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536节
如果说《狩猎》只是幻觉现实主义的发轫之作,那么再加上《河边的故事》、《寻枪》,幻觉现实主义可就要发扬光大了,如果能借此掀起一股创作热潮,就可以像寻根文学一样,开宗立派。
第493章 主编换人
全国青年作家座谈会的开幕式一经《文艺报》、《文学报》等文艺主流媒体报导,立刻博得文坛瞩目,特别是方言和先锋派作家们的一系列问答,如同一股旋风席卷而来,一下子掀起轩然大波。
“马尔克斯不承认自己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
“魔幻现实主义、幻觉现实主义等文学派别最根本的核心,在于现实主义!”
“先锋文学丢失了其‘先锋’的本质,完全没有把‘先锋’转化为‘创新’……”
各种观点和论调,一时之间成为了文学界目前最热门的话题,越多越来的报刊不是打着支持“复兴现实主义”的旗号,就是站在“先锋文学”的立场,纷纷地加入到论战当中。
以致于全国青年作家座谈会才刚刚开幕,讨论度和关注度就远远超过去年的西湖会议。
作为这场大会的发起人和主办人的王朦又惊又喜,第一时间地把方言请到了办公室:
“岩子,这回能有这么风光,全多亏了你啊。”
“都是大家的功劳和心血,我不过是尽了我自己的一份力而已。”
方言笑着坐了下来。
“就算你这么说,这首功也是你的!”
王朦说《人民文学》通过西湖和香山这两次会议,不仅见证了“寻根文学”流派的诞生以及之后的创作风潮,而且号召文坛的作家们回归现实主义文学,算的上是无愧于华夏文学的风向标。
“我是头功,但这最大的功劳非您莫属。”
方言道:“自从您担任《人民文学》主编以来,咱们是上下一心,游刃有余,不需太多得会议,太烦琐的讨论,编辑部这条大船就可在波涛澎湃的大海里保持高速,绝不偏离航向,所有的船员都能完全可以尽意发挥自己的才能,一切都在您的庇护之下,不必有任何后顾之忧……”
两人来了一波商业互吹,《人民文学》在他们一主一副的搭配下,的确是蒸蒸日上,再次伟大。
但回顾起编辑生涯,唯一让王朦觉得遗憾的就是始终没有组到张婕、铁甯、王安逸等几位当红女作家的理想稿子,他幽幽地叹口气,“其实我一再要编辑组她们的稿,有的还亲自去拜访过。”
“以后还有机会。”
方言安慰了一句。
“只怕是暂时没这个可能咯。”
王朦摇了摇头。
“这话怎么讲?”
方言好奇不已。
“这件事我只跟你讲,你千万不要向社里的人透露。”
王朦见他信誓旦旦地保证后,才诚恳地说:“我有个不幸的消息。”
方言静静地听着,“岩子,和你共同管理《人民文学》到现在,细细想来,虽然不敢说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但也是合作愉快,相得益彰,不过现在不得不面临分道扬镳,换句话说,事情已经走到令人惋惜、无可挽回的局面了,我几次三番地想要改变,但最后还是无济于事……”
一时之间,脑袋一片混乱,完全没有听明白他到底要讲什么。
“我……要走了。”
王朦眼里充满着不舍。
“什么?!”
方言震惊地上下打量着,误以为他身患绝症,命不久矣。
“我真的还不想离开,想继续留在编辑部,和你们一起并肩作战。”
王朦眉头拧成一团,“把《人民文学》带到更高的高度,以慰茅公的在天之灵!”
“王老师,我真的太痛心了。”
方言心里咯噔了下,失落的情绪突然袭来,“您家里人知道吗?”
王朦说他暂时只跟自己的妻子商量过这件事。
“什么时候通知您的?”
“就在前不久。”
“呃,您还有多少时间?”
“快的话就12月底,不过我希望能坚持到年底,把我手头上的事交代清楚了再走。”
王朦语气里透着一丝沉重。
方言总觉得有古怪,但就是说不出到底哪里不对劲,感觉到气氛变得凝重又哀伤。
王朦道:“没必要那么难过,我们还是可以在文化部常常见面的。”
“啊?”
听到文化部门,方言愣了一下。
王朦说自己要从人文社升任到文化部门,去顶替朱穆芝。
方言一个激灵,立马收起了准备擦眼泪的手帕,这才意识到自己从头到尾都误解了。
合着人家不是病房传噩耗死了啊,而是产房传喜讯——升了啊!
于是乎,刚刚痛苦难过的心情一扫而空,转而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激动,连声祝贺道:
“这是好事啊,恭喜您,王老师!”
“你就不要恭喜我了,这个事要不是实在没办法往外推,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的!”
