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354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354节

  “那,那我就试试?“
  “必须得试试啊,就这么说定了啊!”
  “哎哎,这就给我囡排了?”赵丽榕一嘴的唐山味儿。
  “您都说我大老远来的,还不囡排囡排?”
  方言逗着老太太。
  任谁都想不到,今后这位的小品还能用来识破间谍,比如“宫廷玉液酒”。
  聊了一会儿,把赵丽榕“忽悠”到了创作组,这才打道回府。
  对于方言而言,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一场舞台凑齐三代小品之王。
  要是能把赵本善这个“念诗之王”也找来,唱首“改革春风吹满地,春风吹满地~”
  就在此时,黄一鹤道:“方老师,我们还有个不情之请。”
  方言一问才知,原来他觉得春晚该像电视剧一样,也必须要有和整出晚会相合的歌曲。
  “我觉得这词,还是找乔老来写会更适合。”
  “方老师,我们需要的不是一首,而是两首。”黄一鹤语气诚恳道:“开幕式一首,闭幕式一首。”
  方言摸了摸下巴,沉默不语。
  黄一鹤再三恳求道:“拜托了方老师,歌词不用太复杂,只要是跟家人团聚,祖国大团圆,亲人间的骨肉之情、对未来的希望这些相关的主题,统统都可以。”
  “那就片头吧,片尾留给乔老。”
  方言并不打算写《难忘今宵》这首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曲子。
  第310章 一九八四
  清晨,十月文艺出版社。
  方言写着《英雄母亲的一天》的剧本,以致于连《恶意》的修改也暂时地撂在一边。
  自己这边安安静静,倒是田增翔的座位上站满了人,一个个围观着报纸,惊叫连连。
  “徒弟,他们看什么呢,这么热闹?”
  “师父,今年金鸡奖的颁奖结果公布了。”
  隋丽君道喜说:“您的《那山那人那狗》、《舌尖上的中国》,拿了好多奖!”
  “没错!”
  田增翔兴冲冲道,“岩子,你也忒能藏事了,这么好的消息也不跟我们分享一下!”
  “这届金鸡奖我压根就没时间去。”
  方言白了下眼。
  “没去?”
  章守仁不免错愕,经隋丽君提醒才想起来,他这阵子不是忙着写小说,就是在帮春晚出谋划策。
  虽然龚樰已经将颁奖结果告诉他,但方言依然接过报纸,定睛一瞧。
  《舌尖上的中国》,毋庸置疑的是“最佳纪录片”,而《那山那人那狗》更是包揽了最佳故事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美术、最佳剪辑、最佳摄影等多项大奖,当然,也少不了最佳编剧,自己又双两夺金鸡奖。
  但这些,都比不上“龚樰封为金鸡奖影后”的好消息!
  “嘿嘿,岩子,你是不是该表示表示?”
  田增翔挤眉弄眼道:“哪天咱们找个馆子,好好地搓上一顿。”
  方言道,“这没问题,定在月底怎么样?”
  “我看就选在31号那天。”章守仁说:“既可以庆元旦,也能当成欢送会。”
  “欢送会?欢送谁啊?”
  田增翔、隋丽君等人面面相觑。
  只见章守仁当着众人的面,正式宣布了方言即将借调的消息,从年后开始,会以当代文学编辑部主任兼副编审的身份,调去人文社,协助王朦在《人民文学》编辑部搞改革。
  “那是不是师父就不回来了?”
  隋丽君语气里充满着不舍。
  方言笑了笑,虽然传帮带只维持了一年左右,但也带出了感情,拍了拍她的肩膀:
  “以你现在的业务水平,已经出师了!”
  “师父。”
  隋丽君不无难过道。
  此时此刻,一片安静。
  编辑部里,伤感的氛围越来越浓。
  “诶,岩子又不是不回来了。”
  田增翔拍了拍手,“再说去人文社,那也是好事,今后咱们就可以约到他的稿子了。”
  方言从抽屉里拿出稿纸,“我已经给咱们《十月》准备好了明年第一期的稿子了。”
  “我瞧瞧!”
