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调查发现,“祈愿号”上配备的救生艇数量,远低于国际海事法规要求,更恶劣的是,许多救生艇年久失修,关键部件老化锈蚀,根本无法正常使用,救生衣也存在大量不合格产品。
  这一切,都是汉仁集团为了确保沉船时尽可能多的人无法逃生,减少生还者揭露真相的风险,同时让“意外”看起来更“合理”,他们在用乘客的生命,为自己的财务黑洞陪葬。
  真相三:谋杀江晏清,是另一股黑暗势力的政治献祭。
  汉仁集团需要沉船骗保,而新百丽的总统候选人朴汝贞,则需要一场轰动性的“胜利”来提升自己的威望和支持率。
  江晏清成了她眼中最完美的“祭品”。
  在新百丽被诸华帝国毁掉反导系统后,除掉江晏清,不仅能打击诸华帝国的声望,更能激发新百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为她赢得选票。
  双方一拍即合,狼狈为奸。
  为了让江晏清放松警惕,朴汝贞甚至安排了一个高中的高三毕业生作为“烟雾弹”,诱导江晏清登上了这艘死亡之船,毕竟谁都不会想到,有人会不顾几百位学生的安危,在船上对江晏清动手。
  沈牧通过特殊渠道,获取了一段机密的内部会议录音。
  这段录音被公之于众,整个世界为之失声。
  录音中,朴汝贞那毫无人性的声音清晰可辨:
  “……不用心疼那些学生,江晏清的命格与诸华帝国的国运紧密相连,用这些学生的命,换江晏清的命,把他们的怨气和绝望作为祭品,足以斩断诸华帝国的上升气运,助长新百丽的天命!”
  妖言惑众,丧心病狂。
  这位道貌岸然的总统候选人,她的真实身份,竟是“圣理教”的教皇,她利用教义蛊惑人心,竟然真的让一名被洗脑的狂热教徒,自愿献出了自己学校的学生,作为这场邪恶献祭的牺牲品。
  真相如同核弹般在全球媒体上引爆,诸华帝国彻底沸腾了。
  全民震惊,举国愤怒。
  如果说之前的悲伤是沉痛的江河,那么此刻的愤怒,就是焚尽一切的火山岩浆。
  谋杀他们的青年领袖,竟然是为了进行如此邪恶、如此反人类的献祭仪式,这已经超出了政治斗争的范畴,这是对文明底线的践踏,是对生命的亵渎,是对整个诸华民族的宣战!
  帝国的年轻一代忍无可忍,他们不再满足于国内的声讨,无数人熟练地翻过网络的高墙,涌入新百丽的社交网络、新闻评论区。
  他们不是去谩骂,而是用冷静到可怕的事实、详尽的证据链、精准的外语翻译,将朴汝贞及其党羽的滔天罪行,血淋淋地摊开在新百丽的民众面前。
  他们找到遇难学生父母的账号,隔着冰冷的屏幕,用最真挚的话语隔空拥抱那些破碎的家庭,从共情到感同身受。
  江晏清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位青年领袖,他是国民心中温暖又明亮的“小太阳”,是代表着未来希望的符号。
  这样一个人,居然被如此邪恶地谋杀,人们在情感上无法接受,在道义上无法容忍,在法理上感受到了被践踏的愤怒。
  帝国那些儒雅温和、佛系喝茶的年长一代,此刻也撕下了从容的面具。
  道馆里,白发苍苍的老者将手中的紫砂壶重重顿在桌上,茶水四溅,怒目圆睁:“欺人太甚!杀我麒麟,断我国运?当我诸华无人!”
  侦讯社的办公室里,最讲究涵养的中年高管对着电话冷静吩咐:“给我仔细查,所有跟汉仁、跟朴贼有勾结的,一个都别想跑。”
  公园里,提着鸟笼遛弯的大爷们聚在一起,个个面沉如水,眼神锐利如刀:“这已经不是打脸了,这是要把我们诸华的脊梁骨都敲断!这事,没完!绝对不能善罢甘休!”
  儒雅佛系?
  那是和平时期的修养。
  龙有逆鳞,触之必怒。
  江晏清之死,触碰了诸华帝国的逆鳞,谋杀帝国的领袖,行邪祭以断国运,这是不死不休的血仇。
  整个帝国,从上到下,从庙堂到江湖,从未如此同仇敌忾。
  帝国的意志,化作冰冷的锋刃,指向所有该为此付出代价的敌人。
  沈牧在新闻发布会上,面无表情地抛下最后一颗重磅炸弹:
  “最新情报确认,朴汝贞在缴纳保释金后,已秘密启动移民程序,目的地是米利托首都。预计一周内,她将搭乘私人飞机,永远逃离新百丽法律的制裁范围。”
  新闻一出,瞬间将诸华帝国上下积蓄到顶点的愤怒引爆。
  “什么!让她跑了?”
