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重生>重生:后宫记事> 重生:后宫记事 第81节

重生:后宫记事 第81节

  太后听后,脸色突然变得阴沉起来,她瞪大眼睛盯着冉浮云,语气严厉地问道:“端妃,你说这话是何意?”
  显然,太后被冉浮云的话激怒了,她开始对冉浮云产生怀疑,并想要弄清楚她的真实意图。
  冉浮云却不慌不忙地笑了笑,回答道:“没什么,臣妾只是随便说说。”
  她的语气轻松自然,仿佛刚刚的一切都只是一场玩笑。
  但事实上,冉浮云的内心早已有所计划,她故意挑起太后的怒火,就是想看看太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而现在,她已经成功地引起了太后的注意,接下来就看她如何应对了。
  ……
  格贵人在请安回去的路上,就被大理寺抓走了。
  太傅府。
  陆太傅和沈临川正在商议着什么。
  “最近匈奴一事,准备的怎么样了?”
  陆太傅喝了口茶问道。
  沈临川赶紧将一沓厚厚的名单递过去,说:“中南商行已经几近破产,董阁老现在就是想将这个烫格贵人在请安回去的路上,突然被一群身穿官服的人拦住,他们自称是大理寺的官员,奉命前来带她走一趟。格贵人惊恐万分,但又不敢反抗,只能任由他们带走。
  与此同时,在太傅府内,陆太傅和沈临川正在商议着一件重要的事情。
  "最近匈奴一事,准备得怎么样了?"陆太傅端起茶杯,轻轻吹去热气,然后抿了一口,开口问道。
  沈临川赶忙从怀中掏出一叠厚厚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递给了陆太傅,恭敬地回答道:"回大人,一切都已准备妥当。中南商行已经几近破产,董阁老现在就是想将这个烫手山芋甩给敬王。"
  陆太傅接过纸张,仔细地看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放下纸张,皱起眉头说道:"他觉得,白理仁可以代替何首望?还是觉得我已经败给他了?哼!"
  沈临川附和道:"是啊,大人。董阁老此番举动实在是有些出人意料。不过,据学生所知,私下里要调查兵器买卖一事的,恐怕不止我们一方。"
  陆太傅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哈哈,确实如此。董阁老真是太心急了,本可以晚点再下手,却偏偏选择了这样一个时机。看来,他是自己给自己找了麻烦啊。"
  沈临川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陆太傅沉思片刻,接着说:“既然如此,我们不妨静观其变。看看董阁老接下来会怎么做。顺便也可以观察一下其他势力的动向。”
  沈临川恭敬地拱手行礼,语气坚定地说道:“大人英明。此时我们按兵不动,才能看清局势。”他深知在这关键时刻保持冷静和观望的重要性。
  正当两人交谈时,一名下人匆匆前来禀报,说大理寺有人来访。
  “哦?今日刮的什么风,竟将唐侯爷吹来?”沈临川不禁好奇地问道。
  很快,他们便见到了那位唐侯爷。令人意外的是,唐侯爷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人。沈临川定睛一看,惊讶地发现那竟是近日新上任的唐寺卿。
  陆太傅与沈临川对视一眼,心中暗忖:“他来此作甚?”
  只见唐侯爷笑着走上前,向陆太傅施礼道:“见过陆太傅。今日下官特地带犬子来拜访,一是感谢太傅之前的提携,二是有要事相商。”
  陆太傅微笑着还礼,“唐侯爷客气了,都是犬子知柏争气。不知侯爷所为何事?”
  唐侯爷看了一眼自己的孙子,唐知柏会意,于是上前一步。
  “太傅大人,下官在大理寺发现了一些关于匈奴的线索,似乎和近期的兵器买卖有一定关联。不过,由于此案牵涉甚广,下官不敢贸然行事,所以特意前来请教您。”
  听到这里,陆太傅的眼神顿时一亮,“哦?如此甚好!此事关乎国运,切不可大意啊!临川,既然你也在场,就由你与唐寺卿一同调查吧。务必要将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沈临川恭敬地拱手领命道:“学生遵命。定不负大人所托!”
  唐寺卿也连忙抱拳施礼,表示感谢:“多谢太傅信任,晚辈必定会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说完,两人便转身离去。陆太傅看着他们背影,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另一边,张得水找到罗强。
  第115章 反叛
  “大理寺开始抓人了,你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一个低沉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急切和忧虑。
  “自然是都交给沈临川了,我也只是带个头罢了。”另一个声音回应道,语气平静而自信。
  “嗯,此事交给他做更好!他可是陆太傅的心腹,有他在,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不过,张兄最近也要当心,一旦匈奴反叛,恐怕你在户部的日子也会不好过。”罗强提醒道。
  张得水皱了皱眉,眼中闪过一丝担忧:“我在户部的人手还是太少了,对于接收户部,我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而且,如果白理仁换个思路,想从董阁老那边施压,只怕我的处境就会变得非常艰难。”
  “那你打算如何应对呢?”罗强关切地问道。
  张得水沉思片刻后回答道:“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培养自己的势力,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局势的变化。希望一切顺利吧……对了,端妃娘娘现在怎么样了?”
  他突然转移话题,似乎对那位端妃娘娘颇为关心。
  “端妃?”罗强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今天我还托人送信,说了大理寺逮捕格贵人一事,想借此用激将法让匈奴主动出战,但现在看来恐怕是有些难吧?”
  张得水微微皱起眉头,沉吟片刻后问道:“是吗?”
  罗强接着说道:“我并不是说端妃您的这个做法不妥,只是这确实是太过于理想化了些......”
  “不,你不懂,”张得水打断了他的话,眼神坚定地说道:“端妃既然已经做出决定,那么这件事就绝对不会再改变。而你之所以会这样想,是因为你太小看了人心啊!”
