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云珠手中提着食盒,身后还跟着阿雁和两个抱着被褥床单的小厮,她率先探头进去,环顾了一圈书房情况。
如今萧明章正不在书房,这是他平日里在衙门办事最常待的地方,这几日为了方便,他也没有另外找地方休息,而是直接在书桌的对面,命人用一道三折的屏风隔开了一块空地。屏风后头,便是他用来休息的罗汉榻。
云珠不禁看得心疼。
却也深知,没有办法。
既受百姓供养,那么这时候,便正是该为百姓们办事之时。
萧明章好歹还有张床睡,外头多少人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夜里直接睡在墙角呢。
她带人进屋,先给萧明章把床榻被褥一应用物全都收拾了一遍,而后,又为他放了几套干净的衣裳在床头,忙完了,云珠这才在书房中转来转去,将目光落在了萧明章的书桌上。
他的桌案上井井有条地摆放着一堆的东西,云珠也不乱翻,直接坐在书桌前,去看他放在最上首的那一部分。
她认出,这是如今登记在册的自青州而来的难民名单。
这些名单,从前萧明章带回家整理过,但是如今似乎又多了两页。
云珠一个一个名字看过去,正当她快要看完的时候,终于,萧明章回来了。
云珠便起身,赶紧先为他打开自己特地带来的鸡汤,要他趁热喝了。
萧明章适才正在府衙外安顿新从青州过来的一堆难民,回府衙的路上,便听人说世子妃过来了,他便又快马加鞭地赶了回来。
“不是喊你这几日多休息,怎么还跑来给我送东西?”他问云珠。
“我倒是想休息,那也得有闲心才行。”云珠道,“萧明章,我适才看了你桌上的东西,为何青州的事情会越来越糟,朝廷不是已经在出力了吗?”
“你前阵子看书的时候不是都了解过了?”萧明章不答,反问起云珠,“这种时候,朝廷的安抚能起到的作用已经很小了,蝗灾加上旱灾,天不下雨,百姓怎么也留不住。”
“那青州到底要怎么办?”云珠问道,“真的会有干旱吗?我们云州也会被波及到吗?”
被波及到已经是肯定的事情了,萧明章长出一口气,放下手中的鸡汤,若是青州接下来一月还不下雨,只怕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跑到云州来,届时,云州便会变成青州百姓们的避难所之一。
若是来的少还好,他们还能招架一二,最怕到时候一窝蜂的来,那云州迟早也会自身难保。
至于干旱……
至少云州这两月的降雨还算正常。
萧明章道:“即便有干旱,那也是明年的事情了,云州的粮食储备暂时还是够的,眼下最要紧的事情,是蝗灾过后青州百姓们的安顿。”
“朝廷不是拨款了?也派人了?朝廷的钱呢?有钱还留不住百姓,无法为他们建造新的住所吗?”云珠一连串问了许多问题,显然她不明白,为何有钱还不能叫隋王解决好百姓的事情。
“……”
萧明章一时竟被她问得哑口无言。
他该如何同云珠告诉,朝廷是拨了钱,但他怀疑那些钱根本没有完全用在百姓上呢?又该如何告诉云珠,隋王一开始便隐瞒了些许灾情,朝廷拨的那笔钱看似足够,但经过一番折腾,其实早已是杯水车薪的了呢?
