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说是就他们一家三口,用不了那么多人。”胡周全在一旁小声解释了一下。
  萧武帝轻轻叹了口气。
  抬脚从前面的院子往后面走。
  刚走到二进院门口,就听到了一阵稚嫩的孩童声音。
  “人之初,性本善......”
  “治儿,是性相近,不是性相远!”一个女子的声音也传了过来。
  萧武帝记得这个声音。
  这是当年秦王妃的声音......
  缓缓踏进院子,胡周全咳嗽了一声。
  院中的几人都猛的回头。
  等看到是萧武帝的时候,原来的秦王和秦王妃都愣了。
  这是......当年的七皇子?
  长这么高了吗?
  特别是秦王,认真看了萧武帝好一会儿,才从那张脸上看到熟悉的味道。
  这就是当初的七皇子......
  现在的天家萧武帝......
  他和秦王妃互相看了一眼,秦王看到王妃眼里的惊恐......
  “草民萧从泽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秦王立刻就跪了下来。
  这秦王一提醒,秦王妃也反应了过来。
  她忙拉着只有四岁的儿子也跪了下来。
  “民妇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武帝没说话,只是走到了院子中央的小石桌前坐了下来。
  “都起来吧!还跪着干嘛?”萧武帝淡淡说道。
  秦王和秦王妃这才慢慢起身。
  他们不明白,这都三年了,这位祖宗现在来干什么?
  羞辱他们?
  不可能!
  秦王可是知道的,当初他是要被处死的,但还是这位曾经的皇弟保了他。
  那是什么事情呢?
  “三哥,三嫂,过来坐!”萧武帝又说道。
  秦王身子一颤。
  三哥......
  他叫他三哥......
  “民妇就不坐了!陛下,您先坐,民妇给您沏茶去!”
  秦王妃说着,就轻轻推了一下秦王,然后自己匆匆往后院走去。
  秦王只愣了会儿,就带着儿子在萧武帝的下首坐了下来。
  萧武帝看着秦王身边的孩子,笑了笑。
  “这是我那小侄子?三年不见长这么大了?”
  秦王点点头,然后示意孩子叫人。
  “这是陛下,快给陛下请安!”
  四岁的孩子小心的从秦王的怀里走了出来,正要给萧武帝行礼,却被萧武帝一把拽到了怀里。
  “几岁了?叫什么名字?”萧武帝问道。
  “四岁了!叫萧禹治!祖父起的名字。”孩子两眼发亮的说道。
  这是他们家第一个客人呢!
  他每天在这个院子里,还是第一次见到外面来的人。
  萧武帝想起来了。
  当初秦王妃生下世子的时候,父皇龙心大悦,当即就给取了个名字。
  萧禹治......好名字啊!
  “刚刚你在读什么?三字经吗?会读多少了?”萧武帝笑问。
  “昨天刚学的,会读一点点!
  陛下,您也会读三字经吗?”小孩兴奋的问道。
  “嗯,朕也会!朕是三岁的时候学的。”萧武帝说道。
  小孩一听,忙站直身体,把自己刚学的三字经又背了一次。
  “三哥,孩子启蒙是谁教的?”萧武帝问道。
  “他母亲教的,我耐心不足,没法教,她母亲读了不少书,她启蒙也挺好的。”秦王笑道。
  萧武帝点点头,转头就吩咐身后的胡周全。
  “回去后去上官府说一下,让外公那里找个夫子过来。
  皇室血脉,启蒙不是小事!”
  胡周全答应了下来。
  秦王却愣了。
  端了茶水过来的秦王妃身子都在发抖,满眼的眼泪......
  第327章 牌位
  秦王妃知道萧武帝不会无缘无故来,突然出现在这里,肯定是找秦王有事情。
  她把茶水端上来之后,就带着孩子下去了。
  萧武帝也不介意,他和这个三嫂还真不怎么熟悉,他喝了杯茶水后就起身了。
  “三哥,你这个王府朕还从来没有参观过呢!
  今天你带着朕参观一下吧!咱们边走边说话。”
  秦王点点头,带着萧武帝在秦王府里慢慢逛着。
  秦王府很大,曾经也很繁华,以前曾有人说过,秦王府的恢弘大气不亚于太子府。
  但这么大的王府是要人去打理的,就现在王府里的几个人,天天不停也不可能打扫的完。
  后院的花园里,树木花草多已枯萎,地上都是枯枝落叶,长时间不清理,看起来好像更萧条了。
  偶尔的还有只大耗子从枯木中蹿出去。
  “拨给你的宫人和内侍怎么都给退回去了?