王朦露出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情。
方言一问才知,就在召开全国青年作家座谈会的前不久,就在王朦带领一个作家访问团参加活动的时候,碰巧撞上了一些领导,他们正在商量着文化部门该交由谁来继任管理,当时的候选人名单众多,结果在这些人里每一个都没有达成共识,偏偏就看中了自己这个“送上门来”的。
“我当时是受宠若惊,我说我不行,他们说我能行。”
王朦苦恼道:“我推脱了三四次,让他们另请高明,反倒让他们更觉得我适合去部里。”
“王老师,不瞒您说,其实我也觉得这个部长挺适合您来当的。”方言劝慰道。
“怎么会适合呢!”
王朦苦笑连连,说自己虽然在《燕京文学》、《人民文学》的几本文学期刊担任过总编辑,也曾主管过燕京作协,但绝对没准备过去掌管文化部门,更没想过自己有能力去管理、去决策、去负责。
“您这话就说得太谦虚了。”
方言半开玩笑道:“就凭您把《人民文学》经营得这么井井有条,蒸蒸日上,何止一个部门啊,再说冲您王老师的名声,就是再配作协、文联这么一两个部门都不多呀。”
“嘚嘚嘚,你啊,还是把这个拍马屁的功力都给我用在编辑和写作上去!”
王朦没好气地白了眼。
方言嘿然一笑,“这哪是拍马屁,实话实说而已。”
“要不是知道你小子不知道这个消息,不然我肯定以为你是给你师兄和领导他们当说客呢。”
王朦一脸发愁,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作为文艺工作者提点意见,可从来没想过有一天去发号施令。
方言边给他倒水,边宽慰,您得支棱起来了啊,您都不知道您体内蕴藏多么大的能量!
王朦浅浅地喝了口水,收敛愁绪:
“我虽然同意了调令,但我也不是没有条件,那就是我只做3年,3年之期一满,我就辞职,到时候他们就要物色更合适的人选把我顶下来,我也好从案牍之中解脱出来,继续好好地创作。”
“您这是?”
方言两眼圆瞪,大为意外。
“我这一辈子就想好好写,而不是把写作当敲门砖。”
王朦说自己如今在《人民文学》主编的位置上呆久了,在文学创作上就已经开始力不从心,不像他一样,还有如此旺盛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任期超过三年,自己对文学的追求可能会违背初心。
“您真高风亮节,换成我是您,未必能做出这样有魄力的决定。”
方言咧嘴轻笑道。
“你小子猴精猴精的,如果换成你,估计比我还一百个不乐意来当。”
王朦拍了拍他的肩,语重心长道:“千万不要像我一样,我现在最后悔的就是在自己创作灵感最喷涌的那几年,没能多写几部让自己、让读者满意的作品。”
第494章 海阔天空
两人聊了一会儿,关于《人民文学》下一任主编的人选暂时还没有定论。
王朦倒是想推荐方言来担任,不管是能力、声望、成绩等方面都没有任何问题,惟一美中不足的可能就是年龄和资历,毕竟,不满30岁就能进步到副厅局级别的副主编,就已经够火箭式提拔了。
而《人民文学》的主编,跟祁同伟的级别同一档,那可是他下跪求婚和哭坟给跪出来的。
方言却是站着把步给进了,就他这速度,还选什么串爆,自己带你们直接打上月球!
不过到底该何去何从,王朦建议自己去找章光年商量,方言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师兄,他把自己约到了平日里常去的澡堂子,当然是郭德刚的母校,清华园。
搁在古代,别说老燕京人到冬天不怎么洗澡了,整个北方甚至全国都是如此,否则也不会有什么一辈子只洗几次澡的说法了,甚至全世界都差不多,毕竟烧水洗澡是绝对的奢侈品。
否则也不会出现法国香水,不就是为了掩饰体臭吗?
沐浴更衣,在古代是敬神的礼仪,真要很容易的话犯得上这么隆重吗?
不过这年头,倒是件稀疏平常的小事,而且可以早晨一开门就进去,晚上满天星斗时再出来,只要您不怕泡秃噜皮,爱泡多久就泡多久,绝对没人催您,那叫一个地道儿!
冬夜,月亮在飘渺的乌云中忽明忽暗。
月光洒入玻璃天井之下,5道大梁的澡堂子休息大厅里,躺箱上坐着燕京的老少爷们。
三五成群的老爷子刚刚泡过“头过水”,侃着大山、下着象棋,搓背师傅正在娴熟地敲打揉搓。
方言坐在热腾腾的大池子里,热水一泡,舒筋活血,从骨子里往外冒汗。
章光年坐在边上,“你真的想当?”
方言嘿然一笑,“我要说自己不想当,那肯定是撒谎。”
“的确,《人民文学》在你和王朦同志他们的一同努力下,办得是比我离任时要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