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139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139节

  “你们呢?”
  方言看向英答等人,特别是男主角萧峰。
  “方老师,我好像也有点明白过来了。”
  萧峰恨不得马上跟白若雪对戏一次。
  “那你们就再试试吧。”
  方言拍了拍手,一副幕后大佬的气派。
  在众目睽睽之下,白若雪和萧峰演了段感情戏,肉眼可见得松弛多了,自然多了。
  就跟平时相处一样,违和感淡去了几分。
  “好!!”
  等他们演完,唐胜男、英答等人眼前一亮,立刻鼓掌。
  听着掌声,白若雪心情激动,顾不得回味,第一时间找寻方言,眼睛最后停在树下。
  方言坐在草坪上,也正看着她,嘴角含笑,轻轻拍了下手,接着竖起大拇指。
  为了能赢《俄狄浦斯王》,为了能让爱情风暴在文艺界刮得更猛烈一些,容易嘛我!
  既当爹,又当妈,还不收钱!
  第125章 耶稣来了也没用
  9月13日下午,燕京大学大礼堂。
  大门口摆放着牌子,上面写着“燕京大学话剧文艺汇演”,梁佐瞄了一眼,走了进去。
  放眼望去,乌压压的全是人。
  而且,女生明显比男生更多、更积极。
  几乎人手一本《山楂树之恋》单行本,或者是最新一期的《诗探索》,里面那首方言的《见或不见》,一经发表,立刻风靡燕园。
  如果说《山楂树之恋》道出了她们的心声,《见或不见》简直就是俘获了她们的心声。
  不只是女生,男生也一样。
  文学青年之间暗送情书的时候,基本上都会抄上一两句诗,甚至整首诗,互诉衷肠。
  一时间,方言竟成了“燕大魅魔”。
  以致于这次文艺汇演的剧目一公布,根本无需动员和组织,学生们自发地涌入会场。
  大多数是冲着《山楂树之恋》话剧而来!
  此时此刻,大礼堂里格外热闹。
  除了前两排预留的座位,其余的位置已经坐满了人,来晚的,只能挤在过道里站着。
  “你说今天方老师会不会来?”
  “应该会来吧。”
  “………”
  每一排都有那么几个窃窃私语,最令人诧异的是,聊着聊着,前排后排的人也参与到讨论中,明明根本就不认识,却能聊到一块。
  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杂。
  “好多人啊。”
  方红在苏雅的带领下,和方言再一次从侧门,来到大礼堂,“比朗诵会那次的人还多。”
  苏雅笑道:“《山楂树之恋》的读者基础太深厚了,再加上岩子前不久发表的那首诗,若雪她们还没表演,至少已经赢了一半。”
  “不管怎样,最后还是要在台上见真章。”
  方言和两人分开,她们去跟邱珮凝等人汇合,而自己一个人来到第二排。
  他的座位,安排在正中央的嘉宾席。
  从第一排经过时,立刻就被季羡霖叫住。
  “季老,您好!”
  方言规规矩矩地问好。
  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老人,自己对他最深的印象的不是他的学问,而是他的日记。
  不管其他人的日记写的是不是心里话,但季羡霖的绝对是真心话,实在太“儒雅随和”。
  比如大学逃课,“我以为老师不上班,他却去了,我没去,不知放了些什么屁。”
  比如发表文章,“我冒雨到图书馆去看报,我的稿子还没登出,吗的!”
  比如打篮球,“说实话,看女人打篮球……是在看大腿,附中女同学大腿倍儿黑,只看半场而返。”
  比如大学考试,“吗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再比如毕业论文,“论文终于抄完了,东凑西凑,七抄八抄,这就算是毕业论文,论文虽然当之有愧,毕业却真的是毕业了。”
  大师上大学的时候,跟平常的大学生并无两样,也会看美女,也会骂人,也会抄论文。
  季老,玩的就是真实!
