
  云珠头一回因应氏的自信而感觉到万分庆幸。
  “既如此,那这箱珠宝便交给母妃了,儿臣也不多打扰母妃,母妃忙罢。”
  应氏还想与云珠再说些话,可云珠已经起身,和她施施然告退。
  应氏张了张口,有心想留她,却又不知该如何说才好。
  她只能看着云珠的身影逐渐离去,而后对着翠澜相顾无言,苦笑着嘲笑自己的想法。
  何时她竟也开始想要留她陪自己说话了?
  —
  云珠离开应氏后,便缓步回了自己和萧明章的院子。
  阿雁一路陪在她的身侧,待进了院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公主,咱们的这些东西给出去有必要吗?我瞧桓王府还真不像是缺钱的样子。”
  “不管缺不缺钱,总归咱们是为百姓做事,给出去的钱也不是给王府的,是给百姓的。”云珠耐心解释道。
  阿雁便不说话了,但她跟随云珠又走了几步,忽而又道:“对了,公主,您这几日都忙着施粥,崔姑娘和虞姑娘今日其实到过府衙了,她们喊我同您问一声,先前说好的三日后您的生辰小聚,可还要如约?”
  “生辰?”
  云珠顿在原地,幡然醒悟。
  是啊,生辰,她这几日都快忙忘了,再过三日,便是她的生辰了!
  第28章
  原本她给自己生辰的安排,是和萧明章还有虞静思崔冉知等几位好友一道度过,若是萧明安愿意来, 那她也不介意再带上这位县主。
  她预备在云州河畔的一家酒楼里定个最好的雅间, 一群人吃吃喝喝,谈天说地,席间她会把自己苦练了大半年的字帖拿出来,当众炫耀一番。
  并非是云珠自夸,自从年节那阵, 她每日开始练双倍的字帖后,她的字又有了飞速的进展, 短短几个月,字迹工工整整的同时, 她的笔锋也已经完全显露出来, 落笔开始有自己的风格,任哪一个人来了,都再说不出她的字难看这种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