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231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231节

  「………」
  看着他们紧张的样子,方言放下筷子。
  青年摄制组成立的时候,韦必达是组长,郭保昌是副组长,而他,就是顾问。
  对他们的最终成果,一样有着很大的话语权,不亚于生杀大权,一旦不合自己的心意,那么按照先前立下的军令状,今后可是要坐十年冷板凳,绝口不能再提独立拍片的事。
  但是,自己和郭保昌显然没有看错他们。
  功课做得非常细致,导演有导演阐述,美术有美术理解,摄影有摄影构图。
  方言一言不发,翻着照片。
  在湘西崇峻幽深的大山里,乡村邮路蜿蜒着穿过山岭、河流和村庄,青色的山,绿色的树,碧绿的青苔泥泞的小路……
  「郭导跟我们讲过,您想在这部电影,用色彩和画面来情绪。」
  章艺谋说他们五人并没有完全理解。
  方言拿起一张照片,问道:「你们看这里的风景,主要是什么颜色?」
  「青绿色。」
  霍建起想也不想。
  张军钊、章艺谋他们也点头附和。
  方言道:「给你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张军钊沉吟片刻道:「这里的山川田野,给人一种宁静、质朴但又封闭的感觉。」
  方言追问:「邮路呢?」
  霍建起说:「青山绿水,世外桃源,仿佛独立于山外,而这条邮路,就是连接着山里和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不过对邮递员来说,会是一条孤独而艰苦的路。」
  章艺谋道:「因为这里面的主色调是青绿色,是冷色调,所以会有这样的视觉感觉。」
  「不错,这就是方老师和我要说的!」
  郭保昌说:「色彩不但有冷热的感觉,还有轻重感、软硬感、远近感,以及华美和质朴的感觉,通过在视觉上的对比,从而形成心理上的对立,这跟目前的电影美学截然不同……」
  方言看着众人陷入沉思,喝了口北冰洋。
  色彩和光影一样,也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
  比如《hello!树先生》,用强烈的色彩反差,让电影看上去又魔幻又现实,浪漫和悲凉交织。
  紧接着,又抛出一个问题:「父爱往往是无声,所以尽量避免在台词上直接表述,如果用色彩来表达"父亲的爱",该怎么做?」
  「父爱如青山,厚重,安静,深沉。」
  章艺谋说如果让自己来拍,就会用上橙黄色这种暖色。
  比如,站在青山上的父子,被金黄色的霞光照着,用冷暖的对比,来增强视觉上的心理暗示。
  「那是不是同理,可以用冷暖色调,来展示父子之间的关系从对抗到和解的全过程?」
  方言道:「将隔阂的化解,藏于无形。」
  「您说得对!」
  章艺谋眼前瞬间一亮,「用画面和色彩来讲情绪,用影调风格来刻画人物……」」
  霍建起等人听到这话,也若有所悟。
  郭保昌和方言相视一笑,压低声音道:「方老师,看来他们都开窍进步了。」
  「我觉得电影可以交给他们来拍,郭导怎么看?」方言举起北冰洋。
  「交给他们拍,我和韦厂长都很放心。」
  郭保昌也拿起北冰洋,轻轻碰了下。
  玻璃瓶发出清脆的声响,方言把目光落在顿悟的章艺谋身上。
  上辈子的《一个和八个》,摄影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之一。
  章艺谋在色彩光影和画面构图上,绝对没话说,而讲不过好故事,这不仅仅是章艺谋的问题,也是第五代导演的通病。
  这病,得治!…………
  一顿饭的工夫,章艺谋五人在方言的讲解下,渐渐明白了电影所要呈现出的效果。
  在镜头语言、画面处理、拍摄手法上,对于目前主流的电影美学而言,显得出格。
  甚至可以说,大逆不道,倒反天罡!
