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281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281节

  吴彬于是跟迈克说,如果上头同意了,就允许迈克留在什刹海体校里学习武功。
  「到时候,我每周会抽一天的时间来教你,每次上课之前,你要提前泡好一杯茶。」
  「泡茶?」
  迈克不理解其中的门道。
  方言解释说:「学武先学德,想要学习中华武术,就得尊师重教,弘扬武德。」
  「噢!ok,ok……」
  迈克恍然大悟,爽快地答应下来。
  方言环顾四周,始终不见李联杰和甄子弹的身影,不禁诧异。
  「噢,子弹结束了学业,已经被她母亲接回美国了。」
  吴彬道:「说是要去参加国际武术比赛。」
  轮到李联杰时,方言注意到他神色复杂,又是叹息,又是难过。
  李俊峰接话说,李联杰前些日子,在训练中受了重伤,内侧韧带、十字韧带、半月板全受伤了,手术做了七个半小时,虽然已经恢复,能正常生活,但不可能继续武术事业了。
  方言眼神扑闪,若有所思。
  白若雪道:「那真的是太可惜了。」
  吴彬摆了摆手,「唉,其实联杰演完《少林寺》,就想离开武术队,转行当演员,只是单位的领导一直不肯放,现在怎么说呢,他也算是如了愿。」
  接着顿了顿,「方老师,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您能抬举抬举他。」
  「放心吧您内,我之前就说过了。」
  方言笑道:「《一代宗师黄飞鸿》要是拍成电影,一定会找他来演。」
  吴彬连声道谢:「那我这里,就先替联杰谢过方老师您了!」
  就在此时,背后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
  「方老师,那我呢!那我呢!」
  方言转过头,看着蹦蹦跳跳的吴晶,边摸他的头,边琢磨道:
  「至于你嘛……」
  第243章 戏说不是胡说
  燕京,《十月》编辑部。
  田增翔喊来隋丽君几个人,带着一袋袋、一篓篓的东西,「出来出来,发福利了啊!」
  「今年有啥好东西?」
  「还能买啥,除了带鱼还是带鱼。」
  「老田啊,我说西四鱼店又不只有带鱼,不还有虾酱、虾米皮,整点那玩意儿多好。」
  章守仁、晏名等人凑了过来,来领自己的元旦节假福利,有带鱼,有糖,有米面。
  方言笑而不语,虾酱就是海里的小鱼小虾,装在坛子里,撒上咸盐沤制,要吃的时候,就打开坛子盖,一股鱼腥味,臭烘烘的。
  偏有人就好这一口,跟吃臭豆腐似的。
  「虾酱那玩意儿多臭啊,哪有带鱼好。」
  田增翔拍了拍手,「排队排队,一人一份,可别冒领啊,来,岩子,这份你的。」
  方言问:「骥材的那份呢?」
  「备着呢,在这儿!」
  田增翔道:「现在给他送去,还是等他回津门的时候,咱们再让他带回去。」
  「就现在吧,正好我要找他聊聊稿子。」
  方言喊上自己的小徒弟,隋丽君,一同前往编辑部特意给借调作者准备的「小黑屋」。
  「你们这也太客气了。」
  冯骥材忙给两人倒上热水。
  「就别客气了。」
  方言给隋丽君递了个眼色。
  隋丽君心领神会,这是师父亲身示范,教自己怎么跟作者改稿,立马打起十二分精神。
  冯骥材坐在他们对面,拿出纸和笔。
  「岩子,你觉得《神鞭》的大纲怎么样?」
  「整体思路,我认为没什么问题,就以津门义和拳抗击八国联军入侵为历史背景,毕竟近代百年看津门,一座天津城,半部近代史。」
  方言看了眼手中的稿纸。
  「没错!」
  「津门跟近代的任何一座城市都不一样,这个城市在当时是"华洋杂处",有"上边"和"下边"的分别,就是老津门和租界之别……」
  冯骥材一拍大腿。
  两人随后聊到了义和拳运动,方言从冯骥材的口中得知,他的***作就是《义和拳》。
  当时在创作《义和拳》的时候,就想把充满地域特色的地道津味儿方言,写进里。
