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710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710节

  “所以这首战不要放在欧美地区,而是首先定在香江。”
  方言滔滔不绝道:“香江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能够在香江站稳脚跟,就初步有了国际出版运作的经验和实力,再下一步,就是濠江……”
  “没错,非常欢迎你们将来能够到香江发展。”
  潘耀名脸上洋溢着热情,但凡有什么能帮得上的,香江三联书店一定义不容辞。
  “我们一定会好好地考虑的!”
  杨潇、姚海军他们真挚道谢,对华夏科幻文学的将来又有了新的目标。
  在打上月球之前,先打上香江!
  第694章 燕京文坛话事人(二合一)
  蓉城的这届世界科幻大会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是其影响在国内才开始显露出来。
  《文艺报》、《文学报》、《光明报》、《华夏青年报》等主流报刊争相地报导,从“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颁奖典礼”、“《三体》荣获雨果奖”等多个角度,开足马力地宣传和点评。
  甚至于《新闻联播》也极其罕见地以“世界科幻大会”为专题,报道了整整10分钟。
  其中重点提到方言的《三体》系列获得雨果奖,肯定和表扬了为华夏科幻文学事业做出的贡献。
  “科幻文学的诺贝尔奖”,一下子点燃了全国上下对华夏科幻的热情和关注。
  像《三体》这种集星云奖、雨果奖和银河奖于一身的,不出意外地遭到哄抢和追捧。
  在如此风靡的形势之下,越来越多没能采访到方言的媒体,在领导的发号施令下,乌泱泱一大片地赶赴川蜀,却没料到方言竟然在蓉城消失无踪,无论怎么找也找不到人影,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
  直到看了燕京电视台今晚播的新闻,才意识到方言此刻正在燕京,出席会议。
  会议虽然很短,但对整个燕京文坛,乃至整个华夏文坛却至关重要。
  首先,会议明确将“华夏作协燕京分会”,正式更名为“燕京作协”!
  此外,大会上为新更名的燕京作协选举出了一共39名成员组成的理事会,以及正副主席。
  而这段时间一直处在曝光讨论中的方言,不出意外地成了燕京作协的话事人!
  方言当接到这个任命通知时,一脸懵圈。
  自己只是来开个会凑个热闹,怎么就稀里糊涂地成了燕京文坛的扛把子了呢?
  于是乎,在会议结束的第一时间,立马找上了把自己“哄”到燕京的章光年。
  “师兄,这未免也太突然了吧?”
  “这可一点儿也不突然,你坐这个位置,是经过大家深思熟虑、投票表决出来的结果!”
  章光年郑重其事道。
  “可……”
  方言张了张口,欲要推辞。
  然而不等师弟开口,章光年立刻打断。
  “以你今时今日的文学成就和国际名望,没有人比你更适合担此重任,你就不要推辞了。”
  “可是您是了解我的。”
  方言说,自己也不是实在谦虚,只是他如今是香江三联书店的总编辑,如若担任燕京作协的话事人,这一南一北的,以后这工作有得他东奔西跑的,所以这话事人的位置,还是另请高明吧。
  听他说愿意退位让贤,主动当个副职,章光年面带微笑:
  “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
  “咦?”
  方言一问才知,燕京作协实行的是驻会副主席负责制,由驻会副主席负责安排、组织协会的所有日常工作,至于他的作协话事人身份,其实更像是二路元帅、香主一样,属于荣誉性职务。
  “也就是说,驻会副主席是里子,你是燕京作协的‘面子’、‘招牌’和‘荣耀’。”
  章光年解释了一番。
  “那我就放心了。”
  方言内心松了口气。
  “你呀就踏踏实实地当吧!”
  章光年语气严肃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如今燕京文坛已经是你们年轻一辈的天下了,也是时候该你们站在台面上,接过我们的担子,肩负起引领燕京文学、促进文学繁荣的大任了……”
  方言一言不发,静静听着,心里顿觉沉甸甸的,仿佛压着千斤重担。
  “这次世界科幻大会办的好啊,好就好在让华夏大众文学得到更多关注,有机会走向国际。”
  章光年感叹道:“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纯文学、严肃文学这块出海,仍然困难重重,除了我们老一辈的作品,如今海外传播最多的,恐怕就是你的《霸王别姬》、《狩猎》……”
  “毕竟,文学是用文字语言创造出的艺术。”
  方言劝慰了几句。
  “是啊!”
