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小雀儿盯他,那你让我陪你去。
*
上回那个戴面具的爷又来了,这花楼姑娘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盖因上一次这位爷和另位爷就光点了她弹曲,足足弹了三个钟头,指甲都崩了。
这回更是离谱,他旁边直接带了个精雕玉琢的男孩,那鼻子那眼比女子还要艳丽。
那些客人的眼睛都直愣愣地扒在这穿着西装小马甲的小金童上。
来约见蒙山川的是西北军阀的二把手,倒是一脉相承的直肠子性格,大家都是大翼王朝的人,你也该有些骨气。
与我们合作,把金帝国的情况告诉我们,这样你的子孙后代也不至于背着叛国贼的骂名。
愚蠢,太愚蠢了。小雀儿在一旁都听得皱起了眉,他本以为对方受挫后向金帝国投诚,没想却是要挟蒙山川投诚。
可以确认,没有玩家在西北军里,蒙山川心想。
这二把手眼见着这位蒙先生冲那小少爷招了招手,他被蒙先生拉着坐在了他的身上。
好一副目中无人的嘴脸。二把手正要发作。却听见蒙先生道,不劳先生费心,我是注定断子绝孙的。
你!二把手这才明白对方竟是个好男风的。
先生若是再执迷不悟下去,怕是要陪着蒙某断子绝孙。蒙山川道,他的手一点一点地在小雀儿的后脊背上摸着,像是在给某只小狗顺毛。
先前无人看得起蒙某,可现在,就连条狗也要朝蒙某示好。于蒙某而言,先生所言无甚吸引力。
你们自诩爱国,可你们爱得究竟是这个气数将尽的王朝,还是自己在王朝中的地位。
无论如何,大翼王朝输得不是志气,而是百年基业。
这可是有违天道!二把手怒道。
蒙山川总结道,你以为大翼皇室便是顺应天道?怎不想是天道令其气数将尽?
他起身,那小孩也被他单手抱了起来。秦先生,如无外寇,你也无法拥军自重。怎不胆子更大些,自立为王。
金帝国只是需要一位代言人,谁又能比得上你,对自己的将士视如己出。大厦将倾,那便另起高楼就是。
蒙某还有要事在身,就先行一步。说罢单手作揖,便大步离去。
纱帘后,几道披盔戴甲的身影沉声问道,秦将军,是否要属下去拦他?
秦将军靠在软椅上,这屋里点了熏香,却熏得他后背冷汗津津,像是有人生生将遮羞布给扯了下来,腐肉乍然面临空气,竟然也痛得发颤。
不用。他急忙阻拦道。
他又叹道,先生一席话却叫秦某振聋发聩了,惭愧惭愧,秦某身为大将军,却不如奸人看得透彻。
西南西北军阀之名本就是金帝国入侵后趁乱而起,皇室因为要依仗他们,因此默许了他们的盛名。
而现在,在这样金帝国摧枯拉朽之力面前,他这点自封遗老的心思显得不堪一击若大翼王朝不复存在,他这一遗老又如何自处。
识时务者才为俊杰啊。
他又叹道,惭愧惭愧。代我朝先生递拜帖,请先生去府里坐坐。
不,我亲自来写。
上了马车后,小雀儿一直低着头,没了开始的兴奋。但许久过去,这马车也一点没动弹。
先生不是有要事。小雀儿声音闷闷的。
蒙山川捧着他的脸抬起来。果然又在流泪,把他的眼睛浸得像剔透的琉璃。
嗯。
小雀儿察觉对方正一遍一遍擦拭他的眼泪,可自己的眼泪止不住,而对方擦拭的动作却也不见不耐。
只知道擦,却一句好话也不会说。
他红红的眼睛瞪着他,先生也觉得都是这皇帝的错吗?所有人都说是皇帝的错,他昏庸,他不知进取,他不自量力,他狂妄自大,一步错步步错,把整个大翼王朝拖垮到了这般境地。
蒙山川轻声道,这与皇帝无关,就像山林间的野兔第一次见猎人,却不知躲避,无妄之灾罢了。
先生也觉得,这大翼王朝要亡吗?
