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557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557节

  “方老师,有些话在医院的时候我不方便讲,现在我想跟您说一说。”
  “是不是跟《平凡的世界》有关?”
  方言往陶瓷杯里倒上水,把其中的一杯递了过去。
  “对!”
  朱伟接过杯子,斟酌再三,还是坦白地说虽然周昌义退稿的做法的确不对,但退稿这个决定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平凡的世界》不管怎么看,都只是一部毫无新意的,甚至连《人生》都不如。
  “你这么想,也是情有可原。”
  方言并没有第一时间反驳,这个年头的文坛流行的,不是扎根和挖掘华夏传统民族文化的寻根文学,就是学习和模仿西方写作流派和手法的先锋派、现代派,即便是现实主义,那也是推崇幻觉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这些“新现实主义”,《平凡的世界》走的依旧是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老路子。
  事实上,一点儿也不符合如今文学界和出版界的胃口和风向。
  像朱伟、周昌义他们欣赏的有新意的,不仅要有情感,还要出处新思想、新观念、新形式、新手法,比起《平凡的世界》,不管是《当代》,还是《人民文学》,都有很多不错的作品等着发。
  就比如余桦的《河边的错误》、冯骥材的《三寸金莲》……
  “这篇《平凡的世界》真的如其名一样,太平凡了。”
  朱伟补充了句,“当然,我不是说就不能刊登在《人民文学》上,就是那个条件得改改。”
  方言不禁意会道:“是觉得这个发表的条件太苛刻了?”
  朱伟说:“是有那么一点儿。”
  方言笑了笑,“这个啊,其实是行内的潜规则。”
  朱伟为止一惊:“潜规则?”
  方言解释说,一些成名作家在投稿的时候,会对编辑部提出许多苛刻,甚至难以接受的要求。
  这些要求并不是他们真的有信心或者只有满足条件才能发表作品,而是他们对自己的作品缺乏信心,提前给自己和编辑留下退路,如果作品可以发表,这些条件都可以再商量。
  可如果作品不值得发表,编辑就可以在退稿的时候,引用这些苛刻的条件为借口,委婉表达退稿意向,相当于是给彼此双方递了个台阶,避免出现周昌义直接退稿的羞辱之举,那就太不体面了。
  “原来是这样啊!”
  朱伟恍然大悟,“怪不得秦老师那边批评周昌义不懂规矩。”
  “人一生三碗面最难吃,情面,体面还有场面,而文化人呢又特别地好面儿。”
  方言道:“所以该给的体面,尽量一分都不能少。”
  “那您看这么办成不成?”
  朱伟觉得以陆遥在文学界的地位和身份,《平凡的世界》当得起《人民文学》板块头条的位置,但是最好不是全文一次性发表,而是分个上中下三期发表,然后可以静观《平凡的世界》上部的读者反馈,决定中部是不是继续在头条位置发表,再根据中部的评价和反响,决定下部发表的位置。
  “主意倒是不错。”
  方言道:“不过对《平凡的世界》可行不通,这部觉得不能断着看。”
  “这是为什么?”朱伟投去问询的目光。
  “不知道你看《平凡的世界》的时候,有没有一种感觉?”
  方言说:“在平平淡淡中有一股昂扬向上的力量。”
  朱伟点头附和:“这倒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这就是因为《平凡的世界》里蕴含着能让读者情感共鸣的潜力。”
  方言说:“一本广受欢迎的经典,首先必须要有可读性,能让看书的人不断地去阅读、去理解的内容和主题,如果读者连读都无法读完,就算再经典、再伟大的也会变得无人问津。”
  接着伸出两根手指,“这第二就是要有情感共鸣力,能让读者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如果一部都不能触动读者的情感,把自己代入角色,依然称不上是真正经典的好作品。”
  “可是我虽然能从《平凡的世界》里感受到这种情感共鸣,但这种力量太薄弱了,根本不能促使我有一口气读下去的欲望,所以我才考虑把《平凡的世界》划分成三部分。”
  朱伟解释道:“我觉得很少有人能耐着性子把它从头到尾看完。”
  方言说:“想要让人耐着性子把《平凡的世界》看下去,就得想些好办法。”
  “方老师,您有什么高招?”朱伟眨了眨眼。
  方言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准备在发表之前,把稿子交给中央广播总台来广播。
  第516章 西北圈
  方言这趟陕北之行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前脚刚结束了陕北作协安排的文学讲座,后脚吴天名带着莫伸、章艺谋等人专程来到招待所,要接他到西影厂“做客”。
  “方老师,对不住,真对不住,那天没能亲自到火车站迎接你。”
  吴天名紧握着方言的手摇晃。
  方言道:“不要紧,吴厂长不必挂怀。”
  吴天名解释说自己一直在筹备《老井》的摄制组,这可是西影厂目前最要紧的头等大事。
  看到莫伸、章艺谋等人愁眉苦脸的样子,方言便猜到《老井》的筹备工作貌似没那么顺利。
  吴天名很是无奈,“唉,别提了,到现在演员还没有凑齐呢,特别是这个男主角,这回请方老师去西影厂,一是给厂里的同志们讲一讲华语电影的将来,二是帮我们参谋参谋,到底谁来演合适。”
  莫伸补充了一句,为了能寻找到适合扮演男主角孙旺泉的演员,西影厂是广发英雄帖。
  “就没有挑到几个合适的?”
