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上官槿把要说的事情一说,大家立刻都安静下来了。
沈卿钥和冬麦紧紧闭着嘴巴,一句话都不说。
在沈怀琛进府的时候,她们俩就知道了。
就这一天的工夫,沈卿钥已经让沈管家往沈怀琛住的那个院子送了十来次的东西了。
炭炉,上好的银丝炭,还有手炉,顺便让丫鬟们把那个院子的所有被褥都换了一遍。
至于其他的茶叶,点心,甚至还有解闷的围棋,话本......
那个布日列格受宠若惊。
“阿布!大渝人都这么热情待客吗?”
沈怀琛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因为我们是常胜公安排过来的,他们是在给常胜公面子。
还有,远方的来客,只要是抱着善意来的,大渝人都会热情对待的。”沈怀琛解释。
布日列格想着一路上看的情景,不禁就开始感叹。
“什么时候边塞城要能像京城这么富庶就好了。”
沈怀琛拍拍布日列格的肩膀。
“相信阿布!肯定会有那么一天的。”
......
“母亲,您的意思是陛下也有想让官方牵头开展边塞贸易的想法吗?”沈卿铭兴奋的问道。
上官槿点点头,表示自己说的都是真的。
沈卿铭更兴奋了。
哎呀吗,终于让他等到了这个机会啊!
虽然他现在是在户部行商司当差,但每天干的工作就是看京里的那些商户们交了多少税......
谁家税少交了,谁家的税没交了......
这些活对他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
还不如去逛大街看古董铺子的老板怎么忽悠外来行商有意思呢......
现在突然边塞城那边想和大渝建立官方的正式行商渠道了......
这简直是个绝好的机会啊!
“母亲,您放心,我明天一定好好和皇帝表哥说。
一定让他把这个差事交给我。
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啊,大哥不在。
要是大哥在的话,肯定会拦着不让干的,说不定啊,他还会进宫求陛下,让皇帝表哥不要折腾这些事情呢!”
沈卿铭兴奋的样子让屋里人都有点无语。
不过细细一想。
就沈卿钧那个恨不得把大渝所有人都赶去种地的架势,也许还真能做得出来这些事情。
“好了!铭哥儿,现在是告诉你有这件事。
至于陛下会不会把事情交给你,那要看你 的本事了。
不是说这事情就一定会交给你的。
行商司那么多人了,比你年龄大的,有经验的也不少。
万一别人比你合适呢!”上官槿给沈卿铭泼了盆冷水。
沈卿铭一下子就清醒过来了。
是啊,皇帝表哥一向是看能力说话,你要是不行的话,他会养着你,但绝对不会对你委以重任。
所以,自己必须要拿出点有用的东西出来......
看着一屋子的人,沈卿铭心里很快就有了想法。
“母亲,你们在买卖东西的时候,遇到过什么想解决的事情吗?”沈卿铭突然问道。
屋里人......
她们遇到什么事情?不太可能吧!她们现在是大渝的第一国公府哎......
上官槿却知道沈卿铭什么意思。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市场调研而已嘛!
了解大家的问题了,才能更好的提出解决方法来。
不过......
“我没什么问题,毕竟府里现在兴盛,不管是买东西还是卖东西,都没人会诓骗定国公府。”上官槿笑呵呵的说道。
还想听上官槿高见的沈卿铭......
“那个......我有个问题可不可以说,有点小!”冬麦突然举手。
沈卿铭一见,忙看向冬麦。
“冬麦姨,您说!”
冬麦想了想,立刻就说了自己遇到的问题。
“我是说我自己啊,我绣的荷包和帕子拿出去卖,不同的店家都会给不同的价格。
有的店家掌柜的心好,就多给我两文。
有的呢,给的钱还不够绣线的钱。
这要是能有个同意的标准定价是不是好一点。”冬麦问道。
沈卿铭明白了。
其实这就是价格不明朗的问题。
很好,是个好问题,应该记下来。
行商们的货物都是从百姓手里收上来的,价格也都是看人给。
要是衙门里有个具体的标准了,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普通百姓的利益。
“还有吗?”沈卿铭殷切的看着冬麦。
冬麦立刻摇头。
“没有了!”
