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钱卿卿刚想点头,却想到了一件事。
“好像......还真有呢!”钱卿卿突然说道。
“有什么?”上官槿和沈卿钥同时好奇的问道。
“先帝赐的东西啊!
额,不是先帝赐的,应该是当年的文帝赐的。
我祖父一直在礼部任职,对于宫里的赏赐这些都有记录。
我好像听我爷爷说过,先文帝当初即位的时候,为了感谢这位长姐帮自己稳住后宫。
粉碎了当年皇后一派的逼宫阴谋,赐了一块丹书铁券给惠安长公主。
就像是免死金牌一样的作用。
母亲,您说,惠安长公主会不会你那块丹书铁券救长宁侯一家啊!”钱卿卿问道。
上官槿一愣。
还真有丹书铁券这玩意儿?
“卿卿,那你知道那丹书铁卷上写了什么内容吗?”上官槿问道。
钱卿卿摇头。
“我不知道,但祖父肯定知道。
母亲,要不我让人回家问问,看丹书铁券上到底刻了什么字?”
“好!最好现在就去。
要是有那么个东西在,惠安长公主肯定会拿出来的。
至于丹书铁券有没有用,那要看陛下认不认?
不过,要是知道了丹书铁券上的内容了,也许陛下能义正言辞的不认呢!”
钱卿卿一听,立刻就起身告辞了。
惠安长公主府里的人对自己夫君不利,自己一定要亲自回娘家一趟。
一定要让祖父一字不差的将那份丹书铁券上的内容给写下来......
......
福亲王府内,福亲王看着一脸怒气的惠安长公主,只是不断的摇头。
“长姐,你何必呢!
丹书铁卷是皇兄赐给你的尊荣,不是说真的要让你拿来救那些不成器的家伙的。
你想救和悦,这个我能理解。
不用你拿丹书铁券出来,陛下也不会要了和悦的命的。
但你不能拿着这块丹书铁券去救长宁侯整府的人啊!”
惠安长公主表情狰狞。
“为什么不可以?本宫是大渝的大长公主,先文帝的亲姐姐。
先文帝赐了本宫这个东西,就是这个时候用的。
本宫不救和悦和长宁侯,难道看着他们一家都去死吗?”惠安长公主吼道。
福亲王捏了下眉间。
这样的丹书铁券他也有一块。
但他早就封在了库房里。
因为他知道,一旦把这东西拿出来了,就意味着要站在陛下对面了。
用到这东西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要倒逼皇帝了!
什么丹书铁券啊!这其实就是一块催命铁券!
罢了!长姐的事情他管不了。
真有那么一天的话,自己能做的最多也就是暗地里照看一下,至于其他的......
听天由命吧!
第360章 倒逼
惠安长公主在第二天一大早就拿着丹书铁券站在了皇宫门口。
她穿着长公主的超品吉服,拄着一根龙头拐杖,站在皇宫门口。
她身旁跪着一个嬷嬷,双手高举着先文帝赐的那块丹书铁券。
惠安长公主也不要求进宫,就是在皇宫门口站着。
而宫门口的守卫看到在知道那是先文帝赐的丹书铁券的时候,也知道这是不能像上次那样拦着了。
只是......
惠安长公主就这么站在这里,也不往宫里去。
所有人都知道,她在逼天家。
昨天不是不让我进去吗?
好,今天我就站在这里,等你来亲自请我进去。
要是上官槿在这里的话,估计真的想抽这个惠安长公主两巴掌了。
脑子秀逗了吧!倒逼萧武帝?
别看这小子登基还不到四年,满朝文武谁在他手上占到过便宜的?
你现在来倒逼他?
这是怕你那女婿死的不够快啊......
很多京城的百姓都来围观了。
不过,大家可不敢离的很近,只是远远的看着皇宫门口的这场闹剧。
“那就是丹书铁券啊!不就是一块铁片上刻了一些红色的字吗?有什么用处?”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这其实就是一块免死金牌,你家里人要是犯事了,这牌子往外一拿,那就能保他的命。”
“哦......这样啊!
啊呸呸呸!我家里人才不会犯事呢!”