不会亡。蒙山川坚定道。
先生方才还说它气数将尽呢。小雀儿哼哼道,他的眼泪已经止住了。
登基后,从未有人和他说过这般纵容的话,哪怕这话出自一个奸人之口。
蒙山川确认他没有再流泪了,马车终于开始前行。直到晚上躺在柔软的床上,迷迷糊糊快睡着之际,小雀儿才想起,蒙山川始终没有去办那一件要事。
他这才意识到,蒙山川所谓的要事,就是在那马车里,替他擦眼泪罢了。
-----------------------
作者有话说:自己弄哭的要自己哄好的小狗_(:3」∠)_
第103章 b级副本:8号公馆
第二日很快就来了, 态度最为强硬的起义军现在变成了帝国的靶子,被帝国压着打,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起义军的头领龙中迫于无奈,向蒙山川私下示好。
金帝国的亚瑟将军自然是第一时间得知了这好消息, 很不错, 你做得很不错。
他如是赞许蒙山川, 短短数天竟然能让两个关键人物都朝我们投诚。
他在进入美梦制造机这个游戏后, 是不能再接收外界消息的。
纵然如此他也觉得, 蒙山川这位ai用起来实在是得心应手,在他辅助下的胜利也将会远远地超越历史。
是的, 历史。
8号公馆这个副本取材于真实世界的一段历史,落后腐朽的大翼王朝最终被更先进的金帝国吞并。
亚瑟本就是象征胜利的一方,但证明胜利不是他的目的超越胜利才是。
虽然金帝国有着强力的武器,但毕竟海途遥远,加上兵力较少,难以为继,需要当地势力的配合, 断断续续花费3年才彻底统治了大翼王朝。
可这位ai却能够凭一张嘴,让两个关键人物倒戈,生生缩短了6个月的历史进程, 可真是好用极了。
先震慑, 后拉拢。
先轰击起义军, 再敲打西北军阀。
起义军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金帝国绝不会启用起义军来作为自己在大翼王朝的代理人。
西北军阀骨头最硬,兵力最强,相比疲软的皇室本就是金帝国最看好的代理人,他们这样快地软下来, 倒真是意外之喜。
只是西北军阀的示好,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大翼王朝的皇宫内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皇宫里,宰相柳无正勃然大怒,将玉板往地下掷去。现西北军阀的秦贼已然叛国,你竟还不肯告知皇帝行踪,让其回来主持大局。
真是宦官当道,国不将国!
在场的大臣们都垂头回避,不敢正面他的怒气,待到上方半响没动静,一抬头,发现丞相正低头躬身要朝那立柱撞去。
宰相,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众人便七手八脚要上来拉他,一旁史官嘴里念念有词,下笔如有神助,大翼一年,丞相怒斥司礼监隐瞒圣上行踪,激愤下欲撞柱,众感其忠,劝之。
在那空置的皇座旁,大太监何自季冷笑一声,柳宰相好大的口气,是质疑皇上的判断吗?趁着皇上不在,就在这扰乱军心,祸乱朝纲,其心可诛!
史官又狂写,司礼监驳称,宰相乃是祸乱朝纲,其心可诛。
宰相脱了一只鞋朝史官扔去,史官偏头躲过,又奋笔疾书,宰相气急攻心,意图袭击史官,篡改史实。
朝廷上要撞墙的,骂人的,追着史官打的,可谓是乱成一锅粥。
最终还是提督将军常在上前一步,何公公,你总该告诉我们皇帝去哪了。说是去北行宫,可一路上并无人见着皇帝。他和宰相柳无在朝中各为一文、一武的最高领袖,本就互不对付,难得在皇帝行踪这个问题上统一了战线。
何太监何自季冷笑道,皇帝的行踪岂能是你等知晓的,常将军,你明知道皇帝旁边有暗卫守着,不去抵抗金国,却在这追问皇帝的下落,好一番狼子野心啊!
史官又写,常将军追问皇帝行踪,司礼监斥之狼子野心。
提督将军常在冷声点破,皇帝不在,金帝国又步步紧逼,这朝堂之上又有谁能做主!
这才是文臣和武将逼问皇帝行踪的原因,先帝年前才驾崩,新任的小皇帝是从旁系挑出个年纪小又好拿捏的,这金国都已打到皇城下,皇帝却跑了。
那谁来下圣旨,与金国和谈,作妥协之策呢。
无人敢代皇帝背上这通敌卖国之罪。
何自季自侍卫处抽了把刀,在众人惊呼声中王座前一杵,既然宰相敢撞柱立誓,何某岂又是贪生怕死之辈。何某既承皇帝之命暂执大印,期间所发生一切功过皆由何某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