  章光年忧心忡忡说:“语言文字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工具,但却也是限制文化交流的重要障碍,尤其是像汉语这种博大精深的语言,在文化交流中,难免在深度和广度上影响学习和沟通,就如同暗礁一般潜伏在日常对话的航道中,稍有不慎便会引发碰撞、误解和冲突。”
  “所以我觉得想要对外推广咱们的文学作品,就不能单单地只依靠文学本身。”
  方言拿起茶壶,给两人的杯子都续满了茶。
  “你不妨把话说得更明白一些。”
  章光年眼里迸发出精光。
  “就比方说《霸王别姬》吧,虽然在电影未上映之前,就在欧美不少国家畅销,但那都是得益于兰登书屋的全球营销发行网络,以及我自己之前挣下的名气。”
  方言说,《霸王别姬》在戛纳电影节亮相并得到金棕榈后,则彻底在全球范围爆红。
  “你的意思是,推广华夏文学作品,要利用好电影这个载体对吗?”
  章光年把眼睛眯成一条缝。
  “电影可比文学,更容易打破国界和语言的障碍,更利于文化交流和传播。”
  方言点了点头。
  “这倒的确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章光年皱了皱眉,“只不过听王朦说,现在华夏电影行业从上到下,是乱得一团糟。”
  “这是向商业化、市场化、娱乐片转型必然的阵痛期。”
  方言道:“这只是一时的问题,真正的大问题在于,华夏作家要怎么讲好华夏的故事。”
  章光年欣然同意,“华夏故事还得靠我们华夏人自己来讲,像《末代皇帝》,虽然讲的是华夏的故事,拍得也美则美矣,终究是西方视角,在我看来,是不如《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的。”
  “这就是东西方文化和视角的冲突分歧。”
  方言道:“所以我觉得,华夏作家除了讲好华夏自己的故事以外,还可以讲其它故事。”
  章光年当听到他说“讲好华夏故事,不一定要讲华夏的故事”时,不由地一愣。
  不讲华夏的故事,怎么能算是讲好华夏故事呢?
  但当听着方言滔滔不绝地解释,拧成一团的眉头很快就舒缓开来,整个人豁然开朗。
  “欧美的电影经常就以西方的视角来拍他国的历史,其实我们也可以从自己的视角,去做其他国家题材的作品,我觉得华夏人对其他题材的解读,本身也是华夏思想文化的一部分……”
  “就好像你在法国报纸上刊登的《大国崛起》是嘛?”
  “没错,师兄!”
  方言又拿出石铁生的《触不可及》举例,原本是石铁生和他小伙伴的故事,却已经被改编成了美国尼哥和白人之间纯洁友谊的温情电影,其实他更想说的是《昭和米国物语》这种乐子人游戏。
  “果然让你来坐燕京作协的这个位子,真的是一点儿没错!”
  章光年一扫脸上的阴霾,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笑容。
  ………………
  离开大楼的时候,夕阳西下,余晖落在方言和章光年的脸上。
  临别之前,章光年特意地问到《大国崛起》:“现在你手头上有几篇了?”
  “目前只有4篇,葡萄牙篇、西班牙篇、荷兰篇和英国篇。”
  方言如实相告,再加上美国篇,这五篇其实算是涵盖了大航海时代之后的全球海洋霸权更迭史。
  “你这四篇先交给我吧。”
  章光年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啊?”
  方言眨了眨眼。
  “啊什么啊,你知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完你的‘法国篇’之后,就一直在惦记后面的内容。”
  章光年故意板着张脸。
  “呃……”
  方言一想到无数大佬都翘首以盼着,就忍不住地打冷颤,就怕哪天被关进小黑屋里。
  “这四篇我帮你审核修改好以后,就让《人民文学》来连载发表吧。”
  章光年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嘛,至于复印稿的话,我代你转交给那些老同志。”
  “谢谢师兄。”
  方言若非注意到他嘴角那抹耐人寻味的笑容,差一点就相信了。
  好家伙,师兄的算盘珠子都快打我脸上了!
  什么叫帮我修改?什么叫代我转交?敢情是师兄你已经等不及了,想先一睹为快吧!
  …………
  两人分别之后,方言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特意去了趟悦宾饭店,打包了些可口的家常菜。
  回到什刹海时,书房的灯光亮如白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