  好歹你是皇子,该有的待遇还是可以享受到的。”萧武帝突然说道。
  “陛下!已经没有秦王了,现在只有布衣萧从泽。”秦王认真说道。
  萧武帝没说话,继续跟着秦王往前走。
  等逛到了最后一排房屋的时候,萧武帝突然停下了脚步。
  有一间屋子的外面收拾的非常干净,一点落叶都看不到不说,不管是窗棱还是门框,都是一尘不染。
  “那间屋子经常有人进去?”萧武帝问道。
  秦王沉默了会儿,然后才点点头。
  这明显不是什么寝室之类的,萧武帝有点好奇。
  王府最后一排屋子......
  “朕能进去看看吗?”萧武帝问道。
  秦王想了想,点点头。
  他率先推开那间屋子的门,将两扇门都推了开来,让萧武帝和胡周全能看到屋内的一切。
  萧武帝和胡周全只看了一眼就愣了。
  这个屋子并不大。
  在正南的方位摆着一张条几,上面是两个牌位,牌位下面是两个香炉。
  香炉里满是香灰,看来经常有人来祭拜。
  萧武帝慢慢走了进来。
  他看着最上面的那个牌位,那是先帝的牌位。
  而下面的那个牌位却是郑贵妃的......
  萧武帝看了看两个牌位,又看了看身旁沉默的,已经没了精气神的秦王一眼。
  当初先帝下葬,并没有让秦王和废太子前往祭拜。
  “贵妃葬在妃陵里,你要是有空的话,可以去看看。”萧武帝突然说道。
  秦王点点头,又冲着萧武帝深深行了一个大礼。
  他的母妃能葬入妃陵已经很好了。
  父皇死在蝶妃之手,蝶妃是郑家人......
  满门抄斩也不为过......
  “有火吗?”萧武帝突然问道。
  “陛下,奴才有火折子。”胡周全立刻凑了过来。
  萧武帝从案几上拿出三根香,用火折子点上了,对着萧景帝的牌位恭敬的拜了几拜,这才把香插到了香炉上。
  看着燃烧的香飘出一缕缕的烟出来,萧武帝轻轻叹了口气。
  秦王没说话,跟着萧武帝出了这间屋子。
  两人继续在王府里闲逛。
  “南边最近不太平。”萧武帝突然说了一句。
  秦王一听,下意识的就问,“是又有海寇来犯吗?
  这个时节......不应该啊!已经进入深秋,海寇通常不会在这个时节出来的。”
  萧武帝摇头。
  “倒也不是海寇。
  父皇在的时候,对南边的平南军也是花了心思的。
  战船什么的搞了不少。
  现在海寇的问题倒是不大,各个海口那里都有瞭望塔,有任何异动平南军都能应对。
  现在的情况是.....那边的沿海小城突然冒出个什么海龙教出来。
  信众不少!
  朕听说不少信众捐银子捐其他的财物,还把家里的孩子都带进那个教里。
  三哥,你以前在南边的时候,知道有这个海龙教吗?”萧武帝问道。
  秦王认真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
  “没有!我在的时候没听说过这个什么海龙教。
  也许那时候没成气候,规模还小。”
  “那你说这个海龙教会是什么人弄出来的?”萧武帝继续问道。
  说到这个问题,秦王想说的话可太多了。
  “还能是什么人?那些番邦小岛上的那些人呗!
  那些岛上的人靠着捕鱼生存。
  要是捕不到鱼了,就想着坑蒙拐骗什么的。
  当时我在那边的时候,上岛清缴过,一个老头子或者老太婆。
  脸上画着油彩什么的,嘴里说着听不懂的话。
  他们把一些鱼骨头,贝壳,还有从海里捞上来的珊瑚当做是吉物分发给信众谋取财物。
  平安军是不信这些。
  但那些出海打渔的渔民们都信。
  加上那些老头子老太婆会看天象,对什么时候有大风大雨看的准。
  当地的渔民对这些人很是推崇。
  甚至说信他们胜过信官府。
  还有,那些人背后肯定有那些番邦小国的支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