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破镜重圆] 第75节
“一旦遇上城管,还得东躲西藏,提心吊胆的。妈,要是您有自己的小店,好歹能遮风挡雨,冬天有暖气,夏天有风扇空调,您也不用这么受罪了。”
程梅没立刻回答,她又包了好一会馄饨,整整齐齐码进竹匾里。
起身,程梅进了厨房,捏起长柄勺,放进白色骨汤锅慢慢搅动。
氤氲间,升腾的浓白蒸汽模糊了她脸上的细纹,也模糊了她眼底的情绪。
她动作很慢,勺子粘着浓稠汤底,发出沉闷声响。
回到餐桌前,程梅开口,“开店的事我还要再考虑考虑。毕竟房租水电都是一笔开支,摆摊是辛苦了点,比起开店,成本低些,我手里能多攒点钱,到时候留给你读研用。”
阮柠的心像被滚烫了一下,她看向程梅,“妈,我有奖学金,真的够用。学费、生活费,奖学金都覆盖了。您别总想着给我攒钱。”
“考研后我学习好,也能拿奖学金,主要我太心疼您,风里来雨里去,我不想您太辛苦。”
“这段时间,我在网上找了一些店铺信息,您也不用挪地方,我看的门店就在巷子附近。没有转让费,租金还合适,您要不先瞧瞧?”
说起来,这不是母女两人第一次讨论租门店的事。
以前,程梅都拒绝了,她一门心思只想给女儿攒钱。
一方面,阮柠读书要钱,另一方面,她也想多攒点钱,到时候钱够了就带阮柠去做人工耳蜗手术。
她咨询过医生,人工耳蜗手术在幼童时做的效果最好。
虽然错过了最好的时段,程梅还是想着,能攒钱帮女儿做就帮女儿做,只是看唇语,还是有很多不方便,能清晰听到声音会更好。
医生也说随着人年纪增长,耳蜗手术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程梅还是铁了心,想给女儿做这个昂贵的手术,哪怕手术后只能听清楚几个字,她都觉得很值。
她知道女儿在学校都不舍得花她的钱,能节省就节省,好多次她转过去的钱,还没两分钟下,阮柠又给她转回来了。
所以手术这件事,程梅一直没跟女儿说,怕她有心理负担。
程梅没直接拒绝女儿,“妈知道了,等过完年,妈再好好想想,要是真遇到合适价钱又公道的店铺,妈一定租一个。”
“好呐,我再帮您多看看。”阮柠一看程梅松了口,盈白的小脸立马露出笑意。
馄饨包完,程梅用一次性塑料盒封装,再打包盖紧,阮柠收拾干净桌面,又走进厨房关火。
程梅对女儿说:“我等会儿去送馄饨,你在家等我回来。”
她包的馄饨好吃,又是纯手工的,小区周边有一批稳定的固定客户,只要在微信里下单,程梅包完就亲自上门送货。
阮柠:“我陪您一起去,帮您提一些。”
须臾,程梅点头,“行。”
~
初八上午十点,程梅裹着厚厚的棉服,围巾严严实实缠到鼻子,直接推着馄饨摊出门了。
阮柠留在家里,十一点,她动作麻利,炒了两个菜,一道是辣椒炒鸡蛋,一道是蒜苗炒肉。
饭菜出锅,她先拿出干净的饭盒,满满当当盛好饭菜,压实,盖上盖子,又套上一个保温袋。
匆匆扒了几口饭,十二点,阮柠拎着饭盒出门。
走了好一会儿,阮柠走到了程梅的馄饨摊前。
摊前空荡荡,只有几张塑料桌椅孤零零摆着,许是过年大家都在走亲戚玩乐,来吃馄饨的人就少了。
“妈,快吃饭!”阮柠的声音被风吹得有点散。
她几步小跑到程梅身边,把饭盒塞进她怀里,催促她:“找个背风的地儿,趁热吃,我看着这里。”
程梅接过饭盒,冻得有些麻木的脸露出笑,问她,“你过来冷不冷?妈吃完你就快点回去哈。”
阮柠推了推程梅去吃饭,她没答应程梅。
程梅提着饭盒,快步走向稍微能遮挡点风的墙角背风处,蹲下身,打开了饭盒。
站了不到十分钟,阮柠一边跺脚一边捂手,双手拢在唇边哈气。
南方的冬天又湿又冷,刺骨的寒已穿透了羽绒服和毛衣,直往骨头缝里钻。
阮柠缩着脖子,原地小跑,试图驱散入骨的寒气。
程梅吃得很快,她拎着饭盒匆匆而来,催女儿回家烤火。
外面实在太冷了,会把人冻坏的。
阮柠不肯。
见阮柠不肯回去,程梅便指了指背风的墙面,“你先去那里躲躲,等会来换我。”
阮柠这才答应。
调整了一下炉火,突然一道修长的身影站在程梅面前。
她抬眸,见男生穿一件深色长款羽绒服,身形挺拔,“你好,”男声响起,是一口纯正的京腔,“阿姨,请来一碗馄饨。”
第71章 回甘 “任她胡作非为”
程梅视线里, 看到一张年轻俊朗的脸,鼻梁高挺,心里不由得暗暗惊叹, 好帅的男生,长得像电视里走出来的男明星。
尤其是眉宇间贵气逼人,一看就不是普通家庭养出来的孩子。
瞧他年纪,跟阮柠差不多大的样子,大过年的,一个人跑出来吃馄饨, 是家里没人做饭?还是……
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 她总感觉男生嘴角噙的笑,似乎总落在自己身上,她站在锅灶边,左手戴上一次性手套,准备下馄饨, 问他:“小伙子, 你要大份儿的, 还是中份儿的?”
