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642节
一念至此,面带微笑道:“暂时你就别想了,等我先搞定《鬼吹灯》的前五部再说吧。”
“说的也是,目前《鬼吹灯》系列才是我们三联书店的财神爷。”
潘耀名嘿然一笑,“当然,我觉得你的修真仙侠一出,也一定会成为书店的又一财源。”
…………
就在两人准备搭乘前往日本的航班之际,金镛把黄蘸和蔡阑约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我前两天刚跟岩仔通过电话,他说等从日本回来以后,再谈见面吃饭的事。”
黄蘸左看看,右看看。
“我看方生估计已经猜到,我们要在这场饭局上,替倪诓美言求情,所以才有意地避……”
蔡阑严肃地推断道。
黄蘸道:“岩仔可不是小肚鸡肠之人,应该不是刻意避让,而是真的有事要忙。”
金镛点头同意,“其实他们晚些时候再见面和解,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这话怎么讲?”
黄蘸疑惑不解,当初最急于帮倪诓劝和的就是金镛,没想到现在最淡定反而又还是金镛。
“前些日子不是爆发股灾,港股大跌嘛。”金镛摇头苦笑道:“倪诓酷爱炒股,这次的投入损失巨大,一时想不开便生了病,住了院。”
黄蘸和蔡澜面面相觑,“他生病了怎么也不跟我们说一声,我们也好去探望一下!”
金镛递去了个耐人寻味的目光。
黄蘸立马会意,像倪诓这种视面子如生命的人,就连《鬼吹灯》压过《卫斯理》一头都会觉得丢了面子,如今炒股失败,生病住院这种更丢人的事,自然不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包括自己的老友。
“都说了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还好我不懂炒股,所以根本不碰股票。”
蔡阑心里暗自庆幸。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如果你不想碰股票,那么你已经超过了99%的股票人。”
黄蘸强压下幸灾乐祸的笑容。
“好了,不扯远了。”
金镛摆了摆手,“所以等倪诓出院的时候,我想方生应该也回香江了。”
蔡阑好奇地询问道:“方生有没有跟你说,他去日本到底是做什么?”
“这倒是没说,不过也很好猜。”黄蘸道,“或许跟《情书》电影有关吧?”
…………
第二天,日本羽田机场。
飞机平稳地着落下来,方言和潘耀名提着行李,走出机场。
就见有斐阁安排的专车司机早早地守在门口,高举着“欢迎方言桑来日”的牌子。
与之同行的,还有铃木洋子和桥本结衣,她们两人自从被方言钦点为《情书》电影的编剧,就一直呆在日本,除了应导演的要求修改剧本以外,就是作为方言的联络人,帮他处理在日本的各种事。
方言把潘耀名介绍给两女认识,彼此之间,相互寒暄了几句。
“方老师,我父亲托我一定要好好谢谢您!”
铃木洋子一坐到车内,就恭恭敬敬地弯下了腰。
方言看破不说破,然而越是如此,潘耀名这个不知情者就越发好奇。
铃木洋子也不隐瞒,直接说多亏了方言的提醒,让铃木洋子几次三番地苦劝铃木俊次郎从股市和汇市里套现一部分,所幸铃木俊次郎最终听劝,才不至于在这场全球性的股灾里损失惨重。
“那就好。”
方言说:“其实损失得多一点也不要难过,这次日本股市的下跌完全是无妄之灾,美股股灾影响最大的其实是欧美等国,我预想不出意外的话,日本股市明年的时候就会恢复,甚至是重新暴涨。”
“我一定把您这句话带给父亲大人。”
铃木洋子郑重其事地说,虽然铃木俊次郎在股市里的损失依然不小,但是好在此前也听从过方言的建议,把从汇市里赚来的钱投入到楼市里,眼下猛涨的房价几乎就足以弥补股灾里的损失。
方言倍感意外,一问才知,东京房价暴涨53%,一间55平米的房子,售价高达6200万日元。
潘耀名惊叹了声,“这也太夸张了吧,早知道我就在日本买套房子了!”
