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原本能通过科举的学子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
  现在再来一批匠人占据一些官身的位置......
  陛下这是要捅天下读书人的心窝子啊!
  百官们想反对,但看到周边的那些百姓人兴高采烈的样子,他们谁都不敢开口。
  民意不可违......
  但是现在陛下对匠人放宽了路子了,那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对行商再放宽路子了?
  毕竟,皇家行商的牌匾都送出去了。
  行商也就差一个契机去摆脱白身了......
  要是这两个阶层的人都可以有官身的话,那将动摇大渝的根基啊!
  不行,这事情不能就这么下去,一定要有个说法。
  百官们互相看看,看谁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们肯定跟上附议。
  但谁都希望别人当那个出头鸟,自己只要附和一下就行......
  谁现在敢说一个不字,敢说那些匠人们不配得这些赏,现场的这些百姓们就能把他骂的头都抬不起来。
  研究出这样火雷来了,这就是保家卫国,就是对大渝最大的贡献。
  你说人家不配?
  好,你配吗!
  战场都没上过,天天主要任务就是每天卡着点的上朝找人打嘴皮子仗去,有什么脸去反对的。
  上官大人也有点吃惊。
  他是知道这个皇帝外孙的想法的。
  在这个皇帝外孙的心里,只要是有能力的,应该一视同仁。
  至于以前 的士农工商的那种隐形却时刻钉在人心里的那种论调......
  他不想一直这样下去。
  “陛下圣明!”不得已,上官大人只得当做是百官里第一个站出来附和萧武帝嘉赏的人。
  围观的百姓一见,忙也都跪了下来。
  “陛下圣明!天佑大渝!”
  萧武帝看着跪的乌泱泱的百姓,再看看那些还僵着的其他百官们,一句话都不说。
  “陛下圣明,对我大渝有重大贡献者,当得此赏!”礼部尚书终于也跪了下来。
  不跪不行啊!自家孙女可是定国公府的长媳呢!
  要是自己这里不表态的话,孙女八成会回来哭诉的。
  “都是姻亲呢,您这都不帮着!不都是勋贵世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吗!”
  礼部尚书只得硬着头皮附和。
  紧接着,武将那边,以常胜公家的人为首的也跪下来感谢天恩......
  最后,所有的百官们都跪了下来......
  上官槿看着一脸平静的皇帝外甥。
  突然想明白了。
  其实......
  今天收获最大的应该就是皇帝外甥了吧!
  收获国之重器,赢得了民心,还顺带着把自己想干的事情放到明面上了......
  这小子......天生就是来当皇帝的吧!
  第407章 大家有脑子了
  京郊试验场的事情并没有完全结束。
  去试验场的除了百官就是爱看热闹的百姓们。
  从京郊一回来,百姓们就把自己看到的都说给没去的人听了。
  “雷有这么大!但是炸出来的坑有那么大!”
  “这么厉害?不是说靠火雷砸死人吗?这么大的一点雷就能砸这么大的坑吗?”
  “哎呦,怎么可能呢!谁和你说是靠砸死人的。
  我告诉你,那火雷丢出去,嘣的一声,山崩地裂的,还有火,能把人烧死呢!
  反正你没去看,有点可惜了!”
  “这么厉害?那我没去真的可惜了。
  下次实验什么时候啊!那时候我一定去看。”
  “下次?你等着吧!
  那么厉害的火雷,那不得要留在战场上杀敌人用啊!
  你想看啊!等你有机会上战场杀敌就能看到了。”
  ......
  当然了,普通的百姓们对新式的火雷感兴趣。
  而那些备考的书生们却非常生气。
  之前有了所谓的皇家行商了,他们就已经不满了。
  现在又有皇家匠人,还给了那些匠人们七品的官身,这不是把他们作为读书人的利益给剥夺走吗?
  不能这样下去了,再这样下去的话,下一步是不是那些行商也能有官身了......
  他们想了想现在管着大渝和边塞城贸易的那个人不正是天家的另一个表弟吗?
  好像一切都有可能!
