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325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325节

  不会吧?你们这群港媒也太不专业!
  就在白若雪招手打车的时候,忽然背后传来一阵“咔咔”的拍照声。
  雷炜坡带着黄丽玲等人,从酒店里跑出来,一窝蜂地堵住他们,自报家门。
  “请问刚才和你见面的,是不是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
  “谁告诉伱们,我们会在这里见面的?”
  方言一脸严肃,“兴师问罪”道。
  “我们是无意间发现的。”
  黄丽玲应付道:“请问你们是不是在商谈《拯救大兵瑞恩》剧本拍摄?”
  方言鼻子里冷哼一声,“无可奉告!”
  越是如此,雷炜坡越是兴奋,这不妥妥地此地无银三百两嘛!
  黄丽玲等人也很兴奋,死缠烂打,狂轰滥炸,像狗皮膏药似的粘着方言不放。
  嘿嘿,这下可算挖到独家猛料了!
  嘿嘿,总算是没有白忙活!
  就在她们激动的时候,方言表面mmp,心里笑嘻嘻。
  结果也不负他所望,这星期的《明报周刊》,头版位置赫然是方言的新闻。
  林凤骄坐在沙发上,翻着这期的杂志。
  自从去年和程龙奉子成婚,就彻底息影,告别影坛,回归家庭,相夫教子。
  就在此时,程龙走出房间,脸上毫无喜色,眉头紧缩,整个人看上去心浮气躁。
  林凤骄心里很清楚,在《杀手壕》、《炮弹飞车》等电影相继失利之后,程龙第一次冲击好莱坞之路已经失败了,不得不退回到香江,拍《a计划》来重新巩固自己香江巨星的地位。
  “你看看这个。”
  “看什么?”
  “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好像要拍一个华夏作家的。”
  “华夏作家?”
  听到这话,程龙立马接过杂志一看,两眼瞪得溜圆,嘴里喃喃着“方言”。
  与此同时,随着《明报周刊》对方言和斯皮尔伯格的报道,被《號外》、《香江大公报》等报刊相继地转载,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拯救大兵瑞恩》一出版,就受到全港读者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连带着,《一代宗师黄飞鸿》的销量也有了小幅地上涨。
  甚至在当天的《明报》上,头版头条刊登着金镛亲笔所写的对《一代宗师黄飞鸿》的书评推荐,大体意思就一个,买它!买它!
  这下子,的销量要朝着只有金镛、亦舒等香江一线作家才有的三四万册进发。
  “老板,你这店里还有没有《黄飞鸿》!”
  施南笙拎着皮包,走到柜台。
  老板摆了摆手,“没有了,没有了。”
  施南笙看到他手边还有本未拆封的精装书,皱了皱眉。
  老板道:“这本是留给我朋友的,我跟他可不是一般的朋友,简直是手足兄弟……”
  “我加钱!”
  施南笙毫不犹豫地多掏出了50港币。
  这种加钱买《一代宗师黄飞鸿》的情况,已经在香江各大书店、路边档上屡见不鲜。
  第283章 方老师屠城24小时
  入夜,天下着小雨,淅淅沥沥个不停。
  施南笙打着伞回到家,一推开门,惊讶地发现灯竟然亮着,就见徐客手捧着书,聚精会神地翻阅,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老爷,你没去酒楼,跟黄霑、曾志韦他们喝酒?”
  “没有,取消了。”
  “你在看什么?”
  施南笙一瞧,发现他也在看《一代宗师黄飞鸿》,“早知道你买了,我就不加价买了。”
  “是嘛!我们还真的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徐客冲着红颜知己,会心一笑。
  施南笙放下东西:“你觉得写得怎么样?”
  “好!真好!也只有内地的作家才能写出这样大格局的作品!”
  徐客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点评起来。
  “颠覆了关德兴那种以家庭生活、市井民间为中心的模式,把黄飞鸿放在清末民初这段大变革时期,一个旧式传统武人在西洋文化、器物、观念冲击下的各种复杂矛盾心态,以及其系列的思想变化,都写出来了。”
  “整个思想高度,从个人英雄情节,上升到了家国情怀!这才叫‘一代宗师’!”
  “最难得的是在宏大叙事里,竟然还有余力,把黄飞鸿和十三姨的爱情写得如此微妙,若即若离……”
  “厉害!真的太厉害了!”