  郭保昌从头听到尾,只觉得整个青年摄制组,简直就是个打破常规的「造反小组」。
  「方老师,要想拍出青绿色的稻田,估计这会儿就要开拍,晚了就不拍了了。」
  「是啊,晚了,稻子就要熟了,要想再拍这种青绿色的稻田,恐怕得等明年了。」
  「我觉得可以等,把情绪融入到山水色彩和画面,放眼整个华夏电影里都很少见!」
  「何止啊,这绝对会是开创性的!」
  「我同意艺谋的说法,为了这么一个突破,等上多久都值!」
  「湘南的晚稻什么时候……」
  众人议论纷纷,方言轻轻地敲了下桌。
  一下子,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焦于他。
  「突破归突破,但归根结底,最重要的底线不能突破,那就是把故事讲好!」
  「不能为了意象,就破坏了叙事!」
  方言慢悠悠地说起来「朱元璋斩95名画师」的野史故事。
  「方老师,为什么要斩呢?」
  章艺谋问:「他们画得不够好吗?」
  「不可谓不好,只是他们只顾了俊美,而不像了朱元璋。」方言左看看,右看看,「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吗?」
  郭保昌补充了一句,「任何技巧,最终都是为内容服务的!」
  张军钊、章艺谋等人点了点头,又开始聊起了第二种假定在夏秋季的拍摄方案。
  越聊越兴奋,一直聊到了演员选角上。
  侗族少女,毫无疑问是龚樰,而乡邮员的母亲,则是「容嬷嬷」,李明启。
  「这个父亲,得瘦些,得矮些,得严厉些。」方言道:「最好,能把内敛刚毅、瘦小枯干和面冷心热这三个特点结合起来。」
  「方老师,您觉得父亲选谁好呢?」
  郭保昌一说,章艺谋他们一齐看向方言。
  方言翻阅着演员试镜名单,一眼盯上了「魏综万」的照片,这不「司马懿」嘛!
  众人对父亲的人选没有异议,倒是在主角上犯了难。
  「章丰毅怎么样?他在《骆驼祥子》里演的"祥子",相当不错!」
  「不行不行,这个乡邮员虽然高考落榜,但好歹是个"秀才",得清秀灵气。」
  「是啊,祥子是中正憨实,而乡邮员是憨实里带着青年的叛逆和灵性,形象上不符合。」
  「那唐国镪?」
  「奶油小生?不行不行。」
  面对他们的挑挑拣拣,方言提出了一个名单里没有的人。
  「这个"陈道名",他现在就在人艺。」
  「这会不会影响到《商鞅》的排练?」
  郭保昌不无担心道。
  「好在他的戏份并不多,而且暑期的排练已经接近尾声了。」方言摆了摆手。
  「那真是太好了!」
  张军钊激动不已,「择日不如撞日,不如咱们明天就去吧?」
  此话一出,立刻得到章艺谋等人的同意。
  看着他们兴奋难耐的样子,方言露出淡淡的笑容。
  上辈子,《一个和八个》是第五代的开山之作。
  这辈子,教科书上得这么写,《那山那人那狗》是第五代的开山之作!
  第204章 文艺女青年
  郭保昌、章艺谋等人怀着敬畏之心,在方言的带领下,站在人艺的门口,就见左菊痕拉着嗓门,抑扬顿挫,溜溜嗓子,清清嗓音。
  「咿咿呀呀~」
  「哇啦哇啦~」
  「左大爷!」
  方言打了声招呼,「您这嗓子可够清亮。」
  「嘿呦,方老师。」
  左菊痕听到称赞,眉梢上挑,而后注意到他背后的生面孔,好奇地多问了几句。
  方言简单地做起介绍,道明来意,接着反问起《商鞅》的排演进度情况。
  「昨儿刚演完第一次连排。」
  提到话剧,左菊痕的话匣子立马打开。
  章艺谋他们互看一眼,内心松了口气。
  已经连排了,再多来几次,等到完成最终的彩排,《商鞅》这部话剧就该迎来首演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