说完, 程梅还指了指旁边挂着的简陋手写价格牌。
薛政屿顺着程梅指的方向看过去,视线只停留片刻, 声音温和,“阿姨,大份。”
“好!大份的!”程梅应得爽快, 又多拿了几个放进去, “阿姨多送你几个。”
“谢谢阿姨。”
锅里的水重新沸腾,她利落掀开锅盖,热气瞬间蒸腾, 模糊了她微红的脸,她拿出一次性塑料碗做汤,放上虾皮和紫菜,馄饨浮起,程梅捞起馄饨,稳稳盛进大碗里,又浇上浓香的骨头汤,撒上葱花,淋上几滴香油。
薛政屿看着程梅和阮柠有些相似的脸,许是因为阮柠,他总觉得眼前的人,倍感亲切。
“要香菜吗?”程梅笑着问他。
“可以。”薛政屿掏出手机,扫码付款。
远处,阮柠迎着风走来,见程梅在招呼客人,她特意加快了脚步,径直站在程梅面前,注意力落在程梅身上,没注意对面站着的顾客,“妈,我来,您去休息会。”
“没事,这份煮熟了,我也没干什么。”出摊客人不多,程梅一直挺清闲。
见程梅想端馄饨,薛政屿立马出声拦下,“阿姨,我自己来。”
程梅提醒他:“好讷,小心烫。”
直到一双骨节分明的大手,倏地出现在阮柠面前,她猛地抬起头,杏眼越过一次性碗里氤氲的热气,直直往上,就看见了那张熟悉却又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一张脸。
此刻,男人唇角弧度明显,深邃桃花眼毫无预兆闯入她的视线。
阮柠整个人僵在原地,惊讶地嘴微张,寒冷的空气灌入喉咙,她才反应过来,只是那双漂亮的眼眸,追着他挺拔的身影。
男人不再是单薄的卫衣和大衣,穿了一件深色的长款羽绒服,见阮柠看到他后,明显紧张的神情,薛政屿神色如常,端起一次性塑料碗,走到塑料桌放好,坐下。
他个子高,一双大长腿有些委屈地曲起,阮柠收拢起心思,视线还是忍不住瞟向薛政屿的方向。
寒风小摊前,薛政屿吃相依然优雅,透着几分随性。
本来方才冻得麻木的指尖,此刻有点微微发麻,阮柠蜷了蜷手心,脑海里一下子跑出好多问题。
他怎么来了?
他不是还在马尔代夫度假吗?
他是怎么能知道这里的?
见阮柠总看着薛政屿发呆,程梅也顺着女儿的视线看过去,握着抹布擦了擦锅边,推了推女儿,笑着问她,“是不是好帅?容城第一次看到这么帅的男生。”
程梅的动作,令阮柠回神,她抿了抿唇,只胡乱地点点头。
一颗心,因为薛政屿的突然出现,还在怦怦乱跳。
薛政屿吃完馄饨,他起身将塑料碗放在摊前收碗处,“阿姨,您做的馄饨真好吃。”
程梅手上还沾着面粉,意外于他的动作,对他的好印象又加深了几分,程梅在这条街卖了几十年馄饨,见过形形色色的顾客,长得这般出众还主动把碗送回来的,真是见得少。
她忍不住多看了两眼,眼角的皱纹挤了挤,“小伙子真客气。”
又忍不住开口多问了句:“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
薛政屿深深看一眼正垂眸的阮柠,女孩手里捏着一块小小的面皮。
察觉到男人看过来的眼神,她抬起眼,视线掠了过去,又仓促转移开,回到程梅身上
薛政屿认真回答道,“阿姨,我是从京市过来的。”
程梅果然点点头。
原来是从京市过来的人,难怪她觉得眼前的男孩,身上的气质,不是普通家庭,也不是小地方能养出来的。
程梅:“过年来旅游?”
薛政屿:“来看一个人。”
他没再说什么,只礼貌对程梅点点头:“阿姨再见。”
随即转身,大步走入街巷的寒风里,身姿挺拔板正,跟这湿漉漉的南方小街上,偶尔走过的人影,截然不同。
阮柠眸子顿了几秒,缓缓收回视线,呼吸又乱了几分。
正在这时,穿着红色过年新衣,拄着拐杖的张奶奶慢慢走进馄饨摊。
“张奶奶您怎么来了,过年好啊。”程梅见到来人,热情招呼的声音响起。
阮柠看到是张奶奶,礼貌地打招呼问好。
“过年好,哎哟,柠柠一学期不见,出落得更水灵了。”张奶奶笑得脸上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我说来碰碰运气,不知道你出摊了没有。”
程梅一边利落地收拾台面,一边问:“张奶奶,这大过年的,怎么没去走亲戚啊?”
“明天去,明天闺女来接我!”张奶奶摆摆手,“她呀,就馋你包的这一口馄饨。”
“行啊,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