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重生>重生:后宫记事> 重生:后宫记事 第21节

重生:后宫记事 第21节

  承乾宫的小厨房的厨娘最近要离开了,她已经年满 25 岁,可以出宫回家团聚、相夫教子去了。
  想当初,这可是个让人头疼不已的差事——御膳房里那些有能耐的厨子们谁也不乐意过来,于是上头干脆就挑了这么个即将出宫的厨娘过来养老混日子罢了。
  可未曾料到时过境迁,如今冉嫔竟在后宫之中执掌起了大权,一时间风光无量。眼看着情势发生如此剧变,众人自然也是闻风而动,纷纷向上面举荐起了自个儿,都削尖了脑袋想要钻进承乾宫的小厨房里工作。
  “虽说眼下前来应征的厨子人数众多,但却无从知晓他们每个人的背后究竟站着谁啊!再加上近来张嫔对咱家娘娘频频出招儿,这饮食方面就更需要有个靠得住且能让人放心的人来接手才行呐!”翠茗一脸忧虑地对着冉浮云说道。
  冉浮云此刻正沉浸于志得意满的兴奋情绪当中,对于翠茗所言虽觉有些煞风景,但却无人胆敢提出异议。毕竟这小厨房设立之初本就是为了行事便利着想,若是在用人问题上稍有不慎……
  若再有居心叵测之人闯入其中,恐怕不仅冉嫔会遭受牵连,就连与她一同身处承乾宫之人亦难以幸免。倘若真发生什么意外之事,届时无人能够承担得起这等重责啊!
  言谈间,只见严忠公公领着一名长得宛如白面馒头般圆润可爱的小胖子踏入殿内。二人上前请安后,严忠公公率先开腔说道:“冉嫔娘娘万福金安!而今小厨房正缺人手,此乃咱家之同乡富贵,彼此自幼相熟,其厨艺尚佳。他于前年入宫,一直在御膳房担任帮厨一职。既然如此,倒不如让他一试身手吧。”
  此时此刻,那些技艺精湛、令人信得过的御膳大厨们反倒让人无法安心托付,相较之下,这位据说是公公同乡的人或许更值得一试呢。
  冉浮云微微抬眼,用眼神示意身旁的翠茗。翠茗心领神会地点头应道:“随我来吧,先做一顿午餐呈给娘娘品尝鉴定一番。”
  小胖子富贵闻言,立刻紧跟在翠茗身后前往小厨房。进入厨房后,他动作迅速而灵巧地开始筹备起午饭来。没过多久,数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已然被一一端上桌来。
  冉浮云品尝后,点了点头,味道确实不错。但她还是决定再观察一段时间,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
  接下来的几天,富贵表现出色,不仅厨艺精湛,而且为人老实本分。冉浮云逐渐对他放下了戒心,同意让他留在承乾宫的小厨房。
  ……
  在皇宫内一个僻静的角落里,张嫔宫中小福子正与宫女红枣密谋着什么事情。突然间,一群面容狰狞、举止粗俗的太监朝他们走来。
  这群太监为首之人满脸凶狠之色,低头询问时身高足有八尺有余(两米一)。"福子,兄弟们都到齐啦!三十个人,够不够应付场面?"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
  "叫福哥!"小福子纠正道。
  "是,福哥!"三十名太监异口同声地喊道。
  听到众人的回应,小福子瞬间觉得自己多了几分底气。一旁的红枣见状也露出满意的神情,并夸赞道:"小福子,还是你有办法啊!"
  小福子得意地笑了笑,然后转身对着那位高大的太监吩咐道:"你们今天就守在莲花池边上,挑几个水性好的提前藏在水里,绝不能让人爬上岸来!"
  说完这些话后,小福子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仿佛对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事情满怀憧憬和期待......
  高个子微微颔首,表示回应,并疑惑地问道:"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需要如此大费周章?"
  小福子嘴角泛起一抹冰冷的笑容,咬牙切齿地回答道:"冉嫔!绝不能让这个女人继续活下去!"
  听到"冉嫔"二字,高个子不禁犹豫了一下,面露难色地说:"小福子,这......这可是嫔位级别的主子啊,身旁必定有众多侍卫守护。就凭咱们几个人,怎么可能办得到呢?万一日后皇宫追查起来,那后果岂不是不堪设想?"
  其他跟随而来的小太监们听闻目标竟是冉嫔,纷纷打起退堂鼓,心中暗自思忖着:这次任务风险太大,搞不好就是有命赚钱没命花呀!
  眼见众人心生怯意,小福子连忙安抚道:"你们大可放心,今天娘娘会想办法把冉嫔独自引诱到莲花池那边去。到时候,我们一定能够顺利得手,而且不会被任何人发现。又有谁会知道这件事是你们所为呢?只要大功告成,我保证每个人都能拿到八百两银子作为酬劳!"
