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所以,只要不发生战乱,边塞城肯定会越来越富的......
  到了真江南之后,看着热闹的酒楼,那些来往的行商们,上官槿一阵恍惚。
  这......还是边塞小城吗?
  也许将来这里真的能成为塞上江南吧......
  在真江南酒楼里,上官槿吃到了沈怀琛说的清水羊肉。
  就是鲜羊肉清水煮了,然后蘸了点盐巴和香料调成的佐料。
  入口就是浓郁的奶香味,一点羊膻味都没有。
  花万梨和沈卿钧吃了都说好。
  当然了,除了吃了心心念念的清水羊肉,上官槿还看到了备受撒哈城人尊敬的那个杜先生。
  戴着面具,据说半边脸被烧伤了。
  以前是战王的谋士,现在是边塞王的阿布......
  沈怀琛当然也看到上官槿他们了。
  只是两人都当做不认识......
  唯一兴趣不高的就是沈卿钧了。
  为什么兴趣不高?
  因为沈卿钧发现了,边塞城这里的地不适合种高产的作物......
  “占下来也没用,还是留着他们做生意吧!
  至于牧场那里,留着多长点草,养肥牛羊也挺好的。”
  上官槿笑笑。
  这个傻儿子,看来还真的想把全世界的地都种上作物了......
  吃饱喝足,上官槿带着花万梨和沈卿钧就回去了。
  临出城门的时候,她回头看了一眼撒哈城。
  她肯定还会再回来的......
  ......
  在北地待了一个月,第一场雪已经下来了。
  真实的感受了一把北地真正的大雪纷飞,看到了像大朵棉絮一样的雪之后,上官槿终于想回京城了。
  常胜公呢,也不留。
  主要是北地太冷了,这种环境留人的话,估计沈怀琛八成会拿话刺挠他。
  所以,常胜公爽快的安排了护送的队伍。
  还有每年必定往京城送的那些年礼。
  当然了,沈忠又往撒哈城跑了一趟,然后又带回来两个匣子和一车的皮毛。
  “都是爷给准备的!说是来一趟不容易,就是打秋风的也不能让空手走。
  夫人,这是爷的原话,不是小的杜撰的。”沈忠硬着头皮帮沈怀琛带了话。
  铁青着脸的上官槿在看到匣子里满满的都是东珠和各种宝石后,脸色终于好了一点。
  “有时间了告诉那个家伙。
  少喝点酒,要是喝的像那些北胡人一样的大肚子出来,别想再进国公府的门。”
  沈忠唯唯诺诺的应了下来。
  两边都不好得罪。
  他不止是传话筒,还是受气包......
  ......
  带着好几车的礼物,还有常胜公给京里各府准备的年礼,光是装货的车子就有十多辆。
  加上护送的人呢,这一个车队足有上百人。
  至于别人担心的遇上山贼劫匪......
  呵呵,北边的人一看车子就知道是常胜公府里的马车,谁活的不耐烦了想找死吗?
  至于那些江湖人士......
  和上官槿一起坐在车里的花万梨正摩拳擦掌的等着呢......
  车队走了将近十天才到了京城。
  凑巧京城也下了今冬的第一场大雪.......
  提前得到消息早早的就在城门口这里等着的沈卿钥一看到上官槿就迎了上去。
  “母亲!您回来的正好,陛下和朝臣们呛起来了!”
  “怎么?谁想夺权吗?”上官槿吓了一跳。
  第305章 家事国事
  夺权?
  那些大臣们倒是不敢,好歹现在大家都知道,萧武帝身后站着威远军。
  即使把这权夺了下来,也坐不安稳。
  “母亲,不是政务上的事情。
  许丞相在政务上还是立得住的,鲜少有和陛下冲突的时候。
  即使偶有政见不合,外公那里也会周旋一下。
  现在的问题是,不是政务。”沈卿钥小声说道。
  上官槿明白了,那和萧武帝呛起来的应该就是许丞相为首的一派了。
  “呛什么呢?
