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有及 第14节
“哪知南地水土湿重,那家的老太君与老爷相继病逝,只余下一位大娘子。她独自难以支撑门户,带着小儿另寻出路,临走前,将我又卖给了人牙子。”
我屏息静听,指尖微紧,小娘却说得极稳,仿佛只是旁人口述,与己无干。
“那时我手中略有积蓄,便咬牙从人牙子手中赎了自己的身契,得了一纸自由身。”
“可我身无长物,便只能靠做些粗活维生,缝缝补补、浆洗操持。几番辗转,勉强攒了点银子,又被歹人盯上,险些连命都没了。”
“幸而,遇上一位海上商贾,姓卫名启荣。他出手救我,还将我接回家中养伤。”
“他待我甚好,久而久之,将我纳为姨娘。卫家是南地第一大海商,如今皇上欲开海禁,推举皇商,卫家若能承揽漕运大权,便可真正掌一方之势了。”
说到此处,小娘眼中早不见泪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自豪与明亮的温柔。
“老爷为人正直,大夫人亦通情达理。我此番回来寻你,正是他们亲自准许,还派了随从数十,便是怕我一人找你太难。”
她握住我的手,目光真切坚定,“儿啊,不用再怕了。此番与娘回南地去,那便是你真正的家。自此以后,娘不再与你分离一步。”
小娘笃定的话,让我渐渐将心放回了肚子里。
那些年被风吹雨打的梦,似乎终于落地。
我望着她,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慢慢生出一丝久违的希冀。
第12章 我要归家
又歇了数日,小娘说再过几日便可启程。
从京里去往南地,舟车劳顿,少则一月,须得筹备妥当。
因此,自我好了以后,小娘便开始准备,日日出门买需要带的东西。
而我,虽说是好了,却日日沉睡不醒,昏昏沉沉。
许是这些年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要将前十年的疲惫都一股脑地补回来似的。
又是一天,雨微轻轻掀帘而入,将我从被窝里半扶半拉地唤起。用温热的帕子细敷在我的额角、面颊。
温热沁入肌理,我慢慢清醒过来。
睁开眼,只觉周身舒坦,忍不住感叹,人果然是由俭入奢易。
短短几日,我竟已习惯了有人唤起,有人端茶递水的生活。
不过几日前,我还要跪伏在地,惶惶不可终日,如今居然要人轻声细语地将我唤醒,捧为“少爷”。
心底一时百感交集,喉间涌出一丝涩意,却未言明。
我将帕子自脸上拨开,声音略哑,问道:“今日天气如何?”
雨微依言走到窗边,将窗栊推开一角,道:“日头甚好,少爷出去走走可好?老闷在屋里,怕是要捂出病来。”
说罢,她转身至屋角箱笼中取出一身素净新衣,抱着走回来,笑吟吟道:“我来伺候少爷更衣罢。”
我一听,忙摆手:“不要了,我自己来。”
雨微也没强求,笑笑退至门边,轻轻掩门,立于外守候。
换好衣服,我站在有一人高的西洋镜前,端详着自己。
一袭浅豆沙色纱袍,衣领绣着极细的暗金卷云纹,立于窗下,清风吹帘,衣角微扬,宛若画中人。
我怔怔望着,仿佛镜中人不是自己一般。
门外响起轻轻的叩门声,雨微唤道:“少爷换好了么?”
我回神,应声道:“好了。”
她推门进来,为我束发。
随后,她不知从哪取出一枚通体莹润的白玉蝉,系在我腰间。
我握在掌心赏玩,这玉蝉灵性十足,温润贴肤,竟是暖玉。
我生怕它磕了碎了,连忙又紧了紧系绳。
穿戴整齐,临要出门之际,我却忽地有些迟疑。
这一身矜贵的衣袍,腰间价值千金的玉佩,怎么看都像是我从主家偷来的。
这让我有些心虚胆怯。
雨微仿佛看到了我的不适,唇边带笑,轻声夸赞:“少爷穿这身衣裳,俊得就像画本里的公子。若是再配把折扇,街上一走,怕是能惹得姑娘们摔了瓜果碗盏。”
她一边说,一边又进屋去给我拿了把折扇。
然后抿嘴笑道,“少爷本就白,再有我这黑煤锅一衬,越发衬得雪白无瑕。”
我明知她是逗我,但心头那份局促果真淡了几分,遂顺口问她:“你是天生这么黑么?”
