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完结屋>书库>综合其它>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48节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48节

  “因为黛玉和宝玉的爱情,很符合少男少女向往的爱情,那种不会掺杂任何功利性的东西在里面,超脱了世俗,不会考虑对方的家世背景,情感最纯粹最快乐,也最浪漫最幸福。”
  方言嘴角微微上扬,“你们说是吧?”
  “岩子,你也太大胆了,什么‘爱情’、’浪漫‘,都敢挂在嘴边说!”
  饶是成熟的铁甯,脸色瞬间通红。
  王安逸更不敢直视,“就是,幸亏我们了解你,不然还以为你在耍流氓。”
  “………”
  方言啪了下自己的额头,这时候的谈情说爱非常含蓄,表白都不敢说“我喜欢你”。
  而可能是,把革ming的友谊升华一下。
  “那么,你愿意娶林黛玉呢,还是愿意娶薛宝钗呢?”王安逸眨了眨眼。
  “我?我不选,我又不是贾宝玉那怂货。”
  方言咂摸着嘴,现在要不起,也不敢要,这年头,敢有非分之想,可是要吃花生米的!
  就在他乱想时,门口传来姜丹的声音:
  “方言,徐老师让你去趟办公室!”
  ………
  筹备组办公室不大,李清泉、徐钢、古剑之等讲习所的领导,不得不挤在一个房间。
  此时,多出了一副完全陌生的面孔。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收获》的编辑,李小琳老师。”
  在徐钢的相互介绍之下,方言和李小琳寒暄了几句,当得知是李尧堂的女儿,心里一突,而李小琳同样也在不动声色地打量他。
  “你们聊吧。”
  徐钢等人离开,给他们留足了空间。
  “小方同志,我们就直接开门见山吧。”
  李小琳从公文包里取出稿子,“你的这篇小说,我们编辑部所有人都觉得非常好,这個题材、这个故事、这个结构,还有这个开头。”
  “你是不是有看过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
  问题一抛,眼睛直直地望向他。
  方言点了下头,“有。”
  “怪不得。”
  李小琳语气颇为欣赏道:“想不到你这么年轻,懂得却这么多,看的书不少吧?”
  可不,我这知识都学杂了!
  方言笑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一直激励我进步。”
  两人又闲聊了会儿,进入到正题。
  说是改稿,但《暗算》真正需要修改的地方并不多,都是一些小细节上的毛病。
  最大的问题,竟然只是书名。
  “改题目?”
  方言吃了一惊。
  李小琳如实地说出理由:“我父亲建议改成《暗战》,我们编辑部也觉得这样概括隐蔽战线的斗争比较贴切,你觉得怎么样?”
  方言沉吟道:“伟人说过,我们要消灭敌人,就要有两种战争,一种是公开的战争,一种是隐蔽的战争,在龙潭虎穴里,要忍辱负重,躲开各种明枪暗箭,到了生死搏杀的时候,又要暗中盘算,毙敌无形,把这种战争叫做‘暗战’,我没什么意见。”
  “你这话说的太好了!”
  李小琳忍不住拍手叫好。
  方言嘿然一笑,接着按照刚才商量出的修改方案,干净利落地把稿子改好,递了回去。
  “小说会在5月初发表。”
  李小琳把稿纸放回公文包:“对了,还有一件事要征得你的同意,这篇小说很适合改成话剧,如果有话剧院希望改编,你愿意吗?”
  方言为难道:“我对话剧一窍不通,如果让我来写,恐怕……”
  “这个没关系,话剧院有专门的编剧。”
  李小琳摆了摆手。
  方言关心的其实不是这个,而是不当编剧有多少稿费,毕竟是我的钱!都是我的钱!
  好在李小琳没多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稿费会给一笔,不多,一两百左右。
  但是多轮演出,就可能没他这个原著作者的份了,相当于一次性买断版权。
  想到这里,方言说道:“我没问题了。”
  “对了。”
  在他离开之前,李小琳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封没有贴邮票的信,“我父亲知道我要来燕京找你改稿,特意托我给你带了封信。”
  “巴老的信?”
  方言从办公室回到教室,脑子还有点懵。
  两手捏着信封的一角,盯了一会儿,仿佛忘了铁甯、王安逸等人的存在,撕开了封口。
  “本来当我得知你只完成《牧马人》、《黄土高坡》两篇短篇小说,在中篇和长篇上没有任何经验,不免对你的创作有些担心。
  也反思过向你约稿,做得到底对不对?
  会不会给你太大的压力,会不会好心办坏事,会不会拔苗助长?
  但你,打破了我所有的顾虑!
  你创作的小说之出色,出乎我的意料。
  即便是我,也想不出题目以外,还有什么可以挑出的大毛病。
  老实说,这不太像是一位年轻作家能写出来的小说,但也许是我老眼昏花,看走了眼也说不定,还请不要将一个老人的困惑放在心上……”
  第43章 物色老师
  “小方老师。”
  铁甯转过头,“晚饭后,能不能帮我看一下我写的稿子,就是上回跟你聊到的……”
  就见方言眉头紧锁,低头看信,虽然人还在这里,但感觉魂已经走了有一阵子了。
  “他怎么了?”
  铁甯一个激灵,看到王安逸摇摇头,看到莫伸回答说他看了这封信后,整个人入魔了。
  方言仿佛视若无睹,一直盯着信看。
  “我其实不大喜欢‘前辈’、‘接班’这一类字眼,我也不喜欢‘老作家’这样的称呼。
  作家就是作家,他靠作品而存在,不是靠资格活下去,还记得我在你本上写的话吗?
  丢开顾虑,不要胆怯,大胆地想,勤奋地写,把自己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全写出来。
  像你这种青年作家,有勇气,有良心,有才华,有责任感,正是华夏文坛崛起的新生力量,需要的不是我们带着你们,扶你们缓缓前进,而是你们该推开我们,把我们甩在后头。
  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很欢迎伱这样的年轻人把我推走,也甘心让你把我抛在后头。”
  从上到下,看到最后,尤其是李尧堂在末尾向他发出邀请,请他到沪市的家里做客。
  武康路113号。
  方言默默记下地址,有机会一定去。
  “岩子,谁给你的信,竟然看这么久?”
  莫伸把头凑了过来,右下角的署名一下子夺走他全部的思考,震惊地脱口而出:
  “巴……”
  “嘘!”
  方言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是不是巴老?”
  铁甯眼神复杂,压低声音。
  又是王朦,又是丁铃,又是万佳宝,又是李尧堂,你到底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
  “只是简短的感谢信,感谢我投稿给《收获》,真没想到巴老在这事上还亲力亲为。”
  方言扯起谎来,脸不红,心不跳。
  “原来是感谢信。”
  莫伸、王安逸他们不疑有他,倒是铁甯把眼睛眯成条线,似乎要从他的脸上看出破绽。
  “不然呢?”
  方言面不改色,把信小心折叠。
  如果把内容公开出去,绝对会让讲习所炸开了锅,这封信大意就是文坛大宗师指名道姓希望方小将,长江后浪推前浪,把老前辈拍死在沙滩上,字里行间地都透着对后辈们的期望——
  让华夏文学再次伟大!
  …………
  铃声再次响起,传到了筹备组办公室。
  “我就不在这里打扰你们了。”
  李小琳和李清泉等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会儿,随后站起了身。
  “小琳同志,请留步。”
  徐钢喊了一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