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渔民们看着他挺拔的身影,心中只觉安定。毕竟此次虽有村民受伤,可雁萧关不仅亲自赶来,还派了王府大夫前来医治。
种略红看着年轻,医术却十分精湛,被砸伤的几人不仅都保住了性命,断骨的老人也已不再呻吟,且只要好生休养几个月,日后定能恢复如常,不会落下残疾。
渔村中人此时的神情与方才的绝望截然不同,一片欢欣鼓舞。他们活了一辈子,从未见过王爷这等大官会为渔民的伤势如此上心。
“王爷是真将咱们视为子民,半分没看低咱们。”瘸腿老渔民摸着刚换好药的腿,眼里泛起泪光,“前朝虽许了石屋,可哪有官府管过咱们的死活?这次塌了屋,伤了人,本以为只能自认倒霉,没想到王府不仅给治伤,王爷还要给咱们建新石屋,简直是菩萨在世啊。”
“听陆从南将军说,新石屋还要盖灶台,以后躲风暴时能烧水、煮粮呢,”旁边抱着孩子的妇人也跟着点头,“以前那石屋连火都不敢生,遇着连阴雨,冻得人直打哆嗦……”
渔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先前的绝望早已被感激取代。在他们心中,雁萧关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贵,而是真能为他们遮风挡雨的依靠。
处处为他们着想,这样的官,是祖辈们从未遇见过的。
等渔民们被安抚妥当,雁萧关便带着士兵往沼泽处去。
负责排水的王府匠人和士兵远远见他过来,个个心下忐忑,毕竟是他们连累渔村遭了祸,还得王爷亲自来收尾,一时都低着头不敢吭声。
没成想雁萧关走近后,半句没提石屋坍塌的事,只问道,“排水进度如何?目前用的是什么法子?”
负责排水的匠头连忙上前回话,“回王爷,已排出三成积水,用的就是王爷先前提出的法子,将水引入地下暗河。只是……”
“暗河走向比预料中更复杂,咱们勘察时没发现它与渔村那片山地相连。”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禀报,“如今看来,若继续往暗河排水,暗河水位上涨后许会冲塌上方的山地,儿山地偏巧又在渔村上游,一旦溃堤,莫说沼泽的水排不干净,连整个渔村都可能被淹。”
雁萧关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沼泽一眼望不到头,浑浊的水面上漂浮着枯枝败叶,足可见水量之大。
再转身望向他们来时的方向,远处的山地赫然在目,山地下方便是渔村,两方正呈高低之势。若匠头所言非虚,暗河隐患不除,排水便是饮鸩止渴。
他当即眉头紧锁,“就没有万全的法子?”
匠头沉默着摇了摇头,“回王爷,属下无能。”
沼泽排水暂无其他可行之法,可渔村数百人性命也不能罔顾。
雁萧关在沼泽边转了一圈,最终让人先暂停排水,原地待命,自己则转身回了渔村。
渔村人还不知晓沼泽排水的隐患,此刻正沉浸在另一番忙碌中。
种略红心善,在城里时便日日带着药箱走街串巷,见人受病痛所苦,总会上前问诊。到了渔村,瞧见许多常年在渔船上生活的渔民或多或少都有些毛病,尤其是几个孩子,小小年纪就因潮湿环境长了疹子,痒的整日哭闹,心下更是不忍,便索性在村口支起摊子,想着给众人好好看一次诊。
她的想法与陆从南不谋而合,陆从南立刻带着神武军维持秩序,让渔民们排好队,挨个候诊。
渔村难得有医术高超的大夫驻留,许多人家都没出海打鱼,生怕错过了这难得的机会,队伍转瞬间便排成了长长的一串。
雁萧关回来时瞧见的便是这样热闹的景象,种略红坐在临时搭起的木桌后,正低头给一个孩子诊脉,耐心嘱咐着什么。
陆从南则站在一旁,时不时帮着维持秩序,脸上带着笑意。
渔民们排着队,眼里满是期待,低声交谈间,先前的愁云早已散的一干二净。
“王爷。”陆从南最先瞧见他,立刻兴致勃勃迎上来,指了指诊摊,“殿下您看,种大夫正给大伙瞧病呢,渔民们常年在海上漂,身子骨毛病多,正好趁这机会好好查查问题在哪。”
“种大夫还想着他们没钱买药,说问诊后便带着他们去山间采药呢。”他说得眉飞色舞,说完才发现雁萧关有些心不在焉,当即收敛了笑意,“王爷怎么了?”
他想到雁萧关方才的去向,又问,“莫非是沼泽那边出什么事了?”