她能接触到买卖的也就是卖点自己绣的帕子荷包什么的。
“二公子,我这里有个问题,能不能说啊!”辛姨娘突然小心翼翼的也举手了。
“姨娘请说!”沈卿铭立刻又看向辛姨娘。
辛姨娘手上好多铺子呢,她遇到的问题应该很多。
辛姨娘已经比以前大方了不少,现在也能自己看账了。
“那个......我就是想着,我的那些掌柜的说了,很多货物从产地收来的时候并不贵。
但是这一路的关卡......
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交一次费用,有的时候还要交双份。
甚至还要被各个衙门的人追着要银子。
这......能不能有个统一的标准。
该交给衙门的我们肯定交。
但那些人拿了钱后就去吃喝玩乐去了,也没有把钱交到官府那里啊!”辛姨娘小声说道。
上官槿和沈卿铭都明白了。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乱收费的问题。
这个问题要是不解决的话,不止是行商受损失。
最后受损失最大的还是普通百姓。
沈卿铭立刻又拿着笔记了下来。
好问题,必须记下来......
第337章 眼光长远一点
辛姨娘刚说完,一直陪着沈老太太的钱卿卿也说话了。
“其实,几乎每家都会有这种事情。
本来我娘家那里也和人弄了个小商队的。
当时想着的是家里的亲戚朋友的产业多,弄个商队也许多挣一点。
毕竟每家府里要是靠着俸禄过日子的话,那日子肯定艰难。
但家里搞的那个小商队总是会遭到一些大商队的打压。
故意压价,或者抬价什么的。
一年算下来,好像也挣不了几个钱。
索性后来商队就不搞了,家里的产业就还是靠着大商队过活了。”
沈卿铭立刻也记了下来。
这应该就是恶性的同业竞争了。
说到底,这样恶性竞争的结果最后得利的还是那些大商队。
而大商队把小商队打压了,他们就可以垄断市场。
那时候商品什么价那可都是他们说了算了......
这个问题很重要,一定要反馈上去。
沈卿铭记得很认真,大家也都踊跃发言。
就连沈老夫人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家里闲置了好多东西卖不出去。
有时候今天一个价,明天一个价的,也不知道哪个是准的。
我的库房里积攒了好多大家伙呢,都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卖。”
沈卿铭也把沈老太太说的这条给记了下来。
价格不透明,随机性强,的确影响市场的健康发展......
沈卿铭记了很多,也想了很多。
他的脑子里一下子就多了好多信息。
很多问题看着是小问题,其实都是最根本的问题。
现在大渝在商业方面的态势就是看着兴盛繁荣,其实衙门手里也没多少钱。
那是不是钱都让那些大行商赚走了呢?
也不尽然。
除非说像是叶老板那种手眼通天的能挣到大钱,其他的也就是挣点小钱而已。
真正的利润在沿途的那些关卡上,在那些所有收受好处的官员手里......
大渝想把商业发展起来,并不容易。
沈卿铭越想越觉得兴奋。
要是把自己刚刚记下来的这些问题都给解决了,那大渝的商业是不是又能上一个台阶呢?
“母亲!您放心,我大概知道要怎么和陛下说了。
其实,要是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的话,户部每年能多收不少银子呢!
之前的行商都是象征性的交一点点银子。
他们宁愿拿着大把的银子打点勋贵世家,也不愿意给朝廷交税。
只要一切都正规了,把之前的那些问题都解决了,朝廷的税收会大幅度增加的。
哎,那些勋贵也真是......”
沈卿铭一边唠叨,一边继续在纸上写着自己想到的问题。
上官槿......
臭小子,你是不是忘了,沈家也是大渝朝的勋贵。
还是目前大渝朝最显贵的勋贵......
当然了,行商的份子也拿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