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弘庆帝素来看重雁萧关,过往他虽明里暗里说不想成婚,也没真怪罪,更未强逼,黛贵妃更是时常拿着士林贵女的画像让他选,她每每看过便忘,她也未曾逼迫。
后来雁萧关离开天都,来了千里之外的赢州,两人也没再提婚事,可到底为人父母,不可能不记挂此事。
想到此,瑞宁将心比心,“如今殿下成婚,虽说王妃是位公子,可到底能了却陛下和贵妃的一桩心事。”
闻言,雁萧关先是一愣,随即失笑出声,“你不说,我倒是真忘了。”
他看向瑞宁,语气诚恳,“多谢瑞宁爷爷提醒,我这就去写信。”
牵着明几许出门前,雁萧关忽又住了脚,回头对候在一边的瑞宁道,“从赢州到天都路途遥远,难得让人跑一趟,你去库房看看,把府里得用的好东西都挑出来,一并送去天都。”
瑞宁连连点头应下,目光不经意扫过明几许,笑着打趣道,“王妃亲手做的烟花要不要也挑些送去?陛下和贵妃可未见过烟花绽放的奇景,见了定也是极为欢喜的。”
明几许笑看向雁萧关,雁萧关一脸炫耀,“自然要送,我家王妃这般好,可不得让父皇和母妃知晓知晓。”
说罢,他还朝明几许眨了眨眼,惹得明几许眼底瞬间荡起笑意。
瑞宁见两人这般模样,识趣的躬身倒退,“属下这就去办,定不辜负王爷吩咐。”
转身时,他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谁能想到呢?他曾以为终将孤身一人了却余生的雁萧关,居然也有将人这般放在心上的一天。
要知道还在天都之时,他对雁萧关的婚事甚至比弘庆帝和黛贵妃更急,只是他是属下,不好对主子多嘴,虽说雁萧关从未当他是下人,可他亦不愿惹对方不高兴。
他只能暗暗忧心,总惦记着自己若不在了,雁萧关无人照看,又无个贴心人在身边,余生可如何是好?
第221章
那时他甚至会想, 只要雁萧关乐意,无论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就算从各方面都寻不出好来, 他都会高高兴兴帮雁萧关将人迎进府。
如今, 明几许虽是男子,可无论样貌、本事, 样样都是顶尖,他哪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也不怪他日日笑得跟弥勒佛一样。
写信不过是短短几笔字的功夫,可放下笔时,雁萧关忽然想起一事, 还在元州时, 陆从南往天都送去给黛莺和的信,至今还没得到回音。
当初黛莺和将游岑极和一众国子监博士、学子以及各地文人送到赢州,至今已有一年, 且事清还与太子有关,黛莺和年纪尚小, 一直被护在黛府, 不知怎会牵扯进朝堂之事中。
虽不如陆从南表现得那般担忧,雁萧关心里却也有几分牵挂。
思忖片刻, 他又提笔写了另一封信, 这次是给天都的陆自心和陆灵珑两人。他俩在天都的任务之一便是照看黛莺和,借此探探她的近况, 应是可行。
瑞宁做事向来让人放心,不过一日功夫,送往天都的车队便整装待发。为着稳妥,车队随宣州官员一同启程,先顺路去宣州, 再从宣州寻一艘大船沿水路而上。
这样既节省脚力,也能借宣州官员爱做买卖的门路,寻艘近日便能往天都方向去的船,省去不少功夫。
与此同时,博览会的筹备也没落下。
“王爷,城外博览会的院子已开始动工,其场地规划已初步定夺好,前院建正厅作为王府核心展区,两侧各设多间房作为商户固定展位。”官修竹几乎日日在王府和城中各处到处跑,今日便又拿着图纸过来禀报进度,“后院开辟露天场地,用矮栏隔出数个百姓摊位,按商品类别立牌分区,场地中央建通透高台作为评理堂,供管事登记、处理纠纷。”
这些事情他显然亲力亲为,说起来头头是道,“除此之外,排水沟、车马道、值房也都一一划分出来了。”
他说的兴起,一点没注意身后有人走了进来。
雁萧关瞥见来人身影,待官修竹话音稍歇,先点头表示认同,随即目光转向门口,“游博博士,在赢州待的可还习惯?”
