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穿越重生>重生:后宫记事> 重生:后宫记事 第17节

重生:后宫记事 第17节

  冉浮云端着装满糕点的托盘,心情激动而又充满期待地朝着乾清宫走去。然而,当她快要走到门口时,却被两名威严的侍卫拦住了去路。
  “皇上正在歇息,闲杂人等一概不得惊扰。”其中一名侍卫语气坚定地说道。
  冉浮云心中焦急万分,但她还是努力克制住情绪,保持着端庄的仪态,轻声回应道:“我乃冉嫔,有事求见皇上,请两位大人行个方便,通融通融。”
  然而,侍卫们并没有因为她的身份而有所动容,他们依然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冉嫔娘娘请恕罪,皇上有旨,此时谁也不见。”
  听到这话,冉浮云的脸上露出一丝忧愁和失望。她原本满心欢喜地前来,却没想到会吃闭门羹,心中不禁感到十分无奈。但她明白侍卫们只是奉命行事,也不好多加责备,只能默默转身准备离去。
  就在冉浮云心灰意冷之际,突然间,她看到皇上的贴身太监李公公正朝这边走来。李公公一直深受皇上信任,若是能得到他的帮助,或许还有见到皇上的机会。想到这里,冉浮云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之光,连忙迎上前去。
  “冉嫔娘娘,这可是皇上特意交代奴才要转交给您的呢!您就放宽心吧,皇上说了,今晚一定会来看望娘娘您的。”李公公满脸堆笑,毕恭毕敬地说道,并将自己手上紧握着的东西向前递去。
  只见李公公弓着腰,身体微微前倾,两只手如同捧着什么稀世珍宝一般,小心翼翼地把那个精美的木盒送到了冉浮云的跟前。而此时此刻,他的眼神之中更是流露出一抹难以言喻的敬畏之情。
  反观冉浮云,却是一脸的肃穆与端庄,她就那么直直地站立着,既没有因为李公公的到来而有丝毫动容,也不曾开口说一句话。然而,她那如炬般的目光却始终牢牢锁定在李公公递过来的物件之上,不肯移开半分。
  灿烂的阳光洒落在木盒之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辉,使得原本就颇为精致的木盒看上去愈发显得庄重肃穆起来。终于,当李公公将木盒送达冉浮云手中的时候,她才伸出纤纤玉指,轻轻捏住木盒边缘,然后慢慢地将其打了开来。
  随着盒盖的开启,一道璀璨夺目的光芒骤然绽放开来!定睛细看之下,方才发现盒子之中竟然静静地躺着一枚雕刻精美的龙凤玉佩。这枚玉佩工艺精湛、栩栩如生,仿佛两条游龙与一只凤凰正在云端嬉戏玩耍一般。而且从它独特的样式来看,显然还应有另一枚与之相匹配。
  ……
  承乾宫内气氛凝重,冉浮云眉头紧皱地坐在榻上,心中暗自思忖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她实在无法理解赵胤现在到底怀着怎样的心思。就在昨天,自己才和张嫔激烈地争吵过一场,可转眼间,他就跑去安慰张嫔了;但今天清晨,他竟然又派人送来这么一份珍稀贵重的礼物,表示对自己的深情厚意。这一系列行为实在让人费解。
  尤其让冉浮云困惑不解的是昨晚提及的张百经那件事。虽然目前这事已经暂且平息下来,但她心里很清楚,皇上肯定还会再度追查到底。真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又该如何辩解呢?
