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551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551节

  龚樰笑了笑,“岂止是见到,我们还邀请他拍电影呢。”
  方燕大为震惊:“真哒!”
  “可不是嘛,而且是咱们家参与和投资的电影。”
  龚樰挑着能说的说,把他们在香江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娓娓道了出来。
  杨霞一边给她和方言的碗里夹菜,一边用心地听着,偶尔会提出几个自己好奇的问题。
  “有机会的话,我也好想跟哥和嫂子去香江啊。”
  方燕眼神飘忽,不禁感慨了一句。
  龚樰道:“那就要看你自己了,如果学业有成的话,就可以像你若雪姐一样到国外留学了。”
  看到她们姑嫂聊得热乎,杨霞乐不可支,余光落在方言身上,才注意到他已经闷声不响地干了两碗饭,“你看你在外面就没有好好吃饭,看把你自己给瘦的,要不要再来一碗?”
  “够了够了,妈,再吃就要吃撑了。”
  方言往碗里舀了萝卜排骨汤。
  “对了,这些日子有不少人给你寄信了,有几封都送到这里来。”
  杨霞道:“燕子,赶紧去把给你的信拿出来。”
  方燕应了一声,随后从柜子里取出一沓的信。
  “哥,好几封都是从日本寄来的,还有一封是洋子姐姐亲自送过来的,说一定要交到你手上。”
  “喔!”
  方言挑了挑眉,立即拆开信封,就见上面写的是《情书》即将2月14日情人节前夕出版,之前在报纸上做了不小的宣传预热,已经有不少的读者预订,准备把它当作情人节赠送的礼物之一。
  紧接着,就是代铃木俊次郎询问他什么时候有机会再到日本,来参加有斐阁今年的周年庆。
  随后的几封里,既有出自松竹电影公司、京都大学投亲会的,也有松坂庆子、栗原小卷的……
  还不等他一一拆开,就听方燕尖叫了一声“雪”,而后端着饭碗,不管不顾地跑到院外。
  方言和龚樰也来到院子里,就见夜色昏沉,北风潇潇,白茫茫的雪花飘了下来。
  收音机里,播放着他们从香江带回来的磁带,旋律迷人,娓娓道来。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
  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地转个不停,
  ……玉山白雪飘零,燃烧少年的心,使真情溶化成音符……”
  …………
  雪下了整整一宿,整个四九城都变成冰雪的世界。
  方言一大清早就去了趟雍和宫大街,除了已经回去的陈西米和余桦,《推理世界》编辑部的成员都在,作为主编兼工作室的老板,自然少不了在年末的时候发福利,每个人都包了个厚厚的大红包。
  里面既包括《宝贝智多星》、《警察故事》等剧本的奖励,也包含了年终奖。
  毕竟,《推理世界》杂志的月均销量能保持在55万册左右,整个编辑部功不可没。
  何况除了期刊、电影以外,电视剧业务也有显著地提高,虽然合作的对象依然只有燕京电视艺术中心一家,但是《空中小姐》拿了不少飞天奖的奖项,《便衣警察》等电视剧的收视率也相当不俗。
  甚至于年后,还有一出《大宋提刑官宋慈》的长篇电视连续剧,等着他们去改编。
  燕京电视台和燕京电视艺术中心这回可是把家底全掏出来了,计划拿出100万来投资。
  方言在东来顺订了位子,给每个人点了2斤羊肉,一边涮羊肉,一边跟石铁生、王硕、钟阿城、侣海晏等人探讨剧本,共同出主意,拉大纲,最后由钟阿城和石铁生来当这个最后执笔人。
  而方老师的事多,要把精力放在创作上,只能勉为其难地兼着总顾问、总策划和总编剧一职。
  众人集思广益,磨着剧本,一直到2月8日才放了个假,各回各家,看春晚,过大年。
  南锣鼓巷的小屋里喜气洋洋,尚未满岁的韩月成为众星拱月的焦点,杨霞、方红、龚樰、方燕等人统统围着她打量,百看不厌,方言则和韩跃民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偶尔瞥一眼电视。
  86年的春晚是第一次自己不在创作组的春晚,由黄一鹤、邓在君等人策划导演。
  整台春晚的风格,只能用8个字形容,四平八稳,众星云集。
  在当时的环境里,对春晚进行大胆创新可不是一件易事,再加上没有方言的出谋划策,以致于在创办的理念上尽量保守、稳当一些,相较于前几届的,中规中矩,平平无奇。
  非要说出彩的地方,那就是这一届请的嘉宾可比之前的要多,要重量级,简直是群英荟萃。
  除了常客的赵丽榕、陈佩厮、马纪等人以外,冯龚也终于第一次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
  这一亮相,可就一发不可收拾,往后就是连续33年常驻春晚,被戏称为“春晚最牛钉子户”。
  那一句“观众朋友们,我可想死你们了”,比“我们一起包饺砸儿”要顺耳多了!
