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夕尽欢 第100节
环顾四周,除去摄影的设备,其他大部分都是搬过来之后才购置的。
她的东西确实过多了。
曾经的出租房面积不大,许尽欢对那边又没有归属感,几乎没有添置多少东西。
摄影这个行业本就出差比较多,一年365天,许尽欢带团队在外拍摄的时间,每年最少也有一百多天。
因此,出租屋更像是一个暂时落脚的地方,本质上和酒店一样,在许尽欢心里没有任何差别。
她自然也不会多上心。
这里不同。
搬进来的那天,沈砚舟说,以后这是他们俩的家。
许尽欢嘴上不承认,心里却当真了。
母亲去世后,这么多年,她终于拥有了一个家……
搬过来之后,她购置的东西越来越多,大到懒人沙发,小到束发带。
大平层的面积足够大,平时生活,沈砚舟又奉行极简主义。
于是,许尽欢像一只不知疲倦的松鼠,每天都在为巢穴添置新物。
甚至连厨房里的调料罐,她都重新买了彩色的艺术设计款。
有段时间她的快递每天堆积如山。
吃完饭后,她和沈砚舟坐在客厅的长毛地毯上,一块儿拆快递。
他们一人一摞快递盒,边拆边猜测手里盒子,装的是什么东西。
猜对次数多的那个人,可以决定当晚doi的姿势和缠绵的地点,另一个人不能拒绝,还要无条件满足对方提出来奇怪要求,和那些令人羞耻的play。
饭后拆盲盒的游戏,曾经一度成为许尽欢每天最期待的环节。
东西毕竟是她买的,她多少有点印象。根据盒子重量和大小,她猜盲盒的准确率,要比一无所知的沈砚舟高上不少。
几乎每次,许尽欢都是以绝对的优势,大幅领先。
然后,作为胜利者,她愉快地享受沈砚舟无微不至的服务。
……
“喂!”江浸月在她眼前挥了挥手,皱眉道:“怎么回事儿,老走神。”
许尽欢敛眸:“你刚跟我说话了吗?”
“昂。”江浸月扬了扬手心用完的封箱带:“还有胶带吗,这卷用完了。”
许尽欢点点头:“有的,稍等,我给你去拿。”
她转身去杂物间拿了东西过来,对上的是闺蜜一言难尽的表情。
“要胶带,你找个烟灰缸给我干嘛?”
许尽欢沿着她的视线,茫然低头。
“没注意拿错了。”
她垂眸盯着手里的烟灰缸,想起住在一起后,有次在家里翻到几包拆封了、抽了一半的烟。
许尽欢拿去问烟盒主人:“原来你还抽烟麽?”
闻言,沈砚舟暂停了视频会议。
关掉摄像头,他搂着人,把来询问的许尽欢抱坐在书桌上。
他轻轻啄了啄女人的唇角,解释道:“以前偶尔抽,早就戒了。”
许尽欢半信半疑:“所有尝试戒烟的人,都这么说,最后还是偷偷复吸。”
她伸出食指,点了点他的胸膛:“以后抽过烟,就不准亲我。”
沈砚舟含笑注视着眼前娇嗔的女人。
他的小狮子慵懒地坐在书桌上,和他视线齐平,眉眼弯弯的样子,很是诱人。
他情不自禁,扣着许尽欢的后脑,用汹涌而激烈的接吻,淹没笑靥如花的女人。
唇齿交.缠,细碎的水声在舌尖迸溅。
沈砚舟的吻向来很凶,不论是床上床下,每一次负距离的接触都来势汹汹,恨不得把怀里的人拆吃入腹。
而许尽欢逐渐学会在他缠绵的吻里换气,次数多了自然熟能生巧。
被刻意引诱勾起兴致之后,小狮子尖利的虎牙,经常把沈砚舟的唇瓣咬破。
伤口不大,只有零星的血丝冒出,黏糊的舌吻混杂着微不可查的铁锈味。
“尝到烟味了麽?”沈砚舟笑着问她,金丝眼镜后眸光闪烁着纵容的宠溺。
许尽欢靠着他的胸膛,意犹未尽地砸吧嘴:“确实没有哎,很好,沈律请你继续保持!”
