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他们尚有一魂漂泊世间,可那些人呢?
  受尽欺凌,死无全尸。
  绝不原谅!
  绝不原谅!
  绝不原谅!
  等不到血债血偿,他们死不瞑目,死不瞑目啊!
  他们不愿步入轮回,就是在等恶果了结的那一天。
  司令察觉到老兵的情绪不对,便把最后一个行程提前了。
  一行人进入核心区域。
  “这是我们最新研发的导弹,”司令指向一枚流线型设计、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新型导弹,“它可在数万公里之外精准打击目标,并且无法被预判路线,现存的反导系统都将形同虚设。”
  “而这边,是唯一能克制矛的盾!”司令转身指向一组庞大的反导设备,“这套反导系统能在监测到敌方导弹发射的第一时间,迅速作出反应。”
  他详细描述着设备内部复杂精密的运作机制,“这套系统不仅具备超高速度拦截能力,还能通过智能算法不断优化反应策略,以便完美保护我们的领空……”
  老兵静静地聆听,这些冷冰冰的数据与技术背后,蕴藏着三代人的努力和汗水。
  他们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浴血奋战的岁月,不同的是,这一次有新装备为他们所捍卫的一切提供坚实的保障。
  可……还是治不好火力不足恐惧症啊!
  随着讲解深入,司令的描述不再浮于表面,而是带领他们深入思考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及其新技术对未来战斗方式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
  在这个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的迅猛进步犹如潮水般涌来,每一项技术都是改变游戏规则的因素之一,老兵对未来战争的形态感到不安。
  无论科技如何进步,诸华帝国的子民对于“守护家园,维护世界和平”始终有一种深沉的执念。
  他们经历过硝烟弥漫、炮火轰鸣的岁月,那时只能逆风穿插,迂回包夹。
  武器不够怎么办?
  只能拿命去拼,拿人去填……
  每一刻都在与死神擦肩而过。
  如今,他们看到的是无人机掠过天际,是仿生人潜伏于黑暗,是智能导弹精准打击,随着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参与到军事决策中,战时的决策难免少了些人情味。
  这些新兴技术令人叹为观止,却也让他们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不安。
  人类如何能控制这些强大的工具?
  当战场被技术化、网络化后,战争变得更冰冷,更残酷怎么办?
  尽管科技日新月异,但诸华帝国深厚的人文传统与文化底蕴始终未变。
  “守护家园,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和谐共存”是他们交出的答卷。
  ——以人的良知、正义与善良去对抗冰冷的利益,和无情的技术。
  在这个复杂多变且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各国之间需要相互理解与尊重,以合作取代对抗,以交流驱散误解,加大人文交流,让友谊成为国与国之间最大的屏障,让文明互鉴成为构建和平的重要基石。
  英灵朱总司令缓缓开口:“仅凭武器无法赢得长久的和平,战争对我们国家永远是下下策,与盟友互利共赢,与敌方相互制约,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良方。”
  司令一怔,缓缓道:“但愿这些武器,我们永远用不到吧……”
  子弹要飞多久,才会变成白鸽呢?
  被他们寄予厚望的秦世勋,此刻正和西南大学农科院的研究生,去给袁老扫墓。
  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他们捧着典雅的花束,向袁老的雕像深深鞠躬。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慢慢走来,将一颗排球放在雕像旁,上面用黑笔写着:
  袁公好好运动,我们好好吃饭。
  “好……”袁老笑意盈盈,慈祥地注视着他们,“孩子们多吃,长个。”
  道路两旁摆满了鲜花,几位穿着朴素的农民从中走来,他们头戴斗笠,卷着袖子和裤腿,穿着轻便的草鞋,手中珍惜地抱着一束稻穗。
  他们握着稻穗鞠躬,将稻穗放在雕像前。
  袁爷爷眼眶泛红,哽咽道:“还是你们最懂我……”
  无需华丽辞藻,便能心灵相通,那份共鸣足以穿越生死,让每个人心心相印。
  就在众人哀悼之际,巨型稻穗烟花在天空绽放。
  袁爷爷同大伙一起,在禾下乘凉。
  第148章 盛世如你所愿(5)
  袁老曾说, 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能绊倒一个国家。
  哪怕是一粒种子,都担着生命的重量。
  秦世勋望着天空的稻穗, 垂下的手攥紧拳, 低声道:“我一定会让盗取亲本种子的人付出代价,没有人能够偷走您的心血。”
  “孩子们能吃饱饭, 我就高兴了,”袁老眼中燃起希翼的火光, “希望有一天, 我们能让世界人民都吃上饱饭。”
  这个愿望, 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梦想, 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使命, 它从五千年前开始延续,不断汇聚成磅礴的力量, 扎根黄土,生生不息。
  恍惚间, 秦世勋好像听到了袁老的话,他诧异地转过头,身边并没有人。
  就在这时,恼人的手机铃声响起,秦世勋看着手机,皱了皱眉, 走到僻静处,“季铭洲?”
