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398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398节

  “真哒真哒,现在这3个柜台,我都没想好到底该怎么用起来?”
  韩跃民说自己只能把女装、男装以及袜子拆分开来卖,才能把3个柜台统统用上。
  “还有代理呢。”
  方言指了指不远处的宋怀桂,“那位身上穿的衣服,姐夫你能看出是什么牌子的嘛?”
  方红脱口而出,“皮尔卡丹呐!这晚礼服,我在皮尔卡丹服装展览会上见过!”
  韩跃民一怔,“岩子,你想让我们做皮尔卡丹的服装代理?”
  方言不置可否:“那位宋经理,就是皮尔卡丹驻华夏的代表,也许可以找个机会聊一聊。”
  方红恍然大悟,“怪不得你要约我们来这儿吃饭,敢情不仅仅是来吃饭的啊!”
  “不全是。”
  龚樰注意到方言说这话的时候,笑眯眯地盯着自己看,不觉诧异。
  特别是当他说出多亏了自己的提醒,心里更是纳闷不已,好在答案很快就揭晓。
  “你们还记得今年要举办奥运会吧?”
  “怎么会不记得,洛杉矶奥运会嘛!”
  方红说完,韩跃民接着说这是华夏在国际奥委会上恢复合法席位后,要参加的第一届奥运会。
  方言嘿然一笑,有没有想过在奥运会服装赞助上干上一票!
  “岩子,这件事我也不是没有想过,可是难办呐。”
  韩跃民左右为难,“奥运会的运动服肯定是梅花牌的,运动鞋会是回力的,就连袜子,也或许是哪家国营单位的,我们哪里能够得上啊?”
  方言道:“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出场礼服呢?”
  韩跃民、龚樰三人不由一惊,“礼服?!”
  就像《庐山恋》的电影服装都需要从香江进口一样,方言依稀记得,今年奥运会的服装也是请香江的设计师,上篮下白,相比较而言,肯定不及后世一贯的红白相间。
  “不行,不行,这奥运会礼服可是象征着国|家的脸面,一个不好,那我们可就成罪人了!”
  方红惊了个呆,连连摇头。
  “这不都有评审环节嘛。”
  方言不禁失笑,“可以先画个设计图,男女各做一套样装,到时候再报名接受审核。”
  韩跃民眼前一亮,转头看向方红,“要不咱们就试试吧?”
  “有何不可呢!咱们的国旗也不是出自哪位艺术家之手,要相信咱们老百姓自己的力量。”
  方言脑海里已经出现了一套又一套的奥运会礼服的样式。
  “那就试试!”方红跃跃欲试道。
  四人边吃边聊,时不时地碰一下杯,与此同时,舞台上再次响起了吉他的声音。
  方言道:“所以啊,姐夫,你现在还觉得这3个柜台多吗?”
  “仔细这么一算,还真不多,一点儿也不多,要是能再多几个就好了。”
  韩跃民道:“就算用不上,大不了转租出去,我相信肯定会有很多人挤破头都想承包。”
  方言笑了笑,想不到姐夫都学会抢答了。
  韩跃民道:“如果将来有机会的话,我们自己也盖个百货大楼,再把里面的店面和柜台统统租出去,也就不用再累死累活,光收租金,就收够了!”
  看到姐夫举一反三,方言给他倒上一杯酒,“那得很久很久以后了。”
  “当务之急,还是挂靠的事。”
  韩跃民说:“岩子,我想了很久,倒是有个可靠的,叫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
  方言噢了一声,总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但记不得在哪儿听过。
  “这个中心的总经理跟我是熟人,那些录像机和录像带就是从他手上倒腾过来的。”
  韩跃民道:“叫王势,是个很有能量的人,据说之前靠倒卖玉米,挣了几百万呢……”
  万科王势啊!
