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648节
冯小钢、赵保钢等人不约而同地露出兴奋之色。
方言道:“怎么,你们好像很希望我留在燕京?”
苏雅假装咳嗽了声,“这不是你去了香江以后,我们太久没有见到你了嘛。”
见众人点头附和,王硕撇撇嘴,“我看你们是想方老师创作的电视剧剧本了吧?”
“确实也有这一部份的原因。”
鲁晓威哈哈大笑,化解尴尬的气氛,“特别是《我爱我家》取得那么大的成功之后。”
郑小龙道:“是啊,本来我们把《我爱我家》当成是《大宋提刑官》第二部开播前的过渡品而已,没想到收视率、口碑和社会效应一点儿都不比《大宋提刑官》差,这都多亏了方老师您几位。”
“这你们可就谢错了人,我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个整体情景喜剧的框架,真正往里面填充‘灵魂’和‘血肉’是梁佐和王硕。”方言道,“里面堪称一绝的包袱和台词大多是他们想出来的。”
王硕看向梁佐,用戏谑的口吻说:“那可不,写剧本的时候梁佐跟我说,本来这些‘包袱’,他本来是要用在自己的里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现在只能勉为其难用在这儿。”
“噗。”
梁佐差点把酒喷了出来,“王硕,你丫也忒损了,咱俩开的玩笑话都往外说。”
方言嘿然一笑,“这么说的话,你还真的说过?”
梁佐吓得一个激灵,“方老师,我那都是跟王硕这丫拌嘴的时候说着玩的,在您面前,我哪敢班门弄斧啊,要说得诺贝尔文学奖,您比我获奖的可能性可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过誉了,丛文先生今年也才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方言摆摆手,“追溯过往的话,华夏文坛里也只有林语堂、老舍先生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以及鲁迅先生曾经拒绝过提名。”
郑小龙语气认真道:“话虽如此,可以方老师目前在华夏文坛,乃至世界文学界范围之内取得的成就,迟早都配得上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甚至是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提这个,我们干一杯。”
方言举起酒杯,众人随之纷纷响应。
“叮”地一声,酒杯碰在一块,发出清脆的响声,紧接着里面的酒统统被一饮而尽。
“方老师,实不相瞒,从《我爱我家》这部电视剧里,我们中心,以及上级的燕京台都看到了室内情景喜剧和新写实主义的潜力。”鲁晓威认真道,“所以决定在明年的制作方针上进行大幅度地调整和修改,确立了‘三足鼎立’的方针,也就是艺术历史剧、室内情景剧,以及新写实生活剧。”
石铁生半开玩笑道:“看吧,岩子,我就知道吃鲁主任你们这顿饭,可没那么容易。”
方言夹着一片羊肉,往火锅里涮了几下:“铁生他们前些天已经都跟我说过了,说你们希望能有《我爱我家》第二部的剧本,又或者是类似于《我爱我家》的新情景喜剧是吗?”
鲁晓威、郑小龙、苏雅等人一怔,脸色变得严肃且郑重,无不点头称“是”。
“其实我和岩子、王硕、梁佐他们都商量过,像《我爱我家》这样的情景喜剧创作并不容易。”
石铁生说,“更何况梁佐这段时间要忙着为姜坤老师创作用于88年春晚表演的相声剧本。”
梁佐补充了一句,相声剧本的名字叫《电梯奇遇》,恐怕直到年底都没有时间创作其他剧本。
鲁晓威、郑小龙、冯小钢他们面色一变,脸上不由自主地表现遗憾、为难、纠结等复杂的表情。
“不过你们不必担心,在方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很快地就想到了一部新写实主义电视剧。”
王硕昂起下巴,得意洋洋。
接着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不假思索地说出口,“这个剧叫《渴望》,我和方老师、铁生、余桦、梁佐他们一起编的故事,整个剧本情节融入了我们几个人的思想,而且把我们几个人编的故事、设计的人物命运、组织的情节都集中在一起,可以说这个剧本凝聚了整个工作室的智慧结晶。”
郑小龙眼里放光,语气激动道:“这部《渴望》到底讲什么呢!!”