  除此之外,在晚会主持人方面,除了姜坤、赵中祥和朱时茅是老面孔,又多了刚刚调到中央台的“和珅和大人”,王钢,以及北影厂的厂花,方舒,最后一位令人意想不到,竟然会是朱菻。
  “是杨导推荐给邓导和黄导的,当然,我也出了一点点力。”
  龚樰作为前春晚主持人,自然跟姜坤、邓在君等人是老相识。
  “是嘛!”
  方言倍感意外。
  “《西游记》马上要拍到女儿国的戏份了,所以杨导他们准备让她作为剧组的代表亮个相。”
  龚樰笑盈盈地说,这也是中央台为前段时间对《西游记》剧组调查的一点小小的补偿。
  自从今年1月1日开始,《西游记》11集连播,从猴王出世、大闹天宫,一直播到逃出五指山,收视率平均高达89.4%,大大地超过82年到84年试播的那几集,为《西游记》剧组全员一扫前耻。
  也让中央台的领导刷新了《西游记》电视剧的认识,开始越发地重视和支持《西游记》。
  “她演女儿国国王啊!”
  “这模样气质,的确适合演女儿国国王。”
  “小樰,她演女儿国国王,珮凝演嫦娥仙子,那你呢?你演什么呢?”
  方红、杨霞、韩母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电视,画面中的朱菻光彩照人,端庄优雅。
  龚樰道:“我倒是挺想挑战下蝎子精,跟朱菻演同一出戏,不过杨导想让我演玉面公主。”
  方言用戏谑的口吻说:“还好你演的不是高翠兰。”
  龚樰好奇不已:“为什么?”
  “那我岂不成了猪八戒了?”方言耸了耸肩。
  “哈哈!”
  顷刻间,屋内外充满着快活的气息,方言嘴角扬起一抹笑意,还是当牛魔王好,牛头人狂喜!
  第508章 话剧之危
  正月初一,胡同里依旧到处响起鞭炮的声音,小孩们追逐打闹,嬉笑玩乐。
  龚樰收拾好前往沪市的行李,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要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当然,坐火车肯定是来不及,坐的是燕京飞往沪市的航班,一张机票就要六七十元,相当于普通人家一个月工资。
  紧接着来到书房,就见方言把从日本寄来的信,翻来覆去地又看了一遍。
  “这些信你都看几天了,还没有看完啊?有什么重要的事吗?”
  “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
  方言并没有把松坂庆子在信里的相思之情说出来,倒是提到在栗原小卷、松竹电影公司来信里也同样提到的两件事,一件就是日本翻拍的《午夜凶铃》,将在8月的盂兰盆节,也就是在鬼节上映。
  另外一件就是今年是两国文化交流30周年,栗原小卷、松坂庆子她们会随日本俳优座剧团访华。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龚樰不禁感慨了一句。
  “可不是嘛。”
  方言看了眼腕表,“时间也差不多了,咱们该出发去拜年了,晚上还要去赶飞机。”
  “该送给谁的东西我都已经分好了,你把它们都拿进车里吧。”
  龚樰跟着方言,挨家挨户地给沈霜、章光年、汪曾其、丁铃、王朦等人拜年。
  跟万佳宝约好的时间是在10点半,两人准时地按响门铃。
  万芳洋溢着热情地打开了门,“新年快乐!”
  方言和龚樰异口同声道:“新年快乐。”
  万芳笑了笑,“快进来,快进来,爸爸已经煮好茶,就等着你们了。”
  客厅里的气氛很快地热闹起来,万芳和龚樰说着悄悄话,不时地用余光瞥了眼方言和万佳宝。
  方言在简单的寒暄之后,一本正经地讲起了文化教育基金会赞助全国话剧、戏曲、歌剧优秀剧本评奖,从赌王的慈善晚会,到邵氏和嘉禾的“慈善一元捐”,把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全说了出来。
  “这可是一桩好事啊!”
  万佳宝语气里透着欢喜,毫不吝啬地表扬了一番。
  方言抿了口茶,“哪里哪里,您过奖了。”
  “你呀你,总是能给我带来惊喜。”
  万佳宝笑盈盈说:“可能你还不知道,之前你创办的基金会大力地捐助茅盾文学奖,让文艺界不少的同志动过找你拉赞助的念头,只不过顾及这样那样的情况,谁也不好意思第一个跟你张口。”
  方言主动地递了个台阶:“文明是一个整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体两面、缺一不可。”
  “是啊,除了精神上的荣誉,物质上的激励也少不了,自从茅盾文学奖多了你的捐助,还有‘国际写作’的文学交往项目,目前文坛里,越来越多的作家都开始重视和投入长篇的创作。”
  万佳宝眼里充满着赏识和欣慰。
  方言说戏剧、话剧也即将迎来万物竞发、勃勃生机的境地。
  “但愿如此吧。”
  万佳宝发出一声感叹,随后提到了今年日本俳优座剧团的访华活动,互相交流新剧,表演话剧。
  听到这话,龚樰压低声音问:“什么是新剧啊?”
  “新剧就是咱们华夏的话剧。”
  万芳解释说,民国时期,戏曲领域里出现了大规模的改良运动,吸收了欧洲戏剧以及日本新派别的元素,为区别于传统戏曲,所以称之为“新剧”,也就是“文明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