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就你们天天拿个笔杆子可以免除田赋,我们这些拿着性命往前拼的就不配了是吗?”
  “就是!陛下的这道政令很好,是真的为百姓着想的,你们这些小人心里有鬼才会跳出来反对吧!”
  “呵呵,就应当把这些人送到北地或者西南去,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沙场……”
  朝堂上很快就分成两派吵了起来。
  ……
  叶云舒满意的看着下面吵成一团的百官。
  父皇说的没错,当事情棘手的时候就撺掇朝臣们吵架,据说这是大渝的皇帝压箱底的手段之一。
  看了一会儿,叶云舒看着下面又安静下来了,这才示意宋芷眠继续宣旨。
  第290章 百姓的拥护
  接下来还有一份旨意是针对前那个扬州茶魁状告扬州府上夏元亨一事。
  经过刑部派下去的人一番细致的走访调查,最终确定了郎秋竹的哥哥郎夏柏的确是在夏元亨的设计下死掉的。
  郎夏柏在船上的时候被夏元亨安排的人灌了酒已经走路不稳了,加上船头那个位置又被悄悄洒了香油,腻滑无比,郎夏柏这才脚底打滑失足掉下船的……
  而夏元亨这么做就是为了霸占郎家的那座茶山。
  这后面也有那个前江南学政的舅舅在暗中帮忙。
  最后夏元亨收监待判,前江南学政革去身上的功名,负责判案的扬州知府革职查办……
  “田赋之事事关重大,为大渝社稷想才出了这样的政令。
  事发突然必有不服者。
  若有不服者拒不执行此政令,革去身上功名。
  若顽固反抗者,杖一百,若有为了私利私下勾结串联者,判处劳役五年,流放一千里。
  若有更甚者……斩刑!”
  宋芷眠一字一句的将叶云舒和林相研究了三天才颁布的政令的相关处罚读完。
  百官们不敢有任何的异议。
  他们知道,在这道圣旨宣读之后,他们要是敢有任何异议,这位女帝会现场办了他们……
  候补的官员那么多,他们被撸下来了,很快就有人会替补上去。
  “臣遵旨!”百官们只能躬身行礼。
  ……
  关于田赋的政令很快就发到大渝的各个地方了。
  叶云舒安排了人盯着这件事,即使是再小的县城都有政令送到,并且必须要安排专人在张贴政令的旁边给大家解读。
  毕竟很多农民都是不识字的……
  当大家知道朝廷给大渝所有的田地都减免了五成税赋之后,那些靠着种地生活的农民们当即就跪了下来对着京城的方向磕了又磕。
  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他们身上的担子减轻了一半,这就意味着家里的存粮会更多一点了。
  除了普通的农户之外最高兴的就是家里有孩子参军的家庭了。
  在大家知道政令后的十天内,各地的府城,县城,包括下来村庄的里正就拿着兵部发下来的驻军名单挨家挨户登记了。
  那些人家已经降了一半的田赋了,家里有一个当大头兵的,立刻就有五亩地不用交田赋,要是孩子在驻军里当个小小的什么长了,能免的就更多一点。
  要是家里有孩子为大渝战死沙场的,那更是三代内永远免田赋……
  这可让那些家里有人三大驻军的家庭高兴坏了。
  原来天上真的会掉馅饼呢,陛下真的为他们着想呢!
  一时间,不少人家都偷偷的在家里立了女帝的长生牌位,日夜祷告,希望这位女帝能一直都是大渝的皇帝。
  有人高兴自然就有人不高兴。
  这次政令第一个受损的就是那些有功名的人了。
  他们读书是为了什么?真的为了天下人吗?肯定不是!
  他们读书可是为了光宗耀祖,能为家族谋取利益,能高人一等……
  现在这政令的颁发直接就把他们打回原形了。
  能免八十亩的田赋成了十亩……这不就是打发要饭的吗?
  这些人觉得自己寒窗十年最后落到这样的田地肯定不甘心。
  他们是没有力气,也没有那个能力和朝廷作对,但他们有笔杆子啊,他们很多人立刻写了歪诗来讽刺朝廷的政令。
  还把叶云舒说成天下第一荡妇……
  只是还没等叶云舒的人动手呢,那些百姓就不答应了。
  在春不晚的茶楼里,几名秀才正在大放厥词,说什么牝鸡司晨乃是亡国之象……
  “我呸!你们这些就知道动嘴皮子写几首酸诗的现在就想着大渝不行了,你们好去当别人家的狗了?