  小福子见大家还是有些担心,便继续加码道:“事成之后,我再给每人加二百两!”
  一千两!
  众太监听了,眼里放光,但仍有一些顾虑。
  小福子看出了他们的心思,承诺道:“只要按照我的计划行事,绝对不会出事。我们只是听命行事,即便日后追究起来,也怪罪不到我们头上。”
  经过小福子的一番劝说,众太监终于心动了。
  “好,那就听福哥的!”
  “我们一定把这事办好。”
  高个子太监也不再犹豫,带领着众人前往莲花池布置。小福子和红枣则悄悄跟在后面,等待着冉嫔上钩……
  ……
  冬日的宫廷,银装素裹,天地间一片静谧祥和。然而,就在这严寒的季节里,一个惊人的消息却像野火一般迅速传遍了承乾宫:莲花池出现了奇景!据宫女们私下议论纷纷,那些本应在盛夏时节盛开的荷花,竟然在这冰天雪地之中傲然绽放,而且其中居然还有一朵罕见的并蒂莲!
  这个传闻让冉浮云心生好奇,她暗自思忖道:“世间之事,事出反常必有妖!”
  于是,按捺不住内心冲动的她决定亲自前往莲花池,一探这奇妙景象背后的真相。
  当冉浮云终于来到池边时,眼前的美景令她瞠目结舌。只见那原本波光粼粼的湖面此刻已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但在这冰冷坚硬的冰层之上,一朵朵洁白如雪、清丽脱俗的莲花正迎着寒风怒放。它们的花瓣如同羊脂白玉雕琢而成,细腻温润,晶莹剔透;而那朵并蒂莲则更像是一对孪生仙子,紧紧相依,风姿绰约,美得令人窒息。
  在这漫天飞雪的寒冬腊月,莲花的盛放犹如一股清泉潺潺流淌而过,给整个沉闷压抑的宫廷带来了一线生机与活力。冉浮云静静地凝视着这些美丽的生灵,心中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无穷魅力。然而,在欣赏之余,她也开始思考这奇异现象背后是否隐藏着某种深意或寓意……
  冉浮云静静地凝视着这一池花影,心中感慨万千。她仿佛看到了这些莲花所蕴含的坚韧与不屈,在逆境中依然能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此时,一阵微风拂过,莲花的香气扑面而来,冉浮云沉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她不禁想起了古人的诗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些莲花,正是那高洁品质的象征。
  ……
  就在这时,那个早已等待多时、身材高挑的人注意到来者似乎是两位嫔妃,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虑:究竟哪一个才是冉嫔呢?面对这种情况,他实在不敢轻易动手!毕竟,万一弄错对象,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啊!
  没错,小福子与红枣并未一同前来。尽管整个计划堪称完美无缺,但若东窗事发,残害妃嫔可是一项重罪,他们绝对不愿因此遭受灭门之祸。于是乎,他们只得选择站在遥远的地方默默守候,静候着高个子传来的消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高个子深思熟虑了许久。眼看着那两名女子即将转身离去,他又回想起那诱人的二千两银票——一千两是手下的,而作为领头人的他则能拿到双倍的酬劳。想到这里,他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鼓起勇气,毫不犹豫地冲向前方。
  要知道,此人素来勇猛无畏、这种事办的多了!
  此时此刻出现在他面前的无非就是两个弱不禁风的女人而已,况且四周的宫女看起来人数也寥寥无几。如此这般,岂不是天赐良机让自己可以趁虚而入吗?
  定睛观瞧,但见七八名宫女与自家主子保持着大约十米左右的距离。她们生怕打扰到主子赏花,于是便远远地站立在一旁侍奉着。
  这无疑给了高个子及其党羽以可乘之机,只见那高个突然纵身一跃,跳出人群并高声喊道:“兄弟们,给我上!”
  话音未落,刹那间便从湖水中伸出数只黑手,如铁钳般紧紧抓住了冉浮云与德妃二人,猛地将她们拉入湖中。而那高个则留在岸上,牢牢地控制住了其他宫女,使得她们无法动弹分毫。
  就在落入湖水的那一刹那,没有人注意到,冉浮云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她心中暗自思忖道:“张嫔啊张嫔,你可真是个愚蠢至极的女人啊!”
  第20章 得救
  ……
  冉浮云自从得知莲花池冬日开花这件奇事后,心中便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她第一个念头便是想起了德妃娘娘。
  这段时间以来,德妃不知为何深居简出,既像是生了病,又好似心情不佳。不仅将后宫诸多事务尽数交予冉浮云打理,甚至连太后的寿宴都托辞抱恙未能出席!冉浮云不禁心生疑惑:难道这一切都和那冬日盛开的荷花有关?
