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754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754节

  也不至于像前世一样,在21世纪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衰败下来,快得让人措手不及,出了一部《宝莲灯》,还有一部《我为歌狂》之后,就像是被诅咒了一般,不是吃老本就是啃死书。
  休息一天
  昨儿加班熬夜,疲惫不堪,请假一天……
  第741章 牵线搭桥(二合一)
  4月30日,黄昏。
  一架从燕京飞往香江的飞机抵达机场,方言已经把内地需要处理的事统统解决,眼下通过vip通道,从出口中走出,目光一扫,很快就在人群中找到了潘耀名的身影,径直地朝他走了过去。
  “你说你怎么不跟着《霸王别姬》的剧组回来?”
  “没辙,事多。”
  “那真的是太可惜了。”
  潘耀名说,张国榕、章艺谋、巩利他们回香江时,几乎是整个港城上下热烈迎接,就像当年招待华夏女排一样,不单单安排了“过水门”,还特意安排了花车,搞了一出“全城巡游”。
  “搞得好像国足踢进世界杯似的。”
  方言嘿然一笑。
  “岂止是踢进世界杯,简直是拿下大力神杯!”
  潘耀名边走边说:“这可是奥斯卡最佳影片,在整个华语电影里都是独一份的!”
  方言细细地询问,当《霸王别姬》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之后,出品电影的明天下公司立刻跟嘉禾、邵氏、金公主等香江院线合作,在颁奖礼结束的第二天,就在全港电影院重映了电影。
  潘耀名说,《霸王别姬》不只是在香江重映,还登陆了宝岛的电影院线。
  “搞不好还能入围今年的金马奖,这也算是内地第一部被宝岛电影奖提名的作品吧?”
  “我倒是无所谓。”
  方言撇了撇嘴,《霸王别姬》入围金马奖,那是金马奖的荣。
  潘耀名摇头失笑,然后打开后备箱,让他把行李放入其中。
  “上哪?是送你去浅水湾,还是……”
  “时候不早了,我们找个地方吃个饭吧。”
  方言抬头望了下天色,霞光满天,像火烧的一样,时而冒着红光,时而冒着黄光。
  “早就料到你会这么说。”
  潘耀名说自己已经预定好了位子,就在深水埗的中央饭店。
  满打满算,在香江开设了快有三十多年了,酒楼装修怀旧简约,就连酒楼门口外的告示都是靠人手以毛笔撰写的,而酒楼内的点心选择也较怀旧,比如烧腩卷、三宝大包、瓦罉煲仔饭……
  过道里,店员阿姨一边推着点心车,一边大力吆喝着每款点心的名称。
  潘耀名给两人倒茶,“说说吧,你在内地都忙些什么,连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庆功会都错过?”
  方言沉默片刻,才开口道:“王朦王老师你应该认识吧?”
  “文化部门的部长,有谁不知,有谁不晓啊!”
  潘耀名诧异不已,“你留在燕京,莫非是因为王部长?”
  “与王老师有关,但更多的是与《人民文学》有关。”
  方言语气认真道:“老潘,我可能要调到《人民文学》任主编了。”
  潘耀名愣了下神,脱口而出:“好端端地为什么要突然把调回《人民文学》?”
  方言解释说:“就像我当时调到香江三联书店的理由一样,江湖救急呗。”
  潘耀名纳闷不已,《人民文学》贵为全国文学杂志的殿堂,难道出了什么大变故吗?
  方言言简意赅地说出《人民文学》目前出现的种种问题,特别是持续下滑的销量。
  “内地在文学商业化程度上不比香江,很多杂志和出版社依旧沿用之前的运营管理模式,很难适应市场化转型,更何况以发表严肃文学为主的文学期刊,很难满足读者对大众通俗文学的需求……”
  “《人民文学》的情况已经这么严重了吗?”
  潘耀名眉头一皱。
  “不只是《人民文学》一家,绝大多数的文学杂志都开始在走下坡路。”
  方言面色凝重。
  “看你的样子,已经下决定了。”
  潘耀名不再相劝,非常清楚《人民文学》在他心里头的份量和地位。
  方言一言不发,桌上的气氛变得渐渐沉重,隐约之间,还带着一点点好友离别的伤感。
  潘耀名吃着西米焗布甸,“什么时候走?”
  “任命大概会在年末,或者明年年初下来。”
  方言试图开玩笑来缓解氛围:“到时候,就有劳老潘你来接替我的位子了。”
  潘耀名摆摆手,“得了吧,这个位子我还是希望你一直占着的。”
  “那怎么行。”方言道,“那岂不是耽误你进步了?”