  此时的他,慈眉善目道:“自从燕大校报刊登你的演讲内容,我就一直很想见见你这个年轻人,今天终于是有了这個机会。”
  “能让您这么惦记着,是我的荣幸。”
  方言语气里透着谦虚。
  季羡霖笑着把他引荐给前排的领导和嘉宾,既有燕大的教授和老师,也有戏曲协会、戏剧局的领导,还有《人民戏剧》主编封凤子,《外国戏剧》等戏剧报刊的负责人和记者。
  甚至就连中戏的师生也来观看演出。
  带头的,是中戏副院长阮若珊。
  方言扫了眼第三排,陈道名、蔡果庆、李宝田,哦豁,还有姜闻,这时候他还很瘦。
  认了一圈,混个脸熟,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座位,才注意到万芳竟然坐在他的附近。
  “先生没来吗?”
  “我就是替他来的。”
  万芳说万佳宝忙着创作《大秦之裂变》的剧本,实在脱不开身,只能让她代为出席。
  “原来是这样。”
  方言问起了话剧剧本的进展情况。
  “初稿已经完成了大半,不过爸爸似乎并不满意,一直在修修改改。”万芳说,“你最近有空吗?爸爸想请你到家里坐坐,当面聊聊。”
  “好!”
  方言满口答应说改明儿就登门拜访。
  几分钟后,灯光暗下,演出正式开始。
  会场之内,渐渐地安静下来。
  这次参赛的一共有三个话剧,法律系的《重大新闻》,历史系的《俄狄浦斯王》,以及中文系、心理系和西语系的《山楂树之恋》。
  《山楂树之恋》排在第二个。
  而《俄狄浦斯王》,第一个开演。
  万芳不禁感叹“冤家路窄”,万佳宝的《雷雨》借鉴了《俄狄浦斯王》。
  而现在,方言这个万佳宝的“记名弟子”,在拿自己的《山楂树之恋》挑战祖师爷。
  报幕员报幕之后,大戏随之上演。
  也不知道是不是第一个出场,演员过于紧张,说话打颤,表演僵硬,本来就是业余的演技,这下更不堪入目了,看得让人直出戏。
  更主要的是这个剧情过于炸裂,杀父娶母生子,很多第一次看的观众倒吸一口凉气。
  领导们摇头的、皱眉的,比比皆是。
  环顾四周,方言笑而不语,这算什么,希腊神话故事的伦理更加炸裂,简直是毁三观。
  “岩子,你觉得怎么样?”
  万芳轻声问了一句。
  “芳姐,您是了解我的,我目前还在学习阶段,对戏剧一知半解。”
  方言不禁失笑,“就不班门弄斧了。”
  “这只是私底下交流,说错了也没事。”
  万芳话里透着鼓励。
  毕竟,万佳宝也算是方言的“半个老师”,自己自然也算他的“半个师姐”。
  “剧本是好剧本,《俄狄浦斯王》运用的三段式结构,至今还是戏剧结构的根基。”
  方言认真分析,“其中提出的人神关系、血亲复仇、亲情和法律的纠葛等等问题,也是戏剧一直在探索和表现的主题,但正因为这样,驾驭这个经典剧目,非常考验演员的综合素质,显然,这帮学生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此话一出,虽然说的声音不大,但还是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不管是坐在同排,还是坐在前排的戏剧界大能们,若有若无地看向他。
  眼神中无不透着惊讶、欣赏、肯定……
  “没想到小方不仅做的一手好文章,还这么懂戏剧?”封凤子说出了在场其他人想说的。
  方言谦虚道:“只是略懂一点点而已。”
  “评价得很好,很到位。”
  封凤子等人互看了一眼,想接着听他下面怎么点评。
  方言委婉拒绝,“第二个登场的就是以我的《山楂树之恋》改编的话剧,我继续评价《俄狄浦斯王》,是不是不太合适?”
  看到他如此避嫌,封凤子她们非但不恼,反而眼里的欣赏之色更浓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