那天之后,家里的烟灰缸,打火机,开封的、没开封的烟,都被堆进杂物间,不见天日。
许尽欢走神得实在太明显。
一个普通的黑色烟灰缸,她都能盯着看上五分钟之久。
江浸月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但能感受到周身弥漫着的那种惘然。
看着快要碎掉的闺蜜,江浸月劝道:“要不你过几天再搬走,再等两天。等律师忙完回家,你俩再好好聊聊。”
“不了。”许尽欢放下手里的烟灰缸,“我明天要去南京带组拍纪录片。”
她重新拿了胶带回来,轻声说道:“今天晚上要搬完。”
江浸月张了张嘴,拿她没办法。
感情的事情,外人插不上手。认识这多年,江浸月亲眼见证了温家分崩离析,物是人非;也见证了她从‘温宜’到‘许尽欢’的蜕变。
江浸月扪心自问,换成自己,真不定能撑得下来。
她理解许尽欢,明白她对亲密关系的抗拒和抵触,懂她被原生家庭雕刻出的拧巴。
律师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引导性恋人,但只要许尽欢还没有做好准备,无关对错,她都坚定着站在闺蜜这边。
许尽欢选择接受,她将给予发自内心的诚挚祝福。
许尽欢选择拒绝,她江浸月,就是闺蜜永远坚实的后盾。
大平层的灯亮了整宿。
晨光微熹,最后一箱东西也装车完毕。
许尽欢确认好没有什么遗漏的东西,这套房子终于恢复了它最初的模样,仿佛她从未在此停留。
沈砚舟给她的买的,那些贵重的衣服,胸针首饰,还有去京市出差带回来的,让女明星江浸月都眼红的百万包包……她一样都没带走。
打包带走的,只有她带来的摄影设备;以及同居后,她购置的那些不值钱的家居小玩意儿。
许尽欢环顾着这套曾被自己当作‘家’的屋子。
删除智能门锁里的指纹。
关上进户门。
她亲自把自己从‘家里’,扫地出门。
-
南京被称为国内四大火炉,不是没缘由的。
节气上的小暑、大暑还未到,南京已经提快人一步,已然一派盛夏光景
热气烘烤着这座四朝古都,梧桐树郁郁葱葱,蝉鸣仿佛永远不会停歇。
许尽欢坐在塑料凳子后,盯着取景器。
镜头里的小男孩头发偏黄,不合身的衣服显得他的身型越发瘦削。
他似乎并没有被主角的自觉,几乎不看镜头,也和旁边追逐打闹的玩伴格格不入。
乖巧异常的小男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像是有一层无形的透明罩子,将他与外界的喧嚣隔绝开来。
“好乖啊,长得也漂亮,听孤儿院的老师说,他很聪明,考试每次都是第一名,还是满分。”成欣言搬一个小马扎坐过来。
许尽欢往旁边挪了挪,给她腾出一点地方。
摄影机的监视器屏幕不大,成欣言挤到许尽欢身边,小声道:“又聪明又好看,就是命太苦。”
许尽欢抿唇,摇了摇头。
另一个机位的摄影,听到了成欣言的碎碎念,插话道:“聪明是聪明,他看他对外界的刺激,完全没反应。这种孩子先天自闭,很难社会化。”
“啊,可是他智商高啊。”成欣言诧异道。
许尽欢凝视着镜头里独自玩拼图的小男孩,解释道:“阿斯伯格综合症,他应该比较严重,所以显得特别孤僻。”
成欣言似懂非懂地点头。
相映成趣此次接的项目,由政府牵头,多家传媒机构和电视台共同打造,关于孤儿主题,跨省联动大型纪录片项目。
工作室之前的项目,大多是商业公司的广告宣传片。此次纪录片的参与,是一次重要的新领域尝试。
许尽欢很是重视,亲自带队赶赴南京,到约好的孤儿院进行定点拍摄。
午饭时间,拍摄仍在继续。
“许导,我们孤儿院的伙食还不错,你们也来尝尝。”孤儿院的院长过来摄制组,笑着说道。
许尽欢扭头看了一眼团队。十几个人的团队,吃了几天盒饭,三班倒进行纪录片拍摄,力求不错过每一个镜头。
“谢谢吴院长。”她推推旁边的成欣言:“招呼大伙儿吃饭,这边我看着就行。”
成欣言:“那老板你不吃吗?”
许尽欢戳戳手里的盒饭:“我已经吃好了,你们去吧,记得吃完把餐桌收拾好。”
“好嘞!”
有热乎饭吃,成欣言顿时觉得手里盒饭都不香了,屁颠屁颠带着一帮摄影师,去吴院长特意留了那桌当起干饭人。
许尽欢检查了一遍几台摄像机,确保镜头焦距无误,保持正常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