  无数的疑惑交织在一起,让冉浮云心绪烦乱,许久都难以平复……
  张得水注意到冉浮云心情不佳,于是悄悄取出一个装着玉簪的锦盒。这根玉簪是他之前从荣玉斋购买的,其样式宛如一朵娇艳欲滴的百合花。
  当初买下它时,仅仅是想挑选一件礼物送给冉嫔,以表达谢意罢了。然而,当目光触及这朵百合花时,他不禁回想起那个夜晚——冉浮云身着一袭素白衣裳,从树上失足坠落,恰好跌入他怀中,仿佛一朵清丽脱俗的百合花般动人。
  张得水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地走向冉浮云。他的双眼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精致的锦盒。走到冉浮云面前时,他微微躬身,将锦盒递到她眼前,轻声说道:“冉嫔娘娘,此乃微臣之微薄心意,望娘娘笑纳。”
  冉浮云接过锦盒,轻轻打开盖子,一道璀璨的光芒从盒子里射出。她定睛一看,只见一支晶莹剔透的玉簪静静地躺在锦盒中央,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冉浮云的眼神中不禁闪过一丝惊讶。
  “这支玉簪真是太美了!多谢张大人厚礼。”冉浮云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微笑,柔声说道。
  张得水见冉浮云如此喜欢这支玉簪,心中暗自欢喜,连忙答道:“只要娘娘喜欢便好,微臣不胜荣幸。”
  冉浮云轻轻拿起玉簪,仔细端详着它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然后,她将玉簪轻轻插入自己如云般的秀发之中,并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发型。那支玉簪仿佛与她的秀发融为一体,更衬得她面容娇美、风姿绰约。
  张得水深吸一口气,目光紧紧锁定在眼前这位美丽动人的女子身上,不由自主地赞叹道:“娘娘佩戴此簪后,愈发美丽动人!”
  听到张得水的赞美,冉浮云双颊绯红如霞,娇羞地低下头去,轻声回应道:“张大人言重了。”
  张得水突然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赶忙赔罪道:“微臣一时冒犯,还请娘娘恕罪。微臣尚有要事在身,先行告退了。”语罢,他匆匆转身离去,留下一串渐行渐远的脚步声。
  冉浮云静静地凝视着张得水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她手中握着那支玉簪,感受着它传来的丝丝凉意……
  第10章 人心各异
  冉浮云静静地凝视着桌上摆放整齐的两份礼物,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这两份礼物分别来自两个不同的男人,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目的——向冉浮云表达爱意。然而,冉浮云心里清楚得很,这些所谓的爱意背后隐藏的不过是对她的利用和算计。
  她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嘲讽的冷笑。这个世界上的男人难道都是这般模样吗?表面看起来情深意切,背地里却是如此虚伪。冉浮云毫不犹豫地将两份礼物一并扔进了房间的角落里,仿佛那是一堆令人厌恶的垃圾。
  “娘娘,您这是怎么了?为什么要把这么好的礼物扔掉呢?”一旁的翠茗满脸疑惑地问道。
  冉浮云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转过身来,淡淡地回答道:“这些不过是那些男人用来收买人心的手段罢了,充满了虚假与欺骗,我又何必去在意呢?”
  说完,冉浮云重新坐回窗边,伸出纤纤玉手,轻轻拨动琴弦。悠扬婉转的琴声如同一串串珍珠般洒落,诉说着她内心深处无尽的哀伤与寂寞。
  她深知身处这深宫之中,所谓的爱情只不过是一场遥不可及的幻梦。如今的她,只想坚守住自己内心的那份纯真与宁静,不让世俗的纷扰沾染自己半分。
  过了一会,“翠茗,把玉佩拿过来给本宫戴上吧吧,等会儿皇上过来就能派上用场了。”冉浮云语气平静地吩咐道。
  “可是……今晚,您真的打算这么做吗?”翠茗忧心忡忡地看着冉浮云,仿佛知道了什么,眼中满是忧虑。
  冉浮云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决然与坚定,安慰道:“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
  夜幕悄然降临,华灯初上,宫殿内弥漫着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皇帝身披龙袍,脚步轻盈地迈向冉浮云的寝宫。当他踏入房门的那一刻,目光被冉浮云身上佩戴的玉佩所吸引,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涟漪。
  冉浮云宛如仙子般端坐于床沿边,身着一袭粉嫩如霞的纱衣,薄如蝉翼,轻舞飞扬。她的妆容精致得如同艺术品一般,每一丝细节都恰到好处,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令人心弦紧扣、怦然心动。
  此刻,她正静静地抚弄琴弦,弹奏出一曲悠扬动听的旋律,仿佛天籁之音,萦绕在整个寝宫之中。
  实际上,冉浮云的出身,原本并不会弹琴技艺。前世漫长的十年宫廷生涯里,无尽的寂寞与孤独让她学会了用这些简单的曲调排遣时光,聊以慰藉心灵。
  皇帝缓缓走近冉浮云,轻柔地握住她的双手,深情款款地说道:“浮云,今夜的你美若天仙。”
  冉浮云微微一笑,娇柔地回应道:“陛下,臣妾对这份珍贵的礼物甚是喜爱。此外,臣妾还特意为您缝制了一件寝衣......”