  章守仁刚拿到手里,众人一拥而上,竞相传阅。
  田增翔诧异不已,“岩子,你不是还有一部马上要在日本出版的小说吗?”
  “那部不适合登在《十月》上。”
  方言计划把《午夜凶铃》寄给目前幸存下来的唯一的科幻文学期刊,《科幻文艺》。
  “这是推理小说。”
  一个个刚看了个开头,纷纷惊叹。
  方言道:“这叫社会派推理,侧重于现实主义和社会矛盾,算是通俗文学里的严肃文学。”
  章守仁不禁感叹道:“那岂不是跟《一代宗师黄飞鸿》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场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嘴上说着好话,但终于还是没绷住。
  隋丽君眼眶微红,鼻子发酸,“师父。”
  方言语气里透着坚定,“别哭,以后要替我好好地照顾咱们的《十月》。”
  “放心吧,不会让咱们辛辛苦苦打下的大好局面就这么给毁了。”
  田增翔说完,接着轮到章守仁、晏名,一个个送上祝福,不约而同说出类似的话。
  《十月》编辑部,就是方言的娘家。
  他们这些人,都是方言的娘家人。
  最后是陆元炽,他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一个崭新的沪市牌手表:
  “这个啊,是大家的一点心意。”
  “谢谢大家这些年对我的照顾!”
  方言环顾四周,哽咽了下,“和你们一起并肩作战,把《十月》做大做强,创造一个个辉煌,是我最难忘的时光,也是最大的荣幸。”
  在“哗哗”的掌声中,众人攒局,相约在元旦的前一天,狠狠地喝上一顿,不醉不归。
  于是,果真到了12月31日当天,夜幕降临,一切都变得朦胧起来。
  龚樰站在四合院的门口,巴巴地望着昏暗的小巷,一盏路灯发出微弱的黄光。
  方红走了出来,“小樰,咱们还是先进屋吧。”
  龚樰担忧道:“岩子会不会出什么事儿?”
  “不会不会,刚刚电话里不说了嘛,岩子只是喝醉了而已。”方红安慰道:“跃民已经去接他了,不会有事,就放心吧。”
  龚樰心里暗暗自责道:“早知道我就该一块跟着去了。”
  “千万别这么说。”方红看着她站在寒风里,既心疼,又欣慰。
  就在此时,两个人影从胡同口里拐了进来,大冷的天,缓缓而行。
  龚樰和方红立马跑出了院子,就见方言摇摇晃晃,醉醺醺地几乎走不动道。
  “怎么喝了这么多酒啊?”
  龚樰赶忙上前扶了一把。
  方红道:“快,赶紧把岩子抬屋里去。”
  “哪个屋儿啊?”韩跃民扛着方言,慢悠悠地走进了院子里。
  “这间!”
  龚樰直接把他们引到了自己的房间。
  屋外头天寒地冻,屋子里头却暖烘烘的,如昼般的灯光照亮整个卧室,更照亮床上红艳艳的被褥。
  方言已经醉得不省人事,刚躺在床上,就四仰八叉,摆出了一个大大的“木”字。
  “哎呦,怎么比以前沉这么多啊。”
  方红语气里透着一丝当姐姐的嫌弃。
  龚樰嫣然一笑,当即道了声谢,“姐,天不早了,也怪冷的,你们俩还是赶紧回去休息吧,岩子就交给我,我会好好照顾他的。”
  “也好。”
  方红和韩跃民相视一笑,“那岩子就拜托你了。”然后拍了拍她的手背,再三地叮嘱明天元旦节,记得一定要去南锣鼓巷的宅子。
  龚樰满口答应下来,把他们送了出去,回来的时候,手上端着装有冰水的脸盆。
  “呼噜,呼噜,呼噜。”
  方言脑袋一歪,发出轻轻的鼾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