  潘耀名不以为然,虽然三联书店总编辑的职务的确很诱人,但奈何方言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不仅仅让自己兼着基金会香江分部的副理事长,还让自己出任了明天下在香江的文娱影视出版公司的副总经理,负责图书出版、发行、销售以及版权管理等业务,况且还替自己理着财……
  “说到公司,以后香江这边要靠你了。”
  方言投去意味深长的目光。
  潘耀名翻了翻白眼,“你这个甩手掌柜说得倒是轻松,你是不知道现在公司有多忙。”
  一会儿说到黄易受到方言《轩辕剑》的启发,写了部以明初为背景的武侠,《覆雨翻云》,一会儿说到马荣城现在已经上任漫画部的部长,着手创作《风云》的漫画……
  “那可能要再辛苦辛苦你了。”
  方言尴尬地摸了下鼻子。
  潘耀名正疑惑着,就听到他对公司的未来规划,比如《漫画世界》和《儿童世界》之间相互合作,各自的作品在彼此的杂志上连载发表,甚至可以借鉴《小学馆》这本日本漫画杂志,在《漫画世界》的基础上,再设立一部低幼向的动漫杂志,面向儿童、小学生,特别是少女漫画。
  方言道:“另外,就是动画化上……”
  “慢着慢着。”
  潘耀名打断道:“动画化?难不成你还准备把漫画拍成动画片和动画电影?”
  方言说:“要打通动漫全产业链,动画化是势在必行的一步。”
  潘耀名并不反对,只是香江的文娱产业非常跛脚,明明电影行业冠绝亚洲,但是在动画产业上却相当落后,虽然tvb成立了动画部门,也投资了好几个电影项目,但论成绩论能力还不如内地。
  更别提,已经打通了动漫产业链一条龙、正处于黄金时期的日本。
  “所以我有这么个打算,由我们来牵线搭桥,同上美厂和吉卜力工作室联合制作一部作品。”
  方言眼里闪过一道精光。
  “什么作品?是《漫画世界》上连载的漫画吗?”
  潘耀名立马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不对,宫崎骏可看不上这些。”
  方言说:“还记得宝岛代表团再三请求我写一部儿童文学吗?”
  “是这一部啊!”潘耀名立马会意,“你想把改编成动画电影。”
  方言点了下头,说下一期《儿童世界》杂志就会开始连载《千与千寻》,在国内先引起一波关注和讨论,同时自己要去一趟吉卜力工作室,跟宫崎骏他们当面商量合作事宜。
  潘耀名追问:“这么说,你还要去日本?”
  方言准备等龚樰、朱菻她们从曼谷拍戏回来,再动身前往日本。
  潘耀名道:“那你跟萧老请假的时候,要不要把去《人民文学》的事也跟他一并说了?”
  “未免太早了些,我想等时机再成熟点,你觉得呢?”
  方言抽出纸巾,擦了擦嘴。
  潘耀名站起了身,摸了摸肚子,“也好,等你的任命书有眉目了以后再跟大伙说好了。”
  方言买完单,并没有着急回家,而是和潘耀名结伴在霓虹闪烁的街道上走着,散步消食。
  两人的话题从香江文学界、娱乐圈的趣闻,一路聊到了日本。
  “你去东京的话,找谁来接应你?还是有斐阁吗?”
  潘耀名停在了卖咖喱鱼蛋的小摊前。
  “我会联系角川历彦。”
  方言准备顺道去看看电击文库和名下开办的书店,同时处理掉在日本的几处房产。
  “唉,早知道就该听从你的建议,咬咬牙在东京、京都或者大阪买一套房子。”
  潘耀名幽幽地叹了口气。
  “后悔了?”
  方言用戏谑的口吻调侃。
  “不后悔才怪。”
  潘耀名脸上写满了懊悔和遗憾,任谁能想到日本的楼市和地价能涨的这么凶猛,单单银座一平方米的土地就价值70万美刀,而在东京,“东京帝国广场”这么个区区一平方英里的土地,目前的市场价格相当于42万平方公里的加利福尼亚州,整个东京的地价,更是超过美国所有国土面积的总和。
  在泡沫经济中的日本,甚至狂妄到叫嚣要让东京取代纽约,成为世界金融的中心。
  “你也别觉得亏,虽然在楼市没怎么赚,不过在股票、期指、炒汇没少挣吧?”
  方言拿签子扎起咖喱鱼蛋,放进嘴中咀嚼。
  “嘿嘿,托福托福,跟在你后头喝点汤,我就心满意足了。”
  潘耀名突然压低声音道:“岩子,你觉得接下来的走势会怎么样,现在日经指数已经突破3万5千点,不少报纸都说日经指数今年有望突破高位,冲向4万点,下半年是不是趁势再多投一点?”
  方言虽然不记得日经指数有没有冲破4万点,但却清晰地记得日本经济泡沫就在89年底破裂。
  很少数人闻到了危机的味道,在最后一刻抽身,而更多的人则沉醉在“泡沫”的幸福中无法自拔,沉醉在平成元年“日本第一”幻想中,结果就是泡沫破裂,崩溃的崩溃,跳楼的跳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