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183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183节

  徐兆淮也摇头苦笑,俺也一样。
  虽然《钟山》和《花城》一直紧跟文***流,组发过反思文学、爱情文学的作品集,但吃的都是冷饭剩饭,始终赶不上那口热乎饭。
  方老师,就赏一口热饭吧!
  「您二位是当局者迷,你们两家一直想要找的新的文学思潮,现在不是已经出现了?」
  方言喝了口水。
  「您是说军事文学?」
  徐兆淮隐隐琢磨出味道。
  「准确地说,是军事文学创作的新浪潮。」
  方言会心一笑。
  徐兆淮和林贤治如梦初醒。
  吃惯了残羹剩饭,都忘了热饭热菜是什么滋味。
  方老师提出的新思路,在这场座谈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很有可能会带来军事文学理念上的革新,说不准,也会掀起一股不小的创作热潮。
  这口热乎饭,《花城》和《钟山》吃得上!
  「我们现在就坐在这么一座金山上。」
  方言说《十月》这一次并不打算找名家约稿,而是挖掘新的作家,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听方老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徐兆淮沉吟了会儿,不无感慨道。
  林贤治点了下头,接下来的日子里,只要《花城》能在这次座谈会里发现挖掘优秀的作品,何愁不能站在军事文学新浪潮的潮头。
  见他们不再执着于找自己约稿,方言没有马上下逐客令,而是拉着《钟山》和《花城》,来了一个临时性的三方结盟。
  相约互不侵犯,特别是互不挖角。
  《十月》看上的,你们不能抢!
  同样的,《钟山》和《花城》看上的,《十月》也不会以大欺小,半道截胡!
  《十月》拉帮结派,搞文学期刊小团体的头露出来了,隐隐有当带头大哥的架势。
  当然,现在还只是个开始。
  继陕军、沪军、直系、御林军、湘军之后,方小将要跟粤军大本营的《花城》,以及苏军大本营的《钟山》,建立起关系。
  不想当大帅的小将,不是好小将!……
  送走徐兆淮和林贤治之后,方言看了眼手表,已经晚上9点半。
  正准备简单地洗漱一番,上床睡觉,一阵敲门声在此时响了起来。
  推门一看,没想到徐兆淮折返回来。
  杀了个回马枪!
  既然《钟山》要吃上军事文学新浪潮的这口热乎饭,那么在这次座谈会里,方老师这位「谍战之父」,以及「新时期军事文学理念的首倡者」,又岂能错过呢!
  差点就忽忽悠悠,就被方老师画的大饼给忽悠走了!
  「方老师,有新的作品请务必考虑考虑我们。」徐兆淮弯腰低头,语气诚恳,「拜托了!」
  方言哭笑不得,既没答应,也没拒绝。
  才把《钟山》送走,不到一会儿,《花城》也杀了个回马枪。
  你们衔接得挺好啊!
  方言再次打开门,相当无语。
  「方老师,我们粤东的作者、读者都非常喜欢您的《大秦之裂变》。」
  「如果您有空的话,欢迎来粤东。」
  林贤治更进一步,不但向方言约稿,而且邀请他参加《花城》以后举办的读书班。
  类似于讲习所的创作班,但培训的时间不会太长。
  「有机会一定。」
  方言笑脸送客,想着总算能消停了,可以上床睡觉。
  然而,刚掀开被子,又响起了一阵阵敲门声。
  方言磨了磨牙,强挤出笑容,想看看又是哪个孙子兵法用得这么好,爱玩回马枪!
  就见章守仁站在门口,传达一个消息:
  「大会准备这两天组织与会人员乘车到冀北高碑店,去看当地战士打靶演习。」……
  第二天,晴空万里。
  龚樰一大清早就跟着龚父,在公园里站桩扎马步。
  紧接着,打了一套龚父教的太乙拳法,他师从太乙拳师高守武,因为自己从小身子骨弱,就被带着练武,强身健体,练着练着,从原来站桩站不稳,到脚能够到头顶。
  虽然打的全是套路,但打得有模有样。
  这一拳,至少有10年的功力。
  「今天就到这儿吧。」
  龚父端着长城牌照相机,作为照相馆的老师傅,熟练地给女儿拍着照。
  「阿爸,您能不能把这相机借给我?」
  龚樰把动作一收,轻轻地吐了口气。
  龚父好奇道:「你要拿相机做什么?」
  「厂里已经允许我到其他制片厂试镜了。」
  龚樰笑着说这几天请假条就能批下来,借着这个外出的机会,好好地旅游散心一回。
  「是这样啊,那你拿去用吧。」
  龚父爽快地答应下来。
  「谢谢阿爸!」
  龚樰大为意外,平时父亲可是像护崽儿似的护着宝贝相机。
  「不过你可小心着点,不要磕着碰着。」
  龚父已经听说女儿被换角的事了,就算再宝贝相机,但也没有自己的宝贝闺女重要。
  「您就放心吧。」
  龚樰接过相机,把玩了起来。
  「你这趟出差,要到哪个地方?」
  龚父语气里透着关心。
  龚樰说自己的第一站是湘南电影厂,会在那里多呆几天,好好领略方言笔下《那山那人那狗》的风土人情,然后坐湘桂铁路,一路向西,前往桂西电影厂。
  「桂西!这么远啊,你一个人去?」
  龚父皱了皱眉。
  「阿爸您别担心,电影厂的人会接应我的。」
  龚樰笑着安慰说当初一个人下乡插队,现在不也好好地回来了吗。
  龚父不无担忧说:「这、这……」
  「阿爸,看镜头,笑一个。」
  龚樰拿起相机,把镜头对准父亲,轻轻地按动快门。
  「咔,咔。」
  两天后的高碑店,112师的战士们子弹上膛,开枪射靶。
  方言站在不远处看着,这可是万岁军的王牌师,是第一批摩托化师、第一个机械化师、第一个数字化师,可是十足的「土豪师」。
  据说在某次朱日和军演中,击败满广峙率领的蓝军,「击毙」满广峙。
  今天,方小将算是亲眼目睹了。
  看着真眼馋,恨不得也上手打几发,哪怕是打手枪也行。
  但看归看,馋归馋,本职工作也没落下,和章守仁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作家。
  本以为自己要主动找李村葆,没想到他倒自己先送上门来了。
  「方老师,您好,我是泉州军区的李村葆!」
  第164章 我怕风浪大?
  你们好!」
  方言和李村葆一路走,一路聊。
  路上偶遇士兵,相互亲切地打声招呼。
  李村葆回了个军礼,然后一脸羡慕地看着深受战士们欢迎的方老师。
  「我们继续,刚刚聊到哪儿了?」
  方言侧目而视。
  「说到战争和和平时期军旅文学的差别。」
  李村葆接着话题往下聊。
  「军旅文学跟战争文学不一样,战争文学聚焦在宏大叙事的战略战场,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有胜有败的战争战役……」
  方言道:「而军旅文学,姓"军"为"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