  思及此处,冉浮云决定亲自前往永寿宫,邀请董明月与自己一同前去赏荷。由于已多日未曾踏出宫门,德妃爽快地应下了邀约。本想趁此机会稍稍低调行事,仅带几名宫女随行,却不想竟遭遇如此变故。
  落入水中的德妃并未惊慌失措,反而显得异常镇定。毕竟她自幼熟习水性,作为世家出身的女子,平日里赏荷观水乃是常事,自然明白其中风险,少不了要防备他人算计。然而,纵然防范之心再强,终究敌不过那蓄意谋害之人……
  董明月的手脚被几个太监死死地拽住,嘴巴也被紧紧捂住,无法发出任何声音。她拼命挣扎,但力量悬殊太大,根本无济于事。眼看着就要陷入绝境,突然间,张得水领着一群侍卫如神兵天降般赶到了现场。
  张得水一声令下,十几名训练有素的侍卫迅速冲上前去,与那些太监展开搏斗。没过多久,太监们便被打得落花流水,纷纷束手就擒。
  然而,考虑到娘娘们的声誉和清白,张得水不敢贸然让侍卫下水营救。于是他当机立断,命令几名宫女先行跳入水中救人。
  唤影自幼习武,身手矫健,她毫不犹豫地纵身跃入池中,同时招呼其他宫女一起前往救援德妃。
  得知德妃不慎落入水中,紫瑶姑姑心急如焚,急忙率领二十多名宫女匆匆赶来,并携带了备用的披风和衣物,随时准备侍奉左右。
  当她抵达事发地点时,正好看见被救上岸的德妃。紫瑶姑姑连忙上前,动作轻柔地为德妃披上温暖的衣物,并命人取来火盆取暖。
  相比之下,冉浮云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她所带来的宫女本来就不多,此时又被几个小太监拖住,至今仍未成功上岸。
  冉浮云身陷困局,命运多舛。她身边的宫女本就为数不多,此刻更是被几个小太监死死拽住,使得她至今仍未能成功脱身。
  她的面容焦急而无奈,眼神中透露出绝望,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与她作对。她的手脚被小太监们扯住,呼吸有些急促喘不上气,想要挣脱却又无能为力。
  张得水站在水池边,心急如焚地紧盯着水面,心里对冉嫔的安危越发感到忧虑不安。随着时间一点一滴流逝,冉嫔依旧没有浮出水面,他的眉头紧紧皱起,眼神里充满了焦躁和急切。
  终于,他不再迟疑,顾不得那些世俗所定义的男女之间的避讳,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跳进了水里。冰冷刺骨的池水刹那间将他整个人吞没,他拼命舞动着双臂,竭尽全力朝着冉嫔沉下去的方向游动。每一下划动水花,都蕴含着他无比坚定的决心,此刻他心中唯有一个信念:“冉浮云,你一定要活下来!”
  在浑浊幽暗的水中,视野变得极为模糊,但他依靠自己敏锐的直觉,艰难地摸索着冉嫔的下落。每一秒钟都仿佛被无限延长,他的心跳急速加快,内心充斥着希望与恐惧相互纠缠的复杂情绪。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成功找到了冉嫔的蛛丝马迹,并立刻以最快速度游向她所在之处。
  当他靠近冉嫔时,惊讶地发现有好几个太监正紧紧捆住她的身躯,让她无法挣脱。这些可恶的家伙显然是想置冉嫔于死地!张得水怒不可遏,心中燃起熊熊怒火。然而,此时最要紧的任务是先救下冉嫔,其他事情只能容后再议。
  于是,他咬紧牙关,强行压抑住内心汹涌澎湃的愤恨情绪,毫不犹豫地与那几个小太监展开激烈搏斗,以便给冉浮云创造逃跑良机。而瑶珊此时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难得契机,迅速紧紧抓住冉浮云的胳膊,并竭尽全力将其往水面上方拖拽。
  就在冉嫔的脑袋终于浮出水面之际,一直高度紧张的张侍卫终于稍稍松了口气,但他深知现在还远未到可以放松警惕的时候。因此,他继续使出浑身解数,拼尽最后一丝力量,终于成功击败那几名难缠的小太监。
  经过一番苦战,瑶珊终于成功地将冉浮云艰难地带回到岸上。然而此刻的冉浮云已然陷入昏迷状态,毫无意识可言。
  瑶珊心急如焚,连忙对她实施紧急抢救措施,不断按压她的胸口,帮助她排出腹中积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瑶珊的不懈努力之下,冉浮云终于开始有了反应——先是剧烈地呕吐出几口海水,紧接着便是一阵猛烈的咳嗽,然后缓缓睁开双眼,逐渐恢复清醒。
  张得水好不容易才处理完那群讨厌的小太监们,狼狈不堪地爬上岸后,一眼就瞧见了冉嫔已然化险为夷并悠悠转醒,那颗一直高悬着的心总算是彻底踏实下来。
  他像被抽干了全身力气一般,拖着好似有千斤重的身子,重重地跌坐在一旁的地上。尽管此刻的他感到困倦和疲惫到了极点,但内心却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喜悦与欣慰。
  瑶珊满含关怀地凝视着渐渐苏醒过来的冉浮云,轻声询问道:"冉嫔娘娘,您现在觉得如何?是否仍有不适之处?"
