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417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417节

  林贤治笑道:「他说要不是多亏了您,健力宝也不可能成为华夏奥运代表团的首选饮料。」
  方言挑了挑眉,「这结果还没公布,他怎么知道健力宝会是代表团的首选饮料?」
  林贤治说李经纬相当大胆,拉了一辆卡车,把200罐健力宝送到了亚足联在羊城举办的会议上,一下子就震惊了全场,亚足联的主席甚至当着记者的面,畅饮了起来。
  「这个李经纬啊。」
  方言摇头失笑,随后把健力宝分给龚樰三人,「你们肯定是头回见到国产易拉罐饮料吧?」
  方燕浅尝了口,眼前瞬间一亮,「好喝!比北冰洋还好喝!」接着猛灌了好几口。
  「味道确实不错。」白若雪打趣道:「燕子,现在你觉得当方老师的妹妹,还烦不烦啊?」
  在众人玩味的注视下,方燕叹了口气,「唉,别提了,幸福的烦恼!」
  顷刻间,轰堂大笑起来,屋内外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休整了一夜后,第二天便坐船前往香江。
  码头上,香江三联书店等人早已等候多时,甚至总经理萧滋亲自迎接,可见憋得有多么地难受。
  真的是看完《月子1》,就想看《月子2》,串台了。
  应该是看完《黄飞鸿》第二部,就想看《黄飞鸿》第三部,都憋坏了。
  当然,也是因为谈判进入了关键期,香江市民或多或少地出现在了思想混乱的情况。
  在这么多年里,香江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中西方文化的冲击,让香江文学长期处于夹缝中,找不准自己的历史定位,也拎不清自己的身份归属,倒是打着「岭南文学」旗号的《黄飞鸿》,能让广大香江的读者在同宗同源的地域文化当中,找到共同的民族记忆。
  所以,《一代宗师黄飞鸿》第一部和第二部才在香江越卖越火,甚至火到了宝岛。
  「怪不得您几位这么急着让《黄飞鸿3》出版。」
  听完萧滋等人的分析,方言不禁感慨了一句。
  萧滋道:「是啊,在这个节骨眼上,《黄飞鸿》越快出版越好。」
  方言欣然同意,至于稿费和版税,依然是香江三联书店所能给出的最高标准。
  谈完了出版的事宜,而后在车上,谈到了香江文坛在这敏感时期的最新动向。
  萧滋道:「香江的文学最近刮起了一阵怀旧风。」
  方言诧异不已,「怀旧风?」
  萧滋意味深长道:「香江读者开始在怀旧中寻找历史、确认身份、想象家国,有不少香江作家捕捉到了这一点,出了不少二三十年代香江时期的怀旧小时候,卖得最好的一本就是《胭脂扣》。」
  方言大为意外,尤其当听到《胭脂扣》的作者竟然是李碧桦时,眉梢不禁上挑。
  这可是香江文坛的鬼才女作家!
  最擅长的就是写情,像《青蛇》、《诱僧》、《古今大战秦俑情》、《潘金莲之前世今生》……
  当然,最出名的还得是《霸王别姬》,但凡谈及华语电影,这部改编的电影怎么绕也绕不开。
  然而,《霸王别姬》现在既没有电影,也没有,只有个短短2集的短集电视剧。
  于是乎,以关注李碧桦为由,让香江三联书店的人替自己找一找《霸王别姬》的电视剧录像带。
  白若雪和龚樰互看一眼,心里好奇,不知道方言为什么
  这么看重这个《霸王别姬》?
  第371章 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的电视剧,相较于电影,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剧情也跟电影版截然不同,讲的是30年代的燕京城,程蝶衣和段小楼自小便一起跟京剧师傅学艺,程蝶衣是旦角,而段小楼是生角,二人合演《霸王别姬》,程蝶衣深受戏中虞姬角色的影响。
  竟然爱上了扮演项羽的段小楼,可偏偏段小楼爱上了菊仙。
  程蝶衣情难自控,既悲伤又妒忌,终于选择了跟随富商袁四爷,自愿做了他的入幕之宾。
  一个留在内地,一个到了香江,十几年过去了,两人又在香江重逢。
  看完上下两集的录像带,方言皱了皱眉,眉头拧成了一团。
  剧本乃一剧的根本,想来《霸王别姬》电影的成功,离不开编剧芦苇的神来之笔。
  「看也看完了,你觉得怎么样?」
  龚樰拿起遥控器,按下暂停键。
  方言道:「主题明确,人物关系也清楚,但就是不好看,戏剧性不强,故事性一般……」
  「我觉得这个剧还有点古怪。」龚樰道,「让人觉得不舒服。」
  方言问道:「哪里瞧着不舒服?」
  「就是人物关系太乱。」
  龚樰严厉地批评起段小楼和程蝶衣,以及程蝶衣和袁四爷之间的同性之恋,特别是程蝶衣、段小楼和菊仙之间的彼此叠加的三角恋,简直是三观震碎,演了这么久的戏还是头回见到这么炸裂的!
