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344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344节

  方言会心一笑。
  从森村诚一那里了解到,虽然社会推理式微,但日本推理界依旧以社会派当道。
  在《占星术杀人魔法》出版后,推理界对岛田庄司的批评就接踵而至,将新本格派视作旁门左道,质疑、批评、否定,甚至有人要求将岛田庄司等新本格派逐出日本推理界。
  “是的,鲶鱼效应。”
  铃木洋子追问道:“您觉得新本格派会怎么样?”
  方言笑道:“这我说了不算,能考验它的只有时间和群众。”
  “那刚才森村大师问您写推理的事。”
  铃木洋子在意他选择的方向,社会派、本格派、新本格派、变格派、硬汉派、安乐椅派等等。
  到底定哪个方向呢?
  方言抱着同样的疑惑,满脑子千头万绪,一时间也理不清楚。
  倒是做好了下部作品是悬疑推理的打算,《午夜凶铃》终究不是恐怖悬疑,主要是为了给科幻文学保留一丝火种,国内的当代推理需要一部首开先河的作品。
  就像《利剑行动》之于军事幻想文学,《午夜凶铃》之于科幻恐怖一样。
  “您和森村大师聊天的时候,对现实主义非常推崇,您是不是倾向于社会派?”
  铃木洋子跟着他拐弯。
  “那也未必。”
  方言露出神秘的笑容,不禁想到《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名侦探柯南》……
  铃木洋子追问:“那新本格派呢?”
  “也有可能。”
  方言又笑了笑,心里暗自想到了《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十字馆杀人事件》等等。
  铃木洋子撇了撇嘴,“方老师!”
  “我现在能告诉你的就是,对不起,洋子,恐怕我们不能去京都了。”
  方言说要抓紧时间,返回东京,把《恶魔的饱食》以及相关的重要资料带给访问团。
  铃木洋子也非常地善解人意,“我明白了,那我们明天就回东京。”
  “谢谢洋子你的理解。”
  方言信誓旦旦地保证,等推理完成以后,第一個拿给她来品读。
  “拉勾!”
  铃木洋子脸色微变,多云转晴,扬起灿烂的笑容,同时伸出了小拇指。
  方言无可奈何地只能顺从她。
  铃木洋子边拉勾,边听她用日文说着:“拉勾扯勾,谁若失信,让他饮针千条,切小手指!”
  “……”
  方言嘴角抽动了下,别以为我听不懂!
  自己的外文可不像陈清泉一样,躺在床上学的!
  …………
  第二天,一到东京,便马不停蹄地回到赤坂迎宾馆。
  《恶魔的饱食》以及相关的重要资料一上交,顿时在访问团里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夏偃面色严肃道:“小方,这个真的是你去见森村先生的时候,他亲手交给你的?”
  方言郑重道:“的的确确是他交给我的。”
  “这个假请的好,这个人见得好!”
  汪曾其一改往常老顽童的样子,无比认真道:“不虚此行,不虚此行!”
  方言自然明白其中的意义,建议道:“我们是不是该请森村先生到东京来见一见?”
  “不!”
  汪曾其准备以代表团的名义去登门拜访。
  “那我……”
  不等方言张口,夏偃拍了下他的肩膀,“本来该让你来代为引荐,但这几天要召开中日电影交流座谈会,你可不能缺席。”
  “是啊是啊,方老师。”
  石方雨说上次中日电影交流活动,他就是嘉宾之一,这一次也一样。
  方言似乎没有拒绝的理由,答应了下来。
  石方雨说这回主办方把地点设置在富士山河口湖畔。
  “去富士山?”方言一愣。
  “对,日本有一种说法,叫春天樱花赏,秋天红叶狩。”石方雨道:“之前在华夏,我们招待他们看樱花,这一回,他们就准备带我们看红叶。”
  方言欣然同意,十月、十一月的确是赏红叶的最佳时期。
  交流了会儿,石方雨说,经过电影局讨论决定,回国以后也要为《那山那人那狗》办个庆功宴。
  毕竟在短短数天里,电影已经在日本拿下了2亿日元的票房,给华语电影出了一把名。
  “那么这个片子的青年摄制组,还有投资的桂西制片厂,是不是也该来?”