“主题是‘人间真善美,与人要奉献’,故事可以简单总结为‘大姑子的孩子丢了,弟媳妇捡着了,然后在经过一段曲折的过程后还给她了’,这里面有亲情、爱情、友情、真情以及世情。”
石铁生滔滔不绝,讲述着《渴望》的剧情。
方言静静地听着,笑而不语,如今的《渴望》并非前世版本的《渴望》。
前世之所以会有“举国皆哀刘慧芳,举国皆骂王沪生,万众皆叹宋大成”的说法,还不是因为在《渴望》的故事里,逮着老实人宋大成,和老好人刘慧芳一顿狂虐,还整出了两段三角恋。
结果就是,“巨婴王沪生”和“自私王亚茹”却逍遥在外,还假惺惺配歌“好人一生平安”?
偏偏宋大成家庭不和谐,刘慧芳车祸瘫痪,难道好人就这么被折腾啊?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嘛!
第626章 《大宋提刑官》
在方言的版本里,刘慧芳并没有因为追月娟而遭遇车祸,以致于残疾瘫痪。
徐月娟和宋大成的结局也不是一个悲剧,而是个happy end,夫妻两人跨过了刘慧芳的这个心结,顺利地诞下了一个儿子,家庭和事业也渐渐地步入正轨,不仅当上了副厂长,而且带领工厂与外资签订合作,算是方言笔下的《渴望》里一个代表国营企业改革派形象的典型人物。
而刘慧芳则是个体户的典型代表,终于在和王沪生的感情中幡然醒悟,接回东东,自己照顾。
从练摊开始,一步步地做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私营企业老板,在胡同里一户人家结婚的时候,再次遇到了徐月娟和宋大成,所谓是“展眉消夙怨,一笑泯恩仇”,这对闺蜜终究是重归于好。
至于王沪生,既然那么多人都骂都恨他,自然而然是在尾声安排一个令所有人直呼痛快的结局。
就像后世的网络短剧一样,明明剧情那么无脑那么幼稚那么浮夸,却偏偏让人乐此不疲,不就是短剧满足了观众的爽点,但凡是上一集观众看不爽的角色,下一集就专门给这个不讨喜的角色安排被“啪啪”打脸,甚至是被直接碾压或者干掉杀青的桥段,一下子就让观众宣泄出心中的不满。
歪嘴龙王、豪门赘婿、退婚神豪、总裁夫人,等等,总有一款是能把人爽到的。
方言也是汲取了这方面的经验,才给《渴望》的老好人主角团们都能有个大圆满的结局。
“方老师,这个剧本你们只要写好了,我们立马就拍!”
郑小龙信誓旦旦地说道。
鲁晓威、苏雅、赵保刚等人也一样没有任何异议,《渴望》这故事哪里虐了,真的是太棒了!
郑小龙道:“只是方老师,能冒昧地问一句,《渴望》的剧本是由谁来主笔?”
方言摊了摊手,很是无奈地说自己事先已经答应了电击文库,要给角川历彦创作一部爱情向的漫画脚本,名为《东京爱情故事》,不出意外的话,早晚会被日本的电视台相中,并改编成日剧。
众人先是一惊,但很快地恢复过来,毕竟方老师为海外的影视公司和电视台创作也不是第一次。
王硕感受到一道道目光,连忙摆摆手:“苦情戏非我所长,我也不乐意写,你们另请高明吧。”
“如果你们不嫌弃我没有电视剧剧本主笔的经验的话,那就让我来试一试吧。”
石铁生主动请缨道。
鲁晓威笑道:“怎么会呢,我们可知道铁生你可是参与了很多电影、电视剧的创作工作。”
“没错没错,我们怎么可能会介意你来当《渴望》的主笔呢!”