  季铭洲的声音从手机里传开:“小清择校的事, 你知道多少?”
  听他这话,秦世勋眉心拧起,语气冷淡, “他不是选你的学校吗?”
  “你真的不知道?”季铭洲的眉头皱得很深。
  “确实不知道,我不会在江晏清的事情上开玩笑,”秦世勋如实说,“听你的语气……他没有选你的母校?”
  “知道了……”季铭洲不想跟他说话,敷衍了半句就挂了。
  季铭洲坐在办公椅上,沉默地放下手机,看向面前的人,“我信你。”
  秦成宇连秦世勋都瞒着,江晏清十有八九……
  季铭洲的眉皱得更深了,眼底的神色愈发阴郁。
  昆吾基地——
  他当然知道那是一个什么地方。
  因为他就是第一个被邀请到昆吾基地救人的医生。
  当时情况危急,一位院士在研究二战遗留的毒气时,因为过度劳累出现失误,被致病细菌感染。
  院士全身大面积浮肿,爆裂,溃烂,伤口快速脱水,干燥,脱落,肉眼可见白骨和脏器,他骨骼异常脆弱,就像枯败的树枝,医护甚至不敢挪动患者。
  季铭洲赶到时,患者的脏器只剩下48%的功能,留给他的时间只有短短25个小时,他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抑制患者体内的病菌,为移植器官争取时间。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稍有差池,躺在病床上等死的人就会变成他,而且不会再有人能医治他了。
  如果江晏清还活在,季铭洲绝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冒险,可那个时候,江晏清被他害死了,器官都被他分配给了不同的人,他的状态一日不如一日,终日被悔恨与绝望折磨。
  心里唯一的念头,就是跟江晏清合葬。
  他抱着必死的心开展治疗,或许真的是祸害遗千年,他竟然没死成,还把院士治好了,从而让公司获得医疗行业的最高权限。
  这并非是唯一收获。
  此行最大的收获,来源于他无意中发现的一个秘密。
  关于第五维度的秘密。
  季铭洲心中思忖,如果他的推论成立,那么在第五维度中,或许存在着不同于人类的精神体与超自然生物。
  这个猜想如同灼热的太阳,瞬间照亮了他心底最隐秘的角落。
  这意味着——
  “我还有机会见到江晏清!”
  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盘旋,逐渐演变为支撑他活下去的强烈渴望。
  因为,他并不觉得,像他这样的烂人,死后能跟江晏清分到同一个地方,假设天堂和地狱真的存在,江晏清去的肯定是天堂,他季铭洲只配下地狱。
  从那时起,季铭洲再也无法平静。
  他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研究与实验中,他明白,只有将自己的医疗技术提升至全球最高水平,才能在没有奉献精神的情况下,被昆吾基地录用,并使用基地内的搜寻系统。
  于是,他开始了一段近乎疯狂的旅程。
  在黑夜与白昼的交替间,他钻研各种医疗文献,与国内外顶尖医生交流心得,参加手术观摩,不断提升自己的临床技能,从每一个细微之处汲取进步,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有可能遇到的一切挑战。
  之后的每一次手术台,他都全力以赴,每一个步骤,都在铺就通往江晏清身边的荆棘之路。
  他不知疲倦,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时,他才刚刚结束手术;临近午夜时分,当周围全部沉寂下来,他仍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
  季铭洲的脑海浮现出江晏清的身影,即使累得连眼皮都难以抬起,但只要想到江晏清在第五维度,一股无形的力量就会驱使他继续向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