  就你们这样的,就是当狗了也没人要!”
  “对,你们当狗都没人要,你们早就习惯了拿自己学的那点东西给自己谋利益。
  你们是心甘情愿的把免税的田地给别人家挂的吗?
  你们要是那么好心怎么不给穷人家挂靠土地呢?
  你们为了巴结勋贵,想当人家的狗才把土地给人家挂靠的吧!
  就你们这样的还自命清高呢?呵呵,说实话,你们还真一点骨气都没有。
  哪天要是番邦人再打过来了,你们这些人肯定跑的比谁都快!”
  “人家跑什么啊!人家不会跑的!
  人家会拿着笔杆子写一些吹捧的诗然后继续给番邦人当狗。
  我呸,吃人饭不干人事,除了一张嘴喷粪之外没有任何用处。
  拿去填锅底当柴烧都烧不着,一群废物!”
  几个秀才立刻就急了,指着那些百姓就嚷,“你们懂个屁!大渝能这么强盛,那都是我们读书人……”
  “闭上你的臭嘴吧!”外面刚买完菜的一个大妈拿起篮子里的一颗白菜就砸了过去。
  “砸的好!还你们读书人?大渝强盛那是三大驻军血染沙场打出来的。
  大渝以战立国谁不知道,不管是北地还是西南,再或者是岭南,不都是三大驻军打下来的?
  有你们这些人什么事情?
  大渝的将士们为大渝的百姓奋勇杀敌怎么就不配有免田赋的土地了?
  照我说啊,就不应该给你们这些酸腐的秀才免田赋,你们除了捣乱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的用处。
  怎么,难道你们的意思是大渝的将士们不配吗?”
  秀才们立刻反击。
  “自古以来士农工商,读书人就是高人一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高你娘个头啊!就你们这种就该塞回到你娘肚子里。
  吃人饭不说人话,还敢说大渝的将士不配,老子今天就要教训你们……”
  很快,茶楼里喝茶的其他人也都加入到互殴的场面里,那几个秀才被大家扔茶杯,扔烂菜叶子……
  最后鼻青眼肿的被衙门的人带走了。
  最后衙门的处置是那几个秀才挑事在先,辱骂大渝将士,罪不可恕,革除功名之外还要赔偿春不晚损坏物品的损失。
  当然了,这样的事情在大渝各地都有发生。
  只不过百姓们都站在了朝廷这边。
  大家都认为这道政令对百姓好,对农户好,对那些守边的将士们更好……
  第291章 民心最重要
  新的政令在大渝很快就推行下去了。
  开始的时候,那些利益受损者反抗的也挺激烈的,但百姓们拥护,加上叶云舒也不废话,让人抓了跳的高的几个。
  革除功名的革除功名,该杖责的杖责,该流放的流放,还顺带的把前江南学政的儿子给斩了……
  恩威并施之后,政令终于顺利推行下去了。
  ……
  太上皇萧宣帝此刻正在一个山间的小亭子里和贤王饮茶呢!
  贤王妃在一旁给两人烹茶。
  亭子里的石桌上除了有一套茶具之外就是一盘茶点了,虽然看着简单,但这父子俩却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自在。
  他们出来已经快半年了,这半年俩走过了不少地方,但从大渝的版图来看,只是很少的一点地方。
  贤王的脸色已经红润起来,身上的那种不适早就没有了。
  太上皇呢,也同样的脸色红润。
  “父皇,长姐这一手……可是把读书人得罪狠了!”贤王还是有点担心。
  “得罪就得罪了!他们能奈你长姐如何?真正心里有大渝的人不会在意那点小利的。
  不过你长姐做事情的确果断,借着别人告状的机会就把事情给办了。
  即使是朕……要是处理这事情的话也是徐徐图之!”太上皇笑道。
  贤王也跟着笑了笑。
  “长姐的确果断,她把兰浅和慕晓两人用的很好。
  虽然是叶家提醒了事情的关键在什么地方,但现在这事情却和叶家无半点关系。
  大家都说是扬州的夏家得罪了兰浅才把事情闹出来的,同时那个前江南学政也因为这事情被牵扯进去,
  长姐处置这些事情越来越像父皇了。”贤王笑道。
  太上皇呵呵笑了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