  孝慧皇后的封号?还是说孝慧皇后不该和先帝葬在一起?”上官槿问道。
  不是上官槿多心想这些。
  而是当初许丞相就是用这一招,拿捏住了郑太后,让郑太后不得不同意许家的女儿为后,郑家的女儿为贵妃。
  当初萧景帝登基的时候,郑太后想立郑家女为后。
  许丞相想立自己女儿为后,两边胶着,谁都不让谁。
  最后,许丞相主动说退步也行,但如果那样的话,那就要追封萧景帝的生母为后,并且一起葬入帝陵。
  这个建议合理合据,只要萧景帝为皇帝,礼法上就挑不出毛病来。
  但对郑太后来说,这可就是剜心窝子了。
  在她眼里,当初的先帝只能有她一个皇后,即使是死人也不行......
  所以,为了自己的面子,郑太后这才退了一步,立了郑家女为贵妃......
  不过,许丞相要是这次敢玩这么一出的话,上官槿可就要请上官老大人出山了。
  朝堂论礼,上官家可谁都不怕......
  沈卿钥一听,忙摇头。
  她先扶着上官槿坐了下来,然后又亲自给上官槿倒了杯茶。
  “许丞相没那么没眼色,现在文官又不是所有人都唯他马首是瞻。
  他不可能提这么傻的问题的。”沈卿钥说道。
  “那他说了什么?陛下虽然小,但在大事上却从来不会任性。”上官槿笑着问道。
  沈卿钥叹了口气,走过来挨着上官槿坐了下来。
  母亲一走就是一个半月,她是真的想母亲了。
  闻着上官槿身上特有的香味,沈卿钥感觉心安了,不再天天绷着了。
  “许丞相上奏请陛下早立皇后。
  虽说陛下有三年重孝在身,但是定好后位却是大渝的社稷大事。
  然后陛下就说了,他只有十五,年龄尚小,现在封后于礼于情都不合。”沈卿钥说道。
  上官槿明白了,许丞相还是想走以前的老路子啊!
  趁着现在还能说上几句话,把许家的女儿塞入后宫。
  以后生下皇子了,说不定还能再争上一争。
  “哦?许丞相肯定会反驳吧!”上官槿继续问道。
  “嗯,许丞相说了,帝为阳,后为阴,阴阳调和,才是正统。
  帝后和才是大渝兴盛的表现。
  更何况天家无小事,他们这些老臣为了大渝的社稷,问上一问也是应当的。”沈卿钥继续说道。
  上官槿笑笑。
  这个老狐狸,把问题上高度了,这是想忽悠陛下年幼不好反驳吧!
  但萧武帝可不是萧景帝。
  正是因为年幼才不会顾忌太多。
  “陛下肯定怼回去了吧!”上官槿问道。
  沈卿钥抿嘴笑了笑。
  “嗯,怼回去了,不止怼回去了,还怼的很漂亮,让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
  陛下说丞相说的有道理。
  但大渝以孝治国,他更应当遵守。
  所以,他不止要为先帝守三年孝,还要再为许皇后也守三年孝。
  毕竟,当初在宫里,他也受了许皇后很多照顾,为嫡母守孝也是应当的。
  这一推,就把立后的时间推到六年后了。”
  上官槿一听,也乐了。
  看不出来啊,以前的七皇子还这么茶的吗?
  六年后?那时候萧武帝二十一了,正是最好的年华。
  而许家那个最适合的许柔嘉应该二十二了吧!
  许家敢等吗?敢赌吗?
  萧武帝可没说一定会立许家的女儿为后。
  而萧武帝的这几句话,可就让朝堂上其他重臣心里有想法了。
  六年......家里年幼的女儿或者孙女也该长大了。
  六年时间足够他们培养出一个合适当皇后的女孩子出来了。
  满朝文武家谁不想家里出个皇后?
  以前是因为许家一直占着后位的,他们才没了想法,现在明显是新帝不想立许家女孩为后。
  那他们的机会不就来了?
  于是,心里有想法的几家立刻附和了萧武帝的说法。
  “大渝以战立国,以孝治国,陛下纯孝感动天地,此举必将对大渝的江山社稷更加有益。”
  许丞相差点被气个倒仰。
  朝会散了后许丞相就称病不上朝了。
  但也就称病了两天就又拿着笏板上朝了。
  因为他发现,即使他不上朝,上官大人也会帮他把事情给代劳了......
  “那现在呢?他们不说这事了?这不是挺好的?
  陛下才十五,早早的大婚并不好,等过几年的吧!”上官槿笑道。
  沈卿钥点点头,但很快又摇了摇头。
  “现在看着朝堂上是安稳了,大家各司其职的。
  但是很多人可都是翘首以盼,等着母亲您回来呢!”沈卿钥突然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