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呵呵,至于坐着轮椅上朝......
  打死他都不会坐的。
  他是言官出身,铁骨铮铮的,岂能坐轮椅上朝.......
  又过了一年,上官丞相瞅准了一个机会,说是偶感风寒,在家静养了。
  丞相不在,朝堂上大家辩论的突然就多了起来。
  以前大家在辩论的时候,沈卿钧都是听着,只要和自己的事情无关,他从来都不开口。
  母亲说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只是这天,双方的人吵的太凶了。
  户部和工部吵起来了。
  沈卿钧听了一会儿,这真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说服不了谁。
  看了下外面的日头......
  往常的这个时候早就下朝了,今天却一直拖到现在。
  再看看龙椅上坐着的表弟,好像也在沉思着什么......
  沈卿钧想了想,为了能早点下朝回家抱闺女,他还是调和一下吧!
  “两位大人先停一下,沈某听了一下,二位说道 都有道理。
  于大人,您说的有道理,但是马大人那里也有实在的问题。
  工部研发新式的战车和战船,必定会有损耗。
  没有谁能一次成功啊!
  您要是遇到马大人的问题了,该怎么解决呢?”沈卿钧问道。
  准备再慷慨激昂的于大人......
  怎么办?他哪知道怎么办呢?
  “还有马大人,于大人那里也有难处。
  于大人是户部侍郎,虽然大家都说户部有钱,但是六部都指望着户部那点银子呢!
  您要是于大人,您想想该怎么给六部分配那点银子呢!”沈卿钧又看向工部的马大人。
  马大人......
  他管这些干嘛?他又不是户部的......
  见两位大人都不说话,沈卿钧就又有话说了。
  “知道大人们都是为大渝着想。
  但是朝堂上不是为了吵架而吵架,大家都是想为大渝做贡献,想为大渝的百姓做贡献。
  所以,把大家的问题都拿出来,商量着办。
  心都往一处使不就行了。
  于大人,马大人,你们俩的问题在朝堂上吵那是肯定吵不出结果来的。
  不如下朝后,你们俩找个地方喝杯茶,或者喝个酒,大家心平气和的。
  想着怎么解决问题,等有了统一的意见了,等上官丞相回来了,再呈给陛下。
  你们说对不对?”
  马大人和于大人一听,也觉得好像有道理。
  今天肯定吵不出结果了,现在也不早了,大家早点回去......
  或者说重新找个地方接着掰扯......
  就这样,朝会很快就结束了。
  沈卿钧呢,跟着大家一起,正要高兴的回家抱闺女去,却被通知,他的皇帝表弟让他去勤政殿候着......
  “陛下有说什么事情吗?”沈卿钧立刻问来传话的小公公。
  “沈大人,杂家只是来传口谕的,什么事情并不知晓。
  不过,陛下还派了个公公去了您府上。
  说是午膳在宫里用了,让府上不要担心。”小公公恭敬的说道。
  沈卿钧......
  好吧!这个皇帝表弟不知道心里又打什么主意了......
  果不其然,沈卿钧刚到了勤政殿,大礼还没行完,皇帝表弟就开始诉苦了。
  “表哥啊!你看看,外公不上朝,那些人都吵成什么样了。
  你可不能不管朕啊......”
  沈卿钧......
  你还要我怎么管?我连地都不种了天天上朝,你还要我怎么样啊......
  第504章 番外 大渝第一勋贵(四)
  很好,萧武帝一番诉苦,沈卿钧身上又多了一个身份了。
  他现在除了是大渝最年轻的定国公之外,还是大渝最年轻的丞相。
  皇帝表弟说了,丞相的位置给别人他也不放心。
  外公现在在家养病,就让沈卿钧暂代一下丞相的职位吧!
  沈卿钧想拒绝,萧武帝已经眼疾手快的在圣旨上盖了印。
  “表哥,你不会拒绝朕的 对不对?”盖完印后的萧武帝两眼都是真诚。
  沈卿钧......
  好吧,玉玺都盖上了,那就改不了的事实。
  沈卿钧很现实,改变不了的事情不会去做无用功的......
