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苏哲宇、司马相如、林云轩、姜泽、宋青云这都五个了,突然反应过来,哎哎哎,姜泽!是有姜泽是吧?赶紧往下看了看,倒数第四个是姜泽!刹那间,姜泽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啊,激动得不行,又惊又喜的,还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姜泽还呆站在原地,消化着中举的消息,姜父不知从哪儿突然冒了出来,紧紧抓住姜泽的胳膊,满脸狂喜,大喊道:“小泽,快看,你中啦!你中啦!”
  “爹,我中啦!”姜泽兴奋地喊着,声音虽不大,却难掩心中的激动与喜悦。周围人一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道贺声不绝于耳,姜父边笑边回应大家,边拉着姜泽往外挤准备回家。
  这边在家的姜悦和母亲陈氏还在等着姜父的消息,就在这时门外有几位衙役策马而来,刚到姜悦家门口就放了一盘炮仗,姜悦和陈氏也听到了动静,还以为谁家有什么喜事呢,两人刚走出家门,想看看什么情况,刚到院子里就听到有人敲自家的大门。
  姜悦带着陈氏把大门打开,报喜的人双手抱拳嘴里还喊着:“恭喜贵府姜泽姜姥爷童生试高中,考上秀才!”
  来报喜的人口才都是极好、见多识广,见到姜悦和陈氏好话不要钱的说,周围的邻居也是连忙上前恭喜,陈氏笑的嘴都合不拢了,姜悦赶紧从袖口掏出一些红包,报喜的衙役一人给了一个大红包,祝贺的人也一人给了一个红包。
  “哎呀,恭喜了,我就说你家姜泽非池中之物,早晚会有出息的。”
  “对对对,说不定还是文曲星下凡呢。”
  “打小我就看你家姜泽不是一般人。”
  第一波报喜的人离开后不久,紧接着又有两批人前来道贺,这些后来者一看自己迟到了,不禁暗自咒骂一声倒霉,转身就要离开,但是姜悦也没有厚此薄彼,无论是谁,只要来报喜说几句吉祥话,她都会递上一个红包,收到红包后的人立刻喜逐颜开,好话更是源源不断地脱口而出。
  等人都走的差不多之后,悦搀扶着有些腿脚发软的陈氏走进屋内,陈氏满脸笑容,嘴里还喃喃自语说些什么,又过了一会姜父和姜泽总算是回家了,可他们刚走到门口就被邻居堵住了,两人又是客套好一会才进到家里,关上大门一家人总算是团聚了。
  刚得到消息大家都很高兴,聚在一起反而不知道说些什么,只咧着嘴在那边笑,等心情平复下来姜父说:“明天我们回你爷爷家一趟,你了中秀才要和他们说一下,一起高兴高兴。”母亲陈氏也连连点头。
  第二天大清早一家人就坐着牛车回村了,走了一个多时辰牛车在一个院子前停了下来,姜泽先跳下了车,扶着姜悦下去后,姐弟俩把陈氏也扶了下去,这时屋里面的人也走了出来,姜老爷子和老太太看到姜家一家人还以为出什么事儿了,忙来到门口打开门。
  “怎么了?怎么都回来了,出什么事儿了吗?”老太太有些焦急的问姜父,姜老爷子则是扫了大家一眼,脸上都带着笑意,看样子不是什么坏事。
  “爹,你孙子中秀才了!”姜父咧着个大嘴对姜老爷子喊道。
  “啥?真的中了?”老太太冲过来一把把老爷子拉到一边,姜老爷子一个不留神差点摔倒,姜泽赶紧过去搀扶了一下,老爷子紧紧抓着姜泽的手:“小泽!你真的中了?”
  姜泽点了点头,老两口顿时笑得合不拢嘴,抓着姜泽的手都不放开直夸姜泽聪明,一家人都比较高兴动静比较大,把旁边的大伯和二伯家也惊动了,然后没一会整个村子都知道了,要知道村里上次有人中秀才都几十年前的事儿了。
  一大家子在院子里聊天的时候,房门就被人敲响了,姜父过去打开门,只见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都过来了,最后进来的是一个佝偻着身子拄着拐杖的人。“太爷!您怎么也来了。”姜父赶紧过去搀扶着老太爷,姜泽也是赶紧过去和姜父一起搀扶着太爷坐到了桌子的主位上。
  第65章 古代换亲文中的路人甲10
  等太爷坐好,姜老爷子倒了一杯茶水给他,太爷喝了一口:“是这样的,姜泽考了秀才,也是近几十年咱们村唯一的一个秀才,这也是我们村里的光荣,我们几个老的私底下和合计了一下,想在咱们村中央立个碑,一方面是奖励一下姜泽,另一方面对村里的后辈也是一个激励。”
  姜父想了想正在权衡利弊的时候,姜泽上前一步说:“太爷,还是算了吧,我目前只是一个秀才,这样做有点太招摇了,对我的名声也又影响,如果后面我能再进一步的话,再来立这个碑也不迟。”
  这边村正还想再说些什么,太爷摆了摆手手制止了他:“小泽啊,那这就听你的,但是你这次考上状元也算光宗耀祖了,这次祭祖的时候给祠堂前立块碑告知一下祖先,这个应该没什么问题,不会影响你吧?”