  说着话,就将一件双龙戏珠图案的寝衣递给皇上。
  她稍稍停顿片刻,然后继续柔声细语:“相较于玉佩本身,臣妾更为渴望的是陛下您能够真诚相待。”
  皇帝看到刺绣精美的寝衣,略微一愣,但很快便恢复了笑容,郑重其事地回答道:“朕自然是全心全意对待爱妃你啊。”
  冉浮云定睛凝视着皇帝的眼眸,企图透过那深不可测的瞳孔洞察他真实的内心世界。可惜,她所能望见的唯有一片幽暗深邃的漆黑,无法窥视其中隐藏的情感真相。
  “陛下,世事无常,人心难测。但愿臣妾不会被辜负。”冉浮云轻启朱唇,柔声说道。她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虑和无奈。
  赵胤静静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只是用一种似笑非笑的眼神凝视着冉浮云的双眸。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整个房间里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寂静。
  然而,冉浮云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她勇敢地迎接着赵胤的目光,坚定地等待着他的回应。在这漫长的沉默中,两人的目光交汇在一起,仿佛要穿透彼此的灵魂深处。
  终于,片刻之后,赵胤缓缓地开了口。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抹不易察觉的轻笑:“爱妃,这便是你对朕的心意吗?”
  听到这话,冉浮云的美丽眼眸中闪过一丝光芒。她紧紧地盯着赵胤,语气平静而坚定地说道:“皇上,您两年前便已登上皇位,但至今仍未能真正执掌朝政。表面上看,您似乎能够处理国家大事,但实际上,真正掌握权力的却是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们。在此期间,您所看重的有才能之人皆未能留住,就连去年的科举考试,中选者也尽皆出自官宦世家子弟。”
  赵胤猛地深吸一口气,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愤怒。他紧握双拳,指甲几乎陷入掌心之中。尽管如此,他还是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让怒火爆发出来,但还是无奈的点了点头。
  冉浮云继续说道:“皇上之所以无法掌控这些人,根源在于兵权。虎符在您登基之时,先帝并未交予您手。而那专门护卫皇家的龙虎卫,更是至今杳无音讯、下落不明。”
  赵胤微微摇头,轻叹一声:“若无这些力量作为支撑,朕不过是一个徒有空名、毫无实权的傀儡罢了。”
  冉浮云微微颔首,表示赞同,然后说道:“而后宫和前朝本来就是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整体。任何一方的势力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看来,虎符应该是落入了某位大臣手中,想要找到它绝非易事。目前我们唯一能采取行动的地方,就是户部尚书这个职位了。”
  赵胤对眼前这位女子的智慧感到十分惊讶。虽然冉浮云说的话非常大胆,甚至有点不恭敬,但急于亲政的他不想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所以还是决定继续听下去。
  “爱妃可有什么好主意?”赵胤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丝急切和担忧。他心里很明白户部尚书这件事情牵扯广泛、关系复杂,不过冉浮云似乎对此非常了解。
  时间过得很快,大概再过三年左右……待到时机成熟之际,那位何尚书或许才会……垮台。那时候正值建德五年,陆皇后亲自出手,与她的父亲一起以贪污罪名将何尚书治罪。这场风波闹得沸沸扬扬,不仅何氏一族被满门抄斩,其家产更是尽数充入了国库之中。
  自那时起,董阁老便选择淡出朝堂,不再参与朝政之事。而曾经备受宠爱的德妃,也渐渐在宫中销声匿迹,过上了默默无闻的生活。这些变故看似毫无关联,但实际上却是宫廷权力斗争的结果,其中牵涉到无数的利益和阴谋。
  ……
