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284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284节

  如今,歌被打成是「黄色歌曲」。
  人呢,也被打成是「黄色|歌女」、「内地邓丽筠」,一下子,就变成了音乐界的罪人。
  幽幽地叹口气,耳畔边能听到周围人对方言作词的高度评价,基本上是好评如潮。
  「想不到方老师,不光诗写得那么好,作词也这么厉害。」
  面对着汪一为、鲁晓威等人的目光,方言隐约地觉得不对劲,跟当时那些想要抢稿的报刊编辑看自己的眼神,简直是一模一样。
  「方老师。」
  林汝为说:「这几首歌,能不能交给燕京台,我们也想在我们的迎春晚会上演出?」
  方言玩味道:「你们刚才不是说,燕京台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吗?」
  汪一为笑着说:「最终的节目名单,台里还没确定下来,要经过最后一轮的审查以后,才能正式录制,这个时候,如果出现更好的节目,我们自然不想错过。」
  方言一问,燕京台这回准备了12个节目。
  「方老师,您看……」
  林汝为她们投来炙热的目光。
  「咳咳,虽然我是这些歌的作词人,但这事我做不了主,得看表演者的意愿。」
  方言摇了下头。
  汪一为等人互看一眼,也觉得是这个道理,没有一再纠缠,当即决定,等晚会一结束,就找演出者协商,务必抢在中央台前头。
  文化部的迎春晚会,一共准备了14个节目,9首歌,3场舞,表演了大概3个多小时,在一片掌声之中,宣告了晚会落下了帷幕。
  正值饭点,部里特意让人民|大会堂的食堂安排,给参会的嘉宾们准备了腊八粥。
  虽然还没到腊八,但没人会计较。
  香气扑鼻而来,方言吃得正欢。
  虽然后世的腊八粥料更足,比如莲子、大枣、栗子、杏仁、花生、核桃、百合、桂圆肉等,甚至加了各种花食和调味品,花里胡哨。
  相比之下,还是简单点更好。
  「小方,感觉怎么样?」
  就在此时,背后传来乔语的声音。
  方言回头一看,「味道不错,软糯不腻。」
  乔语拿起装有二锅头的水壶,让他跟着自己,去见朱穆芝、周巍志、陈荒煤他们。
  方言愣了下,就听他说,朱穆芝本来就对他很感兴趣,想见一面。
  这回自己在迎春晚会上大放异彩,9首歌里,三分之一都是自己作的词,就更要见一见这个沈雁氷的关门弟子。
  正当他们聊天的工夫,燕京台和中央台围绕着演出节目,你争我夺,竞争异常焦灼。
  人群里,爆发越来越嘈杂的声音。
  一下子,破坏了满屋喜庆而融洽的氛围。
  「胡闹!」
  朱穆芝皱眉,让秘书去给他们提个醒。
  方言主动请缨,也跟了过去,两人分工明确,秘书拦住了中央台,自己去拉燕京台。
  「林导、鲁厂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唉,一言难尽啊。」
  鲁晓威压低声音说,中央台仗着自己的牌子硬,平台高,硬是抢走他们也看上的《辣妹子》、《中国
  |军人》、《少林,少林》,以及《牧羊曲》,就给他们剩了个《赳赳老秦》。
  还美其名曰:分一杯羹,不用谢了。
  「您评评理,这像话嘛!」
  林汝为道:「他们拿走了最好的四个节目,给我们剩一个,居然还要我们感谢他们。」
  方言咂摸着嘴,的确有点不地道。
  《赳赳老秦》搁在除夕,也忒不应景了。
  「所以,我们台长已经决定了。」
  鲁晓威说,这次的春晚,燕京台要跟中央台打擂台,尽管两家举办的时间不一样,中央台在除夕夜,而燕京台,则在北小年。
  方言问:「你们看上去很有把握?」
  「本来有七八成,但是中央台拿了您和《少林寺》的歌,我们现在的胜算,只有四五成。」林汝为撇了撇嘴。
  「方不方便跟我透露一下你们的节目?」
  方言左看看,右看看。
  林汝为拿不定主意,跑去请示了汪一为和龙新民,很快就跑了回来,还跟来一个刘笛。
  「方老师,我们的第一个节目,是诗朗诵,就是那首《风流歌》,您肯定知道吧?」
  刘笛翻开本子,说了起来。
  「风流哟,风流,什么是风流?」
  「我心中的情思像三春的绿柳……」
  方言点了下头,这首《风流歌》最先发表在《***》,随后中央广播电台配乐播出,举国传播,在青少年当中有广泛的关注。
  中规中矩,还算不错。
  但是接下来的歌曲节目,不比不知道,如果跟中央台选走的4首歌相比,简直了!