他摇摇头,措辞着语句,想和云珠好好解释,但不等他开口,几位桓王府的谋士便齐齐出现在了萧明章的书房门外。
那都是他今早派人去喊来的,今日要和他们在书房议事。
这群桓王府的谋士,以颜迁和楼空程为首,二人见到云珠,俱是一愣。
云珠倒是对他们客客气气的,“颜先生,楼先生,既然你们要忙,我便先走了。”她将食盒留在了桌上,叮嘱萧明章今日一定要将鸡汤给喝完。
这等局势,萧明章也没有办法留云珠继续待着,他送云珠到长廊拐角。
回来时,正撞上颜、楼二人还等在屋外。
萧明章和他们相视一眼。
颜迁讪笑:“世子和世子妃,还真是情谊匪浅啊……”
-----------------------
作者有话说:大家好!入v第一章 来啦!二更还没有写完,估计会晚点更,大家不用等,明天早上起床看就好啦!本章评论区随机掉落红包雨,爱你们么么么么么么么么!~
第22章
但他脸颊上还是端着笑。
于是萧明章便只当自己并不知他心中所想, 和他略一点头,便率先进屋去了。
“……”
留下颜迁和楼空程在原地面面相觑,互相对望一眼,彼此摇了摇头。
今日这么一群谋士在此处相聚,又是为了青州蝗灾的事情, 原本只以为是一场简单的蝗灾,如今看来, 再不处理好,只怕附近的各个州府被波及到, 都是迟早的事情。
云州如今财力囤粮都还算足够, 但马上便要入冬,若是青州的事情入冬还处理不好,那逃难而来的灾民, 可就远不止如今这个数目了。
“听闻陛下派了翊王和司农寺同去青州, 这下好了, 本来是想送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不想隋王谎报灾情, 陛下这下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了。”
刚开始聊没几句,谋士当中突然便有人开始借此事,奚落起皇帝和翊王。
萧明章扫了那人一眼,很快便听又有人附和:“可不是,要我说,陛下也真是老眼昏花了, 隋王也是他的儿子,他对翊王了如指掌,悉心栽培,怎么就忘了隋王是个什么德行?!”
这话语中满是揶揄和讥讽,而且充满了对皇权的不敬。
萧明章微微蹙眉,觉得自己额头开始隐隐作痛。
自从云珠嫁到云州之后,桓王府谋士流失,一日比一日严重,稍微有些气性的都不愿意继续待在云州,各自另谋良主,除了颜迁和楼空程等少数几人,余下的谋士,都是近几月新招进府里来的。
以为他们是能来干实事的,不想只知道说些大逆不道的话。
“若对陛下有什么意见,诸位大可直接去金陵当着皇帝的面说,如今我们要解决的是青州之事,不想商讨的,可以自己出去!”终于,他忍无可忍,和这群人警告了一番。
几人这才将嘴巴牢牢地不好,不敢再说这些乱七八糟的一个字。
他们继续商议蝗灾的事情。
此番青州的蝗灾,指望青州自己肯定是不行了,隋王若真有本事,也不会连灾情都瞒着只报一半;而朝廷是根据他所上报的灾情分配的人手和物资,隋王谎报灾情,便直接导致朝廷派去的人手,也是根本不够的。
但他们云州如今能做些什么呢?接收青州的灾民,除此之外呢?
直接派人手去支援?但是皇帝已经派了人去,如今青州不只有隋王,还有翊王在,他们这边直接派人手和物资过去,只怕是会叫翊王觉得是在抢他的风头。
那若是与隋王接洽,叫隋王以求助之名请他们过去,再向青州提供帮助呢?不,此人竟连灾情都敢谎报,萧明章如今已经完全不会再信任自己这位皇叔了,除非他能在青州亲自将事情从头到尾给盯下来,抑或是派自己的心腹过去……
相比之下,似乎第二个主意更为可行。
只要有心腹可以过去,代萧明章和云州办事,监督到位,想必可以解决不少眼下青州的困境。
“但青州不下雨怎么办?”有人又问了,“粮食可以解决,物资可以解决,但是已经连着两个月不下雨了,万一明年再来个干旱……”
这是每个人都在担心的事情。
萧明章捏了捏眉心,也为此事发愁。
云州与青州完全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他如今之所以要救青州,也是为了救将来的云州。
若是青州当真干旱了该怎么办?地里再也长不出一颗庄稼怎么办?百姓必定会走。
走去哪?
济州,洛州,云州。
而云州的水源也根本不是很充足,每年都只是勉强够用,不管到时候云州自己会不会干旱,接收了一大堆灾民的云州在明年,必定都不会过得特别富裕。
这个问题叫众人一时间也都陷入了沉思,云州毕竟只是小小的云州,不是所有天下人都可以笼罩住的庇护伞。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的确是每一个为民着想的谋士的理想,但也仅仅是理想。
世上除了皇帝,没有人有这个本事,也没有人有这个资格,可以完成这项使命。
皇帝啊皇帝,到底还是要自己当皇帝才行。
众人想着想着,心中便开始各自暗怀鬼胎,他们悄悄去打量萧明章,想从这位世子的脸上看出一丝有意夺嫡的倾向。
但是很可惜。
并没有。
他如今满心只想着青州和云州的事情,无心皇位,亦无心其他。
众人只能暗自叹气,又和萧明章在书房之中待了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