  面对这错综复杂、如乱麻般纠缠不清的局势,赵胤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沉重压力感。他心急如焚,仿佛有一座大山压在胸口,让他喘不过气来。他迫切地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绝妙的计策,迅速解开眼前这个棘手的难题,以免自己陷入被动挨打的绝境。
  然而,现实却总是不尽人意。眼前的困难如同一道道坚固的城墙,无法轻易突破。赵胤感到茫然失措,思绪混乱不堪,完全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头绪。在这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把摆脱困境的希望寄托在身边那位机智聪慧、才华出众的爱妃身上,期望她能给自己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此时此刻,赵胤已经顾不上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了。因为冉浮云的家族与朝中大臣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她的意见应该会比较中立客观,不会有所偏颇。
  想到这里,赵胤紧紧握住冉浮云那柔软细腻的小手,眼中流露出一丝无法掩饰的焦急神色。他轻声问道:“爱妃啊,如今形势紧迫,朕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你向来聪明伶俐,定有独到的见解。快帮朕想想办法吧!”今朕身陷囹圄,举步维艰,实在不知该何去何从。你向来头脑灵活、心思机敏,可否替朕出谋划策一番呢?”言语之间,满含对爱妃的信任与依赖。
  冉浮云嘴角轻扬,露出一抹浅笑,她轻柔地抚摸着赵胤的手背,柔声安慰道:“陛下切莫焦急,妾身虽只是一名弱女子,但也甘愿替陛下排忧解难。此事关系重大,还需深思熟虑、从长计议才行。咱们不妨先沉下心来,仔细剖析一下当下的局势。”
  赵胤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随后与冉浮云并肩坐于榻上,共同商议起应对之策。
  冉浮云轻轻吹去茶盏中的热气,然后优雅地抿了一口香茗。她放下茶盏,继续说道:“妾身宫中确实有这么一位侍卫,名为张得水。此人本是户部侍郎,能力出众,但不幸被奸诈狡猾的何尚书设计陷害,含冤受苦。然而,以妾身所见,这个张得水果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如果能够巧妙地加以运用,或许有望成为我们战胜何尚书的得力臂助呢。”
  户部负责管理国家的财政事务,其地位举足轻重自不必说。若是借由董健之事,将张得水推上高位,那么陛下您在朝堂之上必将赢得一批忠心耿耿的支持者!”说到这里,冉浮云的眼神中掠过一抹狡黠的光芒,显然内心已经有了一番计较。
  赵胤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冉浮云,似乎想要透过她美丽的外表看到她内心深处的想法。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他轻轻叹了口气,然后慢慢说道:“爱妃所言甚是有理,朕深表赞同。然而,这张得水究竟能否信得过呢?如今朕身旁可信之人寥寥无几,容不得半点闪失......”
  冉浮云微微一笑,那笑容中透露出一种自信与从容。她轻声安慰道:“陛下不必担忧,妾身曾与那张得水打过交道,对其家庭情况略知一二。他家境贫寒,唯有一位守寡多年的老母相依为命,这样的人往往容易被掌控。而且据妾身观察,此人品行端正,心地善良,对皇室更是忠心不二。只要陛下肯给他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臣妾相信他必定会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赵胤眉头微皱,目光凝视着远方,似乎在深思熟虑。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冉浮云的提议:"既然如此,爱妃觉得应该怎样安置张得水呢?"