  竟然连《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驼铃》这种好几年前的老歌,都给整进来!
  甚至,还有2首疑似临时凑数的歌。
  怪不得被中央台抢了之后,这么着急!
  「方老师,您觉得怎么样?」
  林汝为等刘笛说完,忙询问道。
  方言摇头道:「我想知道,你们这场迎春晚会的性质是什么?」
  「性质?」
  林汝为和鲁晓威等人面面相觑。
  「举个例子,我个人认为,春晚就是让人们乐呵,能让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过个年。」
  方言道:「那么,燕京台办晚会的目的是什么?」
  刘笛回答道:「我们是想表达燕京台的文化意志,以及时代主题、社会主流价值……」
  方言道:「恕我直言,如果你们抱着这种想法办春晚,倒不如不做的好,或者,干脆办一个像今天这样的晚会,就不要电视播放了。」
  「方老师,您为什么会这么想?」
  包括鲁晓威在内,众人都很不解,都觉得燕京台这个春晚没有任何问题,非常之好!
  「你们这个晚会真的是给老百姓看的吗?」
  方言皱了皱眉。
  「当然是给老百姓看的,我们希望燕京人民,最好全国人民都能收看我们台的晚会。」
  刘笛语气里充满期待。
  方言道:「既然是为老百姓服务,你们准备怎么为观众服务?满足观众什么?」
  「我……我们……」
  刘笛等人一下子被问住了,筹备到现在,他们都没有好好地分析老百姓要看什么。
  方言扫视一圈,掷地有声,「搞晚会辛苦,诸位老师都不容易,但你们费了这么长时间,累死累活,搞出了一台面向全国电视观众的迎春晚会,结果就这?就为了自娱自乐嘛!」
  「这样的春晚,我看还是不办得好!」
  第246章 众乐乐
  刘笛、鲁晓威等人觉得不自在,虽然方老师说得很在理,但是说得也太直白了些。
  就在此时,汪小为他们闻讯而来。
  鲁晓威用咳嗽来掩饰尴尬:「方老师,您这话有点过了啊,怎么能叫自娱自乐呢?我们付出了辛苦,也是为了人民服务….…」
  「那你们想到了吗?」
  方言笑盈盈地望着他。
  鲁晓威张了张嘴,一时间无言以对。
  方言摇了摇头,果然如此。
  虽然早期的春晚,一直试图给观众带去欢乐,但事实上,制作团队并不完全了解观众喜欢什么,恰恰,他们也不需要了解。
  整个八九十年代,是电视的时代。
  不管搞成什么样,观众都会看电视。
  当时也没有别的选择,娱乐少,节目少,频道少,就算想换台,大年三十基本上只有央妈春晚,怎么换台,都是中央台。
  像赵奔山说的,凑合过,还能离了咋地,春晚也一样,凑合看,有的看总比没的看强。
  也就到了网络时代,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制作思维不得不变,但就是很尬。
  有一种不了解年轻人生活,还非得跟你尬聊的老人家,你也只能尴尬地笑笑。
  「小方老师。」
  汪小为笑眯眯道:「那以您的想法,这节目该怎么搞?」
  「首先,在制作之前,我们必须先明确节目的方针和性质,性质我刚才讲了,要办一场"让人民乐呵,让群众满意"的迎春晚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