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424节
贾森爱泼斯坦道:“恭喜你的《枪炮、病毒与钢铁》取得成功!”
方言并不觉得意外,毕竟这部学术著作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经过了不少报纸的报道,像兰登书屋这种全美排得上号的出版公司,不可能没收到相关的消息。
“从纽约到爱荷华,从加州到佛罗里达,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贾森爱泼斯坦语气里透着遗憾,“我真的后悔没有把你这本书签在我们兰登书屋。”
方言笑了笑,接着和他说着客套话,就看两边到底谁先沉不住气。
眼见陆陆续续有人进来,贾森爱泼斯坦最终抻不下去,坦白说:
“方,我们兰登书屋很希望能继续跟你合作。”
“怎么合作?”
“你那部《午夜凶铃》的英文稿,我已经看了一部分,非常地棒!”
贾森爱泼斯坦赞不绝口,“我还从来没见过科幻能写成这么恐怖,这么匪夷所思的。”
方言挑了挑眉,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那自己就大发慈悲地和你谈谈。
先前在《拯救大兵瑞恩》上,兰登书屋定的稿费标准是,每个单词是8美分,如今以方小将的名气和地位,再给8美分一个单词就未免太不合适了,怎么着也得涨一涨吧!
“2美刀,怎么样?”
贾森爱泼斯坦伸出了两根手指。
单个词,2美刀,已经是全美著名作家和撰稿人在出版这行里拿到的最高稿费标准。
当然,如果方言肯跟兰登书屋签署独家作家协议,也不是不能再商量,再涨个一二美刀。
“那么版税呢?”
方言不动声色,接着询问。
贾森爱泼斯坦没有讨价还价,也没有藏着掩着,而是直截了当地给出了兰登书屋的筹码。
5000册以内,给10%,50001到10000册之间,给12.5%。
超过10000册,就给15%,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15%都是超级畅销书作家才有的厚遇。
而且不光是15%的版税,兰登书屋甚至打算为《午夜凶铃》预付版税10万美刀。
“我已经感受到你们的诚意了。”
方言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还不是我们最大的诚意,如果你愿意和我们兰登书屋签署独家作家协议的话……”
贾森爱泼斯坦开出针对世界顶级作家才能享受的待遇和条件。
除了3到5美刀每个单词的稿费标准,超过万册的版税也可以从15%直接提高到20%。
要知道,自从文学有版税以来,能享用过20%版税的作家无一例外,都是世界级文豪。
比如写出《悲惨世界》的维克多雨果,比如写出《战争与和平》的列夫托尔斯泰。
咱们的“迅哥”,鲁迅先生更是25%的版税,当时国内的版税可普遍还在12%到15%呢!
换句话说,方小将的文章是不是文豪级别还不好说,但版税绝对已经在文豪之列。
“如果签了独家作家协议,我至少要为兰登书屋出几本书?”
方言并没有被金钱冲昏了头脑。
贾森爱泼斯坦伸出3根手指,“包括《午夜凶铃》在内,最少3本。”
方言道:“我手头上正好还有几本我觉得适合欧美读者的,或许你们兰登书屋会感兴趣。”
第379章 我真傻,真的(二合一)
通往影厅的走廊里,“噔噔”的脚步声一阵接着一阵。
方言挑了几个自认为适合欧美读者口味的,比如《恶意》、《人工智能》……
不过,贾森爱泼斯坦显然没有表现出像对《午夜凶铃》一样的兴趣,平平淡淡,毫无波澜。
“方,也许你不太了解欧美市场的趋势,推理的份额一直在缩小。”
“美国读者宁愿去看悬疑刑侦剧,也不想去看推理,他们已经厌倦了‘本格派’、‘硬汉派’这种类型,也根本不关心案件背后的犯罪动机、社会背景,他们只在乎杀人手法有多么巧妙。”
“……”
听着贾森爱泼斯坦的市场分析,方言并不感到意外。
别说是欧美,日本也一样,像社会派推理越来越不流行,反倒是把杀人手法设计得精妙绝伦,把谜团设置得富丽堂皇的“新本格派”,更对推理迷的胃口。
《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名侦探柯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那么,另外一本《人工智能》呢?”
白若雪看到方老师一言不发,代为提问道。
“唔,科幻版本的匹诺曹,这种童话故事的受众至少要比《恶意》的多得多。”
贾森爱泼斯坦话锋一转,“但是比起《午夜凶铃》,似乎简单了些,想象力上也差了些。”
“如果你看过内容的话,一定不会有这种想法!”