  冉浮云无力地轻轻晃动了一下头,表示自己并无大碍,并用充满感激的眼神望向瑶珊:"多亏有瑶珊你出手相救啊!"
  瑶珊连忙摆手回应道:"守护娘娘周全本就是奴婢应尽的本分呀。"说完这话,她缓缓站立起来,接着提议道:"此处并非久留之地,恳请娘娘移步至其他安全之所吧。"
  此时,董明月亦步亦趋地走到了冉浮云身旁,看着她说道:"冉嫔,依本宫所见,咱们还是先行返回寝宫较为妥当些。"
  冉浮云微微颔首示意,表示赞同,随后在瑶珊小心翼翼地搀扶之下慢慢离去,身影渐行渐远......
  张得水则带领一众侍卫留在现场,清理残局。
  待到众人离去后,张得水的脸色忽然变得凝重起来。他若有所思地望着水池,心中暗忖:这幕后黑手究竟是谁?为何要屡次三番对冉嫔下手?看来,这皇宫之中的争斗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和凶险。
  永寿宫。
  永寿宫内一片嘈杂,宫女们进进出出,忙碌不停。原来是德妃不慎落入水中,消息一经传出,众人皆惊。皇帝赵胤心急如焚,他深知冬日里池水寒冷刺骨,生怕德妃有个三长两短,于是马不停蹄地赶往永寿宫。
  与此同时,太后也得到了消息,她心急如焚,率领一众宫人匆匆赶来。一时间,永寿宫门前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其他妃嫔们听闻此事,亦纷纷前来探望,表示关心之意。
  皇帝赵胤快步走进寝宫,径直来到德妃榻边坐下。他紧紧握住德妃的手,满脸忧虑地问道:“爱妃可安好?有无大碍?”德妃脸色苍白,气息微弱,但仍勉强挤出一丝微笑,轻声回答道:“臣妾无妨,请陛下不必担忧。”
  太后站在一旁,眼中满是心疼之色。她轻轻抚摸着德妃的额头,柔声安慰道:“孩子,好生歇息,保重身子要紧。”德妃微微点头示意,感激涕零。
  就在此时,冉浮云翩然而至。只见她恭恭敬敬地向皇帝和太后行了个礼,然后移步至德妃床前。冉浮云泪流满面,愧疚难当,哽咽着说道:“都是妾身不好,若非妾身邀请德妃娘娘一同赏荷,怎会令遭遇此等意外……妾身实在罪该万死!”德妃强打起精神,温柔地摇了摇头,宽容地说:“妹妹莫要如此自责,这只是一场意外,与你无关。快快起来吧。”
  冉浮云满含热泪,感激而又愧疚地凝视着德妃,内心深处对于自己所犯错误的悔恨之情愈发浓烈。站在一旁的皇帝目睹此景,不禁心生感慨:原来宫廷之中的女子们并非全然都是尔虞我诈、明争暗斗之人。
  感慨过后,皇帝转头向太医下令道:“务必尽心尽力照料德妃娘娘,确保她能尽快痊愈如初。”接着,他将目光投向冉浮云。
  赵胤一脸严肃地看着冉浮云,语气严厉地说道:“冉嫔啊,自从由你负责管理宫内事务以来,先是发生宫女遇害事件,紧接着你自己又遭人下毒暗算,如今更是牵连到明月一同坠湖溺水。寒冬腊月里湖水冰凉刺骨,明月此番遭受如此大难,实在令人痛心。因此,朕决定对你处以罚俸三个月的惩罚,并命你亲手抄写《女戒》一百遍,然后送至德妃宫中以表谢罪之意!倘若最终仍未能查出真凶究竟是谁,那么你这个嫔位恐怕也难以保住了!”
  说完这些话后,赵胤便让冉浮云退下。
  然而冉浮云却丝毫不慌,带了几个人过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