  “要不然,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也不会要把他的拍成电影。”
  施南笙注意到他的表情,“你是不是想把《一代宗师黄飞鸿》拍成电影?”
  徐客眼神黯然道:“说不想,肯定是假的,但说想,又不可能成真。”
  “是啊,现在的新艺城只会拍喜剧片。”
  施南笙摇头失笑道。
  自从新艺城七怪问世以来,就遭到嘉禾、邵氏的联手打击,公司的王牌《最佳拍档》系列,遭到了《奇谋妙计五福星》的狙击,而他们也不是没想办法去改变现状。
  于是,就支持徐客拍了《新蜀山剑侠》,由郑绍秋、林清霞、元彪等全明星主演。
  然而成绩平平,虽然没有赔本,但也没有赚,新艺城进军古装片的计划死在了第一部。
  “百明、光头佬(麦嘉)他们变了,只图钱,不图创作!”
  徐客说:“等拍完这部《最佳拍档3》,我就打算离开新艺城,自立门户。”
  施南笙一怔,“自立门户!?”
  徐客说自己离开并不是因为钱,而是创作理念上的冲突,已经跟新艺城背后的金主,金公主谈妥了,创建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可以绕过新艺城,得到金公主的直接投资。
  “阿笙,你跟不跟我啊?”
  “我都叫你老爷了,当然什么都听老爷的。”施南笙也早就厌倦了新艺城的勾心斗角。
  毕竟,共患难易,同享福难,分钱不均,人心不齐,队伍不好带啊。
  “成立工作室以后的第一部电影,我打算就拍这個《黄飞鸿》!”徐客语气里充满着兴奋,“你觉得怎么样?”
  施南笙欣然同意,“不如趁现在方言还在香江,我们登门去拜访?”
  “像他这种文人,的确要亲自去拜访。”
  这话说完的第二天,雨收云散,阳光照射在香江整座城。
  方言和《拯救大兵瑞恩》的热度有所下降,但依然是香江娱乐圈最轰动的新闻。
  《明报周刊》不满足于这个自己亲手挖掘出来的独家爆料,只炒作了一次,特意又安排了一期增刊,准备聚焦于方言,全方位地宣传,为此特意安排了娱记蹲点,跟踪报道。
  俨然有港媒狗仔队的雏形,一个个埋伏在方言所在的酒店。
  恰恰此时,黄丽玲意外地发现徐客和施南笙的身影,立刻去公用电话亭,打给雷炜坡。
  “伱觉得他们是来吃饭的,还是来找方言的?”
  “我说不好,但我觉得找方言的可能性更大。”黄丽玲补充了句:“就算不是找方言,那也很可能是来见林清霞,林清霞刚刚也进了这家酒店。”
  “那你们就进去,费用我报销了。”
  雷炜坡再三叮嘱道:“盯紧点,特别是照片,一定要拍到照片!”
  ………………
  当黄丽玲来到酒店的大堂时,悬着的心立马放了下来,又惊又喜。
  视线中,方言就坐在徐客和施南笙的对面,三人正面对面地交谈着。
  徐客缓缓地说出自己的诉求和想法之后,看向夹了一块鱼肉的方言。
  “你们真想拍《黄飞鸿》?”
  “没错!”
  “非拍不可吗?”
  “我觉得不拍的话,我会抱憾终生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方言说,据自己目前了解,这年头的港片流行的是喜剧片、时装武打片、灵幻片,古装武侠片已经过时了,《一代宗师黄飞鸿》未必能取得票房上的成功。
  “我觉得票房上未必就不能成功!”
  “而且,我就是想拍一个像黄飞鸿这样的华夏英雄故事!”
  徐客说有一次跟朋友去喝酒,突然听到音响里放出了汪名荃为电视剧《万水千山总是情》创作的歌曲,《勇敢的中国人》,其中有一句歌词是“我万众一心,哪惧怕艰辛,冲开黑暗,做个勇敢中国人,热血决抛抵抗敌人”。
  于是,便生出了这么个念头。
  施南笙笑道:“他也跟我讲过,说要拍个‘热血决抛抵抗敌人’的勇敢中国人的电影。”
  方言颇为满意地点头,“你们的工作室大概什么时候成立?”
  徐客笑道:“明年四五月左右。”
  方言说:“我可以考虑交给你们来拍,不过有一个前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