白若雪脱口而出,刊登《人工智能》的那一期《科幻世界》,可是在全国卖出了80多万册。
“各国的文化差异和科幻审美的不同,或许在华夏畅销的,未必能在欧美流行。”
贾森爱泼斯坦笑道:“当然,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所以我很愿意品读《人工智能》,在看过之后,再给出我中肯而专业的建议,至于到底能不能出版嘛……”
“那就以后再说。”
方言也不恼,一脸从容地走进影厅里。
目力所及,前排坐着一排排的老年观众,垂垂老矣,但精神瞿烁,一个个身穿二战时期的美国军服,胸前佩戴着各色的勋章,有的甚至戴着肩章,显然是主办方特意邀请来观影的二战退伍老兵。
跟《长津湖》、《红海行动》一样,这种美式主旋律军事电影,怎么能少得了老兵呢?
到时候,打出个“老兵不死,只是雕零”的宣传语,电影不就多了一个卖点了吗!
冲击奥斯卡奖项的时候,不就又多了个政zhi正确了嘛!
…………
才上台阶,还没走几步,方言等一行人就被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给叫住了。
在他的介绍下,和主创团队一一认识,演员阵容跟上辈子《拯救大兵瑞恩》的截然不同。
扮演八人小队队长的上尉约翰·米勒,不是“阿甘”汤姆汉克斯,而是尼古拉斯赵四,不,凯奇。
眼下的“精神小伙”,可不是什么烂片都接的“烂片之王”,而是拍出《教父》系列的弗朗西斯·科波拉的侄子,好莱坞赫赫有名的有演技、有实力的“关系户”。
而瑞恩的演员,也不是“好莱坞最难救”的马特达蒙,而是“小鲜肉”汤姆克鲁斯,阿汤哥。
“这位是我的父亲,阿诺德,在电影里客串将军,也算是过了把将军瘾!”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搀扶着自己的父亲。
方言和阿诺德斯皮尔伯格握了握手,聊天之中才得知,前排坐的这些老兵都是阿诺德斯皮尔伯格请来的邵尔基金会的成员。
“这部电影,是我送给他和他朋友们的礼物!”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说,没有父亲的推荐,自己或许不会下定决心要拍《拯救大兵瑞恩》。
方言倍感意外,对阿诺德斯皮尔伯格这位忠实的书迷,连声道谢。
“不用谢,是你写的好,写得太好了。”
阿诺德斯皮尔伯格道:“我们邵尔基金会的老兵里,有很多跟《拯救大兵瑞恩》一样精彩的故事,关于101空降师的也有,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来我们基金会做客,听一听大家的故事。”
方言笑了笑,“有机会一定!”
“如果你写的话,那我就拿来拍。”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道。
方言噢了一声,“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说,“不过到时候我不想再拍电影,我想拍个战争电视剧。”
突然间,背后传来一阵戏谑的笑声,“哇哦!史蒂文,你没有在开玩笑吧?”
方言回头一看,就见长须白发的卢卡斯边上,站着大腹便便、肥胖溜圆的弗朗西斯科波拉,以及个子矮小、浓眉大眼的马丁斯科塞斯,这位可是好莱坞意大利帮的扛把子,也是黑帮片的集大成者。
《华尔街之狼》、《出租车司机》、《好家伙》、《禁闭岛》……
这四位站在一块,号称“新好莱坞四杰”,也是将来在好莱坞最有话语权的一批导演。
于是面带微笑,和他们客套地打起招呼,“很高兴能见到你们。”
“我们也是!”
卢卡斯手里捧着的不是《拯救大兵瑞恩》,而是《枪炮、病毒与钢铁》。
马丁斯科塞斯道:“你的这本书实在是太火了,我参加的每个聚会都会提到这本书!”
“确实值得一看。”弗朗西斯科波拉认真说,“这里面的许多问题都提的非常深刻,‘人类何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变得如此不同于其他动物’、‘为什么在过去一万年间,人类社会在不同大洲发展得如此不同’、‘为什么有的社会走向自我崩坏,而有的社会能持续兴盛数百年甚至数千年’……”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连连点头,“库布里克专门为了这本书,跟我聊了一个通宵的电话。”
“这的确是斯坦利的性格。”
卢卡斯等人相视一笑,接着在人群中寻找库布里克的身影,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摇头说:“他不在这里。”
方言不无遗憾,库布里克不仅是拍出《闪灵》、《2001太空漫游》的名导,而且按阿美利加自己的“阴谋论”,阿波罗登月计划就是找的他当总导演,伪造了那些登月影像资料。
马丁斯科塞斯疑惑不解,“斯坦利竟然没来?!”
“出了点意外。”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如实相告。
库布里克原来看到一篇名叫《玩转整个夏天的超级玩具》的短篇,准备改编成电影剧本,甚至还特意邀请自己来担任制片人,然而,剧本一改再改,屡次修改都不合库布里克的心意。
只能把编剧炒鱿鱼,现在在满好莱坞的物色新的编剧接替。
“斯坦利想改成什么样?”卢卡斯好奇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