“现在恐怕是来不及了。”
铃木洋子不禁失笑,日本的房子已经到了有钱也买不到的地步,摇号率高达六千二分之一。
方言咋舌不已,幸亏自己在房价暴涨之前入手了不少房子,可以等到楼市泡沫膨胀些再出售。
第618章 电击文库(二合一)
方言和潘耀名接受了有斐阁的招待后,来到精心安排的酒店入住。
铃木洋子和桥本结衣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呆在方言的房间,聊起了京都大学投亲会。
自从《情书》在日本掀起唯美纯爱风潮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特别是《情书》书迷们慕名加入,充实了投亲会的规模,壮大了华夏文学的翻译团队,而且校园里也开始流行中文学习的热潮。
“善莫大焉。”
方言露出满意的笑容。
“我们,还有投亲会的老师们也是这么觉得的。”
桥本结衣说,以前投亲会里翻译华夏文学的只有在职,或者退休的汉学家,也有一部份他们的学生,即便进入出版机构里,也一直本着报恩老师的理念,出版一些严肃的华夏文学作品。
“现在有方老师这个榜样在,日本很多出版社也开始把目光放在华夏文学上。”
铃木洋子道:“比如汪曾其、沈雁氷、石铁生,准备把他们的引进日本,加以翻译发行。”
就在三人闲聊之际,放好行李的潘耀名敲响了房门,参与到谈话之中。
“幻影社、苍鸦城这几家推理杂志,我已经代方老师,跟他们初步地沟通过了。”
铃木洋子道:“他们都非常愿意把日本的推理和文化传播到香江去,而且也对您创立的《推理世界》也很感兴趣,希望作为交换条件之一,能够选择一些优秀的,加以翻译和转载。”
“这个当然没问题。”
方言同样乐意把自己开辟的“法医推理流”,以及国内推理推广到世界范围。
潘耀名咧嘴发笑,如此一来,这趟日本之行的任务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一半。
而另外的一半任务,桥本结衣和铃木洋子也已经代劳,跟集英社、小学馆、德间书店等日本漫画行业的龙头取得了联系,每一家都随时欢迎方言、潘耀名到公司里,当面洽谈漫画授权发行的事宜。
“我们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潘耀名投去问询的目光。
“不急,想要拿下漫画版权可绝非易事。”
方言摆了摆手,引进之前必须要做好市场调研,并非是哪部动漫在日本畅销,就一定能在港台市场里流行,而且和境外出版社谈判,再到对该书的翻译、制作和发行,整个过程非常的漫长。
短则半年,长则两年,因而他们这一趟的目的就是得到挑中的漫画授权意向书即可。
“确实要先做一番调研工作,之前的《七龙珠》、《机器猫》、《圣斗士星矢》,是在你的推荐下,三联书店才会放心大胆地引进发行。”潘耀名道,“事实上我对日漫市场的了解还真的不多。”
“我对日本漫画市场也是一知半解。”
方言道:“不过没关系,我虽然不懂,但我有懂这行的能人,明天我们就去拜访一下。”
铃木洋子心领神会道:“方老师,您说的是不是从角川书店里自立门户的角川社长吗?”
“应该说是‘前社长’。”
方言纠正了下,然后让她把和角川映画、松竹商议《情书》电影的日程往后安排。
“我明白了,我回去以后就转告给这两家。”
铃木洋子说,角川春树、奥山融等人都万分期待方老师能为《情书》电影写上至少一首歌。
“你让他们吃颗定心丸,还有,开会的时候把秋元康也喊过来。”
方言扬起一抹神秘的笑容。
…………
第二天,次元文化公司总部。
角川历彦放下手头的一切工作,亲自迎接方言和潘耀名,把他们带到电击文库编辑部所在地。
“如今的这一切可多亏了你啊。”
“千万别这么说,我只不过是出钱而已,真正出力的是你。”
方言环顾四周,墙壁上张贴着轻、游戏、漫画的海报,满屋子里充满着中二二次元的气息。
“不不不,你出的不仅仅是钱,还有无与伦比的眼光。”
角川历彦哈哈大笑起来,“还记得《挪威的森林》吗?”
潘耀名一脸茫然,在翻译的解释下,才渐渐地听明白,《情书》和《挪威的森林》不单单在人物关系、剧情故事等方面有着相似之处,更是在出版以后在日本所引发的轰动,也极其相似。
《情书》带动了唯美纯爱风潮,《挪威的森林》则是青春疼痛文学的热潮。
而且,方言和村上春树相继在日本文坛爆发了“方言热”和“村上春树热”。
“光是这一本书带来的收益,就已经不可估量。”
角川历彦说,电击文库,乃至整个公司能这么快地收罗如此多的人才,不单单是靠自己多年积攒的人脉,也是《挪威的森林》所带来的名气和口碑,以致于轻、漫画作家都慕名来投稿。
潘耀名压低声音道:“岩子,这本《挪威的森林》你看能不能由我们书店在香江出版?”
“这个想必没有问题,等吃饭的时候,我再跟他提这件事。”
方言说:“当务之急,我们还是先处理日本漫画的任务吧。”
角川历彦把早就搜集好的日本漫画市场的资料,边分发给两人,边说道:
“现在最出风头的应该就是集英社,《龙珠》、《圣斗士星矢》、《北斗神拳》、《城市猎人》这些热门漫画都出自旗下的《周刊少年jump》,其他涉及漫画的会社都很难望其项背。”
“虽然如此,但这并不会严重地影响到电击文库。”
方言翻看材料,“毕竟我们的运营策略是二次元漫画和轻,还是可以做差异化竞争。”
角川历彦点头附和,“我目前也是这么做的,电击文库签约的第一批漫画都是尽可能避集英社、小学馆它们的锋芒,没有选择热血格斗、科幻机甲、都市怪盗等领域,而是聚焦无人问津的西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