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损了一下张伟后,姜悦问姚玲和王亮:“你们和家里说了吗?”
“说过了,前几天我带着他回家了一趟。”
“家里人咋说的?”
“还行吧挺好的,这么多年下来也知根知底的,我们都多大年纪了,我爸说找个机会和他家长见个面先定下来,结婚等大学毕业了之后再说,现在他希望我们先专注学业。”
“你爸说的挺对的,都认识这么久了也不着急这几年。”
“合着这全世界就我自己不知道啊?我真是服了,还是不是革命同志了!”
姜悦给了他个白眼没说话,锅里炖的排骨好了她去盛,留下张伟和俩人对线,今天喝了点酒三人都在这边睡的,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才离开,等人走后姜悦收拾了一下家里,过几天就要开学,再不收拾就没时间弄了。
下午的时候姜悦找了小燕过来,上课的时候姜悦打算雇佣她给看院子,熟了的菜也可以帮忙处理一下,其实也是看小孩子可怜打算照顾她一下,最近那家人是越来越过分了,街坊邻居都看不下去准备找他家麻烦。
1978年9月1日,沉寂了一个暑假的师大再次热闹起来,姜悦和班级里的几个朋友帮着迎新,忙忙碌碌的一天过去,姜悦才有时间回宿舍整理一下床铺,晚上和舍友去食堂吃了饭,吃完饭,咦~!想家了。
回宿舍时看到了三三两两的学生团体,有些在探讨学习,有些在谈论诗歌,舍友在半路就跑了,回宿舍后就剩下姜悦一人,姜悦懒得出去,之前还想着在学校转转,但是你找吧哪都有人,还不如在宿舍呢。
看了一会书天黑之后舍友回来了,还没一会呢两个舍友就吵起来了,原因是一个人用了另一个人的热水,这事已经发生很多次了,有人就是不自觉。
姜悦的水都被偷偷用过,用点水无所谓,但是你提前说啊,总是偷偷摸摸的也不像个事,有次姜悦没注意,第二天一早,自己想喝水的时候都没了,你说气人不气人吧。
姜悦打算大二的时候就申请出去住了,到时候也不和他们挤了,等她离开还能腾出一个位置来。
正式上课之后,虽然多了不少学生,但是对姜悦的影响几乎没有,就是图书馆更难找位置和吃饭时排的队更长。
姚玲那边也是,她都不只一次写信说这事了,好的是姜悦书房已经弄好了,四人的专业书籍和一些权威的课外书姜悦都弄到了,周末过来聚餐不用从学校借书了,值得一说的事一起下乡的知青今年又考上几个。
他们还专门写信过来和姜悦她们道了谢,感谢几人给送的学习辅导资料,姜悦顺便还给大队长送了一些种植蘑菇、药材的书。
队里现在还有安家落户的知青在,她把四人悄悄种蘑菇的地方透露给大队长了,等政策放开也能凭借种蘑菇致富脱贫。
第364章 六十年代下乡知青26
认真学习时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就到了放寒假的时候,考完试的第一天,姜悦就把行李搬回了家里,东西不多她来回跑了两趟就弄完了,回家后小燕已经在家等着了,之前拿回来的东西她都帮忙收拾好了。
等姜悦回家后小燕已经回了家,姜悦给炉子里填了块煤,把东西收拾好后姜悦也饿了,从空间里拿出两袋泡面打算吃一顿泡面,这东西也挺长时间没吃过了,想做就做拿出饭盒添上水放到炉子上就是烧水。
等水烧开放调料泡面,等泡面软后卧两颗鸡蛋,等面煮的差不多后把炉子盖上,把饭盒移到边上,拿出一瓶可乐喝一口直接开吃,你别说可真香。
吃完后把可乐瓶子给销毁掉,把饭盒洗干净后找了本书看了看,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放假的这几天跟着街坊们去买年货,毕竟还剩几天就要过年了,虽然恢复高考后的这两年变化很大,但是国家还是很穷,买东西还是不太好买的。
别人家不知道准备的如何,姜悦家的储备是够了,她还顺便给姚玲家带了一些过去,姚玲是想着让姜悦来她家过年的,但是姜悦给拒绝了,人家一家人团圆她过去干什么。
年三十的这天姜悦还是引起了别人的议论,毕竟大过年的不回家家人也不过来,闲着没事的人自然会暗地里蛐蛐,这也怪姜悦的耳朵实在是太灵,不过这点闲言碎语对于姜悦来说屁都不算,炒完最后一个菜后姜悦给锅里添了点水,一会留着洗碗用。
把菜端上桌后姜悦把肘子从炉子上端了过来,菜齐后从空间里拿了一瓶灵酒,今天是过年的日子喝一点好的,吃了几口菜后姜悦来了个肘子拌饭,这时候吃一口这个别提多香了,哪怕姜悦是经常吃肉都有点停不下嘴,太香了。