  看着沈卿钧谢恩出去了,萧武帝也松了口气。
  还是外公的法子好使。
  “你表哥端方雅正,做任何事情都是按部就班的,你不想点法子,他是不可能同意的。
  索性,老夫委屈一点,装病就是了。”
  萧武帝想到在家装病的外公,立刻又小声吩咐身边的胡周全。
  “去上官丞相府里,送点外公爱吃的点心和小菜过去。
  外公年龄大,牙齿好像不太好了,记得要软和一点的。
  然后帮朕带一句话给外公,就说表哥答应了。”
  胡周全颠颠的去给上官丞相传话去了。
  萧武帝任命沈卿钧暂代丞相一职后,朝臣们也是议论了一会儿的。
  大家虽然心里有点酸,但是也觉得这是迟早的事情。
  天家善待沈家,大渝上下谁不知道?
  在那位沈大人进入朝堂之后,大家就清楚,将来这位沈大人必定会是文官之首......
  不过,沈家应该也就这一位能进入朝堂了吧!
  那位沈夫人心里有大谋略,肯定不会让其他的孩子进入朝堂的。
  树大招风,再亲昵的关系在权力面前都会变质的......
  不过,大家也知道,不管以后怎么样,至少现在来说,沈家的大渝的第一勋贵之家了......
  他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位将来的沈相面前留个好印象。
  所以,大家对沈卿钧暂代丞相一职无比的配合。
  沈卿钧呢,也开始了自己不怎么艰难的为相之路......
  开始的时候,他还是像以前那样,和自己无关的,坚决不主动开口。
  他不开口,大家吵的就会有点凶。
  然后沈卿钧就成了朝堂上职业拉架的。
  不管是谁和谁吵,沈卿钧都是一个办法。
  你们不是都有自己的问题吗?
  好,把对方的问题交给你来解决,你会怎么解决?
  还别说,这个办法虽然老套,但确实好使。
  很快,大家都不在朝堂上吵架了。
  因为他们知道,吵的再凶,龙椅上的那个最后都会问,“沈相怎么看?”
  ......
  次数一多,大家也都清楚该怎么办了.
  不管是什么问题,先别吵,把各自的问题摆出来,大家商量该怎么办?
  而不是像以前,不管出什么问题了,第一个念头就是甩锅。
  不是我的问题,明明是他不配合......
  慢慢的,大渝的朝会终于不再是吵吵闹闹的。
  而是当有问题出现的时候,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很快就会说出解决方案。
  “臣已经和其他的大人们商量过了。
  这事情应该......
  具体的法子已经上报给沈相,沈相也给了批复。
  还请陛下早日圣裁。”
  这样一来,不止是沈卿钧轻松很多,就是萧武帝也会轻松很多。
  其实......他也不想大臣们在朝会上吵来吵去的。
  但是不吵的话......大家永远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沈卿钧也发现所有人的心胸好像都一下子打开了。
  大渝的朝堂......好像更团结了。
  “陛下要在西南用兵,首当其冲是粮草和那些兵器火药的运输。
  周将军,我们户部和工部商量了一下,将士们不易。
  山路难行,将士原本就长途奔袭体力受损。
  粮草和其他的兵器火药我们两部争取在大军到达三日内送到可好?”
  “多谢李尚书了。
  您说得对,山路难行,三日内要把那些东西运到,太辛苦了。
  我会让将士们随身携带五日的口粮。
  那些粮草和兵器只要在五日内运到即可。”
  “五日太长了,将士们在外不容易,风餐露宿的。
  这样吧!最多四日,我们争取三日内将东西送到。
  一定不会耽误西南军的军务。”
  ......
  萧武帝听的舒心。
  以前要是有这些军务了,文臣和武将能吵翻了。
  文臣认为武将太苛刻,不讲实际......
  武将呢,认为文臣故意拖延,就是不想早早的将粮草送过去。
  两边不吵个天翻地覆那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
  “陛下,母亲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
  耐心一点,都包容一点。
  私心少一点,为别人想一点,大家的心都往一处使,都想着为大渝做更多的事情。
  那朝堂上就不会有棘手的事情!”
  “表哥,你说的很对,姨母说的也对!
  那既然这样的话,让铭表弟和锐表弟也进朝堂如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