郑小龙、苏雅等人互看一眼,脸上无不挂着笑容。
“既然铁生想当主笔的话,我做以下的部署安排。”
方言让陈西米、余桦和苏雅来当副编剧,协助石铁生创作《渴望》电视剧剧本。
之后在和鲁晓威、郑小龙等人的商议中,又决定出由郑小龙当监制,鲁晓威、赵保刚当导演。
至于摄影,架不住冯小钢眼巴巴乞求的眼神和左右逢源赢来的“人缘”,便如他的愿得逞了。
………………
火锅宴接近尾声,桌上杯盘狼藉,服务员小心翼翼地把迭成一堆的盘子收走。
“方老师,我有一种预感,《渴望》或许能再有《我爱我家》的那种收视率成绩。”
鲁晓威半醉半醒,双颊酡红。
方言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足以证明新写实类型电视剧将在未来的5到10年里成为电视剧里的主流题材和类型,你们电视艺术中心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可千万不要错过这么个好机会。”
“您说的是。”
郑小龙语气里透着兴奋,“不瞒您说,现在有不少的观众向中心,向燕京台,甚至向中央台写信或者打电话,都说比起欧美、日本引进的电视剧,更想看反映国内老百姓生活的电视剧。”
“这个‘国内’的范围不该局限在内地,而且就凭燕京台如今的产能,也很难一年产出十几部不亚于《我爱我家》、《大宋提刑官》这样的电视剧,我想不妨可以利用好之前推荐给你们的tvb?”
方言从嘴里呼出一股淡淡的酒气。
郑小龙反问道:“您是指像其他电视台一样,让燕京台从tvb里引进港剧吧?”
不等方言开口,鲁晓威便回答说,燕京电视台早就拿《大宋提刑官》的版权,跟tvb交换了一堆自制港剧的版权,比如83版《神雕侠侣》、84版《笑傲江湖》、85版《雪山飞狐》……
余桦等人诧异不已,“第一部能换这么多?!”
“不是《大宋提刑官》第一部,而是上下两部换来的。”
听到郑小龙的话,方言颇为意外,尤其当听到tvb也准备近期开播《大宋提刑官》全集时。
………………
香江,12月以来有关《大宋提刑官》的报道频频地出现在tvb频道,以及报纸上。
就比如,“tvb首部从内地引进的悬疑推理电视剧,《大宋提刑官》于今晚6点半准时播出。”
正当一户人家里的父亲拿着遥控器,看到电视里的这则预告时,一个少年急匆匆地跑出房间。
“爸,快换台快换台。”
“换什么台,我还等着看《满清十三皇朝》。”
“爸,清宫剧有什么好看的,我要看的这个可是收视率跟《红楼梦》持平的悬疑剧!”
“乱噏廿四(瞎说什么),哪有什么电视剧能够超过《红楼梦》的?”
“当然是真的,就是《大宋提刑官》!”
少年激动道:“这可是改编自方生《大宋提刑官宋慈》的电视剧,而且是从内地引进过来的。”
父亲恍然说:“怪不得我听这个名字怎么这么耳熟,原来是方生写的悬疑推理啊。”
“是啊,方生可是拿过江户川乱步奖的推理作家,在日本,乃至世界推理界都很有名的!”
少年眼里闪烁着精光。
父亲疑惑道:“你小子不是平时最爱看的是港漫嘛,什么时候转性,突然喜欢上悬疑推理了?”
“嗨,那不是年轻不懂事嘛,港漫哪里有悬疑推理有意思!”
少年自从在香江三联书店买了第一期的《推理世界》开始,就渐渐地喜欢上悬疑推理题材。
“那就看看吧。”
父亲随即换了频道,毕竟方言涉猎的领域众多,如果能让儿子从喜欢上悬疑推理,渐渐地发展到喜欢上方言的文学作品,再然后是喜欢上文学和学习,那简直是善莫大焉。
过了一会儿,《大宋提刑官》电视剧正式开播。
尽管tvb做了粤语配音,但是在方言的强烈要求下,片头曲和片尾曲并没有做任何的修改。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