  这次开口说话的姜老太爷,老太爷提一个意见的时候姜老太爷差点就没忍住,一说给祖宗面前立碑姜老太爷直接激动的不行了:“行,这个可以,这可不影响。”姜泽看爷爷答应下来也只能点点头表示同意,这个起码不是很招摇,再说谁家不祭个祖啊。
  开胃菜说完最重要的正事还没说呢,老太爷也是斟酌许久才缓缓开口:“还有一件事,姜泽这次考上秀才是不是还可以免除一些地税,我代表村里问问你们对这个有什么安排没有。”
  朝廷是有这个优惠政策,秀才可以免除五十亩至八十亩的地税,所以同村人愿意把田地记在秀才名下,成为秀才的佃农,还有就是免两人差徭及丁税,就是不用你去挖运河,补河堤等修筑工事。
  大部分秀才的收入来源就是这两项,姜泽想了想说:“老太爷,我名下挂六十亩就差不多了,我们家良田大概二十亩,我想这二十亩的份额留给家里,剩下的四十亩交给村子安排,最好是优先一些困难的人家。”
  姜泽说完大伯二伯想说什么被姜老爷子拦住了,老太爷满意的点点头,夸奖了姜泽识大体明得失,姜泽当然可以一点都不分出去,自家的田就足够占满份额了,但是这样子不如分出去帮助孤寡的名声好听,而且这分出去的份额并不是和他就没关系了,每年也有给他交租子只是比官府的税收少了一些。
  这年代名声还是很重要的,这可不像后世那样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老太爷和村老走后大伯二伯有些愤愤不平,结果就是被姜老太爷教训了一遍,姜泽和家人说了一声就出门了,他去拜访他在村学堂时候的夫子了。
  姜泽走后话题就转到姜悦身上了,这几年一共就出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姜悦不打算嫁人的事儿,另一件就姜泽中秀才的事儿了,另一件事的主人公走了,剩下的姜悦当然就被大伯母二伯母等亲人包围了,都是劝姜悦不要冲动自己立女户可以,但是不嫁人不行啊,等年纪大了也没孩子可以依靠,生个病都没人给请医生等等等等。
  姜悦认真倾听虚心接受但是改不改就不知道了,姜悦掏出糖果递给一直盯着她的二伯家的小堂弟,小家伙洗的干干净净没有其他小孩子的邋遢,看到糖以后嘴角都流口水了但还是看了看二伯母,等二伯母点头后才吃。
  “小舟真懂事,二伯母您可教的真好。”说完姜悦又掏出一些糖递给围过来的一堆小孩子。
  “他自己懂事儿,我也没怎么教。”二伯母谦虚的笑了笑,没看到旁边的大伯母白眼都翻出天际了,真好意思说没教,真不知道每天那么严厉的管孩子的人是谁。
  一家人在院子里闲聊,等姜泽回来家里的女人们就开始做饭了,男人们在一边都围着姜泽聊天,还让他看看家里的小孩子们有没有适合读书的,姜泽考上秀才后也是把他们刺激到了,遥想想当年姜泽想走参加科举这路还是以分家结尾的。
  现在大伯他们都庆幸没有把两家的关系闹僵,刚开始一两年姜老爷子让他们每年送些粮食的时候还是有点不乐意的,不过怎么说也是自己兄弟自家子侄,多多少少都送了一些,现在姜悦家发达了也能沾一点光。
  吃过饭几人就回家了,姜老爷子本来想让他们在家住一夜再走的,但是姜泽说明天和同窗约好了去拜访夫子,姜老爷子见状也没说什么,收拾好东西姜悦一家就启程回家了,到家之后又是被邻居恭维了半天,姜父也客气的回了几句,最后邻居看他们都面带倦意也没有多说什么就告辞了。
  第二天姜泽一早就出门去了,姜悦这边绣的大屏风也完成了,收拾好之后就让陈氏带去店铺,这个是有人专门定制的,已经给了五两银子的定金,等店铺掌柜看过没问题就会通知客人来取货,等客人也确定没问题才会给尾款。
  陈氏到了一直合作的店铺,看到没人后把东西交给了掌柜,掌柜的看了看没问题就打发店里的一个小厮去通知客人来取货了,没等一会一个老嬷嬷带着丫鬟就过来了,两人一看就是官家的仆人,掌柜的把屏风展开,老嬷嬷仔细的看了看,最后满意的点点头:“很好,出乎我的意料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