游岑极依然是那副严肃神情,闻言微微颔首,“自是习惯。”
他素来不善拐弯抹角,见官修竹的事情告一段落,便开门见山道,“王爷,我此次前来,乃是有一事相求。”
雁萧关眉梢微挑,毫不掩饰眼底的疑惑,“何事?”
游岑极上前一步,“我见城内正在动工修建博览会大院,因此想请王爷在城内批块地,建一座学堂,供我与国子监的众博士、助教授课,也让赢州本地学子能有个正经读书的去处。”
他语气恳切,“从元州来赢州后,我们在王府别院暂居,却也知晓赢州此时的近况,赢州百姓日子蒸蒸日上,可识字之人太少,许多商户连账本都看不懂,孩子更是没处求学,若能建学堂,既能让国子监的学问落地生根,也能为赢州培养些人才。”
官修竹在一旁听着,暂时将博览会之事抛之脑后,连连点头附和,“游博士说得是,我与瑞宁总管之前同商户和百姓们打交道时,见着不少商户拿着账本愁眉苦脸,算个账颇为费劲,百姓们更是如此。”
他微微躬身,“游博士所说建学堂乃是事关一方发展的大事,我虽不才,却也想为此略尽绵薄之力。”
雁萧关沉吟片刻,“建学堂是好事,我自会支持,只是选址及后续事宜非一朝一夕之功。”
他话音刚落,官修竹便接话道,“场地我去寻,恰逢修建博览会大院,木料、砖石以及人手都可统一调派。”
雁萧关点头应道,“可。”
游岑极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严肃的脸上难得露出几分动容,拱手深深一揖,“多谢王爷成全,我等定不负所托,将一生所学授予学子。”
晚间,雁萧关回到主院,见明几许正坐在灯下翻看那本眼熟的化学书,随口便提起了建学堂的事,“先前从元州回赢州后一直忙着,竟把游博士等人给抛在脑后了。”
他过去顺手摸了摸明几许的手,触其温热才放开,“今日游博士上门求建学堂,我才想起这事,建了学堂,往后有国子监博士们正经授课,本地的学风定能慢慢好起来。”
他虽不喜读书,可不耽误他知晓读书的重要性。他说得随意,却眼睁睁看着明几许的眼神唰一下亮了起来。
“建学堂正好,击的给我在学堂里留一间一个院子。”
雁萧关转头看他,“作甚?”
明几许眉尾扬起,满眼兴致,“化学博大精深,我一人研习难免枯燥,也难有精进,正好借学堂之机,收些学徒,教他们认认元素、做做实验,说不定能琢磨出些新东西。”
对此,雁萧关大为震惊。
他自觉是个看到满书字都觉着头晕的莽夫,娶的王妃居然是个潜心研习学问之人。
反正在雁萧关看来,但凡他看不懂的都是学问,更别说化学,于他而言俨然是天书。
“成,明日我就去打个招呼,你想要多大的屋子、需要什么器具,先列出来,到时让工匠一并备好。”
雁萧关话音刚落,明几许仰头看他,笑颜瞬间绽开。回赢州以来,他的笑容越发鲜活明亮,此时别说只是给他在学堂留间屋子,就算让雁萧关亲自采石砌屋,他也得挽着袖子上。
当然,修房盖屋的活计自然是轮不到雁萧关亲自动手的,可他也没能闲下来。
林中古树参天,最高的几株直插云霄,仰头望去只看得见层层叠叠的浓密枝叶,将天空遮的严严实实,连日光都只能透过缝隙洒下零星光斑。
一只脚踩上厚厚腐叶,无声无息。
四周静的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偶尔传来几声不知名的鸟叫,反倒更显幽深。
脚的主人是一位神武营士兵,他身旁上百神武军分散开,所有人都屏息望着一个方向。
那处,雁萧关单膝跪在地面上,身体微微前倾,紧紧盯着面前一双缓缓动作的手。
那双手极白,如玉一般莹润,却并非女子的柔丽,而是属于一双男子的瘦却修长的手。只见那双手小心翼翼扫开周围的泥土,指尖轻挑,连一丝微尘都没放过,一一拂去。
随着泥土渐松,一根白嫩的长须完整露了出来,连最纤细的须端都没受损。见状,雁萧关虚了口气,悬在半空的心总算落下半截。
他抬头看向面前人,明几许垂着脸,长睫在昏暗的光线下投出浅浅阴影,神情专注,连额角渗出的细汗都未曾察觉,这认真的模样在寂静山林中竟有种奇异的吸引力,雁萧关一时挪不开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