  方言钻入车内,把莫伸夹在他和吴天名的中间。
  吴天名颇为遗憾地说,本来挑中了姜闻,继《大秦》之后二次携手合作,可偏偏晚了一步,正赶上谢缙要开拍《芙蓉镇》,也挑中了姜闻来出演秦书田,结果就这么被上影厂捷足先登。
  方言问:“那你们到底想给《老井》找什么样的演员?”
  “怎么也得像艺谋这样。”
  吴天名描绘道:“瘦瘦的脸上有刀刻的那种皱纹,一看就像太行山的石头一样……罗中立的《父亲》那副油画你看过吧?就是年轻个三四十岁、饱经风霜、皮肤黝黑、土生土长的青年村民形象。”
  方言笑了笑:“那这人选找起来还不简单吗。”
  “谁!?”
  听到这话,坐在副驾驶座的章艺谋立马侧转过身,和吴天名、莫伸不约而同地看向他。
  方言玩味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干脆就让艺谋来当这个主角。”
  “我?”
  章艺谋大为意外,“方老师,您就别开我的玩笑了,这怎么能行呢,我从来没学过表演啊。”
  “你都是要从摄影转行当导演的人,怎么连这么一点浅显的道理都不懂吗?”
  方言道:“表演技巧固然重要,但演员的首要条件就是一定要形似,先找到这个角色的形,再去描他的神韵,如果连外形都达不到角色的基本要求,还谈什么精神像貌、表演技巧。”
  吴天名一拍大腿:“方老师这话在理,神似之前必须得形似,艺谋,我看不如就你来试试。”
  章艺谋面露难色,不停推脱,你们还是另请高明吧,我也不是谦虚,我一个摄影怎么能当演员?
  吴天名却越瞅他越觉得顺眼:“谁又不是生来就会表演,厂里也有不少半路出家当演员的,演的到底好不好,就看有没有下苦功夫。”
  “谢谢吴厂长愿意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把这事给干好。”
  章艺谋最终在半推半就之下,只能“勉为其难”地答应试演一下。
  吴天名说:“实在要谢的话,肯定要先谢方老师,是他点了你的将。”
  章艺谋连声向方言道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心情激动的犹如汹涌的潮水,难以平静。
  方老师的恩情比天高!
  方老师的恩情比海深!
  方老师的恩情自己这辈子都还不完!
  …………
  车队停在西影厂的门口,厂里的领导和职工夹道欢迎,热情高涨。
  林答和《西部电影》厂刊的其他同事一拥而上,跟在吴天名、方言等人的身旁。
  “嫂子,你也在啊!”
  方言本以为她会留在医院看护着陆遥,没想到能在西影厂撞见。
  “他得的其实主要是心病,自从你去看过他以后,他的病就好了一大半。”
  林答代陆遥以及他们一家,语气诚恳地道谢:“岩子,他的事真的是太麻烦你了。”
  方言道:“客气了不是,嫂子你应该听过丑小鸭的故事,虽然在别人眼里,陆遥的可能是丑小鸭,可在我看来,完全是白天鹅,只不过时候未到,丑小鸭还没变成白天鹅而已。”
  见两人窃窃私语,吴天名把头转向莫伸,“什么丑小鸭、白天鹅,我怎么听不明白啊?”
  “他们说的是陆遥写的书。”
  莫伸简单地把《平凡的世界》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吴天名当年靠着《人生》,坐稳西影厂厂长的位子,一听到他又有新的大作,眼前瞬间一亮。
  莫伸道:“不过还没有写完,才写了第一部,后面的第二部、第三部还没开始动笔。”
  “这真的是太可惜了。”
  吴天名寻思着抢先把《平凡的世界》的电影改编权弄到手,当然,他最想要的还是方言的。
  方言道:“吴厂长真的是好胃口,嘴里吃着一个,手上夹着一个,现在又盯着我这一个。”
  “这不是企业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电影也要开始讲商业化了嘛。”
  吴天名说西影厂像其他制片厂一样,也不得不面对市场,不得不考虑拷贝销量和电影盈利。
  方言问:“吴厂长这次专程把我请来,莫非是打算讨论商业片?”
  吴天名一脸严肃:“方老师为上影厂牵线搭桥的《黄飞鸿》电影,在香江取得的巨大成绩,我们西影厂也有所耳闻,而且我还听说您为邵氏和嘉禾策划的两部电影,同样在香江大获成功是吧?”
  “没错,《宝贝智多星》和《警察故事》不出意外的话,还会引入内地上映。”
  方言说,比如《宝贝智多星》,就暂定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
  “我们的确很想像上影厂一样拍出《黄飞鸿》这样的商业动作片。”
  吴天名道:“不过更希望能拍出像《拯救大兵瑞恩》这种在国际上获奖、载誉而归的电影。”
  方言这才意识到,他们是想让自己以奥斯卡最佳编剧的身份,讲一讲海外电影节冲奖的门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