  于是,在京城是书生们很快就有动作了。
  他们必须要逼着朝堂放弃对那些匠人的嘉赏。
  你赏赐金银什么的都无所谓,你想赏多少都行。
  但是......官身不行!
  在那些书生的眼里,官身只能是他们这些读书人的。
  他们拼命苦读,不就是为了得一官身,将来要光宗耀祖吗?
  现在连那些打铁干一些杂活的手工匠人都能得官身了,这不是逼他们去死吗?
  就这样,在京城的书生们先是去了礼部抗议。
  然后又到了皇宫门口一里地的地方静坐。
  他们没敢离的太近,怕触怒皇权,被禁军一枪给捅死......
  只是......
  礼部关门不见,皇宫的禁卫们提着长枪,骑着战马刚出来,他们就立刻都散了。
  他们也知道,这些事情需要抗争,需要去流血......
  但是这也不能流自己的血啊......
  见这两招没有用,他们又想着使用老招数了,在民间散布各种言论。
  只要在大渝境内形成这种舆论浪潮,天家为了朝堂稳固,就必须要听听大家是怎么说的。
  只是......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以前的大渝,书生们聚众说什么,大家都会跟着听上一听。
  那时候的百姓们心里都有一个想法。
  读书人嘛,肯定比他们知道的要多,读书人说的肯定有理。
  听这些读书人的,能学到很多东西。
  但现在的大渝......
  自从萧武帝上位之后,对于舆论的把控和引导,虽说还没有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但是游刃有余,还是能做到的。
  上官槿在从京郊试验场回来后,就想到了书生们肯定会闹事。
  沈卿钥呢,也把书生准备闹事的方式都给萧武帝传了过去。
  萧武帝知道后,只给连千里写了几个字。
  “让他们认清楚自己!”
  连千里一听,这下可高兴了。
  收拾这些读书人啊!那他可太高兴了。
  自从春不晚开业以来,他最讨厌的就是那些书生来春不晚了。
  钱没几个,分币都不想掏,还想着白嫖。
  还想勾搭茶楼里的茶娘子琴娘子。
  幻想着什么墙头马上,才子佳人,花前月下,但就是一分银子都不想掏......
  甚至还有的书生对某些赚的多的琴娘子茶娘子说。
  “今日得娘子相助,来日必将涌泉相报,生死不离!”
  我呸!连千里在知道某些书生的想法后,当即就爆粗口了。
  “呦!想软饭硬吃啊!”
  立刻就有茶娘子问什么是软饭硬吃了。
  “就是一些马不知脸长的家伙,花着你们的钱,还给你们洗脑,说你们给他花钱是应当的,是会有回报的。
  那种人,连小倌馆的小倌都不如。
  小倌还知道恩客要顺着,要哄着,要敬着呢!
  那些家伙却在这边花着您的钱,那边和别人吹嘘自己多厉害,能让你们心甘情愿的掏钱。”连千里说道。
  已经把连千里写的那些话本看了个遍的茶娘子琴娘子们一听,立刻都明白了。
  那是挺不要脸的。
  她们泡茶弹琴多辛苦啊!挣的那点辛苦钱可不能给那些家伙哄骗了。
  所以,春不晚的这些娘子们一个个的都门清。
  给男人花钱......呵呵呵!
  有点扯远了,还是来说说那些书生们的盘算吧!
  书生们知道,想在京城这里形成舆论风潮,就必须要有一个让大家说话的地方。
  你不能说在大街上拉着一个人就说自己的看法吧!
  或者说去集市上给大家说着自己的理论。
  那些人能不能听懂不说,说不定背地里还骂他们神经病呢!
  所以,第一步,要先占领春不晚的舆论阵地。
  为什么不去别的茶楼呢?
  经过几年的运营,京城的人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了。
  想听渠道正确的消息,或者说发表自己的看法,那就去春不晚。
  后台硬,你在春不晚不管说什么,不会有人抓你。
  但其他的茶楼可就说不清楚了。
  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
  谁都知道春不晚背后有定国公府的份子。
  而这次事情又是定国公府三公子引出来的。
  只要把春不晚占下来了,那就等于是把别人的地盘占下来。
  对大家的心理上会有很大的鼓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