  “米利托,又是米利托!包庇这种反人类的罪犯?”
  “血债未偿就想跑?做梦!”
  “必须给我们一个交代,给死去的孩子们一个交代!”
  互联网又瘫痪了,新百利的百姓聚集起来,高举遇难学生的遗像,悲愤的呼喊声震天动地,要求国家出手,严惩凶手,绝不能让朴汝贞逃脱。
  新百丽政府继续装死,反倒是诸华帝国响应民意,在接到情报的第一时间,就对新百丽实施制裁。
  一切都按照江晏清的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
  诸华帝国扼住科技咽喉,对关键原材料与零部件禁运。帝国商务部连夜发布公告,宣布即日起,限制关键半导体材料及显示器面板核心原料对新百丽的出口,矛头精准锁定新百丽赖以生存的半导体产业。
  工信部同步启动应急预案,加速国内替代供应链,最大限度减少对自身产业链的短期冲击。此消彼长,新百丽的芯片厂家将面临“断炊”危机。
  高纯度光刻胶与电子级氟化氢是芯片制造不可或缺的“血液”和“刻刀”,傅衔章趁机断供,进行产品迭代,一步步抬高价格。
  帝国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下发紧急通知,全面收紧对新百丽资本在华投资与合资项目的审批流程。所有拟在华投资或扩产的新百丽企业项目,无论大小,一律纳入“白名单”管理。企业需提交极其详尽的核心技术方案说明、第三方权威机构出具的全方位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以及经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资金来源合法性证明。
  材料不全?直接驳回!
  法定审批时限从45个工作日强制延长至90个工作日以上,且不承诺最终时限。
  项目陷入漫长等待,市场机遇转瞬即逝,投资成本剧增。
  财政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联合行动,对所有在华运营的新百丽企业,启动穿透式专项审计。重点核查财务造假、转移定价、环保违规、劳工权益等“潜在风险点”。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下达限期整改令。
  整改不到位?直接吊销营业执照或暂停关键业务许可。
  新百丽某化工巨头在华工厂因“废水排放数据异常”被勒令停产整顿,股价应声暴跌。
  颜值经济进一步崩塌,诸华帝国对化妆品与日用品精准狙击。
  海关总署和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公告,大幅提高对新百丽产化妆品及日用品的入境抽检比例,从10%提升至30%以上,并更新《进口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特别针对新百丽产品常用的防腐剂(如parabens类)、香精(特定合成麝香)、以及重金属(铅、汞、砷)残留,设定比国际标准严苛的限量标准。
  抽检一旦发现某项指标不符合标准,哪怕只是轻微超标,该品牌、该批次所有产品立即全国范围下架、召回、销毁,并禁止该品牌同类产品入境至少6个月。
  某知名新百丽面膜品牌因某一批次产品防腐剂微量超标,一夜之间从各大电商平台和高端商场专柜消失,损失惨重。
  媒体配合进行“科普宣传”,不断强调新百丽化妆品的“安全隐患”,消费者信心崩塌,代购纷纷转型卖国货。
  釜底抽薪的招放在最后。
  诸华帝国将减少从新百丽进口半导体材料、显示器面板关键原料,利用国内替代供应链的优势,减少依赖,削弱新百丽相关产业链出口能力。
  新百丽一直以为诸华帝国没有成熟的半导体产业,需要仰仗他们的技术,结果低估了全球第一工业大国的产业链能力。
  诸华帝国总在最关键的时候,展露出冰山一角。
  四大制裁,就像四把精准的手术刀,刀刀见血,从高科技命脉到民生消费,从资本市场到实体经济,新百丽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在诸华帝国系统性、高强度的打击下,很快不堪重负。
  新百丽股市连续数日熔断式暴跌,汇率一泻千里,化妆品巨头更是股价腰斩,品牌形象跌入谷底。
  半导体工厂因原料短缺被迫减产,相关产业链哀鸿遍野。
  在华企业人心惶惶,投资计划全面搁浅,社会恐慌情绪蔓延,民众对政府的无能怨声载道,要求朴汝贞一党负全责的呼声空前高涨。
  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压得新百丽政府喘不过气。
  他们终于意识到,诸华帝国的怒火绝非虚张声势,那份“绝不善罢甘休”的意志,拥有着粉碎一切阻碍的力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