在京中,近身伺候的丫鬟都和半个小主子似的,白里透红,从未有黑皮肤在身前伺候。
雨微红了红脸,挠头笑道:“奴婢从小在南地长大,日日晒太阳,怕是晒透了皮肤。”
我笑出了声,对遥远的南地更加向往,让她为我细说关于南地的风土人情。
出了门,我才发现我们所住之处,竟是金樽坊的顶层。
从曲廊迤逦而下,前方是高楼临街之处,楼下是金樽坊最负盛名的包厢与正厅。
“咱们坐正厅,你替我点一盏玉露酥。”我忽然吩咐雨微。
玉露酥一盏就要五百文,乃是金樽坊每日限量之珍馔,仅供最尊贵的客人。
我曾随二公子来这里,见到那玉露酥雪白如霜,一小碟盛在玉盏中,像未开的白荷,幽香清雅。
彼时我跪在一旁,连一口残羹都不敢奢想,只得暗自咽下一口口唾沫。
今日终于能尝一尝了。
沿着楼梯缓步下楼,我把玩着折扇,企图遮掩我的不自在。
然后,寻了个不甚显眼,又不致太偏的位置坐下。
不多时,雨微就回来了。
我对她道:“你再去点一盏玉露酥,送回小娘房中,然后再回来。”
她不放心地看着我,目露迟疑。
我含笑安抚她:“我就坐在这等你,不会乱走,你快去快回。”
她这才点头应下,轻声道了声“少爷留神”,转身快步离去。
她果然脚步极快,虽看着小步轻移,实则转瞬便走远了身影。
不一会儿,店里小哥送上餐食。
不仅有我吩咐的玉露酥,雨微还点了不少名馔点心与好茶。
我学着那些公子哥的模样,从袖中摸出几文碎银,打赏了小哥,语气也尽量带些从容:“辛苦了。”
小哥笑着应下,自去忙活。
我拿起玉露酥,放入嘴中,咬下一口,眼睛一亮。这点心凉甘入骨,沁人心脾,舌尖还能尝出一丝极淡的荔枝味。
果然美味!
我忍不住快了几分速度,两三口便将这盏五百文的玉露酥吞下了肚。
又倒一盏茶解腻,再取一块茶点入口。
就这样来回几次,不觉间吃了不少,直到腹中鼓胀,我才终于歇下。
歇在座位上,刚想随意靠在椅背上,耳边仿佛又响起二公子的冷声。
“真正的世家公子,纵在外亦自持有度,岂可委顿坐姿、垂肩缩背。”
于是,我只得脊背挺直,如坐针毡。
明知无旁人注目,却仿佛身处众目睽睽之下,心里盼着雨微快回来。
“你倒惬意。”
身后忽有一道低沉的声音响起。
我猛地僵住,转过半个身体,仰首望向来人。
一双寒潭秋水般的眼睛正垂眸看着我,深沉静穆,带着令人无法直视的压迫。
是李昀。
我的心跳蓦然一滞,随即如擂鼓般狂乱起来。
喉间干涩,似是方才咽下的点心都未曾嚼碎,尽数堵在了咽口。
他从我身后踱步而来,立在面前,目光淡淡地在我周身一掠。
漆黑眼珠不动声色,似讥非讽,似审非判,仿佛看穿了一切。
我不由自主地低下头,一股自惭形秽、无以名状的羞愧从心底翻涌而上。
这感觉不知从何而来。
于是。我开始怨恨这一身新衣。
一定是它将我变得难堪,显出了我的虚饰。
我恨不得就此将它撕成碎片。
李昀并未在我对面空位上落座,而是继续用一种令我胆寒的目光,居高临下地望着我。
这目光宛若从上往下端量着一件货物,叫我浑身不自在,连指尖都发起了抖。
然后,他嘴角勾出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似乎在仔细欣赏我仓皇不安的模样。
“这一身,”他声音极淡,却字字清晰,“果然不一样了。”
我强装镇定,没有作声,手却下意识地去碰放在桌子上的折扇,企图遮住自己的惊慌。
可扇骨才动,我又为自己这样胆裂的行为感到懊恼。
“你这双眼睛……”李昀顿了顿,眼里的冷锐更甚,“徐小山,我曾说过,背主的奴才该死。你怎么还敢,堂而皇之地坐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