  方言倍感意外,敲下桌面。
  韩跃民让他参谋参谋这个挂靠的单位,最好能亲自陪自己下一趟粤东,顺便挑一挑制作奥运会礼服样品的面料。
  “那要过一阵子才行,这几天,有人可能要进京来看我。”
  方言和龚樰互看一眼,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
  就在此时,一阵接一阵的鼓点响了起来。
  崔建用沙哑的嗓音,卖力地唱着《不是我不明白》:
  “过去我不知什么是宽阔胸怀,”
  “过去我不知世界有很多奇怪,”
  “过去我幻想的未来可不是现在,”
  “现在才似乎清楚什么是未来,”
  “哦吼~~”
  “……不是我不明白!”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世界变化快不快,龚樰并不知道,倒是时间过得可真快。
  不知不觉间,转眼过去了5天,结果没有把徐客和施南笙盼来,反而是邮递员主动上门投递。
  包裹很沉,里面装了十几本一米一样的杂志,全都是《科幻世界》的样刊。
  《午夜凶铃》的最新连载依然在头版的位置,但不同的是,《人工智能》正式地发表了……
  求月票!
  orz,月底了,求月票!
  第352章 《人工智能》问世
  华北水利学院,男生宿舍楼。
  刘慈新拿到《科幻世界》,没有第一时间去看《午夜凶铃》,也没有去看《人工智能》。
  注意力,一下子就被《评新菌——硬科幻到底硬在哪里?》的评论文章。
  不单单因为《宇宙塌缩》是自己写的,更因为评论居然出自方老师之手。
  就像默默无闻的科研狗,自己的论文有朝一日被院士天尊亲自点评一样,整个人简直开心得要飞起,何况文章中提到的“硬科幻”概念,仿佛给自己通向科幻文学,又打开了一道崭新的大门。
  “科幻作家有一个身份认知上的尴尬,那就是常常跟科学家混淆。”
  “问题就出在科幻文学的类型划分上,除了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硬科幻’之外,还有借用科幻元素或科幻背景设定所创作的‘软科幻’,以及完全超乎逻辑和常识的‘伪科幻’……”
  从头到尾,一遍又一遍地读着。
  尤其是看到方言对《宇宙塌缩》的评价,“作者拥有狂野的想象力,虽然略显生涩,文笔略有稚嫩,文风稍显粗粝,但整体蕴藏着大格局、大气魄、大视野的风格!”
  顿时间,心花怒放,感觉每个毛孔都在呼吸的幸福感。
  方老师夸我了!
  方老师夸我科幻写得好了!
  就在刘慈新整个人飘飘然的时候,走廊里响起了阵阵的脚步声。
  与此同时,还有同一楼层的理工男们热议着最新一期的《科幻世界》,七嘴八舌。
  “等了一个月,可算是把《午夜凶铃》的更新等来了。”
  “这大晚上的,你还敢看《午夜凶铃》?不怕半夜贞子钻你的被窝啊?”
  “怕啥,老子可是练了气功的!诸邪辟易!”
  “诸邪什么辟易,贞子又不是鬼,是虚拟世界传播到现实世界的致死病毒,练气功有个嘚用!”
  “………”
  “比起《午夜凶铃》,我觉得方老师写的《人工智能》更精采,特别是里头的科技产品。”
  “方老师又出新作了?!”
  屋外一阵沸腾,刘慈新也是一个激灵,注意力立马转移到了《午夜凶铃》上。
  瑰丽神奇的情节,天马行空的想象,在他的脑海里不停萦绕,渐渐地恍若身临其境一般。
  手机、计算机、互联网、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等,总之,不管是听说过的,还是没有听说过的科幻元素和科学技术,一股又一股的信息犹如鞭炮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在大脑里炸开。
  “熄灯了!熄灯了!”
  伴随着突如其来的一声吼,头顶的灯突然熄灭了,四周黑洞洞的,漆黑一片。
  刘慈新看过《人工智能》之后,心里有一阵小空虚,没有马上上床,而是来到了窗台。
  一抬头,望见深邃无垠的星空。
  忽然间,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脚下的大地变成了无限伸延的雪白光滑的纯几何平面。
  在这无限广阔的二维平面上,壮丽的星空下,只有自己一个人站着,孤独地面对目前人类无法把握的神秘而巨大的宇宙,什么时候,也能像方老师那样写出这么好的科幻呢?
  此时的夜色,如浓稠的墨水一样,深沉得化不开。
  黑,真他吗的黑啊!
  天不生方老师,科幻文学万古如长夜啊!
  不只是刘慈新,住在燕京筒子楼里的郑渊杰,也抱着同样的想法。
  一手捧着最新一期的《科幻世界》,一手摇晃着婴儿床,刚满一岁的儿子在里面昏昏欲睡。
  “这倒有点像匹诺曹变人的故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