  但是,最终不了了之,视作遗憾。
  「这不正好嘛!」
  方言笑道:「你完全可以借这次机会,在《神鞭》里加入一些生活化的津门口语。」
  「我就是这么想的。」
  冯骥材跟着笑了起来。
  隋丽君边听,边记录,听他说假如《神鞭》取得成功的话,就以清末民国初津门的市井生活为背景,写个津门奇人异士的故事集。
  每篇,专讲一个人物的本领及事迹,比如,《刷子李》、《泥人张》、《黄莲圣母》……
  「黄莲圣母?」
  方言挑了挑眉,生出兴趣。
  「对,叫"林黑儿",红灯照教主。」
  冯骥材说,「当时流传这么一句,男练义和拳,女练红灯照,踹开紫竹林,大刀砍洋人。」
  顿了顿,接着说:「义和拳起义的时候,这位黄莲圣母率领三千人进城,一进城门,三千人一齐跺脚,响声震地,尘土遮天,津门于是就流传了红灯照踩城的故事……」
  方言大为意外,这位在《黄飞鸿之王者
  之风》里,可是个堪比白莲教教主的大反派。
  但事实上,却是位有勇气,敢反抗八国联军侵略的女中豪杰。
  怪不得,这第四部不如《黄飞鸿》的前三部,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
  「不过说来说去,我最想写的还是"大刀王五"。」冯骥材喝了口水。
  看到方言点了点头,隋丽君低声问道:「师父,大刀王五是谁啊?」
  冯骥材道:「大刀王五,那可是个不逊色于黄飞鸿的大豪杰!」
  「不不不,黄飞鸿是虚构的,大刀王五却是真的。」
  方言摆了摆手,跟隋丽君介绍起来。
  大刀王五叫「王正谊」,在燕京设「文武义学」学堂,传授武艺,被尊称「京师大侠」。
  除了除暴安民以外,最出名的就是支持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的戊戌变法运动。
  而且,曾经想方设法劫狱,营救谭嗣同,可惜失败了,后来谭嗣同被杀,冒死替他收尸厚葬。
  说着说着,突然灵光乍现,沉默了下来。
  「师父?」
  隋丽君看到他陷入沉思,好奇不已。
  冯骥材接过话茬,说道:「义和拳运动时候,大刀王五也积极参与,抗击八国联军,结果寡不敌众,被清军给抓住杀害,头颅悬挂在城门,最后是霍元甲取回,尸首合葬一处。」
  「是这样啊。」
  隋丽君一副恍然的样子,余光里却见方言一声不吭,呆若木鸡。
  冯骥材也觉察出不对劲,轻声唤了下。
  「岩子,怎么了这是?」
  方言回过神来,解释说刚刚来了灵感。
  《一代宗师黄飞鸿》的第一部,写的是华工下南洋、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和羊城起义。
  而自己本来打算第二部,以《狮王争霸》为蓝本,但是听了「大刀王五」和「黄莲圣母」的故事,突发奇想,准备按照真实历史的时间线,要把戊戌变法和义和拳运动写进来。
  黄飞鸿在送走孙先生之后,整个人因为时局困顿,陷入迷茫,整天郁郁不高兴。
  这个时候,十三姨听说羊城有家「万木草堂」,自称「南方先生」的康有为在此讲学。
  就带着黄飞鸿,登门拜访,结交了梁启超等人,正好赶上了京师要举办「南北狮王争霸赛」,便和准备进京会试的梁启超等人结伴。
  路途遥远,山贼横行,充当梁启超的保镖。
  进京以后,亲眼目睹了梁启超发动「公车上书」,紧接着,又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在强学会里,认识袁世凯、谭嗣同等人。
  正好,大刀王五担任的是谭嗣同的保镖。
  保镖见保镖,英雄惜英雄。
  在守旧派一次次暗算、刺杀维新派的过程中,黄飞鸿和大刀王五等江湖中人并肩作战,最终在南北狮王争霸赛上,粉碎了围杀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骨干的阴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