  罗强不禁笑了起来,带着几分疑惑地问:“为什么呢?即使是私自贩卖兵器这种事情被发现,也只能逮捕一些天启朝的人而已,与他们匈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更何况,格贵人本来就是送给匈奴的女儿,对匈奴来说更没有什么价值可言。匈奴又怎么可能会为了这些事情而翻脸呢?”
  张得水摇着头叹了口气,道:“人人都知道,事情如果出现反常情况,必然有其原因。如果只是一个普通女子,或许还能理解,但你何时见过端妃计算失误呢?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真的是董阁老与匈奴勾结,那么一旦消灭匈奴,天启朝将会获得多么巨大的声望啊!”
  听到这话,罗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不禁感叹道:“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然而,尽管端妃聪明过人,但她毕竟只是一个被困于深宫之中的女子,若没有他们这些大臣们的协助,恐怕在后宫中也是孤立无援的。
  ……
  与此同时,大泽乡。
  一场针对大泽乡私兵的清剿行动正在展开。
  沈临川和唐知柏站在一旁,兵部王力则担任统帅,带领着两万大军,手持陆太傅授权的文书以及皇帝的圣旨,正大光明地出发了。
  张尚书作为朝廷中的重要人物,自然无法与他们一同前往。而罗强则需要留在大理寺,以防万一。
  毕竟,如果出现像格贵人惨死在大牢这样的事件,无疑会让大理寺成为众矢之的。
  因此,他特意安排了五十名狱卒,专门看守格贵人所在的牢房。
  自从格贵人被捕以来,除了吃饭时间外,其余时间都被捆绑起来,以确保她不会自杀。
  罗强还专门派了两个丫鬟名为伺候,实为监视。
  夜幕降临,大泽乡的私兵们沉浸在梦乡中。
  突然,喊杀声四起,火光冲天。兵部王力率领的军队如猛虎下山般扑向私兵营地。私兵们惊醒后,仓促应战,但很快就被训练有素的朝廷军队压制下去。
  这场战斗异常惨烈,血腥弥漫整个大泽乡。王力挥舞着长剑,身先士卒,不断激励着士兵们奋勇杀敌。
  在他的指挥下,朝廷军队逐渐取得了优势,私兵们开始节节败退。
  最终,私兵首领被击毙,其余人纷纷投降。
  京城向外发出了消息,全都被张尚书截停了,因此这些私兵完全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毕竟,他们已经安全的在此地待了十几年,一直以为自己都是普通的士兵。
  这时,有个名叫二牛的副将忍不住替众人问道:“你们竟敢如此大胆地斩杀朝廷官员,究竟是山贼土匪还是叛乱军队?难道你们想要造反吗?”
  王力突然哈哈大笑起来:“造反!哈哈哈哈,真是可笑至极!我等?应该说是你们这些人想要造反吧!这位小副将可能还不知道,你们实际上都是董阁老暗中培养的私人武装力量。现在董阁老已经被怀疑与外敌勾结、出卖情报和武器给匈奴人,而你们却一无所知,真是愚蠢至极!”
  那些原本忠诚于董阁老的私兵们听到这番话后,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惊愕之色。
  他们从未想到自己竟然成为了董阁老的傀儡,而且背负起了叛国的罪名。
  “这绝对不可能!我们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二牛怒不可遏地大声咆哮着。
  王力冷笑着回应道:“事实胜于雄辩,你们再如何狡辩也无法改变这个现实。如今摆在你们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归顺朝廷,争取戴罪立功;要么继续顽固抵抗,最终被当作叛贼处决。”
  私兵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能互相看着彼此,眼中充满了迷茫和恐惧。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我们愿意归顺朝廷!"这是一个私兵的呼声,但他的声音却是如此坚定而有力。这个声音像是点燃了一把火,迅速蔓延开来。
  越来越多的私兵纷纷附和,表示愿意归降朝廷。
  沈临川见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这些私兵已经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们意识到,继续反抗只会让自己陷入绝境,而归顺朝廷则是唯一的出路。
  然而,正当私兵们准备投降时,情况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原来,私兵中的一些人并没有放弃抵抗的念头。他们偷偷地向匈奴送去了一封密信,告诉匈奴他们即将投降的计划。
  匈奴得到消息后,立刻改变了态度。原本对董阁老抱有希望的匈奴人,现在决定不再等待,而是主动发起了进攻。
  匈奴的反叛使得局势变得紧张起来。
  他们的军队如潮水般涌来,边境远州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朝堂上也掀起了轩然大波。对于之前皇帝提出的议和政策,许多大臣开始质疑,并且对皇帝本人,也感到无能。
  刚刚享受了几天皇帝生活的小皇帝,转眼间就成了众矢之的。
  他的统治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群臣的攻击,赵胤感到无助和困惑。
  他无法理解为什么事情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更不知道如何应对眼前的困境。
  真是实惨!
  ……
  冉浮云安排的计划,才实施了三天而已,这期间除了一些参与此事的大臣之外,其余的人根本不知道内情。
  因此当董家被指控与匈奴有联系时,很多人都感到震惊和困惑。
  他们不明白董家怎么会突然和匈奴扯上关系。
  下朝后,尽管董阁老目前还没有受到任何正式的惩罚,但他明显感觉到周围人的目光变得异样起来。
  那些曾经支持他的官员们,此刻全都用诧异的眼神看着他。
  董阁老感到十分茫然,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董阁老懵了,就在前几天,他还是那个高高在上、备受尊崇的人物。可如今,却被指控通敌卖国。
  他不禁开始怀疑是不是有人故意泄露了消息,导致匈奴反叛。但究竟是谁走漏了风声呢?
  而匈奴为何会选择背叛他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