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666节
“不会吧?”
“真的假的,什么漫画会比《鬼吹灯》还好看?”
“我知道!我知道!我看过《漫画世界》的宣传海报,上面说杂志里有方言新作改编的漫画!”
此话一出,教室里顿时一片哗然。
“没错没错!”刘浩南再也按耐不住,“这部漫画叫《轩辕剑》,是……”
不等他把话讲完,陈飞颇为不满地瞪了一眼,这么好的装逼机会怎么能被小弟给抢了呢!
“听上去好像是武侠漫画诶。”
就在尚未看过《轩辕剑》的众人嫌弃武侠之时,陈飞撇了撇嘴:“什么武侠,是玄幻懂不懂!”
“玄幻?”
“什么是玄幻,你看过这种漫画吗?”
“没有啊,我只看过科幻、奇幻、魔幻,我还是头一次听过玄幻的!”
“………”
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也有不少人把问题抛给了刘浩南。
“浩南,《轩辕剑》这种玄幻漫画真的有那么好看吗?难不成比《中华英雄》还好看?”
“它不是好不好看的问题,它真的是那种,很特别的那种!”
刘浩南词穷,无法描述自己第一遍看《轩辕剑》的感受。
越是如此,越是惊起哇声一片,越是让没有看过《轩辕剑》的人跃跃欲试,想要领略玄幻风采!
………………
与此同时,《明报》编辑部。
蔡阑从金镛的电话里得知,方言接受了他们的饭局邀请,便立马来到金镛的办公室。
金镛也并没有多加隐瞒,说作为邀请的礼物,方言希望能为《漫画世界》的一部作品发表评论。
“哪部作品?”
蔡阑颇为好奇。
“就是这个。”
金镛把明空出版公司寄给自己的漫画杂志,径自地递给老友。
杂志里有一页的页角正好被折了起来,蔡阑顺手一翻,不费吹灰之力地翻到《轩辕剑》所在。
“这……这……”
“是不是觉得很奇妙?”
金镛眼镜下的双目眯成了一条缝。
“虽然看这一话,暂时还看不出太多的名堂,但至少我能感觉出,这《轩辕剑》像武侠,却不是传统武侠,像神话,又不像古典神话。”蔡阑认真分析,“里头的世界观应该相当复杂庞大,伴随着剧情的深入,这些更深层次的隐藏架构会一点点地浮现出来,特别是这个‘玄幻’到底玄在哪里?”
“你和我想的差不多。”
金镛笑了笑,“这个玄幻真的跟我们所理解的武侠不太一样。”
“你准备怎么在《明报》上评论《轩辕剑》?”
蔡阑好奇不已。
“我连玄幻的概念都还没弄清楚,又怎么好轻易地写评论呢?”金镛说:“我准备在和方生的饭局上,亲自向他讨教,到底何为‘东方玄幻’,和武侠又区别在哪?和西方奇幻又有什么差异?”
第648章 自愧不如
华灯初上,酒店的霓虹灯闪烁不停。
黄蘸和金镛、蔡澜提前10分钟来到包厢里,时不时地便看一眼手表上的时间。
过了5分钟左右,方言如约而至,推门进入,“我没有迟到吧?”
“没有没有,你来的正是时候。”
黄蘸哈哈大笑,率先起身迎接。
“是啊,看来我们都想到一块了,都害怕比对方先迟到,所以都提早来了。”
金镛和蔡阑对视了眼。
“一想到你们三位几次的盛情相邀,我总不能不识抬举,一而再再而三地薄了你们这个面子。”
方言笑脸盈盈。
金镛道:“黄老邪就不必我来介绍了,这位是我的老友蔡阑,也是此次的东道。”
“幸会,幸会。”
方言和蔡阑握了下手,相互认识。
“说起来我和方生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还是有一段渊源。”
蔡阑说自己刚入行的时候,就是进入邵氏影业工作,主要负责国外购片、宣传和发行等工作,后来一路做到了邵氏影业的总经理,只是恰逢邹闻怀等人离开邵氏,自立门户,也就转投了嘉禾。
现在既是嘉禾的编剧,也当过程龙的《快餐车》、《龙兄虎弟》等电影的监制。
“原来如此。”
方言坐了下来。
“在公司里就时常听邹老板、何老板他们对方生称赞有加,此外就是和黄老邪、金兄饮茶食饭时,总是会提到你,便对方生越发好奇,特别是当方生妙手回春,把奄奄一息的邵氏给救了回来。”
蔡阑拱了拱手,“所以才特意拜托两位老友,帮我向方生引荐一二。”
“客气了,实在是太客气了。”
方言注意到服务员恭恭敬敬地递来菜单。
蔡阑介绍道:“这里的粤菜在整个香江可以排到前三,比如这鲍汁扣辽参、白灼象拔蚌……”
“我听老黄提过,蔡先生是香江有名的吃家,不如就由蔡先生来点菜吧?”