  冉浮云轻轻移步,靠近赵胤,压低声音说道:"陛下可以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召见张得水,让他重新回到朝堂担任职务,并向他暗示要去扳倒何尚书。与此同时,咱们还需要默默地搜集何尚书犯罪的确凿证据,等待最佳时机,一下子揭露出来。"
  赵胤听后,微微皱起眉头,担忧地说:"然而,何尚书权势滔天,其朋党众多,想要扳倒他绝非一件轻而易举之事啊。"
  "陛下,请您稍安勿躁。此事切不可急躁冒进。我们应当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当下首要之事,便是要想办法让张得水在户部有所建树,博得诸位同僚的认可与拥戴。此外,妾身亦将倾尽所能,善用宫中各方资源,竭力相助张得水搜觅证据。" 冉浮云言辞坚定,眼神充满自信地回应道。
  赵胤嘴角微扬,轻轻摩挲着冉浮云白皙如玉的柔荑,满含感慨地道:"爱妃实乃朕之肱股良妻啊!若此次得以顺遂除去何尚书及其党羽,朕必当赐予爱妃厚赏。"
  冉浮云微微颔首,展颜轻笑,娇声道:"陛下英明神武。妾身岂敢奢求恩赐,惟愿陛下早日执掌大权,福泽苍生黎民。"
  赵胤听后,原本紧绷着的脸色稍微放松了一些,但眼神中仍然流露出一丝迟疑和担忧。
  冉浮云察觉到皇帝内心的挣扎,继续劝解道:“陛下啊,如今局势动荡不安、变幻莫测,可谓是多事之秋啊!在这种关键时刻,咱们绝不能优柔寡断,必须当机立断才行呐!此外呢,张得水跟那个何尚书之间可是有着深仇大恨呐!派他前去对付何尚书简直就是恰到好处哇!”
  赵胤沉默片刻,最终还是缓缓地点了点头,表示愿意接受冉浮云的提议。
  第11章 端水大师
  紧接着,他们二人便开始共同商讨起具体的执行计划来……
  冉浮云悠然自得地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水,然后缓缓放下杯子,不紧不慢地说道:“既然圣上已经同意了这件事,那么圣上是否可以先谈谈目前朝廷里还有哪些人可以听候差遣呢?”
  话音刚落,赵胤心中猛然一震,脸上露出惊愕之色,眼睛直直地盯着冉浮云。然而,仅仅一瞬间,他就迅速恢复了平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暗自思忖道: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即便再怎么落魄潦倒,身边总归还是会有几个忠心耿耿之人愿意追随左右的。冉浮云定然是凭借敏锐的洞察力猜到了这一点罢了。想到这里,赵胤定了定神,开口回应道:“爱妃所言极是。朕确实还有几位可信之人可用。”
  “想当年朕初登皇位之时,除了身为皇子时期便拥有的那批暗卫外,更有一群拥护正统的老臣们倾力相助,正因如此,朕才能顺利地获得处理政务之权。而如今这群老臣皆明哲保身、退居二线矣。虽说朕执政初期对处理朝政一事并未上心,但在此过程之中亦有所收获——既发掘出数位可用之才,又觅得了几处可供突破之口。”
  ……
  赵胤一面思索着,一面说道:“朕察觉到兵部尚书张去才似与虎符存在某种关联。”
  冉浮云微微颔首,表示已知晓此事。
  然而,赵胤对于冉浮云这般淡然的神情显然并不满意。
  只见冉浮云微微一笑,缓声道:“妾身深知陛下心怀大志,但朝堂之事错综复杂,非得有充足的人力不可。唯有精心谋划、步步为营,方能确保万无一失,不致为人所掣肘。”
  赵胤追问:“究竟尚需多久?”
  “欲速则不达啊,陛下。良辰苦短,今夜,陛下不妨好生歇息一番。”冉浮云伸手轻搭于赵胤掌心之上,柔声笑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