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135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135节

  方言说:“对了,伱们的打算发表在……”
  “岩子还是忘不了老本行,又惦记上稿子了,不过这一回,你可要晚了,我们的稿子已经被各自的省作协、文联给盯上了。”
  蒋紫龙摇头失笑道。
  “不谈这个了,我们好不容易聚一次。”
  古桦看了眼蒋紫龙,又望了下方言:“岩子,你是不是该尽一尽地主之谊啊?”
  方言说:“我来的时候就想好了,咱们买上好菜买上好酒,然后去铁生家,怎么样?”
  “铁生家?!”
  古桦和蒋紫龙互看一眼,“这个主意好!”
  ………………
  雍和宫大街26号。
  大杂院的进门处围着一个小院,里面有两间不大的北房,以及一间自建的小厨房。
  石铁生住在左边一间小平房,此时,从屋里传出邓丽筠的歌声,婉转悠扬。
  “记得小时候,妈妈教我唱歌。”
  “没有美丽的旋律,也没有跳动的音符,却有妈妈的爱心和关怀。”
  “我把它藏在心窝,直到永远永远。”
  “直到我老了的时候……”
  “铁生!铁生!”
  方言三人提着吃的喝的,边走边喊。
  音乐戛然而止,石铁生把头探出窗。
  “岩子!”
  “紫龙!古桦!”
  和蒋紫龙和古桦打着招呼,惊喜交加。
  蒋紫龙好奇地问:“铁生,刚刚是什么曲子啊,怎么从来都没听过?”
  “这首叫《妈妈的歌》。”石铁生把桌上的东西整理一番,“岩子借给我的磁带。”
  众人把自己的饭盒、饭缸子摆上去,里面装的都是从悦宾饭店打包的菜,还冒着热气。
  方言又找石岚要了碗筷,装上油炸花生米、咸菜萝卜、拍黄瓜,以及豌豆黄儿。
  “你最喜欢的豌豆黄儿,我给你带来了。”
  “谢谢,我就好一口这个。”
  石铁生把手伸向酒瓶,被石岚瞪了一眼。
  蒋紫龙劝道:“铁生就别喝了。”
  “你们远道而来看我,一杯还是要的。”
  石铁生摆了摆手。
  看到石岚神色担忧,方言笑着往他的杯子倒上凉白开,“小岚,就麻烦你给我们几个哥哥倒酒,至于你哥要倒多少,全由你定。”
  “好,那就一杯啊!”
  石岚见是白酒兑水,眉毛舒展开来。
  “岩子,你这……这……”
  石铁生哭笑不得。
  “你别这,那这了,你要不愿意喝啊,连一滴酒都不给你,就让你巴巴看我们喝酒。”
  方言嘿然一笑:“馋死你。”
  石铁生感觉到气氛融洽和谐起来,向他递去感激的目光,举起杯子,忍不住兴奋道:
  “干杯!”
  “干杯!”
  哐当一声,众人碰杯。
  石铁生久违地尝到酒的味道,虽然淡得跟水一样,也就滴了几滴,但双肩微微颤抖。
  方言没把自己当残疾人,也没有当病人。
  就是踢球的时候,也没把他当成人。
  这一刻,他的嘴上扬起灿烂的笑容。
  边吃边聊,蒋紫龙等人听到石铁生因为精力有限,辞了临时工,把时间放在了文学上:
  “这么说,铁生打算一心投入写作?”
  “是啊,最近我在写一篇散文,题目叫《秋天的怀念》,我准备在秋天的时候写完。”
  石铁生语气里透着一丝缅怀。
  “然后在秋天的时候发表,你看怎么样?”
  方言挑了挑眉。
  “铁生,岩子这是看上你的稿子。”
  古桦用手臂捅了下石铁生。
  “如果岩子看得上,尽管拿去!”
  石铁生喝了几滴酒的水,性情更放开了。
  “嘿嘿,放心,我绝不客气。”
  方言举起杯子,示意和他碰一个。
  闲聊了一会儿,聊到了全国优秀中篇奖,当石铁生听到“陆遥”,眼前顿时一亮:
  “我当年插队的地方,就是在延川。”
  “是嘛,这么巧。”
  方言几人惊讶不已。
  “我下乡,他回乡,我们都是知青。”
  石铁生颇为遗憾。
  当时他在村里喂牛,很难有机会到处走动,不过自己的一些同学见过陆遥,都说他的诗歌和写得好,说他年轻,有思想有抱负,前途不可限量,只可惜,一直无缘得见。
  “刚好这一次他要来燕京领奖。”
  方言问要不要趁这个机会认识一下。
  “如果可以的话,那真的是太好了!”
  石铁生激动不已。
  方言说:“到时候我把相机带上,这么难得的机会,咱们合个影,留作纪念。”
  此话一出,众人无不赞同。
  看着朋友们推杯换盏,石铁生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中,心头暖暖的,哪怕“死”这样的字眼,在友谊和快乐面前,全都可以抛之脑后。
  第122章 铁生的爱情
  月底,颁奖大会如期举行。
  方言和蒋紫龙、古桦一同来到会场。
  正前方有个台子,横幅就挂在领导和嘉宾的席位背后的那堵墙上,写着:“全国优秀中篇颁奖大会。”
  底下是一排排桌椅,每座都贴着名签。
  相比于全国优秀短篇奖,排场小了一些,但该来的,全都来了,制片厂、电视台等单位悉数到场,全都是冲着的改编而来。
  方言背着装有海鸥相机的包,穿梭在人群中,先见到王朦,然后就被他拉着到处转悠。
  跟文坛前辈见面,比如谌蓉。
  不仅自己有名,儿子将来也有名。
  一个梁田,《我爱我家》的贾志新。
  一个梁佐,《虎口遐想》、《小偷公司》等相声的作者,也是《我爱我家》的编剧。
  “我家梁佐,他说你在燕大太有名了。”
  谌蓉不吝赞美之词。
  方言从话里才知道,梁佐是苏雅的学长,现在是燕大中文系大三生,明年毕业。
  接着对谌蓉说出了跟对钟惦斐一样的话:
  “有机会,我一定要见一见。”
  “好好好,梁佐那孩子对你一直是仰慕得很,如果知道能见到你,肯定会很高兴。”
  谌蓉语气里透着和善。
  方言笑了笑,然后在人群中寻找陆遥的身影,就见他一个人站着,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
  “岩子!”
  陆遥总算见到個熟人,放松下来。
  方言和他握手,能明显地感觉他握得很用力,摇得也很起劲,耳边听着他不停地道谢。
  “《人生》大火,归根结底还是稿子好。”
  “《人生》是一回事,你嫂子调职到西影厂是另一回事,多亏了你,我们一家终于团聚了,终于老婆孩子,走出延川,到长安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