见许多渔民向他看来,雁萧关展眉,只轻声说,“排水暂时停了,暗河与渔村上方山地相连,继续排水可能会冲垮山地,到时整个渔村都会遭受无妄之灾。”
陆从南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那……那怎么办?”
雁萧关没说话,目光扫过正在候诊的渔民们,看着他们脸上的期待和信赖,半晌缓缓道,“法子总会有的,但在想出万全之策前,我绝不会拿渔村百姓的性命冒险。”
正说着,种略红诊完一个病人,抬头瞧见雁萧关,起身走了过来,连声道,“王爷回来了?我方才给渔民们瞧病,发现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小毛病,多是潮湿引发的风湿和皮疹,我想着之后几日带着渔民们进山采些草药,不知王爷可否允许?”
她之所以回来同雁萧关请示,乃是因着律法规定渔民不能从山上采集东西,除了从海里捕鱼外,所有日常所需都得靠交易,可渔民哪有那么多钱买药。
雁萧关看着她眼中的恳切,又望向渔民们期盼的眼神,点头道,“准了。”
渔民们听见这话,立即响起一片低低的欢呼。
种略红更是乐的合不拢嘴,先前因赶路和诊治积攒的疲惫仿佛都消散了。
见状,雁萧关语气稍缓,“先把病看好,其他事我来处理。”
他看着种略红沾着草药痕迹的指尖,又笑道,“辛苦你了,等看完诊,让人给你备些热汤,这么着急把你招来,还得在渔村耽搁数日,可不能让你出什么岔子,不然回去后,官修竹说不定还得在心里埋怨我苛待了他的人。”
种略红愣了一下,随即腼腆笑了笑,耳根微微泛红,“不辛苦,能帮上忙就好,王爷放心,我定会把大家的病都看好。”
说罢,她转身回到诊摊后,重新拿起脉枕,脸上的笑意更真切了几分。
雁萧关望着她忙碌的身影,又看了看排队渔民们脸上的笑容,紧绷的下颌线条柔和了些许。沼泽排水的难题仍压在心头,但眼前这片刻的安宁与信赖,让他更坚定了要护住这方百姓的决心。
无论多难,总得寻到一个两全的法子才是。
第225章
无独有偶, 此时王府中亦有一人在烦恼。
绮华。
绮华负责的博览会相关事宜相对轻松,由此也能得些空余时间处理杂事,比如元州送来的信件。眼下元州其他事务尚且平稳, 她就算不在, 也暂无大碍,倒是羊毛工坊的事情让她有些忧虑。
因着元州羊毛工坊产出的羊毛织物在元州大卖, 可山里的羊数量有限,即使每只羊产毛量不少,以前积攒的羊毛库存也有许多,眼下也耗得差不多了。若是再不想办法, 羊毛工坊很快就得陷入原料缺乏的困境, 到时产出的羊毛织物会大幅度缩水。
要知道现在元州对外最响亮,最热卖的两桩生意,便是羊毛织物和瓷器, 给元州上缴了不少税银,绮华可不想断了任何一桩买卖。
可即便元州已贴出告示, 高价收购羊毛, 可元州附近农户未曾养羊,交南其他州就算有亦不多, 只能指望其他地方来元州做买卖的商人贩来羊毛。
可一旦让那些手中有羊毛的大商人知晓工坊缺原料, 焉知他们会不会坐地起价?
不过这些都还早,现在最关键的是根本没有商人主动送羊毛过来。
接到消息后, 绮华思量了两日,也没想到妥帖的办法。不过现下她在赢州,她不必固执地非要自己解决所有事,便打算去寻雁萧关拿拿主意。
没成想她没寻到雁萧关,倒是在回廊上碰上了从铁坊回来的明几许。
同雁萧关一般无二, 明几许近来常穿劲装,做起事来,劲装比广袖长袍更方便,只是素色麻衣也挡不住他那张脸给人的惊艳感。
绮华自知自己美色动天都,可每每瞧见明几许那张绝伦的脸,都会有一刹那的晃神。
“绮华,你这是要寻萧关?”明几许看她来的方向,不远处便是议事厅,不用想便知道他的目的,“他不在府中,去城外了。”
绮华回神,“无碍,亦可待王爷回来再说。”
明几许:“他短期许回不来,你因何事寻他?”
“元州羊毛工坊快断原料了,我实在没辙。”绮华将羊毛短缺的事一五一十说了,“现在告示贴了,价钱也许了,就是没人送羊毛来,再这么下去,工坊说不定得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