方言把点菜的主动权让了出来。
“我只不过是香江的吃家而已,而方生你可是华夏顶级的饕客。”
蔡阑说,不管是《舌尖上的中国》的记录片,抑或是散文集,他都看过,从中领略到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以及除粤菜之外的其余七大菜系的魅力,简直是大开眼界,超乎想象。
“蔡先生过谦了。”
方言道:“其实有不少领导找过我,想要策划《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接着指了指玻璃转盘上的冷菜,“在我的设想之内,必须要有粤菜,所以拍摄的范围不仅会囊括桂西、粤东,也会考虑到香江取材,不知道蔡先生到时候愿不愿意担当这一期的顾问之一?”
“求之不得啊!”
蔡阑语气里透着几分兴奋。
方言嘿然一笑,前世可没少看蔡阑主持的旅游美食节目,比如《蔡阑叹名菜》、《蔡阑叹世界》《蔡阑品味》等等,尤其是若非自己横插一脚,本该由他担任《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的总顾问。
“诶,我们还是先点菜吧!”
黄蘸冷不丁地来了一句。
金镛莞尔一笑,看到蔡阑开始点菜,便把话题转移到《漫画世界》这本杂志上。
方言说,自己名下的出版公司准备进军漫画领域,开拓业务,才会想到创立漫画杂志。
“怪不得你会亲自动笔,写了个《轩辕剑》的故事。”
金镛抛出自己的疑惑,“只不过我还是没有想明白,到底你所说的‘玄幻’到底是何意?”
方言于是解释了起来,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而且是滔滔不绝,不光是讲了“玄幻”,还讲了“低武”、“高武”、“玄幻”、“修真”等类型,以及跟西方奇幻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想不到在武侠之上,还可以有这么多的层次。”
金镛不禁感慨了一句。
“你的《轩辕剑》,我也看过了。”
黄蘸颇为好奇,既然是以隋末为历史背景,想必漫画里应该会涉及到隋朝末年的社会动荡、朝野的权力斗争以及各种江湖恩怨,又或者更为深层次的哲学思考、社会分析。
“老黄你着相了。”
方言摆了摆手,说《轩辕剑》里有两条线,一条明线是拓跋玉儿、陈靖仇、雪儿三人在红尘中放歌、江湖里仗剑,出生入死,拯救苍生,另外一条暗线则是宇文拓背负着骂名,却心怀大义,默默地为了拯救苍生而奋斗,总体而言,《轩辕剑》的主题便是和平,而且是包含“苍生大义”的和平。
“的确,不管是武侠,还是玄幻,通俗作品未必需要上多么宏大的叙事。”
金镛点了点头。
方言道:“通俗文学最主要的就是能为读者所喜闻乐见,否则一切都是白搭。”
“正是这个道理!”
金镛感叹了句,可惜自己的创作黄金期已经过去,要不然当真想尝试写一本玄幻题材的。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如今已经不是武侠昌盛的时候啦。”
黄蘸眼神里也透着一丝的落寞。
“恰恰是因为武侠不再昌盛,所以才更要破而后立,推陈出新。”
方言说,“风水、阴阳、五行、神话、仙侠、鬼怪种种元素,都可作为东方幻想的素材。”
金镛眼神闪烁,询问起对《轩辕剑》的评论有什么要求。
方言半开玩笑道:“哈哈,当然是只要好评,千万不要是差评。”
“这是自然!”
金镛说写玄幻的精力自己是没有了,但给玄幻写书评的力气还是有的,而且愿意多写几篇!
“也算我一个!”
黄蘸跃跃欲试,“什么时候要?要不我明天就在金兄的《明报》上先发一篇?”
“不急,可以再等一等,等到《轩辕剑》多连载个两三期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