  方言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
  “当然!”
  石方雨暗戳戳地透露,《那山那人那狗》不仅会获得今年的文化部门优秀影片奖,而且在即将举办的第3届金鸡奖上,也将会大大嘉奖,有所收获。
  方言笑而不语,《那山那人那狗》在今年上半年的百花奖上,已经战果颇丰。
  不仅在最佳男配角上,陈道名高票获奖,而且和《人到中年》、《骆驼祥子》、《阿q正传》一样,电影拿到了最佳影片,只可惜,最佳男演员,输给了《阿q正传》的严顺开。
  当然,龚樰也无缘最佳女演员,到底对手是《骆驼祥子》的斯琴高娲。
  第301章 夕阳之歌
  东京,涩谷区。
  这两天,铃木洋子陪着方言兜兜转转,看了不少的高级公寓楼。
  “辛苦了,洋子。”
  方言看了眼天色,然后转过头去。
  “方老师,您不用这么客气。”铃木洋子连连摆手,“这一路上,我也算是长了见识。”
  “我们吃点东西再回去吧,我请客!”
  方言瞥见街头有个屋台大排档。
  “诶?”
  铃木洋子眨了眨眼。
  两人来到小推车,掀开帘子,拉来小凳子落座,就见小吃摊售卖着关东煮、天妇罗、荞麦面,等等。
  逼仄的空间里,其他人很自觉地挪挪屁股腾出点空来,相互之间,肩膀挨肩膀地坐着。
  方言点了一通以后,回头看向铃木洋子,“你看看,还要不要点份别的?”
  “够了够了。”
  铃木洋子看着摊主忙活着煮拉面。
  方言敲了敲桌面,直入主题:“洋子,要找银行贷款的话,一定需要担保人是吗?”
  “对!”
  铃木洋子解释说连带保证人严格上必须是日本籍,很多时候,哪怕是永住居民也不行。
  “这倒麻烦了。”
  方言咂摸着嘴,觉得棘手。
  这个时候的日本,在美国的强烈要求下,基本上取消了外资对日楼市、股市的限制。
  外国人在日本购置房产的限制统统被解除,税项也跟日本当地人买房一样。
  而且,日本很多土地业权都是永久性,就算是外国人拥有的物业,也可以继续继承。
  但是,日本留了一手,在贷款上依然有诸多的限制,要不然,自己完全可以买栋公寓楼,把多余的房子租出去。
  桀桀桀,太太!
  你也不想你的老公付不起房租吧?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摊主把煮好的豚骨拉面、关东煮等端了过来。
  “方老师,你也不必烦恼。”
  铃木洋子道:“这件事你可以找我父亲商量,有斐阁经常帮作家处理各种私事。”
  “是嘛!”
  方言挑了挑眉,没想到日本的出版公司为了让作家无忧无虑地创作,都会指定对接一个专属的编辑,类似于娱乐圈里的经纪人,提供贴心的保姆级服务。
  两人边吃边聊,就听旁边的食客谈到了《那山那人那狗》。
  电影票房依旧持续走高,借着中日友好交流的东风,俨然成了一匹黑的不能再黑的黑马,突破了6亿大关,还差2亿,就能够达到上辈子《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斩获的成绩。
  就在这样的热潮中,《舌尖上的中国》又添上了一把火。
  由方言担任总策划兼顾问的纪录片,一在富士电视台播出,虽然收视率比不了超过50%以上的《阿信》等日剧,但也超过了合格标准线,集集都有30%以上的收视率。
  按照日本电视剧行业的标准,这就是名副其实地“爆红”!
  因此,在赏红叶之前,方言和汪曾其还特意地接受了关于《舌尖上的中国》的电视采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