“哈哈哈!打个比方而已,不要生气嘛!我们家里的孩子可不会干出暗杀钦差的事情来!”
“就是!我觉得啊,那块铁牌子对于一般的事情来说肯定有用的。
但是对于刺杀钦差这种事情......难说!
今天敢刺杀钦差,那明天是不是就敢行赐天家了?
所以,我觉得咱们这位陛下肯定还是不会见这位长公主的。”
“那就这样僵持着?”
“那怎么办呢?最好是这位长公主站在这里撑不住了被抬回去了。
反正又不是天家让她站的,是她自己要站的,要怪也怪不到天家身上。”
“对!有道理,天家那么忙,哪有空管谁在皇宫门口站着啊!”
......
萧武帝在上朝。
在惠安长公主捧着丹书铁券站在皇宫门口的时候他就知道了。
但是他还是照常上朝,照常听大臣们说着各地的事情。
昨晚上的时候,姨母那边把先文帝赐给惠安长公主的丹书铁券的内容写了一份送进来了。
萧武帝当时就知道了姨母的意思了。
逐字逐句分析,既然是丹书铁券,那肯定是要保大渝江山社稷为主要任务的。
所以......
萧武帝像是没事人一样继续听着大臣们在下面吵架。
甚至还因为大家吵的不够激烈做出了严肃的批评。
今天的朝会比往常晚了半个时辰......
下朝后,萧武帝还是和以前一样回了勤政殿处理政务。
上官大人带着六部尚书也都跟着一起议事了。
谁都没有提站在皇宫门口的惠安长公主。
只是在大家议事结束之后,萧武帝突然让胡周全拿出了沈卿钧送过来的折子和那些结案卷宗。
“肃州的事情已经有结果了。
许大人,你回去后就安排刑部那边会同大理寺一起去肃州。
长宁侯府做下的恶行该有个结果了。
至于最后的判决......你们把议定的结果呈上来就行。”
包括上官大人在内的所有重臣都知道了。
惠安长公主把那块丹书铁券白拿出来了。
也许原本陛下还有可能放点水,给长宁侯府留几个后代的。
现在......
“是!微臣遵命!”刑部尚书许大人立刻躬身应了下来。
重臣们慢慢都退了出去,只有上官大人留了下来。
他们也好奇,皇宫门口的惠安长公主,陛下会怎么解决?
还在勤政殿的上官大人踌躇了下,还是主动上前了。
“陛下,要不老臣去看看吧!要不这么一个年龄大的长公主就这么站在皇宫门口,有点不好看。
有损皇室威严。”上官大人正色说道。
“外公,您不用管,现在您担着丞相的职呢!
她现在就等着有人去呢!
朕就晾着她!看看最后是谁丢人!”萧武帝当即就拒绝了上官大人去当和事佬的建议。
上官大人一听,也觉得对。
反正都是皇家的人,他们这些外臣操什么心啊!
有那功夫不如回去多逗逗孙子呢......
惠安长公主从早上一直站到了中午。
依旧没人来搭理自己,她心里也开始有点慌了。
怎么回事?难道不应该是丹书铁券一拿出来,那个小皇帝和皇后就要赶紧把自己接进去吗?
现在......
惠安长公主感觉自己有点头晕眼花了。
从小到大都是养尊处优的她什么时候受过这么大的罪......
她喘了口粗气,回头看了眼跟着的仆从。
一个仆从立刻心领神会,抬了一张椅子过来。
惠安长公主昂着头,慢慢的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然后将手里的拐杖交给了一旁的嬷嬷。
随即又从之前跪着的那个嬷嬷手里接过丹书铁券,抱在了怀里。
皇宫的守卫和围观的群众很快就被惠安长公主这个操作给惊呆了。
这是在干嘛啊!
坐在椅子上面对皇宫,手里还抱着个铁牌牌?
外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祭奠谁呢!
“她......等会儿不会再端杯茶,或者再吃两块点心吧!”
“谁知道呢!老疯子一个,这是在逼天家出来呢!”
......
又一个时辰过去了,眼看着到了未时三刻的时候,皇宫的守卫突然对着皇宫的方向跪了下来。
同时,紧闭的宫门也慢慢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