  「这其实很符合清末民初的历史现状。」
  方言不以为然。
  像《霸王别姬》里,程蝶衣被袁四爷占了便宜这种事,在清末民初早就是司空见惯的事。
  甚至于军阀也会包占一些当「相公」的旦角儿,不管是出于自愿,还不是自愿。
  「原来是这样。」
  龚樰恍然大悟。
  方言笑了笑,「我准备把这部电视剧改编成。」
  「啊?」
  龚樰惊了个呆,把这部涉及同性主题的改成?
  方言分析了起来,《霸王别姬》的看点不仅仅是程蝶衣、段小楼和菊仙之间的情感纠葛,更重要的在于从清末到民国,再到建国这个漫长的时间跨度中,三人错综复杂的生命交集和命运走向。
  更何况,包含了戏曲这一华夏传统文化元素!
  如果《霸王别姬》都不能成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还有哪部作品可以?还有谁!
  「你要是写的话,是不是得征求下这个"李碧桦"的同意?」
  龚樰提醒了一句,「毕竟,这个电视剧剧本是她写的。」
  「你提醒得对!」
  方言道:「是该征求李碧桦,或者拥有这个剧本归属的公司的授权才行。」
  随后,把电话打给了萧滋,直截了当地道明了目的,让三联书店帮忙联系上李碧桦。
  「怎么,你要把这个电视剧写成?」
  「这个电视剧挺有意思的,看完以后,突然有了些灵感。」
  「是嘛!」
  萧滋很乐意帮这个忙,但也提醒了句,李碧划可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作家。
  方言追问:「萧老和她接触过?」
  「这倒是没有,只是一直有些关于她的风闻。」
  萧滋如实相告,在一些接触过她的人眼中,李碧桦是女人中的大丈夫,背包藏剪刀以自卫。
  而且神神秘秘,《胭脂扣》大火之后,既不接受报纸的采访,也不上电视,反正能推即推。
  就连本人的照片,也都几乎鲜见于世,根本没有多少人见过她
  的真容。
  只知道她在香江电台电视部当编剧和记者,也在《东方日报》撰写专栏,连载。
  「那的确也是够古怪的。」
  方言不禁意外,没想到李碧桦还这么有个性。
  「还有她专门供稿的《东方日报》,也很有问题。」
  萧滋压低声音,说《东方日报》以及背后的报业公司,有很大的历史和背景问题。
  幕后的老板就是当年四大家族之一的「马氏兄弟」,香江的读者喜欢把报纸称之为「bai粉报」。
  「嚯!」
  方言也不是没看过关于四大探长、四大家族的港片。
  比如,《五亿探长雷洛》、《一代枭雄之三支旗》、《跛豪》、《o记三合会档案》……
  而马氏兄弟,就出在《四大家族之龙虎兄弟》里,比跛豪的结局要好,全身而退。
  「所以啊,像她这样的人,未必会同意让你把《霸王别姬》改成。」
  萧滋把丑话说在前头。
  方言道:「这我也考虑过了,实在不行的话,我希望跟李碧桦合作。」
  「合作?怎么个合作法?」
  「联合创作。」
  「你是说合写?!」
  萧滋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作家合写这种事,在文坛里已经是稀疏平常。
  就比如《天龙八部》,金镛因为有段时间出差,曾经委托倪诓代笔,结果回来以后才发现,阿朱已经被乔峰给拍死了,但是已经写死了,人死不能复生,就只有被动地接受这个设定。
  偏偏还不长记性,之后又找倪诓代笔,又把阿紫写「瞎了」。
  但是从全篇看来,这两部份不管是设计还是写作,都是上乘的。
  尤其阿朱的死,更把乔峰与命运抗争的悲剧性突出出来,正应了《天龙八部》的「求而不得」。
  「对,趁着这两天留在香江,我马上赶个粗纲出来。」
  方言道:「到时候您联系李碧桦的时候,替我转交给她,我相信她在看过大纲之后,绝对不会不同意跟我见面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