吃饱后姜悦都不想动弹,最后还是招了一个傀儡来收拾,等晚上的时候小孩子遍地都是,今天家长也不喊他们睡觉了,满大街的瞎逛,姜悦家里的电视又被孩子们占领了,在家待着也没事,她也出去逛了逛,被几个小伙邀请一起玩拒绝之后她就回来了,实在是没那个心情。
第二天一早,招待了上门拜年的小孩子,中午的时候弄了一块猪皮擦了擦炉子,擦干净后下午烤了几个包子吃,顺便还分给小燕几个,给她红包的时候姜悦给了两个,不然回家就被那个后妈收了,他们这些街坊都商量好了,给小燕的话一明一暗分成两份。
初六的时候姚玲来姜悦家住了几天,闲着没事拉着她去帮她打扫了一下房子,过年的这几天房子刚装修好,四人中她是最后买的,平时有点时间就顾着谈恋爱了,这也不好和家里说,可不是慢了吗。
忙活了两天才把屋子收拾干净,姜悦没想到躲掉自己家的打扫,又在这边补回来了,这边姚玲是打算留着自己住的,顺便还打算当自己的婚房,装修上费了不少功夫。
初八的那天王亮和张伟回了北京,毕竟十六那天就要开学了,剩下的事就不用姜悦帮忙了,两口子慢慢布置呗,再加上一个张伟当搬运工不是正好吗。
不过姜悦也没闲着,在家给几个熊孩子补习功课呢,眼看还剩几天就要开学,好多人作业还没写完呢,这街坊不就拜托到了姜悦头上,姜悦想着要不试试,反正自己对未来也没有什么规划,以后说不定要当老师呢,就当练练手吧。
这一补习就补到了开学前一天,这几天的补习目前也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进步,时间太短了姜悦也没有太认真,因为她没有那种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简单来说就是当一份工作可以,但是奉献终身是不可能的。
进入大二后仿佛进入了快车道,暑假时四人去了南方,倒腾东西赚了不少钱,这期间没少被执法人员追赶,迫不得已下还扔掉不少东西,赶在暑假末尾几人回了北京。
回家后几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房子,因为房子早就寻摸好了,只是之前没钱买罢了,毕竟这四个人都没有什么宏图大志,就是买点房子钱够花就行。
之后的两年差不多都是这样过得,该上学上学该挣钱挣钱,三年下来几人手里都有了不少的积蓄,不只是现金全国各地也买了不少房子、地皮,临近毕业几人歇了继续折腾的心思,都在关注这分配工作的问题。
学校也在给毕业生做动员,大致介绍了各个系的分配方案,不过家里有关系的早就找好了关系,姜悦倒是无所谓,最多就是分配回原籍当教师,毕竟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也不会差到哪去。
姜悦不担心姚玲他们倒是挺担心的,王亮肯定想留在北京,毕竟姚玲还在这边呢,真要是分隔两地也不好,张伟那边也是他也找了对象,对象也是北京的,都面临着这种情况。
过了几天张伟那边率先解决了问题,因为她对象家里有点关系,他们家里对于张伟也很满意,丈母娘也不想小两口分居两地,找了关系把两人都安排在了北京。
王亮和姚玲就没这个关系了,他们两人去找学校反映了一下,最好是把他们分配在一个地方,他们两人学习都不错,想来学校是会考虑的,就算最后不能留在北京,应该也会分配到一个地方。
分配结果下来后,结果还是挺让人满意的,虽然他俩不在一个单位,但是都留在北京不用分居也是挺棒的,姜悦这边有点曲折,刚开始是打算让她回天津的。
但是她的成绩比较拔尖,学校是想着让她留校的,不过和天津方面交涉好的时候,留校的名额已经没了,没办法只能先让她到附中当老师,等有名额再调回来,老师和姜悦说的时候还挺遗憾的。
得知分配结果姜悦叹了口气,她还想着去个事业单位一杯茶一张报纸混一整天的,虽然这也不太现实,这时候还是很缺人才的,不可能让你闲着在那喝茶,当老师就当老师吧,能干多长时间还不知道呢。
第365章 六十年代下乡知青27
分配结果下来后姜悦拿着报到证去单位报到,对于姜悦的到来学校还是很欢迎的,手续办好后姜悦成了一名光荣的历史老师,其实这年头老师还是不错的,起码不用担心说几句学生就被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